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方法初探

时间:2022-12-20 09:27:55 网站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荷才露尖尖角--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方法初探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方法初探,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荷才露尖尖角--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方法初探

  小荷才露尖尖角--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方法初探 篇1

  以前上课只要说本节为作文课,课堂上总是一片“啊?!……”学生的情感在此声中可窥一斑,物理学家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作文课我也取舍不定:不上吧,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上吧,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又如何让这种热情流泻于笔端,成为一吐为快的冲动?毛主席说:雄关漫道真如铁,用到这里不假,而今须得从头越,这句也得做一到。要解这些问题,必须得追根溯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发现学生讨厌写作大概有如下两点原因:一是懒,这种嫌麻烦的心态,让很大一部分人即使心动也疏于手动;二是怕,有的学生兴趣很大,但出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害怕自己花了很多心血的文章得不到肯定,怕失望的打击。知道了原因,我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系列对策,现列举出来共同探讨:

  1、不上专门的作文课。看到这条很多老师也许会很吃惊:“不讲,他们怎么写?”“这不是舍本求末吗?” 甚至有人会拍案而起,怒斥我这个刚出道不久的新人。别急,听我慢慢道来:长期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作文课上有很重的心里负担,如把它全部改成活动课,心里是轻松了,素材也有了,但高中语文课本一个学期有六次作文课,排、演、写、讲、评,相对来说时间、精力很显然不足,不组成活动课,学生就会“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加上心里阴霾重重:中心要明确、结构要完整……就如逼着他们“戴着脚镣手铐跳舞”一样,举步唯艰。那干嘛不干脆点去掉它呢?高中生了,话谁不会说?逻辑思维能力又有几个人不健全?所以我把专门的作文课放在了每一次单元测验用的试卷上面,用话题作文增加其“随意性”--除写记叙、议论、说明文的字数,作诗歌的行数有限制外,不作任何的要求。我让学生对话题畅所欲言之后,认真仔细修改作文,在讲试卷,作文都是最先讲的内容,如何讲评则是第二种对策了。

  2、肯定为主。即给高分,多表扬。我喜欢称学生写出的一切东西为文章,不论是作文、周记或随笔,因为这些都是有感而发、心凝气结而成的。而且只要是认真写了,我认为都有可取之处,都会给一个比较高的分数,以资鼓励。学生很在乎老师对他文章的评价。在评语中,我尽量挖掘他的闪光点:如前后文注意呼应,过渡自然的,我会标注,给予表扬;有的比喻用得精当、新颖的,我会荟萃起来与学生一起探讨;甚至一个成语运用得体的,我都会在讲解的时候拿出来念一念。并且每一次作文我都会把拿最高分的作文修改之后,打印出来,张贴给同学,并就其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深刻的思想给予恰当的批注。与这些一起张贴的还有范文--或者是在各种杂志上找相同话题的文章、或是本人的拙作。

  3、在表扬和示范的前提下,批评也要讲究艺术。长时间的表扬学生会不以为然,而且文章中文笔粗糙的地方、病句还会继续存在。这就需要端正一下。首先,要放低位置。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只讲自己的见解以及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其次,委婉的建议。如:“如处用XX词你是否觉得好一些?”“这句是不是句式杂糅了,把长句分开写,行不行?”“这一段中间插入关于XX的议论也许更好”“这个例子你觉得在这里可不可以用?”……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见解又给予了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的修正中,写作水平也提高了,兴趣也就更浓了。

  4、积极的投稿。这是提高学生写出作兴趣最好的方法,当学生的写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他的`写作欲望会随之膨胀。这时老师不作要求,他都会主动地写。当然,这一举措也有一个过程:选出写得好的文章,指导他们认真修改之后,投出去(不在乎一稿多投),当发表时,就把文章拿到班上去宣传一番,在宣传的时候不忘记与学生“同乐乐”并一起估计一下稿酬。有了物质和精神的鼓励,他们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写作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浓厚起来,以此为核心,就会出现“小作者群”,这又带动其他人,整体水平就会有一定的提高。

  5、媳妇骗进了厨房之后,你就得给她准备“米”了--就是我们平里所说的积累素材。“生活是文学的源泉”,为了不让他们水枯源竭,我要求他们做一个有心人:

  每周需上交周记一篇。要求:真人、真事、真感情。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对这个生活了十多年的世界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一缕轻烟、一丝云翳,一片微尘,经过他们成长的心过滤、加工,就会闪出明亮的火花。如有的学生对现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了出这样的感叹:“现代人的脚步匆匆,忙着学习,忙着工作,

  每月写一篇读后感。要求:认真品味每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的“情”在哪里,“趣”在何处,不论写作方式,言之成理即可。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是前人所讲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鲁迅也说“文章怎样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年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式的。”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历来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欣赏文学作品所提供的形象语言,用心接受艺术的熏陶,并把这种感受和体验写出来,对写作素材的积累有很好的作用。

  执教一年多来,不敢说自己的成绩有多么的突出,学生的每一丝进步的确是我的动力,看看学生对作文充满激情的脸、不断高涨的学习写作兴趣,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欣慰。

  小荷才露尖尖角--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方法初探 篇2

  一、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高一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如97级黎青云的《春夏秋冬话九中》因观察生活,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所以以高一级学生的身份参加学校校庆征文比赛,仍获校庆征文一等奖,并发表在《南海报》上。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参考消息》、《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三、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列化、系统化。

