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3 09:09:1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必备(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必备(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把自己成长的体验融入到自己的中。

  2、把事情写清楚,能写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1、选择最能表现“成长”这一主题的一、两件事情来写。

  2、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出这件事带给自己的成长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不怕不怕》

  同学们,我们最近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今天让我们来表演给听课的老师看一看,也当做一下课前热身运动好吗?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通过教师的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大家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鼓舞士气,为下面的习作指导做好情绪铺垫。

  二、谈话激趣。

  同学们,人们常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正在一天天长大,我们收获过成功的喜悦,经历过失败的磨练,生活中有笑有泪,有苦有甜。相信在你身上发生过许多让你记忆犹新的成长故事。引出课题:成长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引导,激发师生间的共鸣及同理心,确定主题。

  三、新授。

  1、(出示系列图片)打开记忆的开关,去寻找成长的足迹:瞧!那一张张奖状、一份份荣誉证书、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这一切的一切将永远保存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今天,我们就来把你们心间流淌着的那一个个难忘的故事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吧,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2、明确主题:把成长中最难忘(快乐、悲伤、逗笑……)的事写下来,注意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围绕“成长”,把过程、感受写清楚、具体。说真话、心里话,表达己的真情实感。

  3、指导选材:通过上一堂口语交际课的学习,你准备写一个什么成长故事呢?(学生述说,师归纳出示课件)

  4、小组交流提要、打算。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设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故事,激发学生习作热情,让学生享受教学的愉悦。

  5、引路,学习写法。重点指导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做到有趣、生动、吸引人。

  设计意图]引路,为学生的习作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中获得的智慧,酝酿的情趣,打开的思路。又把有效的指导融入在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情感表达上,慢慢地从生活中渗透出来,做到浑然一体。

  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这里要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内容,或亲生经历的事情,提起笔,不受任何限制,说出来,写下来,而最关键的要说真话、吐真情,写真情,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实现习作“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体现语文学科“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实质。

  五、展示,朗读分享。

  设计意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要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感。可以是欣赏自己,也可以是欣赏同学;可以欣赏全文或比较出彩的一个段落,也可以欣赏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

  六、:还没写完的我们在课后完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评、修改。

  设计意图: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课标》要求习作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话题,抓住特点写己的特色。

  板书 我们在长大

  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设计意图:此板书简单明了,把整堂指导课有点睛之用。

语文教案 篇2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

  1.出示卡片“我会认”,激励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学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拼一拼,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2)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看清韵母读:冰、丁、争、鸣(后鼻韵母)

  看清声母读:苏、争(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4.看图,照例句说句子、找词语、读字。(方法:一人描述说句子,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字条认读。)

  (1)出示例句: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找词语:万物复苏

  认读生字:万复苏

  (2)照样子说句子,找词语,读字。

  句子:“春天来了。”

  词语:柳绿花红(柳)莺歌燕舞(歌舞)

  冰雪融化(冰)泉水丁冬(泉丁)

  百花齐放(百齐)百鸟争鸣(争鸣)

  5.分析字形结构,记字。

  偏旁联想记字:柳冰泉鸣(想想偏旁跟字义有什么关系)

  部件组合记字:百(一+白)

  6.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画的位置。

  “冬”和“齐”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撇画和捺画要舒展开。

  “丁”的'“”要写在竖中线上。

  “万”字的笔顺是“一、、丿”,“丿”在竖中线上起笔。

  “百”字的横要写得长一点。

  (三)读词想象

  1.用适中的速度朗读词语。

  2.读出词语的韵味。

  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苏、舞、冬、鸣”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3.看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

  4.自己读词语,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四)实践活动

  出示课后的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画一画:美丽的春景图。

  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

  一、谈话导入

  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

  二、板块一 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出示课文简介:“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临死前所发生的事。”

  1.这段话里有三个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是哪几个?

  2.认识字词:西双版纳 威风凛凛 势不可当 凝重华贵 英武豪迈 日寇 埋葬 唏嘘

  3.这篇课文很长,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3.引导学生用“有这样一头战象……”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板块二:引导质疑

  1.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之死,课文的11自然段也介绍了一般大象的死,请你再次默读课文11自然段,比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区别。

  3.了解了一般大象死时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嘎羧临死之前做的这些不同寻常的事情,你的心中有怎样的疑问?

  4.引导学生质疑,梳理问题,明确学习方向。

  四、板块三: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

  1.交代任务:要解决这一个个疑问,我们只有走进嘎羧内心。选择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一处反复阅读,然后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者读后的感受。

  2.学生自学。

  五、交流汇报

  预设1:学习“重披象鞍”

  1.26年,再一次相见,课文中用到了一个词语,那就是——

  2.让嘎羧念念不忘的这位老朋友什么样呀,课文在第几自然段作了介绍?

