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想象与联想课堂实录 (高一必修一)

时间:2022-04-13 19:54:4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合理想象与联想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学情分析

合理想象与联想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我所执教的班级为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7班张家口一中是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写作基础较好;加上初中(甚至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已经训练过“想象与联想”能力,学生存在的认知障碍并不大但是,作文教学中,讲评课容易出彩,指导课较难把握因为讲评课可以对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修改意见,拿出范文让学生学习鉴赏,且这类课型教师拥有的材料比较翔实,又切合学生实际,所以,教学内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范文赏析,总能成为课堂一个生动的环节,成为一个亮点而指导课要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学生对教学内容容易产生隔膜,课堂容易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再者,学生听一些理论(即使有一些范例),也不能转化成切实可行的写作能力,所以听起来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如果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思维不能被“激活”,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正是基于对这类课型的认识,这节作文指导课中,仍需要把学的主动权、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活其写作思维,让其充分思考教师提供的例子,说出自己最原始的感受,无须雕饰,充分放飞思维的翅膀,为写好这种类型的作文奠定基础

目标定位

“想象与联想”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写作、口语交际”部分第二单元的内容,属于高中写作教材三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按照写作心理的几个方面编排的,包括“感受与思考”“想象与联想”“再现与表现”“个性与创新”等几个单元,教材编写者力图使学生把握写作的内部规律,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与联想”就属于这一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教材定位和上文的学情分析,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明确想象与联想的特点、类型,学习想象与联想的思维方法

2.在写作中恰当运用想象与联想的思维方法,借助想象和联想来丰富文章的意蕴

3.运用想象与联想使文章富有变化、摇曳多姿,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意识

教学实录

师:首先看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用生动的语言将你想到的事物描绘出来

(多媒体展示以下图形,学生思考)

生:我想到的是一枚古代的钱币,上面有一块块的斑驳的绿锈,上面的文字有些模糊了,但隐约还能看到“开元通宝”四个字它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出现在今天,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大唐王朝的繁盛富足、雍容华贵

师:想象合理,表达充分,很好

生:看到这个图形,我首先想到的是圆圆的盘子里放着一块四四方方的豆腐……在我小的时候,我家的生活条件不太好,妈妈买菜时很少买肉,总是买豆腐,豆腐作为主要的食品,贯穿着我的童年生活我仍然记得爸爸蹬了一天的三轮车,回到家里,看到妈妈做的饭,总是高兴地说:“白菜炖豆腐,好啊,豆腐有营养!”也正是爸爸的乐观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直感染着我,也鼓励着我现在生活好了,但我仍然忘不了盘子里的那块豆腐……

师:幸福未必是奢华的生活、优越的条件,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责任!好的,哪位同学接着说?

生:我觉得像一个俯瞰的足球场四周的看台上,飘扬着五彩的旗帜;喧闹的人群,发出排山倒海的呐喊突然,人们静了下来,数万双眼睛聚焦在走上点球位置的球员--起动,助跑,射门,球进了!一时间,整个球场沸腾了!

师:多么奇特的想象,多么精彩的描述!想象联想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考试大纲》在写作部分的“发展等级”中就有“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的具体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写作时能浮想联翩,广开思路;要能逐步扩展,可以横向扩展,也可以纵向扩展;不仅要想到具体的事,还应想到抽象的道理和结论,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反复不断地开拓下去,这就是想象要考虑的因素根据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你认为什么是想象呢?

生:我认为,想象首先要有一个“触发点”,也就是能引起想象的由头例如,老师展示的那个图形就是“触发点”其次,必须由此及彼,创造出一个新的东西来,像刚才几位同学想象的古钱、球场等

师:所谓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把文章、图画、音乐等材料通过思维形象地再现出来的想象,叫再现想象;二是独立地创造性地展开想象而创造出的新的形象,叫创造想象作文时运用想象要注意什么呢?

生:我觉得想象要丰富,要能使思维在广阔的时空中随心所欲地飞翔

师:所谓想象丰富,是指多向度、多层面地展开想象,使想象的内容丰满充实,绚丽多彩简单地说,想象丰富就是要“展得开”对许多同学而言,作文想象的难点是思路闭塞,“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那么,怎样才能使想象丰富呢?

