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较阅读 强化语文教学--谈比较阅读的作用(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09:43:0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巧用比较阅读 强化语文教学--谈比较阅读的作用(教师中心稿)

邮编:713106 单位:陕西省兴平市华兴中学 付卫锋

巧用比较阅读 强化语文教学--谈比较阅读的作用(教师中心稿)

联系方式:xphxwf@tom.com

简介:付卫锋,1977年出生,自小沐浴教师关爱,励志投身教育事业,2000年从宝鸡文理学院毕业后便从事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探究,已有两篇论文在教育年会交流中分获一二等奖。

比较阅读,一般说来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比较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始于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中学生在阅读中,如经常采用比较法,有利于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深刻地理解读物的内容,提高阅读效果二期课改新编语文教材特别注重以主题结构成单元,引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收集,整理资料,在比较探究质疑中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从而达到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思辨能力。

(一)由点到面的转化,拓宽知识层面,强化知识迁移

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了厚重的文学知识,语文教学作为传播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载体之一,作为一门文学性与工具性并重的学科,它要求我们要做到博大、精深,因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语文书再厚,课文再多,也是无法替代其他课外阅读的。只有让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接触各种有益的报刊、文集,才能让学生在主体活动中逐渐地把言语作品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要素,形成言语能力,积累语文的素养,提高语文素质。比较阅读正是连接课内外的一座桥梁、一条纽带。在文化市场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共存的今天,孰好孰坏,孰优孰劣,学生往往难以辨别,面对面对茫茫书海及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学生往往是老虎吃天--无从下爪,不是茫无头绪,便是无所适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立足课本这一教学点,有意识的引进一些与课本有关的课外知识、名家名篇,同课文内容进行对比阅读,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将触觉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又使学生从教师的引导中初步获得课外阅读的方向,进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知识积累的效果,使学生走出局限于书本的小语文,迈向天地广阔的大语文,达到多读书、读好书的效果。同时,语文课本只是一个例子,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期望语文课本来填饱肚皮,我们必须在课本之外寻找别的食物。运用比较阅读,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利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根上来,学生也能通过比较教学寻到足够的食物,吃饱吃好。

(二)由点到线的转化,构建知识体系。

为了便于教学,教材编撰者总是把知识点肢解,零碎地分布于教材之中,以便于学生分步掌握。但长此以往,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无法系统化,规律化,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合理利用比较阅读,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不同作家的同一题材作品进行比较,就可以把零碎的知识梳理起来,寻找出其中固有的规律,以线带点,在把握知识的内部体系的基础之上,进行横向、纵向联系,达到将薄书读厚的效果。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读书法。例如,在高中复习阶段对鲁迅作品回顾总结时,就可以其小说与杂文相比较,他的小说如《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多通过典型人物及典型环境的塑造,表现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的人们,表现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试图以此振醒“铁屋子里的熟睡的人们”的热诚。而后期杂文如《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就以阶级论者的锐利目光分析问题,针针见血地分析了实质。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对于鲁迅思想就有较深刻、较全面地把握。

(三)由浅入深的转化,深化知识层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谓感悟,是有所感触、有所领悟之意。具体说,“感”是对具体形象的捕捉和留存,是学生对材料的占有;“悟”是思维对事物精髓的提炼和升华,是学生对材料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感悟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只有既“深感”又“透悟”,才能使思想走向成熟、趋于深邃。但在语文学习中,大部分同学都只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将视线停留在弄清文章结构,看懂文章表层意思上,而对文章内部固有的深层次的东西(也是精华部分)反而避而不问,通过比较阅读,可以促进学生进入较高层次的鉴赏阅读,并感悟作品更深层次的内容,达到精读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理解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更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特点,掌握其规律。要善于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在归纳概括、分析鉴别中强化阅读理解。同时对于思维能力的锻炼,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不无裨益。当前,语文教学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我们不能抱着老教材,死守旧方法,而要与时俱进,将新的教学理念巧妙引入旧的教材的学习中,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重分析讲解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感悟作品,让他们在自主的学习体验中获得美感,加深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引他们到“感受、体验、品味、领悟”的道路上来。因此,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感悟作品,让他们在自主地学习中体验学习的愉悦,这样,才能还语文的快乐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