二年级数学《课堂活动》教案

时间:2024-04-04 08:44:5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课堂活动》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课堂活动》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课堂活动》教案

二年级数学《课堂活动》教案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具准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动画并画外音)美丽的春天到了,小朋友到公园来春游,他们来到一个美丽的湖边,这时湖上传来一阵欢声笑语,哇,好多人在划船呢。

  二、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你们想划船吗?

  生:想。

  师:那么我们去租船。

  (动画演示:小朋友来到岸边租船处,发现一块牌子上写着,大船:6人/船,小船:4人/船)

  师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写法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小船坐4人。)

  师出示:男生16人,女生20人。

  生提问:这么多人,要租多少只船呢?

  三、解决问题

  1、师出示学具:一堆圆片(当作船),一小包小棒(36根),组,利用准备好的学具或自己想办法设计集中租船的方法,组长作好记录,介绍给全班同学听,咱们来比赛一下,看哪组的方法最多。

  2、学生分组操作设计,师巡视,并指导。

  3、汇报展示。

  第一种:全租大船,16+20=36(人),36÷6=6(只)。

  第二种:全租小船,16+20=36(人),36÷4=9(只)。

  第三种:既租大船又租小船,6×4=24(人),4×3=12(人),24+12=36(人)。

  ......

  4、师:刚才个小组的同学都发挥了聪明才能,采用拼凑、分组、计算的方法,找出了多种租船的.方法,所以你们都是成功的,都是胜利者,同时也说明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

  四、课堂活动:P67第1、2题。

  五、课堂作业:P69—P70第4、5、6题。

  六、课后记:

二年级数学《课堂活动》教案 2

  教学目的:

  1.加强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相机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

  1.操作:组织学生摆圆片,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2.提问:第二行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因为第一行摆了4个圆片,第二行摆了8个圆片,是2个4,所以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3.设问:如果在第二行再摆4个○,那么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3倍。)

  4.引入:如果在摆圆片时,不告诉你第二行摆多少个圆片,只告诉第二行圆片的数是第一行的几倍。你能知道第二行该摆多少个圆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理解题意,读出对话框。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1)操作与思考:(用你喜欢的学具摆)让学生先在第一行摆6个乒乓球表示一份,要摆的羽毛球不直接告诉你,只知道要摆的`羽毛球是乒乓球的5倍,羽毛球该摆多少个呢?学生思考后,试摆羽毛球。

  (2)合作与讨论:组织学生将摆的结果与想法与同桌相互交流。

  (3)汇报与评点:让学生说说应摆多少个羽毛球,并说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予以肯定鼓励。

  而后追问学生:第一行有6个乒乓球,第二行羽毛球的个数是第一行的5倍,也就是说第二行应是几个6?(5个6)教师操作板示。求5个6相加是多少该怎么算?(5×6或6×5)

  (4)做一做:学生操作小棒,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摆完后,引导学生说理:为什么要摆12根小棒?第二行摆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意思就是第二行要摆几个3?

  (5)游戏与拓展。

  组织拍手游戏:①教师拍2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老师的5倍。

  ②教师拍4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老师的2倍。

  (6)

  结合游戏过程,师生共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什么?(几个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课堂活动的第2题,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思考“○的个数是△的3倍”是什么意思,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然后在书上画出来。

  (2)课堂活动的第3题。

  a、操作,第一行摆▲,第二行摆●,要求●的个数是▲的3倍。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b、小组讨论,你第二行摆的●的个数和别人一样吗?为什么?

  2.综合练习。

  (1)①8个5相加是多少?

  ②5的8倍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道题,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的和。

  (2)猜猜老师手中拿了几枝铅笔。

  ①左手拿3枝,右手拿的枝数是左手的5倍。

  ②右手拿2枝,左手拿的枝数是右手的7倍。

  3.趣味练习。

  课堂活动的1题。看卡片,说算式。

  四、课堂。

二年级数学《课堂活动》教案 3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乘加、乘减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能灵活运用1--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加、乘减式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加、乘减计算的算理。

  4、结合情境,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1--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加、乘减式题。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2、这些小朋友从小就这么爱科学,你也想参加吗?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3

  ⑴瞧!小红也参加气象小组了。现在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搞小实验?谁能列算式?为什么?

  ①同桌互相说。②板示5×4=20

  ⑵小红有事走了,科技小组现在共有多少人?还有4个5人吗?哪该怎么算呢?

  学生独立尝试写出算式。

  ⑶组织全班交流。教师板书:5+5+5+4=19

  5×3+4=19......比3个5多4

  5×4-1=19......比4个5少1

  4×4+3=19......比4个4多3

  ⑷揭示课题:乘加、乘减计算

  ⑸看书,看一看你的算法和书中的.哪一种方法一样?其它算法你知道吗?