生:我觉得要想想象丰富,必须“善感”

生:我觉得要做到想象丰富,必须有丰厚的生活积淀和知识储备

生:我认为要打破思维定式,才能使想象丰富如果将思路固定在“模式”上,不可能写出想象丰富的作文

师:这位同学谈到了想象要突破模式,要有独创性,这一点十分重要好的,下面大家再看一个图形

(多媒体展示以下图形)

师:看这个图形,展开想象,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在台子上放了两个篮球和一个排球

生:两个西瓜和一个柚子西瓜是绿的,柚子是黄的,色彩对比鲜明

生:是三个一样大小的篮球,中间一个离得远一些,所以看起来比较小

生:一个平台上放了三根原木

生:一堵墙下放着三个腌菜缸,一小两大

生:三个同学迟到了,被教导处的老师罚站,还是贴着墙根站三名同学不是一个年级的,一个低年级的,两个高年级的

生:我觉得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中间的是孩子,两边的是大人

师: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其实,要使想象丰富起来,具有独特的意味,需要变换角度,换个角度观察或思考,就会拓展想象的空间大家来看这段文字:

(多媒体展示以下文字)

假如祥林嫂不死

冰天雪地中,祥林嫂倒在地上蠕动了几下,就不动了她感觉自己就要去找阿毛了,也好,省得在这世上遭人厌弃,苟延残喘她闭上了眼睛,什么也不知道了

忽然,眼前一亮,一个声音说:“大嫂,你晕倒在路上,我正巧赶回家过年,遇到你,就把你背回了我家”祥林嫂哭着向这个青年讲述了自己悲惨的身世,于是青年决定要挽救这个可怜的妇女青年留祥林嫂在他家干些杂活,利用空闲时间教她学文化,让她看一些进步的书籍祥林嫂终于觉醒了,她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是这个万恶的旧社会造成的她积极地参加了推翻这个黑暗社会的革命运动解放后,她又回到了鲁镇鲁四老爷一家已被打倒,在批斗会上,祥林嫂控诉了他的种种罪恶后来,祥林嫂被群众选为鲁镇的妇女主任,又结婚生子,她仍然给孩子起了“阿毛”的名字,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师:这是一位同学练笔本上的一篇想象作文大家评一评,从想象的角度看,这段文字怎么样?

生:思维能够拓展开,想象十分丰富

生:我觉得这段文字有很大问题,其中最要命的是瞎编乱造想象丰富当然必要,但要符合生活的实际,我觉得祥林嫂成为革命者是绝对不可能的

生:我也有同感小说中的祥林嫂年龄四十岁上下,如果活下来,到解放已经七八十岁了,怎么还能结婚生子?

师:这段文字确实做到了想象丰富,但却不合情理因此,想象要合理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想象合理”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想象要有现实依据,二是想象要切合具体的情景以现实为依据,是指想象用来“制造”新形象的“原材料”--表象--是人脑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没有现实生活,就没有表象,想象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当然,这里的真实也包含了艺术的真实,如续写祥林嫂的故事就应符合艺术的真实想象要切合具体情景是指在展开想象的时候,必须充分重视各相关事物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在规定的“场景”中进行想象“假如祥林嫂不死”这个题目,其中至少已经暗含了两个已知条件:一是改变小说结局,祥林嫂没有死;二是小说中祥林嫂故事的续写前者决定了想象的内容范围,后者决定了想象的时间起点想象符合了上面的两项才算合理

(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将把被日寇残杀的中国民众的记忆移植到至今仍执迷不悟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头脑中……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将把高建成等抗洪英雄的记忆移植到在抗洪前线临阵脱逃的个别干部头脑中……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将把雷锋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移植到那些利欲熏心丧尽天良的不法商贩头脑中……

师:这是一篇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几个段落的内容这篇作文没有及格,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

生:想象丰富、合理都能体现,但是这个同学犯了中心不明确、内容不集中的错误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生: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他的想象没有明确的目标,缺少一个凝聚点,也就是想象不集中

师:想象对写作的作用表现于立意、选材、布局、刻画人物、描绘场面等许多方面无论在哪个方面运用想象都必须确立一个中心,并以此作为想象的目的和归宿:立意时,应抓住核心材料和中心话题深入挖掘;选材时,应以文章的主题为轴心,对想象得来的材料进行取舍;布局时,要在众多的设计中择优选用;刻画人物时,应以鲜明性格为着眼点,使人物的音容举止都服务于性格塑造的需要;描绘场景时,要根据情节和人物的需要予以合理的筛选和设置因此,想象要集中,是指想象应有明确的目标,使之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这样,文章的主旨才会明确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明确了在写作时展开想象的三条基本要求:想象要丰富,想象要合理,想象要集中这三点同学们要谨记

师:大家知道了想象类作文要注意的问题其实,在作文中联想能力同样重要

生:那什么是联想?和想象有何区别?

