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教育模型实践价值辨析(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1:03:4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素养教育模型实践价值辨析(网友来稿)

马豫星

语文素养教育模型实践价值辨析(网友来稿)

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一个核心概念是代替“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语文素养”。同时,按照此观念提出者的解释,语文教育发展经历了三种教育模式:20世纪以前的“经典范例--诵习”教育模型,探索达半个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达到顶峰的“知识--传授”教育模型,开始于60年代、延续至90年代末的“能力--训练”(其实应该说是“技能--训练”)教育模型。而现在应该转型为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模型:“(语文)素养--养成”教育模型。这样的一个核心概念,这样的一个崭新模型,对第一线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说,实践层面的价值有多大呢?

请看笔者的认识!

(一)“语文素养”是对一个已经成熟的社会人的现实要求,是整体语文教育全局性的终极目标。

作为课程改革核心概念的“语文素养”,在笔者看来,是对一个已经成熟的社会人的现实要求,而不适用于一个未成熟的、正通过学校教育逐步达致社会化的个体,或者只能说是对未成熟的、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将来时态的期盼。“语文素养”,是整体语文教育全局性的终极目标,而非现实的教育教学目的,更不是阶段性的语文教学目标。

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请看此说法提出者的解释:“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这是“语文素养”的内涵。能够容纳最新的教育理论,站在一个完整“人”的立场,站在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立场,将人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功利价值和非功利价值结合在一起,科学与人文地提出语文教育目标,确实是一种认识上的巨大进步,应该得到肯定。然而,在笔者看来,由于缺乏客观清醒地审视作为接受教育者的学生的实际状况,“语文素养”的教育教学意义大大受到影响。

稍具教育常识的人都会明白,中小学里,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作为教育活动一极的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时期,许多心理因素和结构都表现出稚嫩性、易变性和摇摆性。因此,他们能够在语文活动方面表现出“比较稳定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吗?他们能够识辨什么样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最基本的”呢?什么样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呢?显然,按照概念提出者的说法,“语文素养”是一种完成态的心理要素和心理结构,具有稳固性、基础性和时代性,具有成熟的定型固化特点,远不是知情意尚未成熟尚未完全社会化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能够表现的。

所以,用一个反映成熟社会个体的心理要素和心理结构的、饱含语文教育终极意义“语文素养”,来分析处于一定教育情境场域里的学生,来指导具体而微的教育活动的实施,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缺乏从终极目标到具体情境场域的中介理论,是影响“语文素养”实践价值强弱的硬伤。

并且,在制度化体系化的学校教育体制中,按照“语文素养”提出者的解说,“语文素养”内的许多项单靠语文教育,尤其是在班级授课制的语文课堂教学里,也无法完成,诸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等等。这些内容属众多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公有的职责,绝非语文教育一家所能独挡,把它们也放在语文学科教育的肩膀上,会压得我们的语文教育头昏眼花,累得难以辨别自己的方向。有所不为,才有所为。否则,语文课就会变成环保教育课、破案课、表演艺术课,等等。

教育教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离不开贴近切合教育教学活动实际状况的概念来指导,离不开具有教育教学实践意义的中介理论。

(二)“语文素养”教育模型,作为语文教育终极理想体现的现实操作样式,缺乏直接的骨架和肉身,是一种混沌的状态。

马克思主义者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精神是“人”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但是,走向人类历史发展最高阶段的历程是漫长的,漫长的里程之中都有每个的阶段特征和发展模式,有每个阶段的人生境界的要求。如果直接将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即刻移植于现今的社会,用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来要求现实状态下的芸芸众生,后果不会是良好的。别国不用多说,新中国五十年代中后期的历史就是明显的例子;现在想想,那是一个多么疯狂而又荒唐的年代啊!

