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下教案的编写(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09:21:4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议新课程下教案的编写(教师中心稿)

浙江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沈俊文 321025

浅议新课程下教案的编写(教师中心稿)

一、教案

2002年版《现代汉语辞海》这样定义和解释:“教师所拟定的教学文案、讲稿。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制的教学具体实施方案。一般分为课时计划和课题计划,是上课的重要依据,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由此可见,传统教案的计划性、定型性、程序化是其基本特点。上课就是执(行)教(案),课堂上的教师心中也自觉不自觉的把“执行教案”摆在首位而无所用心。长此以往,教师的知识面越来越窄,知识的深度也越来越浅薄;学生听课成了迎合教师摸索教师言语中的潜台词的活动,学生们知道执教的老师那里有一个“标准答案”。传统教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成了制约师生思维发展的主因。改革教案对于新形势下搞好教学意义重大。

二、新课程理论与传统教案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也是一种创造,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传统教案具有计划性、程序化、定型性的特征。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理解和分析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来预设课堂的过程,而在执教过程上教师的备课更是完全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教授取消了学生的讨论,以一种所谓教学知识点的方式灌输给了学生,学生缺乏课堂上应有的自主性。当然更有甚者,在某些课教学比赛中以教案为蓝本师生共演的课堂教学更暴露了师生对话的虚假,师生间共同对话的对象完全只是教案。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组矛盾。教学实践也证明,往往教案设计越具体详尽,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创造性越小。当课堂上出现少有的“对话”和“讨论”,当学生的选择跟自己的“预设”不一致时,教师总能通过巧妙的办法把学生的选择纳入到自己的“预设”(教案)中去。因为,在教师的教案中并没有各种学习走向的应对措施,而是定型性的。心理学家坦思鲍姆这样严肃解剖过自己的精神:“我虽然欢迎讨论,但是在一切说完做完之后,我首先还是要求班级得出与我的思路一致的结论。……因此,我带着教学计划来到班上,实际上我把学生当作工具,我掌握情况一步步引出我认为学生应当学习的材料的中心内容。”传统教案规定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思路和语言,那么,一堂课也只能是师生和教案的对话,且对话带有欺骗性,欺骗了学生广阔的思维,束缚了学生即兴创造,阻碍了教师丰富思维和增长学养。

2、学生和学生的对话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更加缺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生相互对话,相互影响过程中的教育因素被忽视和浪费。传统教案简单地以“学生讨论”和“教师明确”概括了学生间的对话和师生间的对话,轻视了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知识的共享。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路更为接近,以教师这个身份去理解学生有时很可能造成对学生思维,情感的误解,而学生间却没有这一道天然障碍。当然,传统教案的编写也就无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民主性得不到体现,体验不到智慧、情感共享的愉悦和体验。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和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不平等的,教师在已掌握的大量专业知识和教学参考书基础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认识必然较之学生有优势可言,但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也是阅读的主体,他有他眼中的哈姆雷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对于教师来说无活在教案中一一把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当乐队中的首席,与学生一同奏优美的旋律,做合格的导游,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里探幽发微,欣赏险峰绝壁,而不能因为怕游客走散了或走丢了就用一根绳子指示路线牵着他们走。我们提倡学生与文本展开理解和批判的对话,批判和理解毋庸置疑是一个思维的有益过程,但教师的教案不能去以权威的身份去规范。这样学和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既与作家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不敬畏、不盲从,又在教师给予的宽松环境和适时点拔,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会更深刻、更丰富、更精彩,无数奇思妙想会纷至沓来,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4、学生自我对话

自己与自己对话,是对话的最高形态。学生的自我对话既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参考了教师对文本的阐释,是一种自我肯定,具有独立性,对于终身学习也大有裨益。目前,课堂外的自我对话主要通过学生的各类练笔为载体进行,课堂内的自我对话因课时的要求和教师的执教显得更少,当然,教师也更无法从教案上加以直接把握。

三、启示

总是在纳闷,孔老夫子,你上课时带教案了吗?

教案的编写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教师的惰性,不久前就听说有的教师一本教案就可以用上十年的。

传统教案在教育史上也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我们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的活动都纳入预置的框框里,本应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案的“翻版”,上课不就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教案。课堂教学也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应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和思路。教学是艺术,“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

教师编写教案,应把重点放在对文本的较深入的领悟、见识、对有关资料全面的占有、筛选,对学生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价值取向、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有较细致的了解、掌握上。适当时候甚至可以进行“脱本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学养,消除惰性,时行有个性的创造的教学活动。

参考:

白胜勇 《反思与构造--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罗德龙 李宏国 《“对话式”语文教学与智慧培养》

3、吴先明 《语文教师应提倡脱本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