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7 08:49:2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选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优选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贝多芬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2、阅读方法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或者1、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2、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重点]:目标2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新授课

  [电教设备]:多媒体

  [教 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 程]

  一、 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但是,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形象?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解词的掌握情况

  2、搜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

  四、出示目标

  五、达成目标

  (一)整体感悟: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2、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解释说明)

  3、文中贝多芬的那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要求学生:速读全文,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小结

  (二)重点研读

  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

  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 )

  ②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教师:适时点拨疑义,并加以提炼补充。

  小结:研讨学习的经验: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

  3.小结要点一。

  要求学生:欣赏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谈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二: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1、师导入: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出示贝多芬画像)

  2、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教师: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

  3、写作练习:

  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六、归结全文

  1.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选派代表概括小组学习成果。

  2.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深切感悟。

  七、布置作业:

  按照预习的要求,预习14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

  1.学习课文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预报、通过、争先恐后”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卫星的不同语气。

  多媒体资料(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卫星资料);生字、新词的投影。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2.星星的新朋友是谁呢?它们具有怎样的特点?

  3.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评价。

  二、熟悉课文内容,表演课本剧

  1.分小组,尝试演课本剧。

  2.全班交流。讨论怎样评议每个小组的表演。

  3.确定方案:自然大方,能演出每种卫星的作用。

  4.逐一评议。

  三、学习课文的生字,掌握生字的记忆方法

  1.再次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思考:运用怎样的办法才能记住这么多的生字?

  2.交流记字方法。

  3.指导学生书写:专、世,注意“世”的笔顺。

  4.学生仿写后,教师评议。注意纠正生字的占格位置。

  四、总结全文

  1.再读课文。思考:星星是怎样结识这些新朋友的?

  2.课文赞颂的是谁?(课文赞颂的是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实现了大家的愿望。希望每个同学也能播下科学的种子,用勤劳浇灌,结出丰硕的成果。)

  1.教师在教学《星星的新朋友》时,先让学生围绕以下思考题预习课文:(1)“星星的'新朋友”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在文中,星星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2.教学时,可设计三次读:(1)自由通读全文,边读边找,课文描绘了星星的几个新朋友?这些新朋友分别有什么特点?(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并提出问题。(3)有选择地朗读课文片断,挑一处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读一读,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3.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对文中典型的句子进行对比读、欣赏读,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领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比一比,再组词。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无边)的夜空 (永远)的朋友 (各种各样)的卫星

  (好奇)地问 (大声)地发言 (清楚)地介绍自己

  3.趣味语文题。

  (出)(生)入死 (深)(入)浅出 (眼)(高)手低

  (阳)(奉)阴违 (避)(重)就轻 (天)(南)地北

  4.星星都有哪些新朋友?它们分别有哪些功能?

  一 侦察卫星

  侦察卫星是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照相侦察卫星有的可以把地面上广大地区的景物拍摄下来,有的拍摄范围虽然没有全景相机大,但分辨能力高,可以把军事机构、港口、机场、导弹基地等战略目标照得清清楚楚。

  二 导航卫星

  导航卫星是从太空发射无线电导航信号,能为地面、海洋、空中和太空用户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利用卫星导航或定位,具有高精度,全天候,能覆盖全球和用户设备简单等优点。

  三 营救卫星

  营救卫星运行在850公里至1000公里高的近圆形绕地球飞行的轨道上,可以接收来自直径约5000公里的广大地区内任何地方遇难的飞机、船只等发出的求救信号。飞机、船舶失事时,其携带的装置能迅速地发出紧急呼救信号。飞经上空的卫星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转发给地面信息接收站。地面信息接收站将情报传送到飞行指挥控制中心,由它向出事地区的救援组织发出通知,进行营救。此外,卫星救援也可用于因考察、探险、登山等遇难个人或团体的救援。

  五、说课设计

  1.教材简析

  《星星的新朋友》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S版第二册第四组中的第一篇课文,属精读课文。这组课文主要是以爱科学为主题的。

  这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作用。全文语言简洁,适合儿童阅读。根据课文内容,本文配有一幅插图:深蓝色的夜空中,星星们在悄悄谈论着什么。形象的画面,奇妙的想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遐想,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课后编有“学习链接”,介绍了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况,意在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资料,了解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

  2.教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3.学法说明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在上述教学方法指导下引导学生掌握“读、想、画、议”的学习方法。通过读,达到有所思、有所得的教学预设,认真思考,划分重点词句,议出问题,把握本课的训练重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复习积累本单元学过的词语。

