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前准备123(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35:2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写前准备123(网友来稿)

张守民                                     

我们知道,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劳动,是一种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做好的工作。千万不要以为把词语组成句子,再把句子连缀成段,就能写出好文章来。其实,写文章之前,下面一些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尽管这些工作本身并不是写作,但却与写作关系密切。

首先,要多读书,大量地占有信息资料。

任何写作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充分的信息资料就是写作的“源”和“本”。“无本不立”(《礼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因此,多读书并大量地占有信息资料就成为写作的必要前提。读书是获取信息资料的最主要方法。 

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最关心的是“怎么写?”总希望别人能传授一些写作技巧,从而有飞速的长进。可是有见地的大家却总是谆谆告诫:要多读书。写文章必须以广博的学问作根基,决不能凭空杜撰,信口雌黄。刘勰认为“积学以储宝”是驭文谋篇的重要条件。读书多,知道的才多。写作的材料和依据才能充分,才可以避免浅陋之病。然后把自己通过读书获取的信息资料加以整理分类,这样,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随意调用。掌握足够的信息资料是写作的基础,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必须养成习惯,需要毅力和意志。只有博览群书,学识精深,长期接受优秀的语言文化的熏陶,才能造就圆润娴熟的文笔。

其次,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

古人言:道德者,文章之宗也。品德修养属于基本写作素养,常言道人品决定文品,文章是作者道德水准的折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而“心声心画,无可矫为”。

中国古代文论就很重视文章作者自身的品德修养,提出写文章应把“立德”放在首要地位。明代宋濂在《文说赠王生黼》也说过:“身之不修,而欲修其辞,心之不和,而欲和其声,是犹击破缶而求合乎宫商,吹折苇而冀同乎有虞氏之箫韶也,决不可致矣。”意思是不去修身而一心想写出好文章,就好比敲击破瓦罐而求合乎声律,吹折断的芦苇杆,而希望同箫管吹出来的古代名曲一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文章最不能装假,它像镜子一样,折射着作者的灵魂。屈原的诗、司马迁的文之所以千古流传,与他们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思想,刚正端直的品德是分不开的。岳飞、文天祥的诗文能流传至今,也有因其人而重其文的因素。“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人品与文品应当交相辉映。若因为品行不端,写出来的东西没人信,没人传,岂不可悲!总之,作者的品行节操就好象树之本、水之源,学习写作,必须先培其本、深其源。

再次,营造轻松自由的写作氛围

写作时应当拥有一个悠闲幽雅、充满乐趣的个人世界。它几乎是一片净土,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两方面。客观环境主要指社会现实、发表渠道、写作条件等,这些常常不能由自己来左右,因此,这里所说的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更主要是指自己营造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换一种说法就是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使自己有积极进取的写作热情。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心情舒畅、情绪饱满时,通常会有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思维力,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这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兴致,只要胸中有丘壑,一草一木亦成风景,无风无雨也能娱情。相反,如果心绪不佳,心情郁闷,就会形成对想象、思维活动的抑制,使思想的生发和语言的组合受到阻碍,思路变得狭窄。因此,情绪不佳时是不宜写文章的。

保持最佳心境,需要作者善于控制自己,排除任何杂念。必须忘掉一切与写文章无关的东西,全身心地进入写作状态。再有,要保持充沛的精力;人的精力与心境关系密切,精力不足难以保持最佳心境。另外,要选择一个好的写作环境,好的环境容易使人有好的心境。一个人在风和日丽、窗明几净、单人独处的环境落笔,比较容易开拓思路,组织语言;如果环境吵闹,触景生烦,那是很难作到文思泉涌的。

有人认为写作需要灵感,这毋庸讳言,但写作更多的是有赖于实践。如果苦等灵感的到来,那你将会写的很少甚至难以下笔;况且,灵感只会光顾有准备的头脑。世界上挨苹果砸的肯定不只是牛顿,但为什麽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肯定是以前他就苦思冥想过。所以,还是踏下心来精心准备吧!

做到了以上三点,你就可以动笔了。

                                          单位:天津宝坻一中

                                          电话:29241679

                                          邮编:301800

 作者邮箱: zhangshoumin@e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