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不好的学生VS不会教的老师

时间:2022-04-13 18:26:0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不好的学生VS不会教的老师

                          中国教师报     2003-01-16     

教不好的学生VS不会教的老师

 

     主持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通俗一点说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贺 杰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我早就听说过,读大学的时候,我也是这句话的崇拜者,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可是当我走上了工作岗位,我的想法完全变了,尽管我还是把这句话作为我努力的方向。 

     首先,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煷友生身上就可以想像出他们父母是什么样的熣馐俏业氖导经验。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越来越像父母。但是,我们没有谁会像自己的老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常常听到有老师说: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调皮。可以说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的成材,父母起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不要忽视了教师也是普通的“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报道,说有的老师对孩子采用了暴力,而这些老师往往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其实老师也是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试想,老师在上课,后面坐的都是领导,可能这堂课会决定这个老师以后的命运,可是有的学生偏偏不听话,老师能不生气吗?我曾经为这些老师抱不平:不用说,这些孩子肯定是调皮的不得了。谁天生就是坏脾气?谁不知道打孩子是犯法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也深知那位教育家说这句话的意思。我也了解他的一片苦心,他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他渴望我们能形成这样的局面,可是他没有想到这句话以后成了别人指责教师的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到底有没有意思呢?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我只能这样说: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肯定有教不好的学生。所有的学生成绩都好,我估计目前还没有人能够达到;如果是道德品质好的,我们要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行为去感染他们,我们不奢望我们的学生都成为栋梁之才,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虽然我们不能做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虽然我觉得不能用这句话来苛求每一个教师,但是,作为一个教师,每天晚上坐下来反思自己,用这句话来督促自己,对自己何尝不是一个提高和促进呢? 

     质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焦照峰 

     几年前,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时,顿觉惭愧和震撼。惭愧的是,原来那些几乎个个都可以成材的学生到了我手里,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震撼的是,懂得了学生学不好,原来是教师的责任。所以,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用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材,绝不能做不能教“好”学生的老师。 

     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对这句话逐渐产生了怀疑。 

     首先是对这个“好”字的理解,什么是“好”?“好”的标准是什么?品德好是好,学习好是好,身体好是好,具有审美的意识和能力是好,爱劳动也是好,究竟是按照哪一点来衡量教师所做的工作是好还是不好呢?我想,不同的学生及其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学生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不同的。学生及其家长要求教师把学生教好,最强调的是学习,其次是品德。而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是品德教育,即做人的教育,其次才是传授知识。我想,大部分人在把握这个“好”的尺度时,也很容易单纯地认为把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就算是把学生教好了。认识上的这种错误,往往导致对老师的工作的评价不能做到全面、客观和公正,这样,就使许多老师因没有完成提高学生成绩的任务,而成为“教不好”学生的老师。 

     其次,按说人一生下来,智力、能力的水平相差并不是很大的,尽管有的人父母的遗传基因比较好,但儿童的智力水平并没有天壤之别。后来,在幼儿时期,有的接受的教育好一点,有的差一点,就形成了一点点的区别。进入小学,受到的教育再有点差别,区别就有可能大一点。小学毕业以后,进入初中,我们就会发现学生其实已经具有了较大的差距。到了高中阶段,有的人学习起来如顺水推舟,有的人则如负重爬山,最终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就考不上学了。在人们看来,考上学的就是成材了,就是被教好了,反之,就没有成材,就没有被教好。由此可看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如果有谁希望有某些“高明”的老师,可以一日之内点石成金,那是很不现实的。 

     还有,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比较多,这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一两个学习差的学生还可以得到有效的帮助,快速提高成绩。假如一个七十人的班级中,全班有一半的学生连“九九乘法表”还背不熟练,却硬要教师教会每一个孩子都掌握“牛顿三大定律”,那么,即使是老师累死,也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学会。尤其是现在,学校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升学任务的压力又相当大,学校也好,教师也好,很难有那么多的精力给基础差的学生“补课”,这样造成“教不好的学生”就不奇怪了。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领导讲话时愿意使用,学生愿意说。老师有愿意听的,也有不愿意听的。愿意听的,把它当做是不断激励自己奋斗的精神力量;不愿意听的,知道自己即使再努力,也无法实现人人成材的目标,因而对这句“名言”持怀疑态度。? 

