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

时间:2024-04-09 15:25:4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

五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1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通过题目设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平均数的意义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具:电脑软件、投影片。

  学具:判断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由学生自己解答(列式计算)针对第③题提问:

  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②求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 1:

  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读题后,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投影片)

  ①例1和准备题③比较,题目有什么异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板书:投中总个数÷全班总人数。

  教师: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题目中给了吗?怎么办?

  ②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知道之后,怎样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尝试自己列式,然后讨论订正。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教师: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试列式,再讨论订正。)

  板书:(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教师:对比例1和准备题③你能发现解答方法有什么异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

  2.出示例2:(投影片)

  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教师:例2和例1比较,有什么异同?

  明确:例1和例2的问题一样,但已知条件不同。

  教师: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要知道什么条件?(学生试做,然后说出自己的列式和思路,充分讨论,如果有不同意见互相交换,最后弄清怎样是对的。)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由学生完成。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个。

  教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板书:(2.5×12+3×11+3.2×10)÷(12+11+10)。

  讨论:对比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求平均数时,有时不能除尽,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先说思路,再列式计算。)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

  [ ]

  A.(28+36)÷(3+2);

  B.(28 × 2+36 × 3)÷(3+2);

  C.(28+36)÷2。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平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 ]

  A.(60+56)÷(5+3);

  B.(60+56)÷2;

  C.(60×5+56×3)÷(5+3)。

  (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教师: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明确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

  ②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5:1,2,3,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较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巩固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其中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难点。通过准备题与例1的对比突出重点,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讨论、尝试例2,培养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了难点。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例1,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理解,共分3层。

  第一层:由准备题与例1对比,找出异同点;

  第二层:由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和综合算式。

  第二部分:教学例2,强调根据题意确定算法,可分3层。

  第一层:出示例2,审题找出与例1的异同点;

  第二层:分组讨论解题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综合算式。

  第三部分:对比例1、例2,找出异同点,从而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的理解。

  板书设计(略)

五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学会解答稍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解答应用题。

  五年级一班有40人,分成两组去植树,第一组共植树43棵,第二组共植树77棵。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道求平均数的题里数量关系是怎样的?(板书:平均每人植树棵数:植树总棵数÷全班人数)

  2.引入新课。

  上面这道题是我们学过的简单的求平均数,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是用总数除以总的份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求平均数,(板书课题)这是简单的统计里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学好。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学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和复习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要求的是什么平均数?

  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可以怎样想?

  谁来说一说,按照这样想的过程,这道题分几步算,每一步求什么?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按每一步要求的.问题先分步解答,再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一人板演)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为什么要先求全班植树总棵数和全班总人数?

  求平均每人植树棵数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2.教学例3。

  出示例3,引导学生看统计表里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提问:这道题和例l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你估计平均大约是多少?

  想一想,求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要按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

  这道题可以怎样想呢?

  想一想,全班植树总棵数怎样算?(板书算式并计算结果)总人数怎样求呢?(板书算式和结果)

  接下来你会算了吗?请大家在课本上列出算式算出平均数,并且列出综合算式解答。(指名一人板演)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为什么用约等号。

  提问:看了统计表,你能根据表里数据用平均数来说明对信息的理解吗?

  3.小结。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我们刚才做的几道题,解法上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刚才这几道题都是求的平均数。求平均数都要用总数除以总份数。(板书: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如果总数或者总份数题里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就要先求出来,再求平均数。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每一步求的什么?

  提问:为什么前两步要先求出捐书的总本数和捐书的总人数?

  2.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想?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

  提问:求总页数时,为什么要先求两个积再相加?

  指出:求总页数要先求2天看的页数和5天看的页数各是多少,再相加;再求总天数;最后用总页数除以总天数,求出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

  指出:求平均数要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如果题目里的总数和相应的总份数都不知道,就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求出来,再求出平均数。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1一3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九第4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相关文章: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9-05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4-28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9-05

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说课稿03-18

(通用)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说课稿03-18

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案04-09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数学教案11-20

《平均数》说课稿01-16

《平均数》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