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以人为本教学的实践初探(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11:1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语文以人为本教学的实践初探(网友来稿)

杭州市萧山区衙前初中  何卫江

中学语文以人为本教学的实践初探(网友来稿)

[内容提要]   本文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现代社会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及当前语文教学模式分析的基础上从心理学以人格教学的要求、素质教学两全的要求、语文教学大纲的性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等众多因素,提出了必须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的观点,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和在第二课堂中选择对人生有意义;倾向于人文学科的活动;选择具有崇古特征的课程和接触社会,开辟多种途经等活动中通过准确把握教材中的育人点;钻研教材,挖掘深层次的思想内容;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活动;结合教材培养人格等课堂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出了在现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    启发点   人格教育    创新原则

1、“以人为本”教学思路提出的原因

   1.1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

    近几年来,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成了千夫所指,有道是:误尽苍生是语文。可见,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已经不可置疑的显露出来,同时也展现了其严重的滞后性,因而语文教科书应有的权威性,原则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语文课堂所特有的感性、个性和形象性逐渐消失;僵化的、教条化的纯技术教学占了主导地位。语文教学“目中无人”,严重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与尊严,语文课成为一门“摧残人、束缚人、折磨人”的课程。因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急功近利,过分重理轻文,兴趣单一。语文教师也在考试指挥棒下,以“考试大纲”为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教条化,方法单一化,运用大量的题海战,并且推崇逻辑推理,强调技巧性,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文学意味和文化品位,导致了中学课堂的模式化、僵硬化,最终影响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对学生的整体素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1.2现代社会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们的社会和时代又迫切要求我们的教育,能最大可能地使不同走向的学生不仅能对人类共同文化以及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灵魂健全而不匮乏,有较高的生活品位,而且通过教育,还应该使不同天资的学生能够决定自己的未来,把握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使不同能力不同倾向的学生在以后走上社会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潜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1.3当前语文教学的模式

在笔者实施“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之前,笔者曾经对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作过一次关于语文的问卷调查,结果让人沮丧。80个学生喜欢语文的竟然不到10%,而90%的学生或不喜欢或随便的原因是因为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分析的内容教条化,具有浓厚的政治倾向,存在大量的说教,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都被讲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在课堂上学生毫无主见可言,只有师云亦云,可见,现在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确定“以人为本”的教学实践的思路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并且笔者在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而证明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的正确性。

2、“以人为本”教学思路提出的理论依据

2.1心理学的人格教育要求

首先,从心理学角度看,“以人为本”的教学,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教育主要就是人格的教育。什么是人格?所谓的人格,就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它们是在身理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和巩固的,而学生的社会实践大部分是在学校里面接受教育、教学等活动。美国的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也认为,青少年时期人格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完成“自我角色的认同”,所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连续性,认识到自己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同一性,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制定一个可以使自己可持续发展的的计划,并且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的执行实施。

中学语文教学所独有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这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条件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固然一方面是由于中学生的年龄层次正处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另一方面也是人格教育内容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有感于此,笔者尝试着将人格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渗透于其中。

2.2素质教育的两全要求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以人为本”的教学正是为了更好的体现素质教育的两全要求,也正是为了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个体,承认学生发展中存在差异性,在教学中不搞平均主义,不搞取平补齐,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和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最全的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实践,就是要挖掘学生自身存在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机会。

关于学生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多样化的社会要求的是充满个性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我认为,如果出于竞赛、升学等功利的考虑,牺牲学生装的全面发展,把学生训练成“应赛机器”;或者扼杀学生的特长,把学生变为“应试机器”,那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必会影响学生基础的夯实和特长的发展,严重阻碍学生装的未来发展,于是我们提出了“活学、乐学、勤力”的口号,鼓励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去发展的特长,使学生以个体的多样性去社会的多样性需求相一致,同时,在教学中尽可能去创造让学生尽情地迸发青春活力的机会,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3语文教学的性质

语文教学大纲的性质看,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使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使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由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转变为重视对意义和价值的揭示;由过去重视对学习对象上的职业技能培养转变为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培养和发展;由过去重视对学生的占有和履行,转变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真正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使语文教学越来越有人情味。

2.4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而新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则这样规定:“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邻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阅读科技新产品,注意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都强调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思维发展。

3、“以人为本”教学的实践过程

“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主战场,同时辅以必要第二课堂活动,所以笔者从两个大的方面作了初步的实践探索。

3.1语文课堂教学的初步实践探索

作为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学生接受教育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效益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吸收。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适当也直接影响着“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的成功与否。所以要对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作仔细而认真的实践研究。

首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因素。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组成的,其内涵是极其丰厚的,如何将这一丰厚的内涵挖掘出来,并把它提供给学生,是“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关键。因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