     质疑“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冯 梅 

     我没有研究过这句话最初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提出来的,想必自有它的道理,但如果单独分析这句话,它却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具备全方位理想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机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或者如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说“每一位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应该是没错的,也就是说,如果有没教好的学生,那一定是教育的某个环节或者环境出了问题。但是后面半句话却用一个“只有”把所有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这显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教不好的学生”出现了,是不是教师的责任?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但不是只有教师的努力就能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如同一番话在同一场合同时说给几位同学听,他们接受到的教育信息应该是一样的,但被他们自己诠释和处理之后,最后成为他们各自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的东西就大不相同了,得到的情感体验也可能不同,这里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内因。再如,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这样的事例很常见:一位原本非常不错的孩子,由于家庭变故,父母失和,一下子变得神情落寞,反应呆滞,甚至成为问题少年,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环节出了问题。另外,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学校教育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负面因素。所以,会教的教师也会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不知道有谁敢宣称自己手下从来没有出过没教好的学生。若是按这句话中“教不好的学生”与“不会教的老师”的逻辑关系来推理,那就可以肯定世界上没有会教的老师了。上帝也不是万能的,他就没有教好亚当和夏娃。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教不好的学生”不可避免。 

     当你准备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来指责别人的时候,请先用你自己的矛去刺穿你自己的盾;而若你准备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那么,我向你致以我最诚挚的敬意,并轻轻地道一声:“善待学生,也需要善待自己。” 

     “教好”是一个过程 

     陈洪强 

     老师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深恶痛绝,就是因为对它做了绝对化的理解。 

     曾有一位老师问我对这句话如何理解,我说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错。但所谓“教好”学生是相对的--只要他比昨天有进步,就是“教好”;“教好”学生又是一个过程,有时需要几年的时间。不是说哪位“名师”上了一节课、谈了一次话,就能把一个很差的学生“教好”--变成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了。因而也不能说今天没把某个学生“教好”,你就成了“不会教的老师”了。 

     我更赞成这样的提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教不好的老师”。“教好”的老师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位老师如果不断学习进步,今天没把学生教好,注意总结反思,明天就会有所进步;每天都有所进步,怎么能不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呢? 

     老师没有理由放弃任何学生 

     严 凌 

     我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 

     对于老师,我并没有太多的好感熢因就在于我并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很多老师,总是标榜自己: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我们没有放弃过任何学生。事实真的如此吗? 

     记得有一位曾经教过我的老师,在讲我们班上一些调皮的学生时说:“你们自已有没有一点自知之明?你们是白痴还是头脑不正常?你们以为读书是为我读吗?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同学一样好好学习?同样是人,你们就不行吗?”他让“好生”坐在前排,“差生”坐在后排,“差生”、“好生”分班……等等。“差生们”并没有放弃自己,是老师放弃了他们,总是以不同的手段变相地打击着他们的自尊,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他们,怎能够心不生怨?有几人能不对学习产生厌恶? 

     有些老师总喜欢把一些学生定义为“不合格”的学生,以此作为他们放弃学生的借口。为了升学率,竟然劝说有些学生不要参加考试。如果老师们肯把对好学生的耐心分一点给所谓的“差生”,把对好学生的爱分一点给所谓的“差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只是一群活泼、调皮、天真、有些叛逆的学生?有了老师的关心与爱护,我想他们就不一定是“差生”了。 

     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老师们该好好思考一下这句话,这关系到一个老师的职业道德。 

     “教不好”与“不会教”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 李镇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我记得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现在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而且引起了争论。我想,陈鹤琴当初说这话时,一定不会引起误解,因为任何话都有特定的含义。陈鹤琴之所以这样说,在我看来,他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及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句话的真理性在于: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 

     换句话说,这句话只是教育者的严于律己,而非一种教育评价标准。 

     但问题在于,现在一些教育者--特别是一些担负一定领导职务的教育者,把这句话当成教训老师的“绝对真理”,于是,便引起了老师们的反感,进而引起了争论。 

     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回答是:“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说“没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理想,只差学校教育这一环--“万事俱备,只欠(学校)教育”;第二,“好”的标准不只有一个,而是针对每一个具体学生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标准,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里的进步可能是综合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说“有”,是因为在现在的评价背景下,即使老师“会教”,可“教不好的学生”仍然大批量地存在。道理很简单: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是选拔性考试,其目的就是要让一部分学生被淘汰,即被“教不好”--都教“好”了,还怎么“选拔”? 

