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图练习课教案

时间:2024-04-10 07:18:4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统计图练习课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计图练习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统计图练习课教案

统计图练习课教案1

  教学内容:

  数学书102页到10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整理分析、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完成第102练习十九的第一题。

  (1)出示复式统计表,学生了解有关信息.

  项目

  人数/人

  性别

  乒乓球

  足球

  跑步

  游泳 货车

  男生1718814 7

  女生1346 13 16

  (2)学生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学生独立完成。

  (4)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5)解决问题: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

  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少?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完成第102练习十九的第一题。

  (1)出示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学生了解有关信息。

  数量/箱 月份

  品牌一月二月三月

  甲12010080

  乙90120150

  (2)学生完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作品。

  (4)解决问题: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下月怎样进货?本题练习里面,学生绘制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后,要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决策。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的第3题。学生观察图,获得哪些信息?

  在这里安排了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对男女生学生喜欢玩具的人数进行统计。老师组织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自己得到的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4题。

  (1)学生观察某市人均寿命变化情况统计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学生完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完成统计图后,你有什么感想?对大家有什么建议?

  在这里设计这道题目,在引导学生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思维。

  三、实践练习。

  1、选择一件自己喜欢并且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调查,完成下面的统计图,提出一些问题并解答?学生分小组进行统计活动,并绘制简单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本题的设计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自己小组开展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对统计的步骤、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统计图练习课教案2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表,折线统计图表及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步骤,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表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讲述练习

  上几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统计图表,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要求大家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制作步骤,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表的适用范围,并能正确制作它们。

  二、复习提问

  1、统计图表有几种?绘制统计图表前必须先做哪些工作?(搜集资料、整理数据)

  2、统计图表的纵栏目和横栏目怎样确定?怎样画才能做到美观大方?

  3、制作统计图表一般分哪几个步骤?应注意些什么?

  4、统计图有哪几种?积肥什么特点和作用?

  5、统计图纵轴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如何确定单位长度?绘制轴时应注意些什么?

  6、制作统计图一般分几个步骤?

  三、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经过整理,总结归纳如下:

  1、意义:把搜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填在一定格式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

  2、统计图 意义:把统计资料中的数量关系用图形表达出来

  3、条形统计图 容易看出图中数量的多少

  4、折线统计图 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5、扇形统计图 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练习:

  完成教材71页练习十四的第6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先绘制统计表,再绘制成折线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强调栏目的分项及统计图的纵轴比例尺的画法。

  总结各种统计图应用的不同范围。

统计图练习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综合练习

  1、出示P77第2题

  (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1999年哪种电话的用户多?20xx年呢?

  (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

  (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xx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

  (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

  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示第3题。

  (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

  (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完成P78第4题

  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

  我们在农学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请你也来做个小科学家,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

  2、完成P78第5题

  逐题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独立完成P79第6题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

  (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3)讨论交流问题。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一道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四、全课总结

  1、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

  2、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统计图练习课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根据实际问题,利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进一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并能提高统计图的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交流、辨析,迁移等活动,学生能选择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能建设解释统计的结果或进行简单的预测。

  3. 创设多种练习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过程与方法】

  1.在整理复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2.经历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合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统计。

  教学用具准备:

  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近视是困扰我们同学的眼科疾病,在班级中有近视的同学有多少?

  [说明] :此情境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关,可以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探究新知

  小丁丁读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最多?一共有几人?

  小丁丁读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最少?一共有几人?

  小丁丁读几年级至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人数大幅上升?

  小丁丁读几年级至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人数没有变化?

  小结:通过统计你得到哪些信息?怎么保护我们的双眼?

  [说明] :通过小结,让学生警觉视力随着年级的提高而下降了,并分享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视力的方法,做到学习和保护视力两不误。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讨论复习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2)画出折线统计图

  (3)回答问题

  a、小亚和小巧这段时间最高体温分别是多少度?

  b、根据小巧和小亚的体温,你认为她俩这一天的身体健康吗?

  c、你从以上图表中还获得哪些信息?

  [说明] :通过巩固练习,再一次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统计图练习课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

  80人 68人 74人 56人 23人

  A用( )统计图 B用( )统计图 C用( )统计图

  2.练习一第5题。

  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右图。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品种 合计 黄瓜 韭菜 萝卜 番茄

  种植面积/平方米

  3.练习一第6题。

  出示题目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

  提问: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4.练习一第7题。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

  5.动手做。

  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统计图练习课教案】相关文章:

练习课教学反思04-09

折线统计图教案12-11

《扇形统计图》教案12-07

《折线统计图》教案03-12

《统计图表》教案09-03

《快乐之旅》练习课说课稿05-08

语文练习课教学反思02-26

十几减8、7、6练习课的教案08-29

《扇形统计图》教案优秀12-21

《折线统计图》的教学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