3.1.1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育人点。

在语文教材中,组合一篇篇课文的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的重点和序列,其中内含的人文精神是零星的隐蔽在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之中的。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要工作就是要认真地将这些人文因素挖掘、整理出来,准确的把握,正确的领会,并且将其有效地延伸到语文的外延--生活。如在《小抄写员》这一篇课文中,以往的教学往往就是一味强调父亲的态度,儿子的反应,从而学生在教师的所谓的启发下得出,作为学生(子女)应该帮助父母。而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恰恰就背离了语文教学中“育人”这一方面,或者说还距离“育人”这一目标有一段较远的距离。所以笔者在教授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就一反常态,直接从“父子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这一问题入手,去引发学生的思索,讨论,探究,从而得出联系父子之间的唯一纽带是父子之间深沉的爱。同时笔者以此为基点,再进行引申,让学生谈谈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整堂课下来,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自己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和期望,有好多学生表示不但要用优异的成绩,更要用一颗体谅父母的心去回报父母,关心父母,用实际行动使父母与自己之间这条爱的纽带更加坚固。可见,这一堂课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学生对父母之爱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课本的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在课本中涉及到的例子很多,而学生最感到厌烦的则是说明文。因为说明文枯燥无味,有的说明文对学生来说简直是面目可憎,而有的又已经远远跟不上现代高度发达的科技社会。如何让这些枯燥无味的说明文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在这一方面,笔者在教学时采用了实际情景结合法。如浙教版初二语文课本中的《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一文,从文章内容来看,已经明显的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而笔者在教学此文时,几乎不再对其进行分析,而是让班级中的学生结合学校的电脑课和自己平时对电脑知识的了解,谈谈对电脑的认识。学生情绪高涨,从电脑的基本知识一直谈到现在高度发达的网络世界。而在这样的讨论中,几乎班级的全部学生都参与其中,并且再这样的讨论中,学生自觉不自觉的运用了说明文的的一些基本知识方法,如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语言的准确性。所以学生在再这样的讨论中,不但了解了电脑的基本知识以及电脑的各种功能,还掌握了说明文的基本知识。在这一堂课的最后时间里我们师生还就共同关注的 “上网”的问题作了认真而严肃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了上网的利弊,认识到如何利用“上网”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最后得出中学生“上网”应该适当、适时的这样让人满意的结果。这样的语文课,不但学到了说明问的基本知识,还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真正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对于某些知识性较强的科技说明文,教师应该准确的把握其中包含的知识信息,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只讲几点枯燥的说明的知识,置其余于不顾。可见,只要教师能够去深入的钻研教材,了解社会,完全可以在说明文的教学上达到育人的目的。如笔者在教学中涉及到关于基因知识的文章,就让学生了解基因事物、基因武器以及目前国际社会已经破译的基因组图等知识。另外笔者还会在一些课堂中补充一些现在社会的高科技或前沿科学知识。因为笔者深深知道,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一个知识缺乏的人很难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3.1.2钻研教材,挖掘深层次的思想内容

在语文教材中,并不是每一篇文章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都是浅显易懂的,使学生能一眼就能洞察其中的深层含义,有些课文或内容较深,或时空跨度较大,因而人文因素较隐蔽,学生一时难以吃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反复钻研,潜心思索,,更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巧妙设立启发点,引导学生去挖掘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如在教学《大明湖》一文时,文中有一句话“如此美景,怎的没人游玩”,这一句学生时比较难以理解的,笔者从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状况入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社会人们为什么可以出去玩?学生能很快得出答案,因为现代的人们有时间,有经济实力,所以知道了这一点,学生也就很快知道了文中这一句话所蕴涵的含义了。从而更加深层次的了解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也使学生明白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应该利用现在这样的青春好好学习。

3.1.3要敢于创新

人的本质在于创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美学观奠定了教学艺术研究的科学基础,指明了教学艺术内在的本质在于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创造性。根据这些原理,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师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了良好的言语和思维等认知心理,就能为学习知识和技能提供的条件;有了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就能活化人的内驱力,自觉地调控学习的行为方向。因此,教学艺术的创造本质就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其内涵是极其深厚的。但是这样的文章的内涵前人往往以有定论,以往我们教师总不会去怀疑这些定论。而在“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满足于一般的众口一词的理解,而应做出富有创造性的开掘。当然,这种创新不是脱离原文的随意发挥,而应该是在反复钻研原文的基础上,独具慧眼的创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客体,但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主要体现在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在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水平和需要有选择地学习,在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参加学习的全过程,会调节控制看书的学习过程,更体现在不墨守成规、创造性学习上。