  2、能照样子写重叠形式的词;能区分并正确选用意思相近的词。

  3、能判断句子完整与否,把意思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初步学会在中心词前添加修饰语,把句子的意思写具体。

  4、能发现顺序混乱的一段话中的问题,初步学会按方位顺序整理一段话。

  教学重点:第4、5、6、7题。

  教学难点:第6题中的.(1)、(4)的判断,第7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完成1—4题。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

  1、读拼音,写词语,校对。

  2、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3、用上这些词语各说一句话。

  4、这个单元的3篇课文中,还有哪些词你也很喜欢?你报,大家听写,校对。

  二、第二题。

  1、读懂例题。“高兴”和“高高兴兴”有什么不同?

  2、照样子写词语,校对。

  3、用这些词说一句话。

  4、比一比,谁能说出更多的叠词。

  三、第三题。

  1、读懂题意。

  2、填入合适的词语,鼓励有不同的答案,只要填得恰当。

  3、填入这些词语,词组变得怎么样了?

  四、第四题。

  1、第1组:雄伟、雄壮

  ①“雄伟”、“雄壮”都有气势大、有气魄的意思,但两者形容的对象有什么不一样?

  ②读读句子,体会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填入。

  ③校对,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2、第2组:“排列”、“陈列”

  ①“排列”和“陈列”都有摆放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两者的不同。

  排列——按次序放,与有没有人没有关系。

  陈列——指把物品摆出来,供人观看。

  ②同前一组这4句话。

  3、读一读这4句话。

  4、这些词还可以说什么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完成5—7题。

  教学过程:

  一、第5题。

  1、读懂题意,明确填词的目的。

  2、填入恰当的词语,答案要力求多样。

  3、交流。

  (1)注意用词的贴切、生动。

  (2)注意“的”、“地”的正确使用。

  二、第6题。

  1、读懂题意。

  2、回忆学过的几种完整句的句式。

  (1)谁(什么)干什么?

  (2)谁(什么)怎么样?

  (3)谁(什么)是(有)什么?

  …………

  3、判断哪几句是完整句。

  4、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1)说说句子补充完整。

  (2)补充句子。

  A、可在词组前补,也可以在词组后面补。

  B、可以仿照课文补充,最好能自己开动脑筋补充句子。

  (3)交流。

  三、第7题。

  1、读懂题意。

  2、读这段话,给句子编号。说说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2读这段话,同桌讨论哪几句话顺序有问题,再全班交流。

  4、想想应该怎么改?交流。

  5、按正确顺序读一读,划出表示方位的词。

  6、小结:

  我们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个物品,都要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说清楚。这样才能让人听明白。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富兰克林的生平事迹,学习并传承富兰克林的精神,感受专主的人格魅力。

  2、学习本文简朴凝练、准确明了的语言风格。

  3、比较沈从文和富兰克林的风格异同。

  4、从情感的角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作者从生活细小处所领悟到的深刻人生哲理。

  2、把握传记的写作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富兰克林的资料

  2、预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谁能介绍一下富兰克林?(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补充:富兰克林生平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所有这一切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注意观察自然现象,研究科学问题。他从实践出发,从事科学实验和观察,在电学上解答了“电为何物”的问题,将不同状态下的电称为“正电”和“负电”,提出了电学中的“一流论”,在大气电学方面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被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他以仅读过两年小学的学历,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2、听完了老师的关于富兰克林的介绍与你们预习时的感觉相比较一下这是同一个人吗?(目的在于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原因的兴趣)

  二、情感激励

  1、用一句话给幸福下定义。幸福是什么?

  2、围绕“幸福”写一段话,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参考资料

  1)幸福

  只不过是对待生活的一种心态

  当你感到心理平衡的时候

  幸福正悄悄地蹲在你的口袋里呢

  2)幸福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3)《求求你表扬我》电影对白:

  “什么是幸福,你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

  “幸福呀,幸福就是我饿了,看到别人手里拿着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

  “天冷了,看到别人身上穿件皮棉袄,那他就比我幸福。”

  “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在哪来,那你就比我幸福。”

  4)幸福是什么?在我眼里,幸福不是一叠厚厚的钞票,一件华丽无比的衣裳;也不是遮掩痛苦的工具,贪图片刻欢娱的美酒。幸福,应该是心灵深处微妙的感受,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在你颓丧无助时,路人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会带给你幸福;幸福是你口渴难耐时一捧甘甜的泉水;幸福是你筋疲力尽时一张松软的大床;幸福是你孤寂时一封远方的素笺;幸福是你噩梦后一张慈祥的笑脸。

  3、你认为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整体把握

  1、请你找出全文的主旨句,作者是从哪些事情上得出这个结论的?

