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 书写人生--新课程理念下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尝试(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0:09:3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立足生活 书写人生--新课程理念下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尝试(网友来稿)

陈耀武

立足生活 书写人生--新课程理念下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尝试(网友来稿)

论文摘要:“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验生活。它是指主体借助经验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外物时所感受到的心灵震颤。体验性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创造现实的情境,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根据实际的写作要求把握写作要点,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验性写作  情感体验  真情实感  生活情境  问题情境

新的课程理念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在这语改大背景的前提下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是值得研究的。新课程作文教学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的兴趣和自信的培养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将被动地“要我写”转变为主动地“我要写”。学生要“对写作有兴趣”,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把写作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重点放在兴趣、自信、习惯的培养上,这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真实与诚信。

笔者在农村初中任教语文学科已有五年,反思这五年的教学活动,感觉自己最为空白的便是如何去教学初中生的作文课,或许是城乡差异的存在,也或许是农村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的缘故,笔者所了解到的学生的作文内容都较为空洞,词语都较为干巴巴,材料都是老掉牙的(不是白天捕鸟,就是晚上捉鱼),作文要么是“写实”,要么是“杜撰”。自学习了新课标后,对作文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作文教学作了改进和尝试,采用体验性写作的教学策略,通过几次的实践后,感觉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易于写,乐于写。

“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验生活。它是指主体借助经验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外物时所感受到的心灵震颤。体验写作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体验性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创造现实的情境,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根据实际的写作要求把握写作要点,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要和作者对话,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作品中蕴涵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写作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文章负载着作者思想的泪或笑,承托着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情感永远伴随着生命,伴随着体验。愈是体验的,就愈是真实的;愈是真实的,就愈是动人的;愈是浸染了真实感情的思想,就愈是鲜活的。写作有了真实的情感,便获取了鲜活的生命。求真实、求体验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为此,教师在整个写作教学中,应以“人的发展”为总目标,以情感为纽带,以知识为支点,以理性思考为核心,以创新、鲜活为特征,促进学生主动、自由、持续、全面的发展。

写作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激情是写作得以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写作主体实际的任何写作做法,必然带来学生写作积极性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只有充分挖掘写作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的写作教学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才能培养出写作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文章妙手。教师应相信学生主体内在的潜力,把写作主体定位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让他们自己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通过观察,学生会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过思考,学生会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这样,学生才会用自己的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去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生自己真实的感觉与体验,学生的悟性才会不断提高。现实生活是色彩斑斓的,学生只有善于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一份心思、多一双眼睛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捕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节,才能以小见大。文贵于情,而真情又来自生活的感受,有了真实而细腻的感受,才会写出真情。

体验性写作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导情、导理、导法。为此,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欲望,对体验形成表象记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感悟,将表象内化为认识,将“眼中之物”转变为“心中之物”。到一定程度,让学生产生一种“欲吐而后快”的思维,这里教师应重在导法,指导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积累生活,投入生活,丰富写作素材,重在解决“没话写”;教给学生方法,做好示范、揭示规律,重在解决“不会写”;引导学生优化思维,陶冶情操,锤炼语言,重在解决“写不好”。

< 案例1>

设计思路:

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我碰到这样的一个话题作文:请结合生活体验以“自由”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考虑到这已是初三的学生了,他们心中或许藏了很多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若通过一个活动,他们便能做到畅所欲言。于是我就布置体验内容:每个学生到讲台大声讲三句话。这三句话内容不限,可以说出自己的心愿,可以谈自己的苦恼,可以提建议(班级或任课教师、班干部),可以说出自己的理想,可以评说某人等等,但要求真实、健康、简明,并且一定要发自内心。

 我布置活动准备:思考5分钟,不要形诸笔端,按学号顺序说。活动结束,我要求学生以这次活动为素材,以“自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写出自己的感受。结果学生都有内容写,最少的也写了600字;而且内容丰富,立意深。

学生习作

放飞自由

徐钰淇

苍鹰能在蔚蓝的天空中高傲地飞翔,因为它拥有自由;鱼儿能在淡淡的水中欢畅地潜游,因为它与自由共舞。拥有自由,世间的水流才会欢腾,激情地弹奏着它那美妙的曲谱;拥有自由,人们才会热情释放工作的积极性,颓废的明天将会复兴。

自从进入初三,一切的游戏空间都被无情的作业、考试所占据。我们渴望自由,如同鲜花渴望雨露,青山渴望绿树,蓝天渴望白云,哪怕是短暂的几秒。晚上,在初三(1)班的教室里,我的梦想编织成一个花篮送给了上帝,上帝接受了这个无知的我。当班主任交给了“上台讲三句话的演讲”的任务时,同学们的呼喊声留住了天上的云朵,屏住了风爷爷的呼吸,赛过了万里长江的波涛汹涌,掠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雄伟……

