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用人的马太效应(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07:36:3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单位用人的马太效应(网友来稿)

赵丽君  

前不久得知,我心仪的单位要公开招聘外来人员,这是件很正常的事,比较而言,我很认可这样的用人方略。央视“绝对挑战”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且不说它的收视率如何之高,因为这里有多重因素,单说应聘者本身来讲,体现出一定意义上的公平,不能说是绝对,但用人单位确实公开公平公正地招聘,作为应聘者就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节目不免有作秀之嫌,央视毕竟是大手笔制作,在层层选拔之后,能上镜的都是精英,而且具有公开招聘资格的乃是有国际声誉的大企业,这不免是曲高和寡,因为,竞争者都有可能是MBA,而录取方都是拥有令人垂涎的职位,恰有人见人爱的佳明主持,作为观众只能把它作为一赏心悦目的栏目,进行某种互动参与。

这档节目因其品位引起我的兴趣,也因其有自身即将面临的需要,于是每期必看,在叹服选手的学贯中西之余,想到了自身的条件,确实相形见绌。他们实际并不缺职位,他们某种程度是在跳槽,找到那个能让自己发挥更大潜力的空间,与其比起来,我是可怜的,因为我是在争取原先属于自己的工作。

半年前,全区高中上划到市属单位,而作为教育教学配套部门教研室的高中教研员自然失去了捧着的金饭碗。当然市属部门有人家的打算,从两级单位来讲,人家也不会轻易收编一些多余的人员。我们要想干原来的工作一般是不大可能,而面临的就是工作上的转轨,当然还对上级部门给予一定的期望。

工作上的调整对于一个一直干专业的知识分子来说,得需要时间,特别需要心态的转变,因为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只饭碗,而是工作人的精神支柱,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工作着就是美丽的。失去了自己喜爱并得心应手的工作,自然心灰意冷,何谈美丽。

但是世事难料,既然是用人单位,打出来的招聘意向,就会不以你的意识为转移,否则那不就成了量身订做了,时下一些不良用人之风,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最近又听说,该用人单位刷新了用人的条件,所有荣誉与获奖的级别必须是省级以上且省级最优。本来雄心勃勃地向前去应试,一下子望而却步了,向我这一种情况的不止我一个人,从旁审视,没有一人符合条件,视野放大,以前曾经管理过的学校也寥若晨星。

既然这样,我们想都不要想了,希望真就成了肥皂泡。可是我还是不能平静,一来我为教育人才流失感到可惜,我们知道目前教师供不应求出现的是结构性的失衡,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家缺乏110万名高中教师,这些教研人员都是多年培养出来,从事高中教育都近二十年,且不说是教研工作方面,仅就教学来讲,其本身就是财富,这些优中选优的地方人才,如果流失得不到合理任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本地教育的悲哀。二来我为近乎苛刻的用人条件感到不安,我们首先来看看获奖的经历,一位教师在参加一次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那这就成了他的资本,他可以用这个资本畅通无阻地参加任何一次评选活动,因为水涨船高,每次评选的最低限就是他那张资本,而后层层叠加,从而剥夺了他人跻身的机会,这就是机遇,当然我们身处其中更是明白,但凡套着多个光环的并不都是教学最棒的,什么叫能手,能手在一定区域里的意义大相径庭的,而身在其中默默无闻的、兢兢业业的、无私奉献的、桃李芳飞的、学术领先的,这些人你能说他们不是能手,只能说他们不会捞资本,也许他们运气不好,总是与机遇擦肩而过,那只能是怪自己了。

于是我记起了《旧约马太福音》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国王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去做生意。第一个仆人用一锭银子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把那锭银子一直包在手巾里保存得好好的。于是国王下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全部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的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教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这就是今天社会中屡发屡现的赢家通吃的现象。我们不仅要想,但凡得到的越多应该回报的越多,这个能保证吗,有谁敢担保,吃的越多,吐的超量,那么如果有个比例去算一算,有个公尺去实地测评一下,斤两自明。教育不是儿戏,教研也不是笑谈,如果有关部门能从本质上去考虑,我想我们这些人就会遇到顾茅庐的刘公了!

威海市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赵丽君

zhaolijunyw@sina.com.cn 作者邮箱: zhaolijunyw@sina.com.cn

【单位用人的马太效应(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岁月如歌[网友来稿](网友来稿)04-14

遥远的几厘米(网友来稿)(网友来稿)04-14

要善于运用人物的心理描写(网友来稿)04-14

秋月(网友来稿)04-14

稳重(网友来稿)04-14

风雅(网友来稿)04-14

落叶(网友来稿)04-14

鞠躬(网友来稿)04-14

守夜(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