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把发现的空间留给学生

时间:2022-04-13 18:32:1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会把发现的空间留给学生

                 中国教师报     2003-03-16     廖 飞 

学会把发现的空间留给学生

 

    作为一种明天的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素质和基本能力为目的的研究课型,已日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所认同,但对研究课在日常课堂上怎样实施,如何把握,大多数教师还很盲目,针对这种情况,本期特别推荐上海建平中学廖飞老师的一篇文章,与广大教师朋友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我个人认为,研究课不等同于活动课,也不等同于交流课。它是一种教学观念,只要领会了它的精神,其形式完全可以是多样的。只要是撩起了学生求知探索的冲动、满足了学生释疑解惑的愿望、体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原则的课,就是研究课。只要是放手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是一种快乐的课,就是研究课。因此,我们不能把研究课仅仅理解为一种特殊课型,它完全是一种可借鉴、可操作、可在各类学校日常课堂由老师创造性运用的新课型,也只有这种研究课才更有普遍意义价值。

    下面就自主研究性学习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所作的初步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

    1、变传统的证明结论式教法为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悟,从而自己得到结论的教法

    依照后现代主义新课程体系的观点来看,21世纪的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因此,研究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求知,自己去感知。任何给出现成答案或定论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老师此时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该把课堂的表现空间让给学生,而在创设情景,提供比较和体验的材料上多动脑筋。

    比如,学习《诗经》,我们无需大谈先秦时代文化如何灿烂,我们只需播放琼瑶的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歌,再把歌词与两千年前的《秦风蒹葭》做对比,然后让学生查查我们先民吟唱《诗经》的时候,世界上其他民族在干什么?学生经过这样的比较,便会受到震撼:当世界其他民族还不会说话(还没有自己的语言)、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已经在朗朗歌唱了!

    再如,学习《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一课,可以让学生从中认识儒家注重礼乐的思想,懂得做人要重礼讲礼。我设计了这样的研究课题:“从孔门师徒五人的言谈举止中,你能看出儒家为人处世崇尚什么吗?”当学生的发现集中到“礼”字时,再给出第二个研究课题:“四个弟子中,谁在礼让方面做得最好?”最后扩展一篇《阳货欲见孔子》,让学生看看孔子对不喜欢的人是如何做到不失礼的。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如此重礼,学生对“礼仪之邦”的理解自然更加深刻了。

    2、让学生自身的感知实践和体验来取代过去老师的条分缕析

    语文学习活动本质上来说就是对言语材料的感受活动,学生个体的感知活动旁人是无法替代的,因此老师课堂上做喋喋不休地分析无疑是徒劳的,教师最明智的做法是把课堂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多为学生创设感知体验的机会。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总要作人物分析。我把这一环节交给学生,让学生推荐演员,让演员谈谈饰演烛之武、秦穆公、晋文公、郑伯公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内心体验,学生自然对人物个性有了比老师讲析印象更深刻的理解。

    再如,鲁迅小说《药》一课,历来是重点讲析课文,要分三课时进行细致分析。我用一节课作整体阅读、把握情节线索、了解作者生平与历史背景等;然后从外围向核心逼进,把第二课时全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协作,任意确定一个角度进行课题研究,上网寻找资料,制作课件;第三课时也全给学生用于课题交流。

    3、教师要适时作研究示范,潜移默化给学生以钻研精神的影响或研究方法的指导

    研究课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老师作用的淡化,只不过是老师个人表现的时空少了,指导学生研究的责任多了;课内要讲析的东西少了,课外要储备的东西多了。尤其是抓住契机教会学生做研究,更是对老师的新要求。 

    例如,《孔雀东南飞》一课,开篇起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般情况下,学生能知道它是托物起兴、渲染气氛就行,至于为何偏偏“东南”飞,为何恰好“五里”一徘徊,则往往不作深究。如果能介绍庐江郡相关地理情况,让学生弄清焦家东南五里是花山,花山东南五里是刘家,则豁然开朗,后文中写焦仲卿“自挂东南枝”也就不难理解了。教师此时的介绍等于是做了一个穷根究底的研读示范。

    再如《诗经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几句,如果我们据此联系到先秦时代贵族阶层求偶方式,等于做了个从诗文史籍中研究历史的示范,学生就能模仿而从《诗经氓》中研读出春秋时期卫地民俗民风。

    另外,这种可借鉴、可操作、可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的新课型,还需教师把握以下几种原则。

    1、全员性原则

    研究课是一种开放性的课堂,面对的应是全体学生,教师课堂设计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研究潜能都得到发挥。也只有全员参与的自主探究课,才是体现了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化与个性化完美结合的全新教育。

    2、协作性原则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在求知探究过程中,共同协作完成研究课题,有助于优势互补,有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也能最大限度保证全员参与求知活动。此外,也只有协作进行探究,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活动。

    3、活动性原则

    认知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活动能让人产生兴趣,而探究活动则扩展了学生多元学习活动的机会,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欲望。因此,没有令人跃跃欲试的活动设计,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研究课。课题研究活动要尽可能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尽可能调动出学生的知识储备。活动最热烈的时候,就是学生探究兴趣最浓、受益最大的时候。 

    4、交互性原则

    探索求知带有很大的灵活性,研究课的课堂运作、发展往往难以预定;而且认识活动本来就是一个需反复论证、多方研讨才能使结论更合理的过程。学生的研究结论是否正确 ,有哪些可取,哪些不足,哪些新发现的问题,有些学生有了收获有些还没感知体验,凡此种种,都需要在信息碰撞中明确,在争鸣中强化,在交流中受到启迪借鉴而开窍顿悟。

    5、激励性原则

    探究活动本身不是目的,研究课的意义在于日渐积累潜移默化培养起一种积极探索的情感和心理倾向,并在活动中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独立求知的品格和能力,而这一切都来源于课堂的激励(不论是老师的还是同学的),激励是强化探究兴趣的原动力。未来好教师的标准或许未必是知识渊博的程度,而是因为他懂得在最恰当的时机给学生最恰当的激励。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建平中学)

作者简介:

    廖飞,上海建平中学高级教师。是最早提出“注重语感训练,在体验中求顿悟”的理论主张者与实践者。他执教的《孔雀东南飞》一课的课堂实录,2001年被收录在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发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指导》光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