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21 07:38:5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教案(常用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大班教案(常用7篇)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用跳跃的声音唱出小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

  2.用"叮"和"恩"配唱。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重点难点:

  1、用跳跃的声音唱出小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

  2、环境与材料音乐录音带

  3、指导用"叮"和"恩"配唱。

  一次备课

  欣赏歌曲

  --教师为幼儿播放《闪烁的小星(一)》和《闪烁的小星(二)》。

  --讨论:这两首歌里唱到的小星星有什么不同?

  学唱歌曲

  --播放《闪烁的小星(一)》,教师可请幼儿起立,双手举过头顶,作捏拢放开的动作,模仿小星星闸眼睛的样子,同时跟唱。

  --播放《闪烁的小星(二)》,请哟额面对小椅子,蹲下,双臂放在小椅子上,头枕双臂,闭上眼睛模仿小星星睡着的样子,同时跟唱。

  合唱

  --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唱主旋律,一组唱衬词,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合唱。

  --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眨眼睛的小星星?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睡觉的小星星?

  --将《闪烁的小星(一)、(二)》连起来演唱。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带幼儿参观热带植物园之后,他们对那里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给幼儿带来视觉上的新奇,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刺激和探险的愿望。依据幼儿的兴趣,我尝试让他们欣赏卢梭的《丛林组画》,深入感受自然中蕴含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幼儿通过大胆的想像表现自己眼中的热带雨林。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丛林组画》,感受丛林的奇异景象,体验其神秘、安详、充满生机的梦幻般的感觉。

  2.学习用明快的色彩,大胆想像,表现出自己对热带雨林的印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参观热带植物园,并进行了参观后的主题绘画;了解有关热带雨林的故事。

  2.材料准备:卢梭的《丛林组画》,参观植物园照片及绘画作品,投影仪,8开画纸,彩笔,蜡笔。

  活动重点

  1.让幼儿在神秘的情景中感受卢梭《丛林组画》的奇异,并大胆、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觉。

  2.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意自己的热带雨林。

  活动难点

  1.通过欣赏活动,真正理解热带雨林中人与动物的关系。

  2.画面布局均衡,植物富有热带雨林特点,人和动物富有情节化。

  活动过程

  1.引入环节。

  以故事为引子,欣赏《丛林组画》。

  今天我要为小朋友讲一个热带雨林的故事。在法国有一位伟大的画家叫卢梭,他和我们一样听过许多关于热带雨林的故事,他非常向往和热爱热带雨林,但是因为许多原因他一直没有机会去热带雨林探险,但他每天都在想像着热带雨林的情景。一天,卢梭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发生了许多在热带雨林里的神秘的故事,他感到很兴奋。他马上拿起画笔将自己的梦记录下来,并给那些画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丛林组画》。你们是否想听听卢梭梦里的故事呢?

  分析

  欣赏《丛林组画》的'目的是让幼儿产生奇异的感受和体验,而故事情境的设计,能让组画在神秘的气氛中出现,深深地吸引幼儿。

  2.感知环节。

  (1)出示《梦》和《小瀑布》,引导幼儿观察森林、人和动物的样子,体验人和动物的关系以及画面的颜色。

  分析

  将《梦》和《小瀑布》作为第一顺序出现,因为这两幅作品表达的都是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安详、平和的状态。

  (2)出示《奇异的景色》,引导幼儿观察猴子在怎样工作,丛林中花、叶子及果子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丛林的感觉。

  分析

  将《奇异的景色》作为单独的画面出现,是为了让幼儿感知动物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快乐和美满。

  (3)出示《饿狮》、《被花豹袭击的马》和《被花豹袭击的黑人》,引导幼儿观察野兽在做什么,并表达自己的感觉。

  分析

  《饿狮》、《被花豹袭击的马》和《被花豹袭击的黑人》表现的均是人与动物抗争及动物之间弱肉强食的现象,将这三幅作品作为第三顺序出现,是为了让幼儿看到人与自然中最残酷、最现实的一面。

  (4)将《丛林组画》全部展示,请幼儿说出自己对卢梭的梦有什么感觉,想到什么,喜欢什么。

  分析

  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丛林世界,既发现大师表达的自然色彩之明快、物体形象之丰富,又让幼儿感知到大自然环境中的危险,从而使幼儿的想像带有真实世界的成分。

  3.创作环节。

  (1)教师提议幼儿闭上眼睛,尝试做一个神秘的梦。

  (2)请部分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梦”,鼓励幼儿大胆创意“梦”的情节。

  (3)提示幼儿绘画的植物要有热带雨林的特点。

  (4)提示幼儿画面布局既均衡、丰富,又不杂乱。

  (5)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对比色,使画面色彩亮丽、明快。

  分析

  让幼儿以模仿大师做梦的形式去构思自己的热带雨林故事,使幼儿的创造同样也带有了卢梭一样的梦的情调。这样既激发幼儿积极创作的兴趣,又促进他们大胆想像。同时,操作中的指导也很重要,它可提醒幼儿以大师的作品为参照,有效地选用色彩来模仿大师的风格,在绘画中有意突出热带雨林的植物特点,鼓励幼儿大胆描绘自己的热带雨林之梦。

