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需要标准化 (教师随笔)

时间:2022-04-14 08:32:0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需要标准化 (教师随笔)

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孙春成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需要标准化 (教师随笔)

怎样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一直以来,全国上下并没有一个科学的权威性的“评价标准”,这不得不令人堪忧。

就拿诗歌教学来说吧,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主旋律,教学诗歌,要注重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也就是说诗歌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方法都应该是诵读。可是,在一次全国性的语文教学展评活动中,有位老师讲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竟然根本不指导学生诵读课文,而是自己唱独角戏,一讲到底,满堂讲解分析,完全不符合诗歌教学规律,也不符合新课标精神,听课者无不扼腕叹息。但令人费解的是:此课竟被评为了一等奖。由此我们不得不提出质疑:这样的课到底该不该评一等奖?评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急需要标准化。许多人肯定会对我的观点持反对意见,认为语文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特点恰恰是个性化,标准化不就扼杀了它的个性化了吗?况且,语文教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艺术也是追求个性的,无个性等于无艺术。这些我都承认。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语文教学也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的,那就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之!正如我们的语文高考题“标准化”了一样。语文教学应该像制定新课程标准一样,由权威部门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其实,自语文课作为一门课程设置以来,广大同仁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探索从未间断过,例如,仅“教学语言”的要求就多达十余项:准确性,形象性,简洁性,含蓄性,针对性,哲理性,逻辑性,真实性,比喻性,亲切性,节奏性,幽默性,生动性,审美性。虽然这些探索极具智慧,且实践性也很强,但是这些所谓标准更多的是民间性的,弹性极大,不够规范,难以普及与推广。笔者尝试在百度搜索“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居然就得到了相关的学术论文达12031篇,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难辨真伪,只可惜众说纷纭,毫无权威性可言。如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所呈现的乱象横生,高耗低效,就不言而喻了!

还有一些教师误把《语文课程标准》里的语文课程“评价建议”当做语文教学的“评价建议”,更是一塌糊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许多语文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已经习惯了三大块,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课程标准》里的“评价建议”只是针对“语文课程”的原则性的建议而已,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完全大相径庭,岂能相提并论?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致应从以下12点着手:一是教学目标要精准,二是教学重点要突出,三是教学难点要突破,四是教学结构要合理,五是知识教学要落实,六是人文精神要体现,七是教学内容要恰当,八是教学语言要准确,九是教学提问有价值,十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十一是学生学习有收获,十二是教学具有创新性。前四条是“教学设计”范畴,强调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结构等四大要素,其中教学结构也涵盖了教学过程的设计,之所以把“教学设计”放在首位,是因为一堂课成功与否取决于其备课的质量。第五六七条是“教学内容”范畴,指出了教学内容主要是要挖掘教材里有价值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内容,同时强调了课时教学内容要适量得当,否则过犹不及。第八九十条是“教学方法”范畴,总的要求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突出强调了教学语言和教学提问这两点,教学是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就是其“准确性”;提问是教学的常规武器,教学提问贵在质量,即具有探讨价值。最后两条是“教学效果”范畴,通俗讲怎样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学生学有所获,或增长了新知识,或思维得到了发展,或学到了某种做人的道理;而教学的最高境界当然是其创新性,或教学设计巧妙,或教学方法独特,或教学提问新颖,或教材挖掘深刻,或教学语言优美,不一而足。以上内容制表如下: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三等级百分制)

教学目标须精准 教学重点要突出 教学难点有突破 教学结构较合理 20分

教学内容 注重知识落实 体现人文精神 教学内容恰当 10分

教学方法 教学语言准确 教学提问有价值 教学方法应灵活 20分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有收获 教学具有创新性 50分

总分说明:得分80-100为优等,得分60-79为良等,得分60份一下为差等。

很显然,这个评价标准之所以给“教学效果”百分之五十的权重分数,最关注的还是学生的收获和教师教学的创新性。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由权威部门牵头,集思广益,从“基本要求”着眼,起点低一点,内容客观一点,操作性强一点,具有普遍的使用和推广价值。“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作为行业专业性的学术团体是否应该担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