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比较阅读中的应用(论坛帖)

时间:2022-04-13 18:58:0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比较阅读中的应用(论坛帖)

论坛精华帖:/vbb/showthread.php?threadid=6041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比较阅读中的应用(论坛帖)

孟永刚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我校语文组的市级课题,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辅助作用于语文阅读之中。基于这种考虑的原因,主要在于受旧的语文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困扰,教师将大量时间用于课文的教学之中,尤其是生源薄弱的学校,教师还要抽出宝贵的时间用于基础知识的默背和补差工作中,为了保证及格率,教师便忽略或被迫基本放弃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尤其是课外阅读的培养,而现代教学改革又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考查作为主要内容。从最近两年几个中考语文试点城市的中考试卷中可以看出,阅读理解部分已经越来越注重课内课外的迁移和比较,大多数试卷将难点和区分度的题目放在这一部分,有的地方将不再公布考试篇目,甚至有取消考课内语段的打算。这无疑为弱势学校增加了难度和压力。这样看来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高效、灵活、经济、合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就成了一种有益的尝试。

    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主要表现,从近几年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主要为:

  1、缺乏对语段的整体把握和理解,短时间内看不懂文章的意思。这主要源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了赢得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大赶进度,仅能够较好的完成课内的语段教学任务,薄弱学校还将疏通字词,读通课文作为重点,对文章的分析讲解很空泛,在选择题(客观性试题)大行其道时,教师只要将教参的精华全部灌进学生的简单的容器中,考试时学生只要有选择的倒给老师即可,他们不要动自己的脑筋。随着现行考试主观题增加,缺少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就大丢分数。

  2、缺乏想象力和感悟能力。现代社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应该是相当广泛的,但薄弱学校学生知识积累水平较差,他们的课余和课外更多的交给了电视和游戏机,而电视中戏说成分和游戏机虚拟内容又不能给学生带来有用的营养,加之传统教学手段能提供给学生的又只有一块黑板,一只录音机等简单的教学手段。学生单凭老师口头的讲解和渲染去理解文章,他们获得表象的渠道和方式很狭窄,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再碰上个不善于表达的教师,就只能“闭门想车”,到头来一无所获。

  3、缺乏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无法引导学生将所学举一反三,并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其他相关和类似的问题……

    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存在如此多的不足,尤其在薄弱学校中的突出表现,迫使我们寻求解决的办法。严重一点说,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下,已经对其他科目带来一系列影响,是到了非改革不可的阶段了。

   .现代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信息传递过程。传播者、受传者与教学传播者是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可见现代传播媒体(视听媒体、系统媒体)已经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呈现教学信息,学生接受和反馈信息的更有效更便捷的桥梁,特别是系统媒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推广和使用为语文教改提供了平台。

   CAI能够将图像文字声音影像视讯等众多媒体信息整合于一体,最大限度的向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料,向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活泼的交互式人机界面,使学生各个感官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可以弥补现行教学体制中教法呆板、空泛、缺乏整合力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作如下尝试:

  一、整篇课文的比较阅读,

1可以就同一主题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例如在讲授《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一同体裁的文章时,可以查找有关科举制度的资料(这一部分的资料完全可以布置给学生课下甚至当场就可从网站中找到),让学生在独立查找的过程中就对封建科举有了初步认识;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罪恶的时候,可以列表分析(这一部分可以投影后由师生交互回答);可以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后的情况或范进中举后的发展设计成想象作文,由学生当堂进行合理的切合实际的发挥,教师再引导大家给以客观评价;有条件的还可以剪辑电视剧《孔乙己》和《儒林外史》中的片断,让学生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课后可以让学生从网上阅读鲁迅的其他文章或《儒林外史》的相关章节,也可独立制作有关网页,把对文章的理解,查找到的有关资料粘贴上去。教师也可制作网页,现场解决学生的有关问题。

..2可以就同一题材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在教授有关诗歌中“春”这一主题的课文时,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春景的画面;朗读课文,营造语境时播放反映春景的音乐;迁移课文时可以将所有和春有关的诗歌语句展示出来;课后(课前)也可要学生收集资料,制作网页。

3可以就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在讲述鲁迅先生的文章时,可以指导学生查找他的生平,可以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有关课文内容的图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咸亨酒店、雷峰塔的图片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在比较阅读中了解了鲁迅小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共性和杂文中反封建的主题。

4可以就相关联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在讲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可以提供给学生有关古代“记”这一文体的知识,可以去 网上了解范仲淹的改革,了解范和欧阳的关系,知道了欧阳修正是支持范仲淹的新政才被贬的,通过这些了解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醉翁之意的共同之处。

二、课文中某一部分(部分间)的比较阅读。中考阅读题往往以某一语段为主,并联系有关内容将有同类意思的题目迁移到一起,这方面的训练也不可忽视。

1,所讲述的课文语段牵涉到某一类似或不同情景时,可以将有关的语段展示出来。比如讲到《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那仅有的环境描写时,可以将《故乡》中萧索凄凉的乡村描写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到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情的作用。又比如讲到范进科举成功语段时,学生会产生科举制度罪恶否的想法,这时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和孔乙己悲惨而死的惨状的电影片断就可解决问题。

2,语段中牵涉到某一文学常识时,可以举出几个类似的语句。比如讲到《变色龙》中双关的修辞手法时,可以将《骆驼祥子》中“祥子哆嗦的像风雨中的树叶”搬来。

3课文中的前后内容有较大变化时,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在烈日和暴雨下》课文的前后有很大变化,教学时可以创设情雨、冷热两个音形兼备的动感画面,学生感知起来才会更加直观,效果才会明显。《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多次变化,用苦笑和欢乐的脸谱图形就可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前不久我听了三中韩晓英老师的一堂类似的教学课,受到很大启发,课后省教研员指出,“教师在授课中应保证学生绝对的独立阅读时间,教师在提供了一定的阅读范围和网址后,由学生利用图书、互联网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自主阅读,其间授课教师不发表和介入任何内容”是个很好的尝试。这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以其巨大的知识覆盖面,便捷的查询方式,生动形象的情景创设,为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升教师素质水平提供了平台;为减轻薄弱学校教师压力,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提供了可能,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         孟永刚

 

 /vbb/showthread.php?threadid=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