  四、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五、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奇山》、《游西樵山》等;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六、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1的高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七、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了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其中对写日记、周记、剪报作文、作文系列化训练和文章互改等方面有所侧重,收到较好的效果,98学年在学校征文比赛中,我所教班的几位同学的征文,均获校二等奖,2000学年,我任教班的几位同学,在学校征文比赛成绩不俗,其中邓佩琪是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另外,每个学期都有同学的作文刊登在校刊《红棉报》上。

  小荷才露尖尖角--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方法初探 篇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1]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从而使作文常写常新,构建写作乐园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说:“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为此,教师要精心备课,鼓励创新,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可以找些有个性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到要想写得有点鲜味,就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探索未被别人发现的领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筛选出既有真情实感,又别具匠心的作文,将其在班上范读,让学生来共同赏析、评价,指出其新颖之处,这样一来,就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有一次写环保类作文,有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写卫河的治理情况:先是臭气熏天的情景;后来水变清,出现了钓鱼、游泳的怡人情景;没过几天,卫河又变成了臭水河,上面漂满了塑料袋。从而反映环境治理需要长抓不懈的主题。还有学生文章中反映小区建设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反映生活的真实,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自己的个性。,激发中学生写作兴趣之方法。

  小荷才露尖尖角--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方法初探 篇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有的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叫苦不迭。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作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单凭空想像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课外实践活动、文体竞赛、游戏等,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金秋十月,学校组织了一次去农场采摘活动。到了果园,满眼都是红的绿的苹果、枣子,这可是他们头一次见到啊!学生兴奋得不得了,飞也般得冲进林子。他们几人一组,想尽一切办法地抢摘着,提着沉甸甸的“战利品”,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回来后,他们以《快乐的采摘》为题记录下了这次活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兴奋、快乐的感受,这篇作文当然写得是前所未有的生动。

  当然,还可以在作文课中现场组织一次活动或比赛,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打龙头。这样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观察者,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又有教师的引导观察,使学生既乐在其中,倾情投入,又能置身事外,冷静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动,充满情趣,写作兴趣也会自然而然有了。

  二、写“下水文”,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

  动动笔,或者作和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这话是极有见地的'经验之谈。老师如果坚持“下水”练笔,不仅能使自己得到提高,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向师性经常写“下水”文,确实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一次,我指导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在部分学生写孩子的习作草稿中,几乎个个都是一样的描述。其实,人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特点。小孩子的长相绝对不会彼此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细致地观察,想当然地写。针对这一具体共性的问题,我首先从学生的习作中抄录几个片段让大家“认领”,由此让学生认识到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的重要性。接着我朗读“下水”文,让学生猜猜老师写的是谁,并说出根据什么猜出来的。我写的学生是这样的:“个子很高,身体消瘦。他留着短短的平头,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对不大的眼睛,一笑起来就成了一条缝儿。鼓鼻梁,尖下颏儿。也许是身上没有力气吧,他总是弓着背,下巴搭在课桌上,显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你再看他那一身黑乎乎的校服,可想而知定是个淘气包。”我读了之后,学生们马上猜出我写的是谁。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举手练习说话——说特点猜人物。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写作欲望。

  实践证明:靠大谈写作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事物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叶圣陶先生亦云:“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

  例如:写景抓不住特点,写不出意境和内涵是学生不喜欢写景的重要原因。人们往往把这归结于学生对周围的景物不够留心,缺乏丰富的联想,加之谴词造句的火候不到所至。而实际上,老师指导学生写景时仅仅纸上谈兵,没有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融入景物才是学生对写景作文倍感头痛的关键所在。在一次《我爱家乡》的作文教学中,我首先演示CAI课件(小兴安岭美丽而富饶的景色),这样学生自然就被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课堂上巧妙的用画面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课件意境美。有了表达的欲望后,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捕捉习作素材,帮学生成功的跨越写景作文这道难关。学生在课堂上同时受到音乐、美术、文字语言等多种媒体的熏陶,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因此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学生习作题材较广,感情真挚,能写出一定的意境,文章颇富新意。

  四、以赏识激励,激发写作热情。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

  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

  然接受。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但从学生的写作愿望来说,他们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来、渴望成才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想

  用优美的词句、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来写一篇“杰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因此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都会认真地写下评语。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学生在看到那些恰到好处的批语后,不管自己写得好不好,都会有一种舒服感,更激发了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五、展示写作成果,激发写作动力。

  强烈的成就感会给人于前进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又爱表现,教学中我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例如,我利用黑板报不大的一块地方,开辟出一片“作文小天地”,让学生中一些优秀习作都有机会在园地中得到展示,满足小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同时又做到定期更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有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做到人人有机会。每一期作文展示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评比,评选出“班级小作家”。被选上的学生喜形于色,深受鼓舞,没有被选上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人作品收藏,把自己满意的作品集结成册,这样既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又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积累。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写作对他们来说,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使他们热爱写作、乐于写作。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

【小荷才露尖尖角--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方法初探】相关文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希望之星文学社的行与施(网友来稿)04-14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初探04-14

低年级学生理解词义的方法初探04-14

教学叙事作文批改方法初探04-14

五种方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指导(九年级)04-14

培养兴趣,指导写作04-14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网友来稿)04-14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04-14

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巩固(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