  活动点评

  把握最恰当的时机,依据幼儿的兴趣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是本次活动尤为突出的地方。热带植物园的景色深深吸引了孩子,用笔描绘自己眼中的热带雨林成为孩子的期望。活动中,教师借助卢梭的《丛林组画》带孩子走进富有魔力、梦幻般的热带丛林,在圆梦的过程中将视觉艺术欣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孩子学会用心灵作画,学会用自己的想像在头脑中重新构建、描绘自己的梦想。

  值得欣赏的是,教师不仅抓住了好的教育契机,而且进行了缜密的思考,故事的引入和作品出现的顺序都体现了教师对细节的关注,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在的生命力,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大熊猫图片、油画棒、绘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律动

  二、基本部分:

  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1、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朋友们看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们把大熊猫的一家打扮的这么漂亮,它们可高兴了。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太棒了!现在让我们把大熊猫送回家吧。

  听着音乐,组织孩子们张贴自己的作品到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教育孩子们要爱护大熊猫,发动家人和朋友一起爱护国家一级动物---大熊猫。唱啦啦歌结束。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线描画是儿童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事物形象和内心思想的绘画手段。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游戏性、形象性和装饰性,备受幼儿喜爱。其教育目的是以人的造型本能为基础,进行美感和秩序的表现,开发儿童创造性的表现能力,但如何通过线描画教学,开发幼儿思维,真正挖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艺术表现力,是我的微型课题研究所要探索和研究的内容。

  我本次执教的教学活动是大班线描画《鱼》,在生活中孩子们对鱼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班的孩子,经过中班一学年的线描画学习,对于线描画的基本造型元素:线条、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尤其是对于线条,孩子们基本上能说出各种线条的名称,对各种线条的画法也已经掌握。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线描画的实际水平,我在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发现线描画的三大造型元素,并把点、线、面的.不同组合方式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个难点,我设想运用表格记录的形式帮助幼儿梳理知识,拓展经验。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条分割的方法进行画面分割,用不同的点、线、面组成漂亮的图案装饰画面。

  2.感受线描画的乐趣,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态的空白的鱼人手一条。

  2.勾线笔人手一支。

  3.教师的范例一幅。

  4.大幅海底背景。

  5.表格。

  活动重点:

  掌握线描画的基本技能,能用流畅的线条、图形表现鱼身上的花纹。

  活动难点:

  用点、线、面的组合装饰画面。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师:今天,海洋里要举行一个盛大的舞会,鱼儿们都接到了邀请,它们都想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去参加舞会,所以请我们的小朋友帮它们设计一件与众不同的美丽衣裳去参加舞会,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 分析: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景化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们对鱼的兴趣,所以在活动中我以帮助小鱼设计参加舞会的漂亮服装为情感主线贯穿整个活动。)

  二.观看范例,引导幼儿了解线描画中点、线、面的组合和排列。

  1.出示范例。

  (1)引导幼儿讲述图上有哪些线,教师在表格中进行示范记录。

  师:老师帮它们设计了一件衣服,你们看看,漂亮吗?为什么你觉得很漂亮呢?你找到了哪些美丽的线条?

  (2)引导幼儿拓展经验师:除了这些线条,你还知道有哪些线条?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示范,帮助幼儿回忆已经认识的各类基本线条。

  (3)引导幼儿讲述图上有哪些点,教师在表格中进行示范、归纳整理。

  除了这些漂亮的线条,你还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各种不同的点,并进行讲解示范。

  (4)小结:原来呀不同的点和线可以组成许多一块块漂亮的图案。

  (分析: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范例,发现构成鱼身上美丽花纹的各种线条和点,唤起了幼儿对于以往经验的回忆,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因为没有太大的难度,所以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讨论,感受成功的愉悦。)

  2.引导幼儿观察点、线、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出示局部图案,引导幼儿观察

  (1)图案一:线条相同,粗细不同。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相同的线条,只要粗细不同就能使画面不单调。

  师:这一块是怎样装饰的?你发现了什么?

  除了波浪线还有什么线也可以变化?教师引导孩子把可以进行相同变化的线条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在同一块里,用了相同的线条,但是粗细有变化。第二个问题,使孩子们发现直线、螺旋线、弧线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变化,这样就做到了举一反三,而记录表帮助孩子梳理了已有经验,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

  (2)图案二:线条不同。

  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线条进行组合,能使画面变得丰富。

  师:这一块里用了哪些不同的线?

  (分析: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孩子了解线条与线条也可以进行组合,变成美丽的图案。)

  (3)图案三、四:点和线组合引导幼儿发现点、线的组合使画面的装饰效果更好。

  师:这一块是用什么来装饰的?

  师:刚才每一块的图案都一样吗?