如笔者在讲授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时,简要的讲述了陶渊明的生平,并对此文作了较为详细的串讲,归纳出了文章的主题。意味这堂课到这里应该可以圆满的结束了,可学生却提出了既然桃花源是子虚乌有的,为什么陶渊明还要大肆的夸张并赞颂它呢?我就要求学生好好的回顾文章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在结合陶渊明的生平的基础上,得出陶渊明的人生其实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是一种明知可为而不为的人生态度,可以学习他的那种所追求理想社会的精神,但不能学习他的这样的逃避的做法。作为21世纪的主力军,应该积极入世,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3.1.4结合教材,培养健康人格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众多古圣先贤、领袖英雄、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名言警句,这些都是我们正面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随着教学进程,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发掘出来,充分发挥,深入阐述,以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从而受用终身。这些内容往往也是课文的重点,并不增加教学负担,只是需要教师相机渗透即可。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的高尚情操;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气;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可说是俯拾皆是。文学作品地赏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文学即人学”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正是我们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当然,这需要我们纠正过去单纯从政治社会层面分析人物形象的作法,克服把文件形象政治标签化的弊病,进入到“入学”的层面,使文学形象还原为血肉丰满的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让他们从或恶或善,或奸或忠的人物身上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人物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义;体会作者寓于作品中的道德评判的褒贬,受到灵魂的激荡,情感的洗礼。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理想人格的力量,领会应该怎样,培养向善之心;在鞭挞丑类的过程中,领会不应该怎样,树立去恶之志。

在这方面,笔者还有一点体会,就是加强对一些人格缺陷以及这些缺陷与其命运的关系,对中学生来说,尤其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针对性是指,现在的中学生一事当前,往往只看到社会、家庭、学校的责任,而很少意识到自身应负的责任。启发性是指,这种分析往往更能触动他们,从而促使其反躬自省。孔乙已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我过去往往只注重其“不争”的社会根源的分析,对其“不争”也只从封建思想的毒害社会因素来解释,而很少涉及“不争”的另一涵义--“不争气”。后来在此类作品的教学中,我在充分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让他们理解这些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根源固然是在于社会时代,但同其自身缺乏自尊自强自立精神等人格缺陷也不无关系。这种分析最好结合比较教学的方法进行。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无疑是一次自我教育过程。这样就能促使他们去思考,反省自身。

如在讲解《童区寄传》一文时,最后学生得出的是一个机智勇敢、诚实的小孩形象。笔者就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针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进行分析,假如你碰到有人向你敲诈,你应该怎么办?因为学生正好学过这一篇文章,文中区寄的形象对他们触动很大,于是纷纷表示要勇于同恶势力作斗争,更要机智的同恶势力作斗争,而不是采用逃避的方法。

3.2 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研究

“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必须以课堂教学作为基础,但第二课堂活动不能偏废,而是要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辅助手段,当然在选择课外课程上,必须有一定的标准。

3.2.1 所选择的课外课程必须对人生有意义,而非职业的考虑和实利的考虑

如在马年我们浙江下了好几场雪,笔者就组织学生到教室外赏雪、玩雪。并且问学生:为什么同是下雪,结果却不一样?前一场大却没有积雪,后一场小却有积雪,原因何在?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因为后一场时间长。于是笔者又问了一个问题:时间长对我们又什么启发呢?这时候学生就思索了,有的说只要坚持,什么事情都可以成功,有的说只要坚持我们就能学好功课。到这时候笔者才知道,一场雪对我们来说竟然又那么多的启示。

3.2.2 课外课程知识的选择应倾向于人文学科

“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而在课外课程的选择上尽量避免自然科学知识,应多雪则一些人文学科的,所以笔者在选择上尽量多选择一些记叙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文章的内涵,最终得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说出自己想说的,充分提想他们的主体性。

3.2.3课外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具有浓厚的崇古特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更是如茫茫沧海一般,我们只要能领略其中的一点点,就可以受益匪浅,所以笔者在课外课程知识的选择上也尽量多选择一些具有浓厚的崇古特征的课外课程。如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记一句古代名言,讲一个成语故事给同桌听,同时也印发了一些古代较为有名的并具有深刻一样的文言文。

3.2.4 接触社会,开辟途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通常走“书本-课堂-标准化习题”的路子。大量文字游戏式的习题占据了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根本不可能接触生活。语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的个性无展示的天地。

善于培养学生个性的老师,常常会突破小的课堂空间,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的大千世界。

首先,把生活引进课堂。语文教学要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滋润语文教学的田园。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贴近,找出课堂与学生的联络点,激发学生的共鸣,以完善个性。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开展演讲、辩论、朗诵、故事会,举办各种讲座等,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舞台。

此外,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各种有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农工生产现场、采访与社会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使学生的个性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然,作为“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在课外课程的选择上也不要又太严密的逻辑性。

笔者所实践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在近一个学期以来,都坚持让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去学习,从来不搞权威主义和体罚,因而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且增强了对语文的兴趣,在学期结束时,笔者又一次作了关于语文的问卷调查,结果是让人欣慰的,学生喜欢语文的成都又原来的10%上升到60%,学生的成绩也又了大幅度的提高,及格率由原来的76%上升到86%,平均分也有4分的提高。更为可喜的是,通过“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自我,张扬了个性,学生学会了做人,能够去关心、宽容和理解别人,学生变得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现在所取得的成绩,还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在“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去解决。

[参考书目]

1. 《新课程  新创意》  李建平    《教学发展研究》

2. 《语文教学的人本探索》 杨邦俊  《语文学习》

3. 《学与教的心理学》    邵瑞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语文教学发展论》    潘玉庆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5. 《语文教学心理学》    钟为永    警官教育出版社 

 作者邮箱: guali666@163.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