  3.老朋友就在眼前,嗄羧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

  4.聚焦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5. 此时的嘎羧泪光闪闪,它会想____。

  6.指导读出情感:是呀,它忘不了它的战场,忘不了它的战友,忘不了它那光辉的岁月,带着这样的情感,读。

  六、板块四: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

  评价:你已经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同学们,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 (泪光闪闪,久久,吹去上面的灰尘)

  小结:通过这动作和它的神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嘎羧丰富的情感。

  预设2、学习“再回战场”

  探讨:嘎羧为什么要重回战场?

  1.找出描写嘎羧重回战场的句段读一读,用“—”标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写在旁边。

  2. 学生自读体会,划记词句,做批注。

  3. 讨论交流,出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4.读,让我们望到了清波荡漾的满面,而嘎羧是“凝望着”,而且是“久久凝望着”,它似乎看到什么呢?

  5. 是的,想象着这样的情景,这样的一幕又一幕,这一句话又该怎样读呢?

  6. 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你们看,“欧――”的后面是什么符号?

  7. 我们读出了声音的震耳欲聋,那么嘎羧此时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呢?此时的嘎羧是伫立在昔日的战场,发出了这样的吼叫。从这吼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8. 我想,它一定忘不了这样的一幕场景,我们一起来读

  (课件5出示: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子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师:此时的嘎羧,内心涌动着战斗的激情,就象发起冲锋的战士一样,焕发了青春的英姿,我们一起往后读。生齐读。

  七、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1.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模样,原文中有这样的介绍:嗄羧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也闭不拢,整天滴滴答答的淌着唾液,本来就很稀少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像脱水般,就是这样一头老象,重回战场后,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读。

  2.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两天前的样子,文中还这样写到: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而此时的嗄羧,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读的是一头老象,而你们读的是……

  3.26个春秋过去了,九千多个日日夜夜,嘎羧再次回到战场,依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也心潮激荡。我们再来看这段话跟刚才那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神态、声音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嘎羧内心的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情感的变化,正是这变化,使得我们的情感起伏跌宕,使得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冲击和震撼。

  5.小结,发现写作方法。

  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

  八、布置作业

  想一想,议一议,填一填。

  1.嘎羧不会说话,可它用“一下子安静 下来 呼呼吹去 久久摩挲 泪光闪闪 重披象鞍”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______。

  2.嘎羧不会说话,可它用“绕着寨子走了三圈”这样的举动告诉我们 。

  3.嘎羧不会说话,可透过“走了整整一夜、久久凝望打洛江面、亲了又亲龟形礁石”这一系列的动作,我明白它是在 。

  4.嘎羧不会说话,可听到它在打洛江边那震耳欲聋的吼叫声,我知道它在对( )说: 。

  拓展阅读: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斑羚飞渡》《第七只猎狗》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重披象鞍

  再回战场 动作、神态、叫声——情感

  光荣归去

语文教案 篇4

  全班同学齐呼口号:我阅读,我快乐,我成长。

  一、导课

  二、授新课

  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课件展示)

  1、集中注意力训练 小游戏:“大家来找茬”

  2、做眼保健操 (学生主持)强调:科学坐姿(头正、肩平、腰直、足安)

  第二板块:复习阅读技巧、方法

  1、速读三忌:忌指读、忌摆头、忌复视、要默读

  2、固定程序阅读的七步程序

  一题目、二作者、三出处、四基本内容、五重要事实、六写作特点与争议之处、七新思想与读后启示。(学生按行依次快速回答)

  3、写景抒情散文方法大盘点:

  (1)理清条理层次

  (2)赏析语言,词,句(修辞)

  (3)体会感情

  (4)积累素材

  第三板块:高效阅读训练

  阅读检测,解读文本。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同学们,继续保持科学坐姿,深呼吸两次。预备、开始!(计时)文章字数666字,计算阅读速度 字/分

  读后谈初读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出示检测题:1、2、3、4(课件展示)

  注:第4个问题先回忆“高效阅读中分析语言特色”的技巧。(学生回答)

  三、拓展延伸:

  仿写

  四、总结:

  春游芳草地,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夏赏荷花池。四时之景不同,而美亦无穷也。我们生活中也并不缺少美,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美,去大胆的'表现美,请以“美,就在我们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全班同学再次齐呼口号:我阅读,我快乐,我成长。下课。

语文教案 篇5

  课时教学要求

  1、学习写景部分(第2至第5自然段),领略林海的美。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按照作者刚进森林、深入林中和看到林场的顺序理清了课文层次,并且学习了第1段。请大家回忆一下,第1段写了什么内容?

