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唤语感教学

时间:2022-04-13 19:01:2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重唤语感教学

语文卷教法通论类

重唤语感教学

重唤语感教学

董友福

几十年来,中学语文教改从未间断过,从普通的语文教师到资深的语文学家,他们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企求把语文教学带出低效的泥淖。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还是不尽如人意,甚至还遭到一些报刊的“炮轰”。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不注重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何谓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自动而又迅速地作出判断,对语文现象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一种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文感、象感、意感和情感等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能力不强,学习和运用语言就会费时费力,甚至词不达意。

文感,即从语言文字入手,全面感知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语音感、语法感、语气感、语体感、畅达感、分寸感等,由字而词,由词而句,由句而段,由段而篇,感知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表达方式、风格神韵等。

象感, 即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知文章的材料,即组成文章基本内容的人、事、景、物、情、理等六个方面的具体、实际的材料,感知通过语言文字描述、勾勒、反映的种种生活现象。

意感, 即明了语言文字的意义,语表意义和语里意义,以及用语言文字组合起来的“象”的意义,包括意蕴感、道德感、理智感等。

情感,指作者流露或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情操气质、人格品德等,包括情趣感、情味感、审美感等。

语感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直觉性,即表现出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直接性,它是对语言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应,超越、省略了中间的分析、推断和验证的具体环节,在一刹那之间就能自然而然地识别和理解别人的言语, “知其义,究其义蕴”,包括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旨,并能熟练地创造与生成新的言语。正缘以此,语言大师萨亚尔说,语言是“千千万万个人的直觉的总结”。

但语感并非因为它的非理性外化而变得不可捉摸。从认识论的意义来说,语感同样属于人的认识,它同样不能超出认识规律的制约,它同样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经验到理论的认识过程。在言语实践中,由语音和语义组成的语基,由词汇和语法组成的语构,由语基和语构的灵活运用所组成的语言执行功能即语用,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言语层级系统。语基服务于语构,语基与语构又服务于语用,只有语用才直接与语感发生作用。假如语感在语用层面上不能发生作用以获得言语意义,主体则回溯到语构层面上去寻求意义,若还不行,则进一步回溯到语基层面上寻求意义,然后再由语基到语构、由语构到语用寻求言语意义,由语基到语构再到语用的言语过程,实际上是逻辑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直接作用于语感的语用,虽然涵盖了语基与语构的内容,但已不是简单地重现逻辑化的过程,而是逻辑化过程的积淀与潜伏,通常以直觉形式出现。

可见,语感是对抽象和理性的回归,特别要说明的是,这种回归,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经过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反复运动后所形成的更高级的感性,是在理性、抽象与理论基础之上经过飞跃之后所实现的理性直觉、抽象直觉和理论直觉,理性、抽象与理论退居到言语现象的幕后,沉降到了言语现象的最深处,并转化为潜隐在言语直觉之后的内驱力。

从语感这一由理性到感性、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经验的特殊过程可见,语感能力的习得有着自己特征--理性的隐性存在与逻辑的潜藏暗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斯宾诺莎称直觉为“认识自然本质高于推理的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语言材料的大量积累,感悟语言规律,并进而灵活地进行语言运用,形成良好的语感。

课堂上教师既要拈精摘要地讲解,让学生对语言规律有一定的认知,又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读写训练,从而获得语言的理性直觉。离开了读写训练,学生的语基、语构和语用积淀就无从谈起,学生的文感、意感、象感和情感就无从形成,学生的语感就成了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和飘幻不定的镜花水月。

曹雪芹并不是语文教育学家,他对语文教学没有作过专门的立论,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对香菱学诗的叙述中,领会到他对语文学习的主张。《红楼梦》第48回写香菱要学做诗,拜林黛玉为师,黛玉并不给她讲如何去做诗,而是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把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百二十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按照黛玉的指导,读得很认真。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等诗句,无不细心揣摩、反复体味、熟读成诵。有了这番底子后,香菱便学着做诗。黛玉也并不讲什么高深的理论,只是从旁点拨。果然,半年时间不到,香菱的诗就做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受到了众姐妹的夸奖。由此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即广泛阅读、涵泳体味、熟读成诵、反复练习。只要多读多看,“细心揣摩”,语感就强,再学着去写,边写边琢磨、修改,语文水平就会提高。

反观时下的语文教学,许多教师倾心于条分缕析的满堂灌,课本成了图解“知识点”的范本,讲台成了演绎“知识点”的戏台,“学堂”变成了纺织知识网的“讲堂”。一篇篇文质俱佳、情文并茂的课文被肢解得皮毛骨肉各自分家,使文章失去了感人的血肉、情感,生命力荡然无存,使语文教学变得空洞枯躁、索然寡味。在他们看来,只要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就自然会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并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的建构。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呢? 训练语感除了教师的点拨、解惑、讲解外,主要靠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 “训练”,一端是教师的“指导”--“训”,一端是学生的“实践”--“练”;训而练之,练而训之,螺旋式地循环往复,强化语言的习得机制,积累语言的种种表象材料,最终建立一种正确的语言习惯、一种敏锐的语言直觉。在指导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强化阅读,加强博闻强记,诵读吟咏,让学生大量感知语言,从中领悟规律,学会运用。

    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大量感性语言的积累,只有大量的感性语言的积累,才有语言的内化和自我语言的生成。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比较注重博闻强记,熟读成诵,感悟涵泳。教师在指导学生作语感训练时,一方面要为学生多介绍一些好书,鼓励他们去作大量阅读,勤写读书心得,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不同的背诵要求。经常组织一些相关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诵读、吟咏进行指导。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种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抑扬顿挫的语音、奇特严谨的结构与错落有致的节奏的深切体验,积极挖掘语言所蕴含的潜能与魅力,进入“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清晨整冠坐,朗咏三百言”(唐陆龟蒙),“能读千赋,则能为文”(汉扬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清孙洙)。古人这些精辟的论述,强调的都是通过诵读来直觉体悟“为文”、“下笔”、“吟诗”之法。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中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我国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也是通过诵读让学生直觉体悟语言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诵读,它作为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已为千百年来的语文教育实践所证明。我们应该对它加以继承与发扬,而是简单地斥之为“死记硬背”而弃置一旁。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切己体察。

任何一篇文章,都反映作者对事物的某种感受,并以语言文字作为存在的形式,来向读者传递这种感受。或许作者与读者对某一种事物的感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不管这种差异有多大,作者的感受总与读者的感受存在着共性,不然,语言文字将失去它的工具性,使交际成为不可能。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学习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又说:“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切己体察,就是要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语言文字的桥梁,借助联想和想象,点爆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或者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或者补充文章的实际内容,或者增加、印证作者的相同感受等等。

总之,语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不是逻辑化的理性,而是理性的直觉。现代语文教学应该对传统的语感教学方法加以继承与发扬,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多读多练,提高语感,进而提高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慈山财经学校  邮政编码:36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