同样的道理,如果把语文教育的终极追求--“语文素养”,直接现实化为一种现实情境中必须采用的教育样式--“(语文)素养--养成”教育模型,使之贯穿于长达12年之久的中小学语文教育里程当中,其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就很值得怀疑。

“(语文)素养--养成”教育模型,作为语文教育终极理想体现的现实操作样式,在笔者看来,如果想在第一线的教育教学活动运行,也只能依附于“经典范例--诵习”、“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模型之中,来显现自己的精神魂魄,--它缺乏现实的骨架和肉身,难以直接地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以可操作的样式而存在。

或者说,后三种教育模型是“语文素养”模型的实现中介和桥梁。并且,后三者在教学实践层面里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滋养培育了无数英才志士、大众百姓,依然拥有巨大的现实运用潜力。虽然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弊病,但关键不是抛弃,而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充实提高,使它们更合乎时代的要求。比如说,将“经典范例”的内容进行调整,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文质兼美的范例,而不仅充斥封建道德文章,同时有关“诵习”的经验则可以保留沿用。

“(语文)素养--养成”教育模型,作为语文教育终极理想体现的现实操作样式,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认为,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过程里,可听可见可感的运用形式是不存在的。在“经典范例--诵习”、“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这三种模型的运用过程之中,分别溶注进所谓的“语文素养”教育思想,依据当前的教育教学情境,选择采用适当的模型,而不是以一种方式统摄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是语文学科教育的正途。

让我们来看看模型提出者的说明,就更会明白“(语文)素养--养成”模型是一种混沌的状态。“根据目前的认识,我们把这次改革中的语文课程模式概括为‘(语文)素养--养成’型。这里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包括………,‘养成’则是指接受和探究相辅相成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一模式是有对过去课程模式中部分内容、目标和实施方式的扬弃,但更多的是包容和整合”。在这段话里,“养成”是“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那么,教育教学过程又应如何呢?“(语文)素养--养成”是教育模型还是学习模型呢?运用“扬弃”、“包容和整合”,确实是非常正确的词语。然而,只是“部分”的“扬弃”,只是“更多的是包容和整合”;这种运作思想和方式,应该看作是对过去模型的完善提高,还是应当理解为转型成一个全新的模型呢?并且,如何实现“包容和整合”?不同模型之间的“包容和整合”、诞生新模型的可行性有多大呢?

一线的教育教学需要清晰的理论来指导,但愿这种混沌的状态能早日走向有序!

(三)语文教育是多种模型并存的域场,关键是如何选取运用、完善提高。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凭借的内容和资料,无论外在形式如何迥异,其最本源处仍是语言(广义)。语言对象涉及自然世界、社会群落、个体心灵,它可以客观地反映自然世界的运动变化,理性地表现社会群落的现状沿革,形象地展示个体心灵的亦真亦幻,承载着人类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语言,人类的语言,不仅仅闪烁着理性逻辑之光,而且也流淌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意绪情感;它不仅仅与当下在场的事物相关联,而且可以暗示、逗引不在场的东西。人类的足迹在哪里,语言也就在哪里。我们生活在语言的世界中。习得语言,运用语言,随着语言对象涉及范围的不同,语言内含理性逻辑与情绪情感因素分量的不同,语言掌握者个性经历的不同,而呈现出气象万千的方式方法、途径手段。

以语言习得为基础而构建的语文学科教育,理所当然,不能违背人习得语言的规律;正确的语文教育,即使已经形成某种操作模型,也必须同语言的习得保持本质上的一致,以促进习得。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语言习得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模型的多样化;再加上教师个性禀赋的差异、学问见识的偏重,语文教育模型更是五彩缤纷。语文教育应该是,也必须是多种教育模型并存的域场。诞生于不同时代的“经典范例--诵习”、“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语文教育模型,其实每一种都蕴涵着不同的语言习得特点和规律,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仍然有其活动的域场,不存在谁被谁完全淘汰的局面,关键是如何根据语文教育活动情境来选取运用,如何弥补它们的缺陷,完善提高它们。

联系方式:

电子信箱 mayx27@hotmail.com

作者邮箱: mayx2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