     即使抛开考试评价不说,就思想品德教育而言,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呢?理论上好像是这样的。因为任何人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谁也不会从娘肚子里带来一身恶习。但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所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被家庭、被社会涂抹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儿,不是不可能,但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教育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同时,孩子还潜移默化地受着社会的影响--这都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从零开始。如果有人硬要绝对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我要问:为什么会出现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呢?既然“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还抢什么“优生”呢--而且是不择手段地抢? 

     我一直坚信,教育不是没有作为的。因此,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我总是问自己:对于具体的某一个“后进生”,我是否已经尽到了我能够尽的最大努力?20年的实践告诉我,如果我们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绝大多数“后进生”都会有进步的--不一定成为栋梁之才,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为最好的自己。 

     同时,我也始终认为,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最多占三分之一,另外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学生所受到的非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生自己的自我教育。我们不能做超出我们能力和责任的事,我们只能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这样,即使个别学生最终也没有被“教好”,我们也问心无愧!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这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示十二分的敬意;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无以复加的鄙夷! 

     不要忽视孩子的能动性 

     ■ 龚明俊 

     创刊号上“对话”版上的讨论,发人深思。我想起我的孩子曾从学校拿回来一张家庭教育报告会宣传单,开头一句就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在教育界,也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说。对这种过激的教育观点,笔者委实不敢苟同。 

     动听的理论不一定符合实际,当然也就难以具有科学性。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虽然创立了因材施教的理论,却没有把三千弟子个个培养成才,三千弟子中也只出了七十二贤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没有哪个敢说他的学生都能成才,能培养一两个卓越人才那就算了不起了。再说,有几个教育家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了超过他们自己的人才?相反,有许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孩子却异常出众! 

     学生的成长是综合因素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条件能决定的,这个观点显然有逻辑性错误。庄稼种得好不好,并不完全取决于农民,因为还要受到自然条件、科技发展水平、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制约,同样,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家长可以包办的,也不是教师能独立完成的,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培养、社会影响特别是孩子自身的资质与努力的结果。天才的诞生,甚至与偶然因素有非常大的关系。说孩子能否成才全在于家长,说孩子成才完全依靠教师,都带有片面性,这是狐立地看问题,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 

     这种说法的问题还出在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甚至带有歧视色彩。我们会发现它是以假设孩子在家长或教师的控制之下成长为前提的,具体地说,就是受教育者是应当一张白纸,他将来成什么样的人,就看你怎么教育他。它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将孩子的成长置于他人的控制之下,像一个没有生命的容器一样接受教育,这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的家长或者教师以圣人自居,自以为是,强迫(或提示、引导)孩子按照自己构想的模式生活或学习,变着法(所谓的“教育方法”)剥夺孩子的自主选择权、自由发展权,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而且是相当恐怖的。这套理论与其说是为孩子成才,不如说是在培养专制的教师或家长。 

     在特定的条件下,某些单一的因素会造就一个人才,如一个弱智的孩子并不借助于更多的人,而完全在父母或其他特定教育者的教育下成功,或者在特定的方法培养下成才,但对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是难以具备相应教育环境的。况且,这些成功的家长或教师在做报告时,很难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做一个非常科学的解释,容易把个别事例当普遍现象,甚至会在“经验介绍”中美化自己,随意编造,误导许多渴望孩子成才的家长和教师,那便成了愚弄人的“经验游戏”,更不足信。 