师:我们先来看《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时,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那么大的雪在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着眼睛向外看着谢安乘机问道:“你们看这飘飘的雪花像什么?”他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这里谢朗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谢道韫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粒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这就是联想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这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是以事物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的联想,正是客观事物间固有的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联想的目的也只在于认识客观世界因此,联想不等于胡思乱想,它要从一定的事物(发端事物)出发,并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

生:我明白想象与联想的区别了想象就是创造出新的形象,联想就是由此及彼

师:不错,抓住了想象与联想的本质区别其实,分开说,想象与联想不同;合着说,它们又是互相关联的联想中有想象的成分,而根据一定的目的,对已有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创新的想象过程,更不能没有联想所以说,没有联想就没有想象;而谈联想时,实际上也往往包含着想象

比如说,老师说“一”,你会联想到什么?其他同学一定要在前面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联想

生:一滴水

生:由无数的“一滴水”汇聚而成的长江大河

生:长江大河汇成浩瀚的大海

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师:大家联想很丰富这种联想是“相关联想”,是指一种直接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多种多样的,如字面上的相关,时间上的相关,空间上的相关,物与人的相关,人与事的相关,等等我们学过的文章、诗词中是如何运用的呢?

生:《荷塘月色》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江南采莲旧俗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师:回答得很好,在作文中该如何运用呢?

生:由一件发生在家中的事,想到发生在家中的其他的事

生:由自己珍藏的一件东西,想到了与这件东西有关的人或事

师:的确,凭借相关联想,可以写出很多有新意的文章

刚才我们讨论的是“同类联想”,是由一种事物进而想到其他性质相同的事物的联想议论文写作中,运用这种联想,可以丰富写作内容,更充分地证明中心论点还有一种联想,叫“相似联想”,是本质不同的事物间的联想,它的基础是事物间的“相似”我们熟悉的许多文章就是由这种联想产生的,有哪些文章呢?

生:《爱莲说》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想到在龌龊环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

生:《卖柑者说》,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子,想到封建社会那些道貌岸然而内心肮脏的官吏

生:《白杨礼赞》由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想到了质朴、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想到了在敌后广大土地上傲然挺立的守卫家乡的战士

师:是的,托物言志类的散文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这种相似联想熟练掌握这种联想形式,对高考作文的成功大有裨益课下请大家根据以下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多媒体展示作文题目)

如果真有“时空隧道”,它可以带你回到历史上的某一时刻,使你有机会见到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人,你会选择时间上怎样的一个坐标点呢?会看到怎样的景象?会见到哪一位历史人物?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师:课下认真体会今天所讲的内容,完成作文,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写出非常精彩的文章!

教学反馈

1.学生听课感受

赵细雨:过去认为想象和联想没有区别,通过这节课,我弄清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想象和联想在作文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原来认为想象和联想是针对整篇作文而言的,是一种作文类型,现在才知道这是一种写作心理,也是一种写作能力,其实任何文体都需要想象和联想能力

龚科:作文指导课容易流于理论的阐释和方法的灌输,但尤老师的课让我们真正“动”了起来:材料让我们自己读,问题让我们自己提,情感让我们自己抒,事理让我们自己悟,话语让我们自己说,文章让我们自己写我们该做的事、能做的事,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

2.学生作文精彩片段

冥冥间,我仿佛看到一条河流,无尽地在向远方延伸这是联系古今的永恒之河,我看到了漫游在水边执著地追问生命的灵魂是屈原,在湘水边,徘徊

他奇服旷世,步履之缓可见内心的沉重他的所想,完全泡于湘水之中;所言,被天子一口回绝希望成了绝望的理由,他原以为百姓即将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可现在却什么都没有

他无神的双眼由于曾经被忧伤的泪水浸润过,目光柔和无力,充溢着强烈的悲天悯人之情原本不饮酒的他,今日却痛饮不止然而,酒将尽,人未醉

寒风乍起,或许浓雾湿重,眼前始终朦朦胧胧苦笑雾气已将他和故土隔开其实,又岂止是雾气,是人心啊!

屈原并不知抬起的脚该迈向哪里,只是一味地前行,目的只是离开目光颇有急切之情他遇到两个船夫,注视着他们破烂的衣衫,枯瘦的身影,对百姓的关爱和怀念又上心头此时他的表情出奇的平静

俯望汨罗河,屈原看到了自己,包括灵魂想必是料到了一生终将归宿于惆怅与沉重,他走开了

一个高大的身影渐渐远去,飘然的,不知所终……(佟葆桢《水问》)

教学感悟

本课是我日常教学中的一节作文指导课这种课型容易流于沉闷枯燥,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难以调动其智慧活动的积极性“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学生对想象与联想的兴趣,学生就会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求,这也就落实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这一理念所以,不管是图形的想象,还是典故的引用,目的就是“激趣”从课堂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课还有一个特点,即重视点拨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课堂上,教师的点拨一定要明确、精当、到位,不能模棱两可对正确的回答要肯定,鼓励;对错误的回答要指出其错在何处,并加以纠正;对学生不到位的回答,要启发,引导,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教师的点拨能力是教师教学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否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能面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是否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能抓住学生回答的实质,作出准确的判断如学生的想象训练环节,我认为点拨得较好

当然,如果时间充分,还能选择更多形式的材料作为想象的触发点,如音乐、绘画等如果那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