  明确:人类的幸福,并不是由百年难遇的机遇带来的,而是由每天产生的.细小利益汇集而成。

  促使从市场到居民住处的路上铺上石头;

  让居民一起支付费用清运垃圾;

  策划城市铺路,并改良路灯;

  想办法有效地清扫道路。

  2、根据刚才的分析,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不作重点,简单带过)

  3、富兰克林做了这几件小事,带来了怎样的效果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富兰克林所做的是小事,但是收到的效果却是巨大的,从而进一步领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旨)

  4、自传体的文章注重细节描写,试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是一个非常注重细小之处的人。

  明确:(1)P65页第一段;

  (2)P66页第三——五段;

  (3)P66页第二段;

  5、富兰克林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你认为这些细小琐碎得似乎不值一提的事情有必要写进自传吗?

  你赞成作者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引导学生认识,其实往往是小事才体现大智慧,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

  三、鉴赏语言风格

  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试跟原文(P66页第二段“一天早晨……像大病初愈似的”)作比较

  在一个阳光明媚、春风和送的早晨,我在整齐、平直的克莱文大街上,看见了一位脸色苍白、身体羸弱的老妇人。看上去她象大病初愈似的。我看见她正在用一把桦树枝做成的,很结实耐用的扫帚在清扫街道。她清扫街道时,很仔细认真,生怕扫少了点什么似的。

  (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分析写传记时的语言风格,为写作打下基础,同时掌握如何集中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明确:表达方式不同:原文用叙述,而改写文段多用描写,两相比较原文显得准确明了,符合传记的文体要求;两段文字的侧重点不同:原文侧重于花很少的时间就能把大街扫得很干净,改写的文段侧重于老妇人如何认真地打扫。

  2、《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和《幸福从细小处开始》都是自传,这两篇文章在文风上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再拓展一些向研究性方向发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明确:关于差别答案是开放的,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传主的个人经历;2)作者的写作风格;3)作者所处的国家情况等等。

  四、拓展探讨

  沈从文和富兰克林都是只受过小学教育,但他们最后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阅读下面两段材料,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寻找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有太少,有时便有的发愁。……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从文自传》)

  1749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在波士顿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表演了电学实验。富兰克林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他的表演,并被电学这一刚刚兴起的科学强烈地吸引。随后富兰克林开始了电学的研究。富兰克林在家里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了两种电荷的性能,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威廉,我被点击了!”这便是著名的风筝实验。

  明确: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遇到有疑问时,都比较注重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这点是值得我们中学生借鉴的。

  五、作业

  1、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根据文章的自传内容,给富兰克林写一份自我简介,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字。

  2、明天上课前10钟交流大家的作品。

  作业设计的意图是:

  1、再次熟悉课文,达到复习课文内容的目的

  2、感受富兰克林的人格魅力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胆量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杨树普遍生长于我国各地, 《杨树之歌》就是一首赞美杨树的歌。全诗借赞美杨树,赞美虽然普通,但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这首诗意境优美,韵律强,用比较形象生动的第一人称述说,拉近了杨树与人们之间的感情,使我们体会到人类与树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不理解的词语。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设计有关生字的问题,并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杨树默默奉献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谁的歌?(播放歌曲小白杨)

  2、不但小白杨会唱歌,大叶杨也喜欢唱歌,(板书:杨树之歌),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首“杨树之歌”。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生字

  1、齐读课题《杨树之歌》。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树是杨树?

  杨树在什么地方唱歌?

  杨树把歌唱给谁?

  杨树为什么唱歌?

  3、同学们非常愿意动脑筋,要想解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先要把课文读通,认识这课的生字朋友。

  4、打开语文书,自己试着读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5、听读课文(播放课件中课文的录音),听到你刚才读不准的字音要留心,把读音记住。

  6、再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用“——”画下来。

  7、在小组内交流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大叶杨、聊家常、悠闲这几个词不理解,在全班交流时,课件出示大叶杨的图片。)

  8、课文中的词理解了,这回请你们试着读一读识字表中的生字,把读的不熟的用“ ” 画下来。

  9、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表中的生字,考的时候要把同桌画 的字多考他几遍,让他记住。

