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呼唤人性化----评《教学回避办法》

时间:2022-04-14 06:29:4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管理呼唤人性化----评《教学回避办法》

       K12专稿     2003-02-25     浙江省黄岩中学 陈万勇 

教育管理呼唤人性化----评《教学回避办法》

 

    当下,许多学校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然而,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作为管理之本的“人”的外延往往缩小偏转为学生,广大教师则基本被领导和制度排除在“人”的概念之外。近日,杭州市天地实验小学出台了一部关于“教学回避”的规章制度(《钱江晚报》2月21日),对传统的“人”的内涵做出了可贵的丰富和有益的探索。该《教学回避办法》明确规定:当教师因家庭突发事件或受外来刺激,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难以排解的矛盾,或在处理与教师、家长的矛盾中矛盾激化,或在教学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干扰等导致情绪失控时,可申请教学回避。情绪失控程度较轻的,可暂时回避教学现场,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如果教师情绪过于低落或激动,学校可放假半天,让其用听音乐、看书、喝饮料、外出散步、找人倾诉等方法积极调控心态,等情绪调适后再及时进行教学工作。当教师不愿主动申请回避,学校也可视具体情况劝说其回避。 

    众所周知,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即学生和教师。毫无疑问,学校应当高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旗帜,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但是,我们也必需清楚地认识到,广大教师也同样需要获得人性的关怀和自身的发展。否则,教师的需要和潜能不能得到有效地调动和激发,所有时髦的提法和任何先进的理念都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稍作理性的审视,我们就不难发现教师身上罩着太多的光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要求,为民族和国家培育人才的职业使命,哪一个称呼不神圣,哪一项要求不严格,哪一样使命不崇高?于是,闪耀的光环就幻化成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每一位教师的肩头,压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然而,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他们不仅承受着特殊职业所赋予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必需承受着一个普通的人所应当承受的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压力。雪上加霜的是,传统型的管理者恰恰在此陷入了误区,他们往往从根本上忽视教师个体作为人的普通心愿和特殊诉求,理所当然地认为:教书育人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无怨无悔地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光荣任务,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义不容辞地做好……他们就一厢情愿地将社会和学校的各种高要求叠加到教师身上,把普通的教师神化为能应对裕如的神,而从根本上不把教师看成一个具有正常情感和普通遭遇的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也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和生活的波折,也会承受来自命运的风浪甚至不幸的袭击。这种将教师神化和伪圣化的做法,其实质就是把教师物化,把一个有情有欲的鲜活的生命抽象成一件无情无欲的机器或工具;或者就是把教师奴化,把一个能做会想、有张有弛的灵动的主体当成一个只做不想、无原则地机械劳作的奴隶。 

    试想,哪一个教师愿意遭受生活的不幸,哪一个教师不愿意避开生活的风波?当一个教师因此而在教学过程中情绪难以自控而可能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时,面对继续教学还是暂时中断教学以进行心理调控这组并不复杂的选择,我们的管理者难道不应该做一些理智和人性的思考吗? 

    笔者曾有过类似的亲身体会,也许能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的事实依据。一次,中午接孩子回家的途中,年幼的女儿由于不慎,右脚被绞进了自行车的幅条中,脚踝处刮得鲜血淋漓、白骨外露,当我心急如焚地把女儿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包扎后,离上课只有不到20分钟的时间,匆匆扒了几口饭,我便带着妻子的责备、满心的愧疚和极度的沮丧走进教室,去讲授朱自清先生的美文《荷塘月色》,现在我已记不清当时是如何强打精神、挤出笑颜的情状,也忘记了当时是如何逼迫自己并引领学生走进那如诗如画的美妙的意境,有一点却记忆犹新,极力的感情克制和强烈的内心暗示让始终消耗着我的思想和精力,而情感和精神所承受的精神痛苦更是可想而知。推而论之,如果一个教师自身正处在阴影或黑暗之中,却要求他们散发出光辉来照耀学生,姑且不讨论能否做到,即使是做到了,效果又会好到哪里?何况,这对教师公平吗,人道吗?一个人连痛苦都不能形之于色,连悲哀的权利都要被剥夺,这难道不是一种残酷的做法吗? 

    比较起来,“教学回避”制度就有了可贵的进步:管理者大胆地跳出传统的把“人”狭隘化和漠视教师主体发展的窠臼,以较为广博的人文视野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把教师从“神”或“物”的传统观念上矫正过来,让他们回归到普通的、真正的、现实的“人”,让他们得到一个正常的人应该得到的理解、尊重、宽容、信任以及帮助。事实表明,正是由于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为处于非常态时期的教师提供了及时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在情绪失控时回避教学现场,从而在源头上控制住教师因不良情绪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教师的悲哀、急躁情绪很容易被学生习得,一些学生因教师的情绪失控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本可避免的教学事故。不仅如此,教师往往还会因为管理者的宽容和关爱而获得及时的鼓励、调控、帮助,渡过难关而心存感激,并把这种感激转化为日后教书育人的不竭动力,这无疑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办学质量,有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激励人精神中潜藏的能量。管理的秘诀是尊重,制度的核心是真爱;只有严格的管理是不完整的管理,是一种脆弱的管理、不负责任的管理;只有专制的制度不是完善的制度,是一种没有活力的制度、缺乏人性的制度;惟有在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给教师充分的成长空间,用尊重和关爱去唤醒内心和激发潜能,这才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人性的、逼近本质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教育管理呼唤人性化----评《教学回避办法》】相关文章:

教学回避彰显人文关怀04-14

论班级的人性化管理04-14

教育教学自评报告11-15

呼唤绿色教育04-14

无法回避的大是大非04-14

教育需要更多人性化举措04-14

教育呼唤爱的回归04-15

回避申请书02-08

高考档案:呼唤规范管理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