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三

时间:2022-04-13 18:13:2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三)

                        作者:  riverliu - riverliu 

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三)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及其特点 

随着大语文教育观和研究性学习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观念也已经是呼之欲出了。那么什么是语文研究性学习呢?一些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一边实践一边做出了自己的总结。程红兵老师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论》中提出,“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他还引用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者的话来阐述了对新课程的认识,“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因此他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发式、全员性。 

湖北省枝江一中的董云老师在《语文学科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提出,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她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分析和创造能力。此外,她还认为,研究性学习关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也讲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关键是学生能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基于上述观点,董老师以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突出特征就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以上两位老师的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都试图把已经初步成形的研究性课程引入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体系中来,以此推进新世纪的语文改革。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在试点学校已进行的众多课题中,靠近自然科学的课题盛行而靠近语文学科的课题却少之又少。显而易见,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学科特点直接相关,新课程推行的研究性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非常类似,而与语文学习的道路相距较大,因此直接套用现行研究性课程进行语文教学,总是让学生和语文教师感受教学与生活的隔膜。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研究性课程的理解。前文已经论述过,研究性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向传统的学科教学渗透,而它渗透的方式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只要坚持研究性学习的宗旨不变,即树立广义的研究性学习观念,语文研究性学习就能获得自己的理论空间和存在价值。 

如上所述,大语文教育观要求师生把学习对象放入到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把语文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实践当作学习渠道;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进则要求学校、教师全面构筑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学生当作主体,把创新和终身发展当作培养目标,建立在这两个支点上的语文学习就可以称为语文研究性学习。1999年9月,华东师大一附中由韩亚志等老师主持开设的《高中生文化信息课程构建》就是一次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有意义的尝试。该课题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和功能定位出发,强调语言、文化、信息三者的融通,将教材内容与文化信息课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并且打破了固有学科的界线,使同学们的语言交际能力、文化研究能力、文学审美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都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在2002年最新版的教学大纲中的第二项“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节中,国家教育部新增了“综合性学习”的专题,要求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能自主选择恰当的课题,制订研究计划,运用调查、访问、讨论、查找资料、网上检索等多种方式,进行研讨,形成成果,并展示和交流”,这里提出的学习方式,正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具体体现。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课程向学科课程进一步渗透的结果,后者可以看作是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前者可以看作是学科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因此两者在本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但是语文学科毕竟有着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它既是工具学科,有自己完整的学科体系,又与社会文化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至有人把语文学科称为“天然的研究性学习学科”。所以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是探究性。熟悉研究性学习的人都知道,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上海的一位专家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这个“自主定题”、“自主研究”的过程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如果把学习比作摘苹果,传统的学习方式关注的苹果是否摘到,对怎么摘到的并不重视;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不仅是苹果是否摘到,更关注的是摘苹果的过程,关注学生是否对怎样摘到苹果有切实的体验。换言之,研究性学习不是不重视结果,而是更强调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概念。语文研究性学习也是如此。 

但要明确的是,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一词与真正意义上“科学研究”是两个概念,甚至与作为一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也不相同。后两者相比虽然在科研价值上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强调形式、过程的完整性上却非常相近,而前者只是强调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用“探究”可能会更准确些。在研究性课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相对比较完整而且周期较长,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到两年。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探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方法,既可以搞长时间的专题研究,也可以直接整合到日常教学中去。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同样也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出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研究的对象不只是比较宏观的大问题,还可以有对细节问题的深入探寻。 

二是实践性。在研究性课程的推广过程中,自然科学的课题占了绝大部分,许多跨学科的社会综合性研究也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展开的,而与社会科学相关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这给人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只有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研究才有真正的实践价值。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受当前社会上的“重科技轻人文”的思潮影响的,是社会发展在特定阶段的必然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相信人们对社会人文学科领域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入。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文化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基于大语文教育观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向应该是也只能是我们身边的生活。 

教育部在2000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在新版教学大纲中更明确这样的意思,“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与一般研究性课程有所不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并以社会的文化土壤滋润基础教育的语文之树;二是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和能力,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在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中亲身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文的熏陶渐染。实践性的关键体现在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为了这一目的而进行的社会调查、网上调查、咨询专家、师生讨论等等都应视为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三是人文性。人类文明的传承方式的主要依靠书面的文字书籍,甚至可以说,人类文明史是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的。中国古代学者历来都有“文以载道”的说法,虽然各个历史时期里,人们对“道”的理解,对“载”的方式意见甚不相同,但对于语文学科承载着母语文化的特殊性,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疑义的。对此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母语的语文教育,必然能丰富并扩展人的精神经验,培育人的心灵,通过语言垫定并形成人的自我个性生命;这同时也就是母语文化熏陶”,因此他认为“新语文教育”就应该是“文道合一”的教育。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却一直存在某种偏颇,表现为过分强调工具性,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机械、重复的“基本训练”,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2000年修订后的《语文教学大纲》采用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定义语文学科的性质,一方面指出语文学科在所有学科当中的基础性地位,另一方面还特别强调了语文学科在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学目的明确指示,中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一切都向我们表明,语文绝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 

我们谈论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人文性是指向社会生活的。首先它带有平民化特征。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提出的“文”“道”观念,是指向士大夫阶层的,它的最终目的是造就一种精英文化,为统治阶级服务,这不是我们强调的人文性;二十世纪以来,许多人把语文的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走的是一条“思想教育伪圣化”的道路,这也不是我们强调的人文性教育;人文性概念的指向是世俗社会中的平民,也亦即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精神、真实感情、真实愿望,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为了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服务,为了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其次它具有广泛性特征。一方面社会生活中具有人文色彩的事物是极为广泛的,只要他们的存在具有某种教育意义,就构成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语文研究性学习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精英而开的特长课程,而是为了崭新的时代,面向所有人的发展。

【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三】相关文章: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07-30

研究性学习总结04-21

研究性学习个人总结08-26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07-26

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04-27

化学研究性学习总结06-08

研究性学习个人总结12-07

数学研究性学习总结12-20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08-25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