  10、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有关生字的问题,考考其它组的同学。

  11、齐读生字。

  三、感受大叶杨与人类的关系

  1、喜欢大叶杨的歌吗?自己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或句子画下来。

  2、说说通过读课文,你刚才提出的问题能解答了吗?有没有还解答不了的问题?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杨树一样虽然普通,但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就像刚才我们听的小白杨中防守边疆的小白杨一样,树还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P27的《记住》。

  4、说说你通过学习《杨树之歌》和《记住》你知道了什么?是啊,请你们记住,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自读课文,应借助教材表现的人物个性来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精神,并由学生根据行文的思路及人物的个性,探讨主人公的特殊所在。设计注重于培养学生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在讨论、分析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时代背景,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

  2.能力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激发学生对人物个性描写产生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品味本文平实而简练的语言,体会一个优秀的神奇任务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外貌、言行,突出人物个性。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学生对于教师形象都有一定认识,因此,这位富有个性的人物能够引起学生极大地兴趣。

  五、教学方法

  1.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基础知识及有关文学常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对导学案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通过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认识人物的兴趣。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1、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猜一个谜:“尖嘴缩腮,金睛火眼,手举金棒,声响如钟,金棒身毛随心应变,刀枪斧剑无法伤身。” 这个人物是谁,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孙悟空”)

  写人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形象才鲜明、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写的名篇《金岳霖先生》。(板书课题)

  2、展示目标

  3、看课文左上角的这幅人物雕像,这就是金岳霖先生。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一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然后找出来?

  明确:“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是:有趣。

  2、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结合下面6个问题提示思考:

  (1)金先生有何奇特的外貌?

  (2)金先生有何奇特的行为举止?

  (3)金先生有何独特的教学风格?

  (4)金先生与学生对逻辑学专业的见解有何不同?

  (5)金先生对友情有何独特表现?

  (6)金先生的业余生活是怎样度过? (讨论小结)

  明确:

  ①奇特的外貌——样子有点怪。(板书)

  讲课时戴帽,帽沿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②奇特的行为举止——不拘小节、童心未泯。(板书)

  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说一脚;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③独特的教学风格——兴之所至,自由随意(板书)

  有时一上课就宣布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致使女生们紧张而兴奋;面对学生们提的各种问题,他都回答;开选修课,师生平等对话,上课时与王浩探讨问题,旁若无人。

  ④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觉得好玩(板书)

  学生觉得逻辑枯燥,但他觉得“很好玩”;沈从文要他作“小说和哲学”的讲座,他得出结论是:小说与哲学二者没有关系。

  ⑤对友情独特的珍惜——重于情深于情。(板书)

  林国达因游泳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林的生日。

  ⑥对生活独特的热爱——有赤子之心(板书)

  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老年时,坐在平板三轮车上逛王府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

  3、“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作分析。

  明确:

  (1)给逝去的人林徽因过生日——重于情深于情。其情也特别的深特别的纯粹特别的真挚特别的伟大。第十段中说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这缘于他对林徽因的真挚深沉的感情!

  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她嫁给梁思成后,金先生为她终身未娶,将爱情转化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可见金先生重于情深于情。《世说新语》上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如果这个我辈能囊括一些人的话,金先生算一个吧,我们也就算最下不及情的那一类吧。

  (2)金先生重情不仅是对林徽因对其他人也是如此。文中还有一个细节体现了金岳霖先生重情,是那个地方?

  明确:在第五段中林国达溺水而亡后,一向有趣的金岳霖先生在叹惋林国达死了很不幸之余,竟然一节课都没有笑容。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在讲座时停下来,当着学生的`面捉跳蚤把玩,也是一个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的人,让我们用什么话来评介他呢!也许我们无从说起,那么还是用汪曾祺的文字来概括吧!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先生特点的那句话?

  明确: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4、通过以上有关金岳霖先生行事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金岳霖具有特殊的性格、特殊的外貌、特殊的言行,他的性格较为复杂,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头脑单纯;他待人真诚、坦荡,但学生觉得他很可笑。他一心只想学问之事,以致对社会人事的感受理解与众不同,于是从内心到外表都特立独行,没有想到要从众从俗,也正是这种孤独精神和单纯心理,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就了他的学问品格。

  5、这种冲淡隽永同时还体现在字里行间,使本文的语言呈现什么特色?

  明确:本文语言平实而有韵味,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自然而然少做作,文字简练,不事夸张,只求辞达而已,但却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本来面目,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能深入领会人物形象特征,逐步理解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问题引导:总结本文采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形象?

