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综合阅读要强化四种意识(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3 19:26:1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言文综合阅读要强化四种意识(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汪振学  邮编 221200

文言文综合阅读要强化四种意识(教师中心稿)

    文言文综合阅读,包含了文言文学习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我们认为,在进行文言文语段阅读时,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1、整体意识。

    综观近十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应考时,我们要树立整体意识,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首先从内容上分辨是记人,还是叙事,抑或议论;然后由整体到局部分析文章所写的内容,比如记人的文章,先找到所写的人物,再看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物与事件之间关系,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情节是怎样展开的,最后的结局如何……通过概括筛选信息,浓缩全文,化繁为简,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脉络结构。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文言文阅读题,通读材料后就能明白,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写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总叙之后具体写了四件事:以疑兵之计退匈奴,饮食与士共之,引刀自刭,天下皆为尽哀;突出表现了李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廉洁自律、爱兵如子、勇于承担过错的性格特点等。再如2003年文言文段分别引自不同的典籍,《资治通鉴》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论事,相同的人和事在不同典籍中评价不同,这就更需要树立整体意识,学会辩证的看待人或事。

2、考点意识。

    阅读文言文语段,其最终目的要归结到《考试说明》的具体考点上。考点意识,就是力求一见题目就对该题“考什么”和“怎么考”,有一种“一呼即起”、“闻声响应”的意识,从而快速调出知识储存,准确高效答题。

    如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11-16题,依次考查了文言实词的词义、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翻译文中句子、筛选提取文中信息,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11-16题,依次考查了文言实词的词义、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12和13题)、筛选提取文中信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以及文言句子翻译(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翻译题)。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11-16题,题型与2002年相比稍有变化,减少了一道考查虚词用法的题目,增加了一道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

    平时的复习,我们就是要在《考试说明》的具体考点的指导下,洞察考试意图--“应该考什么”,揣摩出题方法--“可能怎么考”。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3、语境意识。

    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意来逆推。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的第2题,要求选出“辄货市粟麦”一句中“货”“市”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题目中“货”与“市”都可以当“买”或“卖”讲,单纯从词义上是很难作出选择的,因此应根据语境来判定。上文说何子平领到白米,下文又有人问“所利无几,何足为烦?”显然是卖了白米去买粟麦,答案是什么,就十分清楚了。再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的第1题,要求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贾”的义项是“招引”、“招惹”,从而判定该项是错误的。

    准确把握词义离不开语境,对文意的把握同样离不开语境。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15题,要求找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其中D项所拟题面是:“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根据上文李广的话,我们可以分析,“诸将尉无罪,乃我自失道”--他主动承担责任;“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李广身经百战,功勋卓著,虽年老,仍盼杀敌立功,无所谓“无力”;迷失道路,误了战机,他自认天命,用不着请人辩护。他引刀自刭的原因应该是“年六十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不能再去接受刀笔之吏的审讯。

4、互助意识。

   阅读文言文语段,要把语段与试题连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帮助阅读,帮助答题。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A、新旧知识互助,化新为旧。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题目一般来说是崭新的、陌生的、未知的,但它往往和固有的旧知识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甚至它的“影子”就在课本上。如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2题,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8个句子除原文外,其余四个均选自中学课本,A组,“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后一句出自苏轼的《石钟山记》,是学生学过的,很容易知道是介词“把”、“拿”的意思。前一句的“以”如果讲成“把”、“拿”就讲不通了。两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是不相同的。其余几组是否相同,也要逐一判断,以作检验。B组,“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后一句是司马迁《陈涉世家》中句子,也是考生熟悉的,加点的“会”是“恰逢”、“正遇”的意思。用此意思解释前一句的“会”,也是正确的。C、D两组的后一句分别出自贾谊的《过秦论》和诸葛亮的《出师表》,也同样可以用学过的后一句去比较、类推前一句,从而得到正确的解释,达到逐一排除的目的。2003年全国卷12题依然沿袭2001年和2002年高考考查虚词题的一贯风格,有一半的句子是出自课本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碰到某些字、词、句的陌生用法和意义时,不妨思考:这个字、词、句的这种用法和意义在课本上有没有出现过?在复习迎考的训练中有没有碰到过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具体语境中是如何理解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否用过去的思路、方法、技巧来解答?如果不能,那么,这个字、词、句的用法和课本中、训练时出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两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内在规律?……这样,就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中牵了线、搭了桥,可以利用旧知识解答新知识,利用已知启发了未知。

   B、语段试题互助。“研读语段,理解文意”-“阅读题干,把握要求”-“筛选信息,解答试题”,这是一般的正向的阅读和解题思路。逆向来看,由于高考文言文目前还是以客观题为主要考查形式,诸多选项(尤其是可以判断为表述正确无误的选项)对理解语段是有一种补充或验证作用的。命题者在设置题干时,一般让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003年文言文五道客观题目就有4题是选不正确或不相同的);而且在设置选项时,又常常把在理解上有些难度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即使把这些选项全返回阅读材料去理解,正确率也在80%以上。据此,我们就可以排除许多难点和疑点。如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第11题,就解释了“讽”、“哂”、“遇”、“务”;12题解释了“为”、 “以”、“焉”、 “因”;13题辨别出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句子;14题对原文有关裴矩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这么多信息,且80%以上是正确的,加上前面的整体感知,很多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C、试题之间互助。文言文综合阅读题几个题目之间不是孤立的,不但有着从分析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内在序列,也往往可以利用后面试题中可以判断的正确无误的信息,来解答前面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验证前面没有把握的答案。如2003年全国卷14题A项“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它可以帮助解决12题A项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也可以知道“鞠”的意思是“养育、抚养”;由B项“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可以验证11题A项“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中“讽”解释的正误;同样由15题A项“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阿谀逢迎”和D项“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内容,可以帮助准确完成16题“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的翻译。

   D、阅读之间互助。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在阅读载体、考查基点、阅读方法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别,但同作为文章的阅读,又有其相通之处,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现代文阅读的某些思想、方法、技巧,有意识地、巧妙地移植到文言文阅读上来,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