  ⑹小结:对于乘加、乘减计算,只要小朋友们肯动脑,就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来。

  三、课堂活动

  1、摆一摆,说一说。

  教材第27页1题。比一比谁摆的图形多,用最喜欢的方法写出算式。

  ⑴独立操作。⑵小组合作⑶反馈

  板书3×3+2=115×4+3=23

  3×4-1=115×5-2=23

  2、猜数游戏。

  ⑴小组活动交流。

  ⑵汇报结果。

  ⑶仔细观察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结果是比几个4多1的数。

  3、练习六第2题,解决问题。

  ⑴独立看图。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六第3题,连线。

  ⑴独立完成。⑵反馈。

  四、堂作业。练习六第1题,计算。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年级数学《课堂活动》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体会dm的含义,建立1dm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间的进率。

  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dm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体验。

  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dm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体会dm的.含义,建立1dm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直尺、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看书教材第50页方框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小组活动。⑴观察尺子,讨论:1分米有多长?分米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吗?

  ⑵反馈。

  ⑶教师小结: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

  2、活动:⑴数一数1dm里面有几个1cm?

  ⑵1cm大约有手指那么宽,哪1dm大约是几个手指那么宽?

  ⑶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dm?

  3、出示例3图,仔细观察,图上有小朋友在干什么?

  ⑴怎样用尺子去量桌子的长和宽呢?

  ⑵操作:量一量自己桌子的长和宽。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量的过程和结果。

  ⑶全班交流

  4、课堂小结

  三、课堂活动

  1、在三角尺或直尺上比一比,自己一诈大约有多长?

  ⑴独立活动。

  ⑵小组交流。

  ⑶反馈

  2、量一量自己凳子的长和宽,记下量的结果。

  ⑴独立活动。

  ⑵小组交流。

  ⑶反馈

  四、课堂小结。

二年级数学《课堂活动》教案 5

  教学目的:

  1、知道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小时有多长

  3、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会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过程:一、引入

  同学门,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是时间

  在20xx年11月11日的'7时30分,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这句话中,用到了那些时间单位?

  二、新课

  1、出示钟面,关于钟面你知道了什么?

  2、看一看,钟面上有几个大格?一个大格有几个小格?

  3、学生观察并回答

  4、教师: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5、学生拨针讨论:1小时是多少分钟?

  学生动手操作

  得出时针走1大格,分针刚好走一圈,是60个小格,就是60分

  那我们用算式表示就是1时=60分

  学生填读书

  6、体会1分钟

  1分钟我们能做什么呢/

  活动:学生数数数脉搏

  击掌跳绳跑步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87页例3、4和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1、知道1小时有多长

  3、知道1秒有多长

  4、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分针走小格呢

  2、1小时是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小时是60分,那有多长?

  我门一节课有多少分钟》课间休息多久?有多少分钟了?那在休息10分钟就是60分,也就是1时

  1小时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举例

  学生看书

  2、教学例4

  你的脉搏1分钟跳多少次?那条一次是多少时间?

  有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吗?

  那1秒有多长?

  学生回答

  观察钟面,认识秒针,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那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

  观察秒针走一圈后分针走了多少

  得出1分=69秒

  三、课堂活动

  1、10秒你能派多少个球?

  学生活动

  2、完成4题

  课后记:

二年级数学《课堂活动》教案 6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2.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用调查、计数、实验等方法去数据

  3、能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并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垃圾要分类,垃圾不要乱扔

  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用调查、计数、实验等方法去数据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并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部分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们班上的同学可能是那些岁数?几岁的人数最多?几岁的人数最少?

  板书:6岁7岁8岁9岁

  2、揭示课题。同学们猜得是否准呢?要想知道,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

  二、体验统计过程

  1、认识“正”字的方法

  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

  教师介绍画“正”的方法

  2、体验统计过程

  ⑴每个同学作好记录。一人到黑板上记录

  每个学生报自己年龄,其余学生记录

  ⑵观察6--9岁的同学各有几人?你是怎样计算的?

  ⑶把这些数据填在书上的统计表中

  ⑷你认为全班同学都统计到了吗?你是怎样想的?

  3、分析统计表

  全班几岁的人数最多?几岁的人数最少?猜对了吗?

  看到统计表,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活动

  1、教材105页统计全班同学家庭人数情况

  ⑴想好自己家有几口人

  ⑵收集数据,填记录单。画“正”记录

  ⑶填统计表并分析统计表

  ⑷提出数学问题

  2、练习二十二1题

  ⑴分小组活动

  ⑵反馈

  3、: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四、课堂。

【二年级数学《课堂活动》教案 】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模拟课堂教案12-10

课堂是动态的,教案要活动04-14

数学活动教案03-12

《数学与文化》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小班课堂教案03-14

关于课堂教案03-23

课堂礼仪教案03-02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球体》04-26

数学课堂教学反思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