当同学们笑容满面地上台去下台来,当同学们“吐”出这最真诚的言语,当同学们的掌声一浪胜一浪地涌来时,自由的天使正快速飞来。它冲出了天地,到了宇宙,它离开了人间,来到了天堂,它终于去了另一个世界。这是自由的辉煌,这是自由的朴质召唤,这便是自由那纯真的魅力。

自由,它遍及每一寸方土,散发着清幽的香味儿;它覆盖住每一位同学的全身心,咀嚼着未来的希望。霎时,人气沸腾。每句话都洋溢着同学们对自由的至尚理解。人们懂得,贝壳之所以玲珑可爱,是因为经过了浪花的淘洗;松柏之所以苍翠,是因为经过了风雨的洗礼。人们还知道,成功的源头是自由的无限空间。自由的宗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西南北风。

自由悄悄逼近,又匆匆消逝,不知不觉中已在我们的身旁洒满祝福,也默默孕育着新的希望。感受自由,如感受香茗、感受清泉。那种感觉永远淡雅,永远芳醇。

踏着青春的步伐,让我们乘着自由的翅膀向终点出发。敞开你的心灵的窗口,让我们承受自由……

< 案例2>

设计思路:

通过上述的体验活动,我对内容及材料又进行挖掘,引导学生还可以拟出更多的题目:

我第一次上讲台讲话;我的建议;谢谢掌声;难忘的时刻;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难忘的作文课;话说勇气等。在案例1中,我用活动让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

信手拈来,而且均是真情实感的文章。我在学生写完“自由”为话题的作文后之后,又出了一个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题,结果大家很快入题,45分钟内全部交卷,真情写作比比皆是,而且学生写得很轻松。

学生习作

那一次掌声

   张玲波

“啪啪啪……”潮水般的掌声响彻了整个初三(1)班的教室,甚至还溜出去钻到别班的教室。今晚第一节课是作文课,我们就在这欢声笑语中度过,也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堂课。

虽然上课铃还没响,但是语文老师师已“大驾光临”,从他的表情中似乎可以看出一点破绽来。“今晚我们来讲讲自己的心里话,三两句足矣。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来思考,等会儿请你们‘大显身手’。”虽然由于没上课,外面的响声很大,但敏感的我在屏息凝神中还是听清楚了。

时间飞逝。“先请30号当回开路先锋。”真不幸,第一个竟然是个女生。连我也在下面为她捏把汗。还好顺利讲完了。“哗哗哗……”潮水冲击着堤岸。没想到第二“勇士”竟然是29号,“啊!哈哈哈!”我们这些30号以后的同学早在心中乐开了花,只有那30号前的同学愤然不平。没料到的事发生了,“下面是31号。”“呜啦!怎么这样,又轮到后面。”同学们中-阵恐慌,不知语文老师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原来他是有意这样一前一后叫,要不然,那“义土们”如果斗胆起来反抗,那语文老师可招架得住?一位“壮士”昂首挺胸,走上讲台,大有“壮土一去兮不复还”的模样:“我的希望是考上重点高中,我的烦恼是考不上重点高中。我会成功,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接下来的便是掌声和笑声了,那是代表着鼓励、支持的掌声和理解、友善的笑声。随着号次的逼近,终于轮到了我,而此时我仍是忐忑不安:“虽然现在我觉得很累,但为了心中的理想,再苦再累我也不怕。因为我的理想是和大家一样的,那就是考上重点高中。”我为自己的“壮语”而窃喜。随后,同学们依旧“豪言壮语”,当然不时也有个别卡”在上面。

其实这种活动早就该“面世”了。它是同学们心声的表现,能够沟通大家相互紧闭的心灵。同时我也感到,在这场活动中,在这一次次的掌声中,在这一阵阵的笑声中,把同学们的心拉得更近了,也使我明白了,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好朋友,但在学习中更是竞争对手。

为什么会这么迅速,又为什么这么容易进入情境呢?原因是他们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同学们都置身于事中,亲身体验了一回。因为是亲历的事,同学们才有话可说,有情可感。上述两例正说明体验是学生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的源泉。这两篇作文(都发表在未来作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生都是在写生活本身。这不仅解决了作文的“米”的问题,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有了写作的冲动再写。两篇文章成文时间虽短,但是写得有真情实感,写出了自己心里的话,这正是新课标要求学生所能追求的。

作文要摒弃编造,就要立足于学生的普通生活,从中培植作文之“根”,以消除学生长期以来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体验性写作教学以它明晰的思维训练为导引,使学生意识到那些平常日子、普通生活中深蕴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生活是灵感的源泉。科学的思维训练有利于将作文的内容引向真实,使学生的情思走向更真诚。作文体验教学通过创造现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的感受机会,并改变以往为作文而作文的随意性思维方式,从实际的要求出发,以一种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来发挥想象力,全面开发学生写作的创造性潜能。

主要参考书籍

1. 王德俊、王格奇编著:《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2. 李福灼 陈玉秋主编:《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3. 刘墨 欧阳芬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4. 戴余金主编,《新课标初中语文发展性学习》,宁波出版社, 2003年9月版

5. 伊道恩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年5月版

作者邮箱: chywn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