     “教育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在教育界也非常流行。如果教育是万能的,我们学校还需要设“政教处”、国家还需要公检法等机构吗?老教育家陈鹤琴提出这句名言是有特定的条件或环境的,至今我们也不能说它是错的,但如果我们把它拿来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恐怕不妥吧?!教育管理者拿来盲目使用,会使教育管理工作出现反科学性;教育实践者拿来使用,会影响教育效果。但愿方方面面的教育工作者都将理论和实践努力统一起来,尽量不要脱节。 

     教育学生不只是老师的责任 

     ■ 茅卫东 

     前些时候看了《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深为李圣珍老师的教育事迹所感动,差一点就认同了这一教育观念。 

     现年53岁,从教近三十年的李圣珍老师已是桃李满天下,她的儿子王远,16岁即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20岁又以超群的成绩考入亚洲著名学府--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但让李圣珍老师名扬四方的是她近年来领养了50多名被他们的亲身父母视为“无可救药”的“问题孩子”。这些或是学习或是健康或是品德或是心理有障碍的孩子们,经李老师手把手的调教,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全部“脱胎换骨”,由原来的被父母和老师评判为“在教育方面已经没有希望”的“教育弃儿”,变成了深受学校和家庭欢迎的位居全班前三名的“希望之星”。 

     李圣珍老师有20条“教育胜经”,第十六条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里她指的还不是教师而是家长,但在一次谈话中,李老师也说过:“没有差的孩子,只有差的老师。”所以可以认为李圣珍老师也是同意“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观点的。 

     李老师的人性化教育实践是成功的,但我还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那就是教育学生只是教师的责任吗?学生只是受到教师的影响吗?回答毫无疑问是否定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如果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效果是很差的。李老师领养的50多个孩子都是家长承认失败后送到李老师家中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对孩子进行着错误教育却死不认错的家长呢,这些孩子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育,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吗?学生除了受到家长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社会大环境大气候的影响,这些年流传一时的“7-1=0”或“7-2=0”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么说绝非要否定教师应当承担的教育教学责任,作为一个已不算是新手的老师,我也知道学生学不好,首先应该从教师身上找找原因,但是,真理向前多迈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我们决不应该认同和宣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是学校领导并欣赏这句话,那么不妨请你思考一下自己手下有没有不称职的老师,如果有,这是不是可以证明是你领导无能?如果你是普通老师也欣赏这句话,那么请你认真思考一下学生学不好就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好吗?如果你回答“是”,那么我想对你说你太缺少教学常识了;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你为何还认为这是真理呢? 

     这不是教育工作的尺度 

     ■ 赵海鹏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云云,只是教育口号。口号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小时候就憧憬过“1980年一定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现在则经常在想怎样“少生快富奔小康”。口号的长处是简短、明白,易于传播;短处是容易偏于一端,不够全面。所以拿口号去宣传是可以的,以此作为工作的尺度却并不适宜。近年来教育受重视,教育科研成果丰富,许多教育理念需要传播,出现一些教育口号并不奇怪。尤其是领导同志,大会小会说上几句,不要说台下的听众佩服,他自己也会以为自己真的很懂教育呢。但是科学的教育理念可以提炼为教育口号,教育口号却很难完整、全面地表达一定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把教育口号当做教育“圣经”。 

     本期对话小档案 

     嘉宾 

     李镇西,成都石室中学语文教师 

     茅卫东,浙江绍兴柯桥中学语文教师 

     龚明俊,湖北襄樊学院附属高中教师 

     赵海鹏,齐齐哈尔大学教师 

     刘 静,成都第十四中学教师 

     主持人:马朝宏 

     编后语:关于这句话的讨论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也不可能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参加讨论的大都是一些普通的一线老师,没有专家,也没有官员,其实老师之间的交流是最珍贵的。我们讨论的目的不是想得出什么结论,只是为了让老师对这句名言有更深刻的理解,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教不好的学生VS不会教的老师】相关文章:

早教老师工作计划09-01

不尊重老师检讨书12-02

不尊重老师的检讨书06-10

带教老师的心得体会02-17

面试早教老师自我介绍05-05

护理带教老师心得体会01-11

早教老师工作计划10篇01-06

早教老师工作计划11篇02-08

早教老师教学计划(精选9篇)12-06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花儿好看我不摘》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