  2、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到第5小节,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作者深入林中看到的景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板书:岭、花、林)

  二、学习第2小节(“岭”)

  1、指句读第2小节,引导思考:大兴安岭的“岭”有什么特点?

  2、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岭”的特点。(板书:多温柔)

  3、抓住重点词语,初步体会“岭”的特点。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岭”多?又从哪里知道“岭”温柔的呢?

  (1)学生读写“岭”多的句子。

  理解“疾驰”“看不完”等词语的含义:突出岭多,而且绵延数千里,面积很广,这正照应了课题中的“海”字。

  (2)学生读写“温柔”的句子。

  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等词语,体会岭“柔”的特点。

  4、指导朗读,在读中深入体会“岭”的特点。

  师:我们来读这一段。你们看,怎样才能把“岭”多和温柔的特点读出来呢?

  出示幻灯片: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师:读一读这句话,从“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这些词语中,你们能明白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写出“岭”姿态很多,各不相同。

  师:怎样才能把“岭”的“姿态多”读出来昵?

  (1)师生共同讨论,达成共识:要读出“姿态多”,应该通过朗读把“岭”的各种姿态表现出来:“高点儿的”声音稍高一些,“矮点儿的”声音稍低一些,“长点儿的”拉一点儿长音,“短点儿的”要读得急促一些。 这样借语调低长短的变化来表现“岭”的千姿百态。

  (2)反复试读,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岭”多的特点。

  师:你们再读一读,从“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这些词语中,还能明白什么?

  出示幻灯片: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

  学生读这两句话,通过对比,进一步理解:“高点儿的,矮点儿的”等词语中的“点儿”说明“岭”与“岭”之间差别都不大,毫无孤峰兀立之感。那里山势平缓,线条柔美,给人一种“柔”的感觉。

  师:我们再来读这句话,怎样才能的把“岭”的`温柔也读出来呢?

  指导读好“点儿”,要读出温柔、亲切的感受。

  再读“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一句。

  师:你们试读一下,怎样读才是“温柔”?——怎样读又是“那么温柔”呢?

  5、明白作者表达的方法。

  抓住“云横秦岭”这一词语,理解作者拿秦岭的“险”来作对比,突出大兴安岭的“柔”。

  6、总结学习方法。

  (1)读这一段,找出“岭”的特点。(找特点)

  (2)读这一段,读出“岭”的特点。(读特点)

  (3)了解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明写法)

  三、学习第3、第4小节(“林”)

  运用上述学习这一部分。

  1、自由读第3、第4小节,思考:“林”的什么特点?

  2、师生讨论概括“林”的特点。(板书:广 绿)

  3、抓住重点词句,初步体会“林”的特点 。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落叶松的海洋”等词句写出了“林”广;“多少种绿颜色呀”“只有画家才能描出那么多的绿颜色呢”等语句写了“林”绿。这些词句突出了林的浩瀚与茂盛。

  4、指导朗读,深入体会“林”广和绿的特点。

  师:我们来读这一段,谁能把这一大片森林读成绿色的海洋,把大家带到林海里去看一看呢?

  (1)指导朗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一句。

  “目之所及”怎么理解?——读这句话,把“林”的广读出来!——你现在相象自己就站在大兴安岭,你的面前就是“波浪起伏”、浩瀚无边的林海,这就是“目之所及”吧!读!

  (2)指导朗读第4小节。

  师逐一追问:林海中的浪花指什么?——白桦的树干“泛着”……是什么意思?(翻腾、涌动)——白桦树真的是在涌动吗?(不是)——白桦树是静止的,可作者为什么说它的树干像白色的浪花呢?

  出示幻灯片: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学生联系上文,反复研读,仔细揣摩、体会,来读懂这句话。

  学生的理解有两个层次:

  ①抓住关键词语“在阳光下”“闪动”理解:白桦的树干是白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远远望去,像粼粼的波花,所以作者说它像浪花。

  师:仅仅是白桦的树干在阳光下闪动就像浪花吗?你们再读一读,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②抓住“大片青松的边沿”,学生对此有了新的理解:青松在岭上,像大海;白桦在山下,树干银光闪闪。在青松的陪衬下,白桦的树干像泛着的浪花。

  师:谁能用生动的语言把这一段写的美景描绘出来呢?

