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祖璋科普创作的五次创新

时间:2022-04-14 09:35:1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贾祖璋科普创作的五次创新

  贾祖璋先生早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开始发表文章,他的第一篇作品是1920年发表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专栏上的《植物分类系统沿革》,是一篇编译作品。然而,真正开始科普创作,则是在1920年考进商务印书馆之后。贾老在《我写科学小品的经过》中说:“有一天,读到密勒氏的《鸟类初步》和《鸟类入门》二书,觉得像他那样用浅明的文字并采用文学的材料来写初步的科学书,一定可以引起初学者的研究兴趣,对于推进科学,当有助力。于是就把这两本书译了出来,并且增加一大部分中国材料(当然也删去一些不适合国情的内容),编成《鸟类研究》和《普通鸟类》二书。这是我想用比较有趣味的文字来写科学书的第一回尝试。”

  为什么说它是创新呢?因为在我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中,没有科学;文学自不例外,即使是主张“文以载道”,这“道”里面也是不含科学的,科学是不值得用文学去表现的东西。贾祖璋敢于向旧传统开战,大胆用文学表现科学,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贾祖璋科普创作的第二次创新是写作《鸟与文学》。对于第二次创新,贾老自己是这样描述的:“后来,关于各种鸟类的文献搜集得比较丰富了,就想把有关的材料分别组合,写成几篇文章。这样,第一次就以杜鹃为题材来做习作。杜鹃在文学上有“不如归去”、“啼血深怨”等情趣,在科学上有奇异的育雏习性和对于农林的特殊关系,把这些项目交织起来,那篇文章尚能蕴含相当意义和趣味。自从《杜鹃》这篇习作发表以后,又继续写成《黄鸟》、《鸳鸯》、《雁》、《燕》等10余篇;后来把它们集合起来,成为《鸟与文学》一书,在开明书店出版。这个时候(1930年),在我国还没有“科学小品”这个名称,贾祖璋创作的这类科普作品被称为“趣味科学”

  “科学小品”名称的诞生,是贾祖璋科普创作第三次创新的重要标志。这次创新的特点是文章篇幅比过去短了许多,一般不超过2千字,引用典籍也少了许多,但却融进作者个人的一些思想感情,这一点是跟过去不同的地方。对于第三次创新,贾祖璋似乎不甚满意。他在1935年所写的《生物素描》一书代序中说:“去年《太白》创刊时,揭出了‘科学小品’的名称。承业师陈望道先生不弃,以为可以把《鸟与文学》那样体例的文章写几篇出来发表。但岁月如流,个人的思想和生活都已有了变化,写成的文字也就不像《鸟与文学》那样体裁了。在写《鸟与文学》的时候,虽然以趣味为重,但也还有点作系统研究的意思,认为在纯正科学的立场上,选择关于各种鸟类有价值的新旧记载作一系统整理,对于中国鸟类学的研究,或许也会有相当的用处。”

  第四次创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灾难最深重的时刻,贾祖璋学习鲁迅,立足创新,以生物为题材,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犀利如匕首的抗战檄文。有《多难兴邦》、《个体牺牲与种族保存》、《生与死》、《兽性》、《碧血丹心》(上、下)等等,1942年结集成《碧血丹心》一书出版,可谓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贾祖璋科普创作道路上虽然经历曲折与沉寂,但仍然不乏创新之举。最为可喜的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贾祖璋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迎来了个人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饱经沧桑的贾祖璋,虽然已届八旬,仍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又焕发青春,只争朝夕,创作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布谷声声催耕种》、《五月枇杷正满林》、《南州六月荔枝丹》、《芙蓉生在秋江上》、《盆花成树耀眼红》、《吴刚捧出桂花酒》等等优美的科普作品,短短几年间,竟有百余篇新作问世。贾祖璋晚年的作品,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这又是他努力创新的结果,可以认为这是贾祖璋科普创作的第五次创新。

  这次创新使贾祖璋的作品,以美文的形象深深地溶入人们的心田。五次创新,功德圆满,贾老可以含笑于九泉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