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语境,连贯得体--语言运用试题的考查题型与应试策略(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10:58:2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结合语境,连贯得体--语言运用试题的考查题型与应试策略(教师中心稿)

710061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  

结合语境,连贯得体--语言运用试题的考查题型与应试策略(教师中心稿)

语言运用试题,即语言表达连贯试题的题型整体上有两类:客观题和主观题。全国题中,客观题主要指词语选用、成语正误、病句辨析、标点运用和嵌句题,多在第一大题出现。主观题多在第六大题出现,本文拟在此做一些探索。

第六大题的主观表达题,是高考语文的一块试验田,紧扣语文实际,形式多样,常考常新。本题重在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而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高考试题对这一能力的主要考查形式有以下几种形式:(1)句式变换;(2)连贯衔接;(3)语段压缩;(4)词句扩展;(5)语段修改;(6)图表转述;(7)填充语句;(8)仿句造句。解答语言表达试题务必看清题意,明确答题方式,注意词语、句式、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的运用,尽可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最准确的内容。一句话,务必结合语境,做到连贯得体。下边重点从四个方面做些点播,以期抛砖引玉。

一、熟语考查。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这里只对成语以外的其他方面作以诠释。①惯用语。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等。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②谚语。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例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众人拾柴火焰高。谚语是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其中农谚多带有地域性。③格言。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例如:知识就是力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事实胜于雄辩。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格言何谚语都是句子,但谚语是群众的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语录。④歇后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例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冬天里穿裙子--美丽冻(动)人。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寓意,二是谐音。喻意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则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谐音的歇后语,其后半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

2004年全国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根据下边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 

学生会主席说:“近来大家对学生会的工作有不少意见。今天这个座谈会,就是想请同学们         ,有什么说什么,帮助我们做好工作。”

该题的参考答案为:①横条鼻子竖挑眼;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道题考查熟语的运用,而且要求写出两个。这里不仅有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也有语言积累的考查。为了切实考查熟语的运用,考题设计了语境。在所给的语境中,如“有不少意见”、“有什么说什么”等信息,都为运用恰当的熟语提供了依据。

二、句子衔接考查。句子衔接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简明”的含义是“简要”、“明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得体”,即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注意表达方式、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

解答语言表达连贯题的基本思路是:①在审读提干的基础上,专心研读题面文段,整体理解文段表述的话题(保持话题的同一性),整体理解文段一致,整体把握文段情调。②分析句间关系,找准表述思路。从事理方面来说,表述思路要符合事理逻辑;从文理上来说,就是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事理顺序。一般来说,叙事写景类采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时空顺序);议论抒情类采用逻辑事理顺序,一般是指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等顺序,但也要注意一些约定俗成的顺序,如男女老少、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人类社会、工农兵学商、政治经济文化等。③找到衔接呼应词语,注意句式表达特点。找呼应词语时,还要留心标点符号,诸如分号、冒号等。句式特点指语句的结构、节奏、声调(韵脚)等。语句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语句节奏和声韵调的巧妙组合,常常能使语句更加连贯紧凑。④只提供语境,不提供现成句子情况下,务必结合语境,上下沟通,前后连贯,首尾一致。这种题务必强化语境意识,设身处地,不但要考虑语言的内部环境,而且要考虑语言的外部环境,要调动各种知识储备。

2004年全国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电台计划播报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三条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话。

三亚(海南)     晴     24~32℃

                                                       

漠河(黑龙江)   小雪   -22~ -40℃

                                                        

大理(云南)   多云转小雨   12~24℃

该题的参考答案为:①今天去三亚旅游,如果能带上一些防晒物品,会使您更加惬意。比起三亚来,黑龙江的漠河却是另一派风光。飞舞的雪花会让南方的朋友欣喜不已。但请您一定多带些衣服,以防感冒。具体天气情况是:②北方的漠河用洁白的雪花迎接来访的客人,西南的大理则以温柔的小雨期待着您的光临,加上舒适的温度,今天登临苍山,泛舟洱海,相信朋友们会流连忘返。提醒您带上雨具,大理具体天气情况是:

这道语言衔接题与以往所考查的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它要求在三条天气预报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做到既为旅游者播报了天气情况,又有“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答好这样的题目需要较好的语言运用技能,也需要较为灵活的思维和一定的相关知识。设计这样一个情景,使语言运用的考查增加一些趣味性,也有当今电台播报此类信息实例的依据。从所提供的具体语境来看,地区差异大,天气情况多样,这为写好前后衔接的话提供了开阔的区间。如果有一定的地理常识和较为丰富的想象力,要写好这两段衔接的话并不难。

三、对联考查。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形式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形式多样,运用广泛,2005年的春节文艺晚会就是用对联串起来的,令人耳目一新。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对子一直是学习的重要内容。练习对对子能够从中学到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一些方法,也是语感培养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对联是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的整体,有的对联还包括横批。对联形式上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即上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能够做到声调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对联讲究炼字,更讲究炼意。作对联需要对每个字进行反复推敲、苦心琢磨,但是好的对联却又要求不见斧凿之痕,信手拈来,宛若天成。

2004年国家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该题的参考答案,第一题为:①祖国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第二题为: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这道考题带有一定的尝试性,因此没有提出严格的对仗和平仄要求;题目所给对联字数有多有少,提供了一定的选择性。本题不仅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也有传承中国文化的意味。

四、仿句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解答这类题目,首先需要审清题意,严格按照要求和限制变换句式,其次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最后要弄清语言表达的内涵。这里主要强调一下仿句。仿句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考点,近年一直常考不衰。答仿句题仅仅生硬的套用例句的形式还是不够的,还要力求使自己的句子做到“四有”:①有诗意。要求我们在写仿句时,像写诗那样选取一些优美的意象作为仿写对象,在语言上下功夫,力求使仿写的句子语言优美。②有新意。新意就是不落俗套,尽可能想人之所未想,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立意新、材料新都可以使所造句子具有新意。③有深意。仿句题不能仅仅满足与句式的契合,要尽可能地在有限的空间里写出有深意的句子,尽可能地去展现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忌过多地受例句限制,要尽可能跳出例句内容的窠臼。④有情味。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是点化平淡的魔水,人皆有情,情能动人,如果能在短短的仿句中写满真情,打动评卷者的得来必是高分。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能写出感情,但是拥有写情的准备和愿望确实很重要。

语言连贯表达题还有许多种形式,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建议重点放在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语段概括、延展、阐发及仿句造句上。

(王吾堂审读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