  学生组织语言,描述美景。

  师: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把林海读“活”,好吗?

  四、学习第5小节(“花”)

  此段仍运用上述学法,学生自学并交流体会。

  1、默读,概括“花”的特点。(板书:多 美)

  2、读课文,读出“花”多和美的特点。

  师生讨论交流学习体会:

  (1)抓住“河岸上”“松影下”等词语理解:“河岸上”说明山下有“花”,“松影下”说明山上有“花”。从山下到山上,漫山遍野都是“花”,“花”非常多。

  (2)“不缺乏色彩”“招来小蝴蝶”等词语说明“花”香、“花”美。

  (3)“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这句话,是写什么呢?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引导联系上文理解:大光安岭的“岭”多,因此两山之间的河也多,河岸上“花”也多。这句间接写“花”多。

  (4)师读“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一句,学生闭目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①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大兴安岭比作一位美丽少女,表达了喜爱之情。

  ②山上青松,山下白桦

语文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背《登鹳雀楼》

  2、今天我们要学习陈毅爷爷写的一首诗《青松》

  3、板书课题

  4、简介陈毅

  二、初读指导

  1、师范读

  2、自由试读,画出生字词

  3、出示第一二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揭示生字:雪压挺且

  (2)联系上下文,结合看插图,初步理解雪压挺的意思

  (3)指名试读第一二句

  4、出示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化是融化的意思

  (2)待到的待读第四声,意思有A对待B招待C等待D需要E打算等,在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中,待的意思是等待

  (3)各自试读,指名朗读第三四句。

  三、精读训练

  1、指名读第一二行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2、你已经基本理解了意思还有谁能联系课文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来讲讲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读第三四行诗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高洁是高尚、纯洁的意思,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2)这是不是仅仅指青松来说的?

  (3)小结:通过写青松来赞颂跟青松一样的人,要经得起恶劣环境的锻炼和考验

  4、朗读全诗

  5、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6、各自练说,同桌互说,指名当众讲诗的意思

  四、课堂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和字,组成新的字,再组词

  且()()化()()

  2、比较下面的两组字,再分别组词

  且()花()青()睛()

  直()化()情()晴()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

  化:左边是撇不是横

  压:注意横的长短

  2、其他要描红的字

  且,第五笔的横最长

  3、描红练习

  二、朗读指导

  1、指导停顿

  2、小结:讨论停顿处理

  3、研究基调:赞美青松

  4、练习朗读,指读评议

  三、背诵指导

  1、熟读全诗,自己试背

  2、练背指背

  四、课堂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板书: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景(所见)不怕重压。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情(所想)高尚纯洁

语文教案 篇7

  《对对歌》属读儿歌识字,儿歌分为上下两节,共出现了12对反义词。每节句式对应,合辙押韵,读起来很有节奏感。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编对对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学习并掌握部首“斤”、“丷”。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反义词,认识一些常见的反义词,积累词汇。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读中理解和掌握文中的几组反义词。

  2.注重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的识字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识字的兴趣以及积极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个相反的游戏。老师说一个词,你们说出它的反义词,并加上相应的动作,看谁的反应快。

  2.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仔细听录音范读课文。

  2.谁想来试读、指名读。

  3.全班齐读一遍。

  4.(出示课件)本课生字,尝试认字。

  5.检查识字情况,学生认读,教师标音。(采用带拼音、去拼音、认读生字的方法,让识字的难度大大降低。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成就感加强了,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激发出他们识字的兴趣。)

  6.重点指导前后鼻音的字的读音。

  7.仔细观察,识记字形。(互相交流: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如字谜、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方式识字。)

  8.汇报交流情况。(这一环节注重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的识字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9.生字卡片找“反义词朋友“的游戏。

  10.开火车认读词语的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生字)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失、反、关、新、旧、进、胜、单”这八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在空中书空笔顺,然后让学生说说写字时应注意什么?

  2.教学生认识新部首:“倒八字、斤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倒八字的?(兰、前)

  3.师相机范写。

  4.生练习描红和书写。

  5.展示学生作品,全班评议。

  四、朗读儿歌,自编对对歌

  1.同学们看得真仔细呀!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对对歌课文里面,请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 ,看谁读得最好。(师巡视)

  2.学生口头编对对歌。(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编对对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布置作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对对歌,通过读对对歌,认识了许多生字,会读对对歌,还会编对对歌,你们真了不起呀!现在请看老师留给你们什么样的作业?(出示课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教案01-19

语文教案01-20

语文教案01-22

语文教案01-22

语文教案01-24

语文教案01-24

语文教案01-24

语文教案01-25

语文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