  (4)图案四:点、线、面的组合引导幼儿发现,点、线、面可以同时出现,使画面更具装饰感更有层次。

  教师小结:原来不同的方法可以组成一块块不同的漂亮图案,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有层次感。

  (分析: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引导幼儿了解可以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进行组合,可以用点和线条进行组合,也可以用点、线、面组合,使画面变得丰富,更有美感。)

  三.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进行画面分割出示未经装饰的鱼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哪些线条进行画面分割,并请个别幼儿进行操作,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进行分割,重点提醒幼儿掌握分割画面分割要领,在鱼身上进行分割时,一定要从鱼身的一侧画到另一侧,不能只在身体中间进行分割。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地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地球上动物的种类越来越少。从小让幼儿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是拯救这个地球的必由之路。本活动旨在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增进与大自然及小动物的感情。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丽丽和扬扬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以边听边理解、边提问边探究的方式,理解丽丽和扬扬对小鸟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感受与同伴互动学习的乐趣。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与故事内容配套的flash课件。

  2、人类保护动物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梗概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有一位小女孩叫丽丽,她的家住在山坡下,有几只小鸟在丽丽家的屋檐下筑起了一个小窝。它们每天和丽丽一起唱好听的歌。丽丽呢,还常用米粒和小虫喂它们。有一天,爸爸想带她到城里去住,要将房子卖掉了。引导幼儿思考:

  (1)丽丽要搬走了,小鸟会怎么样呢?

  (2)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鸟?

  (3)如果你是买房子的人,你会怎么做?

  二、分段欣赏flash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及人物爱鸟的情感。

  1、组织幼儿观看flash课件,在看到“爸爸、妈妈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时,停下来请幼儿大胆猜测是什么办法,然后老师再说出故事中的谜底。

  2、老师引发幼儿讨论:丽丽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这么做呢?

  3、继续欣赏故事课件。

  4、老师和幼儿一起思考:扬扬会怎么做?

  5、继续欣赏课件。

  三、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讨论:“你喜欢故事的丽丽和扬扬吗?为什么?”老师小结:他们用爱心为鸟儿营造出一个美丽安宁的家园,同时也为人类营造出一个鸟语花香、有声有色的世界。善待鸟类,其实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四、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的flash课件。

  五、经验迁移讲述:你是怎样保护小动物的?

  六、组织幼儿观看人类保护动物的录像,分小组讨论录像内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采用了flash课件,由于它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抓好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活动过程中注意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提问的设计既结合故事内容,同时,也注重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整个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过渡自然,始终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收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

  “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

  《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

  幼儿观看课件

  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

  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

  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

  请幼儿观察正方体

  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

  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

  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

  “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

  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活动反思:

  本课我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使学生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对于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运用探究长方体的方法去观察、操作、推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让学生探究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让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求证、总结,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知道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同时,通过生动的课件演示,展现了常见的正方体,将生活与数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石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山上、河边、田野、小路等都可以看见它们的影子,这些不起眼的石头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而且石头的可塑性也是很强的。鱼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对于鱼的外型特征幼儿已相当的了解和熟悉。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本次活动选择了从俯视的角度去引导幼儿观察鱼的不同形态,并尝试利用石头的特性,及辅助材料,来表现出俯视角度下的鱼的不同动态。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从俯视的角度观察鱼的不同形态。

  2、 尝试用石头、棉签、橡皮泥等材料表现出俯视的鱼。

  重难点:能大胆运用辅助材料表现俯视下不同形态的鱼。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块石头,一盒沙,棉签棒、各色颜料,橡皮泥若干。

  教师:范例若干;展示作品的鱼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兴趣。

  1、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鱼的图片,看看这些鱼是从哪个角度看过去的?

  2、 幼儿观察讨论。

  3、 这些鱼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鱼的什么?

  4、 小结:从上往下看,我们看到了鱼的头、背、鱼尾、鱼鳍。

  二、讲解示范:

  1、 出示石头:今天金老师还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块石头来变一变,变成什么呢?(自由猜测)

  2、 教师示范一:把石头放入沙中。(我们把这块石头当成鱼,把这些沙当成一盆水,让石头鱼游到水里去)

  3、 你会看到了鱼的什么?(幼儿说)

  4、 幼儿操作:

  ●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你的桌上也有石头,请你选择一块石头,让石头鱼游到水里去,并说一说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鱼身上的哪个部位?(可以互相交流)

  ●个别幼儿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

  5、 教师示范二:怎么样让它更像呢?再来变一变(教师介绍材料、示范添加一条鱼)。

  6、 欣赏范例:还可以怎么变呢?

  三、幼儿创作:

  1、拓展幼儿思维:你会怎么变?想一想。(幼儿交流)

  2、鼓励幼儿能大胆运用辅助材料,表现出俯视下看到的不同角度的鱼。

  三、作品展示:

  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统一放到教师准备的“鱼池”中,一起看看、说说你喜欢的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的欣赏,幼儿对俯视角度下鱼不同形态的积累。

  教师引导示范、幼儿操作、教师再次示范,使幼儿在听听、说说、动动、想想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创作的乐趣。

  引导幼儿观察辅助材料,为下一步创作做好铺垫。

  幼儿个体创作后的作品集中展示,以“鱼池”为载体,进行整体作品的欣赏,不断培养幼儿多角度的审美能力。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精选)大班教案08-27

【精选】大班教案08-17

大班教案【精选】08-22

大班教案(经典)08-28

大班教案(精选)08-28

(经典)大班教案08-16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经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