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孙母未去之新解(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09:24:5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孙母未去之新解(网友来稿)

郑友昌

《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组诗“三吏”中的代表作,因其语言通俗、精练,叙事完整,情节生动感人,一直作为初中语文必选课文而沿用至今。然而对诗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一句,则有两种解释:过去的教材及参考书上大多释为“(因为)有吃奶的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改嫁”;现在教材注释为“(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过去将“去”解释为“改嫁”,可能是联系上下文的意译;现在注释为“离去”,则是对古汉语“去”的直译。

对这两种解释,一些爱动脑筋的学生总是提出质疑:离去,去了哪里?是改嫁去了?回娘家去了?流浪去了?还是到前线去了?总得有个去处吧?可见课文中的注释不能令人满意,没有把意思解释清楚。

笔者认为上面两种注释有失偏颇,过去解释为“改嫁”不太符合故事本身的原意,现在的课本释为“离去”,又并没有把诗歌所要解释的意思表达清楚。

笔者认为“有孙母未去”中的“未去”,应释为“没有离(家)去(前线)”,全句意思是“(因为)有(小)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才没有离(家)去(前线)”。这样解释更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逻辑,才与老妇人向官差哭诉的用意及诗歌所表达的主题相吻合。其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诗歌的背景看,这首诗杜甫写于“安史之乱”的第四年。在“安史之乱”爆发不久,长安和洛阳就先后被安禄山攻破,几年来,围绕这两座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争。据史书记载:“洛阳周围几百里内,不少的州县成了废墟”, 石壕村就在这几百里范围之内。在封建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儿童尽东征”,说明邺城失败后,唐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乱抓壮丁的行为已十分恶劣,抽丁补充兵力已不分男女老幼。从《石壕吏》中所描写的故事结局可以看出,老妇人最后也被抓到前线去了,说明当时前线连这样年老力衰的“女兵”都要,更何况她那年轻得多的儿媳妇呢?

那么,老妇人儿媳妇为什么没有被抓到前线去呢?老妇人与差役的对话中强调了两个原因:一是自己还有个吃奶的孙子,所以孩子的母亲没有到前线去;二是小孩子的母亲没有衣服穿,衣不遮体,出门见不得人。老妇人强调这两个理由,目的是怕官差找她儿媳妇的麻烦,把她的儿媳妇抓走,所以她在极力找托辞来保护她。

其次,如将“有孙母未去”理解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去改嫁”的话,明显与情理不符。从老妇人“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哭诉中的“新”字中,可以看出家里是刚刚得到两个儿子阵亡这个不幸消息的。那么不要说“从一而终”的封建社会,就是在男女平等的今天,丈夫刚死,尸骨未寒,媳妇就立即改嫁的现象也几乎没有。何况,当时所有成年男子都被抓到前线打仗去了,这个媳妇就是想改嫁,又能嫁给谁呢?再说从诗歌中也不能看出老妇人死掉的是哪两个儿子,怎么知道这个小孙子的母亲就一定是死掉的两个儿子中的一人的媳妇呢?显然,改嫁说是不能成立的。

总之,“有孙母未去”一句,符合情理与历史状况的解释应该是:因为有吃奶的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才没有去前线。

2004年6月16日

作者:江苏省连云港师专附中

邮编:222006

电子信箱:zyc-592306@163.com 作者邮箱: zyc-5923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