  明确:

  1、漫画式的笔法(板书)

  如第二段中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

  2、语言平实简练(板书)

  如第九段中金先生对学生讲《红楼梦》里的哲学时的描写。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课堂检测,见导学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下一课导学案。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有趣

  ①奇特的外貌——样子有点怪。

  ②奇特的行为举止——不拘小节、童心未泯。

  ③独特的教学风格——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④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觉得好玩。

  ⑤对友情独特的珍惜——重于情深于情。

  ⑥对生活独特的热爱——有赤子之心。

  写作手法

  1、漫画式的笔法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重点难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合一合”的识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自学生字。

  2、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能把短文读正确,了解意思。

  3、能够根据情景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在口语交际中,能清楚讲解自己的设计,评出谁的设计好。

  “日积月累” “我会读” “展示台”学习准备:

  “我的发现” 归纳识字方法 积累字词

  小组合作

  卡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韵文发现规律。

  2、引导归纳小结,如:“千”与“口”合在一起就是“舌”;“土”与“里”合在一起就是“埋”;……

  3、学生识记生字:甘 埋 闯 掰 跌

  4、师检查识字情况。

  5、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生字。

  如:日月齐照,大放光明。(明)

  眼睛流水,泪水汪汪。(泪)

  二 “日积月累”

  找一找每组字的异同点。

  选字填空,然后读一读。

  拓展练习

  声 生 身 远 圆 园 做 坐

  笑( ) ( )方 ( )好

  学( ) 花( ) 请( )

  ( )体 团( )

  三 “我会读”

  1 、自读短文,不懂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 、把短文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方法能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

  现在,把你们设计的大桥图拿出来,向小猴子设计的桥。

  想一想,怎样向小猴子介绍自己的设计,才能让他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案。

  二 分小组交流

  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三 小猴子选出自己满意的大桥,并说出选中的理由

  四 拓展创新

  1 引导设计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2 鼓励学生讲出其设计理由和使用特点。

  3 评选出最好的桥。

  第三课时

  1、认真看图,了解第三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

  2、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捞方法。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4、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

  5、试着把第三幅图画出来。

  6、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

  教后记: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9

  一、复习导入

  1、猜口形游戏(教师或请几名学生作单韵母的口形,学生猜)

  2、过渡:a e u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i,你们看(出示ai ei ui)和它的好朋友挨得紧紧的,多亲热呀!它们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复韵母,同学们有信心学会吗?

  二、学习复韵母ai ei ui

  1、学习复韵母ai

  (1)、指导看图,根据学生的口语实践抽取挨字。

  (2)、教师范读,学生观察口形。学生试读,同桌互观察口形。

  (3)、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读。

  (4)、出示ai的四声,小组合作学习。

  (5)、小组竞赛读ai的四声。

  2、学习复韵母ei

  (1)、出示插图及韵母,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想想学习ai的'方法,自己读一读,说说在读ei的时候,口形怎么变化?小组开火车读。

  (3)、在语言环境中学习ei的四声,丁丁的滑板车带上ei,你会读吗?自己边做手势边读一读。你知道有哪些字是读过ei的音?

  3、学习复韵母ui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学ui及四声。

  (2)、检查自学情况小记者行动。由几名同学当小记者手持韵母卡片,分别采访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最后汇报。

  (3)、说说你知道有哪些字有ui的音?

  三、巩固练习,拼读音节

  1、出示来、每、回,学生认读。

  2、师:老师带来了ai ei ui三座小房子,同学们能不能把来、每、回三个字宝宝分别送到它们的家呢?

  (学生小组讨论,每组派一名同学把生字卡片放在相应的房子里。师生共同评议)

  3、师:同学们真棒!帮字宝宝找到了家。如果你们能把字宝宝的拼音读出来呢,字宝宝会奖大家一个苹果。(出示音节)

  (指名拼读,读对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

  4、游戏:捉小鱼。师:小河里有许多漂亮可爱的鱼儿,同学们想不想捉到呀!鱼儿可调皮了,你们要能够拼出它背上的音节,才能捉到它!各组派两名同学上来捉小鱼,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是捉鱼能手。(让会读的学生带大家读一读)

  四、观察四线格中复韵母的位置及书写

  1、师:ai ei ui三位小朋友已经和小朋友玩了很久了,同学们能不能把它送回家呀?(出示四线格,学生观察复韵母在四线格的位置,说一说。)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五、小结回归,谈谈收获

  师:今天我们在拼音王国里玩得多快乐!能说说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教案12-08

语文教案12-09

语文教案12-08

语文教案12-09

语文教案12-08

语文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