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的几点做法(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10:22:0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的几点做法(教师中心稿)

河南省长垣县第二中学 刘伟强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的几点做法(教师中心稿)

中学作文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但写什么,怎样写,是许多中学生深感头疼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当今中学生生活单调,缺乏体验,所以作文时才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种看法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学生并不缺少生活,也不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索。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那么,怎样观察和认识事务呢?

一 .观察要勤

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观察生活,进行写作时,曾以眼前经过的一辆牛车为题,让莫泊桑写出7篇不同的散文来。当时莫泊桑感到很为难,这时福楼拜启发他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牛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有吃饱,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冈和饱着肚子走平路有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不胜枚举,如对这些细节仔细加以观察,就是写出100篇散文也不困难。”我相信,这个故事对学生一定很有启发。较适应引导学生从细处做起,时时处处别忘观察,点点滴滴加以积累。

二 .观察要广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睁大眼睛,既可留意改革开放的大潮,也可留意身边的凡人小事,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和认识的对象。例如,由于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城镇的职工在经受了下岗的阵痛后,改变了就业观点,找到能较好发挥自己的特长的职业,重新上岗。针对这种情况,可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观察重新上岗职工的精神面貌,体察重新上岗职工的心理状态,了解重新上岗职工的工作状况和新的生活方式。一位同学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之后,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岗’。我妈妈敢于正视现实,迎难而上,面对生活的挑战,她不怨天忧人,更不悲观失望,而是寻找机遇,用做个体户再就业的方式,为自己开辟一条光明大道。我要为她鼓掌,我要为她喝彩。”这位同学因为深入生活,细心观察,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形成了独特的看法,所以写出了真实感人的文章。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观察和了解。如亲朋好友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穿着打扮,为人处世,性格情趣,等等。举例而言,在观察周围同学时,你会发现,同样是中学生,由于生活地域的不同,性格特点就有不同;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异,生活方式也不一样。这些同学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事方式、语言风格等,均千差万别。总之,他们身上折射出各种闪光点,本身就是一个材料宝库,关键看你是否做了生活的有心人,

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周围最熟悉的人和事有目的、有计划、持续地进行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有点到面,有校内到社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品味人生的艰辛,领悟生活的哲理。

三 .运用辨证的眼光去观察

事上万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所以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观察认识事物、认识事物,而应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认识事物;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不能用孤立的眼光去观察、认识事物,而应联系的观点去观察、认识事物;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所以不能用片面的眼光去观察、认识事物,而应用辨证的眼光去观察、认识事物。

有一则小故事可以使我们启发:一英国鞋厂推销员与一日本鞋厂推销员同时到太平洋一岛上推销产品。他们抵达后不久都向上司发回了电报。英国人的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产品无前途,本人即回。”日本人的电文是:“此地人均光脚,亦无穿鞋历史,产品潜力极大,拟常驻此地。”相同的情况得出得结论之所以截然不同,是因为他们认识问题得角度不同。英国推销员循规蹈矩,只看到问题得一面;而日本推销员一反常规,不仅看到问题得这一面,而且看到问题得另一面,其开拓新市场、变革现实之精神令人敬佩。这个故事其实我们,学会辨证的观察事物,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实践中得到磨练。

生活是文艺的创作的 源泉,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发现,去感悟,这才是指导写作的正途。

(此文发表于《河南教育》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