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阅读的深度开掘(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1:25:1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词阅读的深度开掘(网友来稿)

苗金德

诗词阅读的深度开掘(网友来稿)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明清小说出现之前,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诗歌发展史。而诗歌又因其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精致优美的语言,深邃幽邈的意境,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强调说,诗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因此,古诗词阅读应该得到我们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从目前的许多课堂教学来看,古诗词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重视程度远不能与“诗的国度”相称;二是急功近利,只为应试不为素质,表现为重应试技巧的传授和题型训练的讲解,而轻文化底蕴的开掘和主体亲历的感悟,与“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味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的要求,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那么,如何让古诗词阅读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以真正的提高,我以为不妨分几步进行。

一、营造氛围

古典诗歌是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所在,但因传之久远,难免让学生感到陌生和隔膜。要让古诗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老师要去引导、引领,并有意识地去营造阅读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古诗的美妙,让他们感动古诗的魅力,并最终让他们喜欢古诗,使古诗成为他们血肉的一部分。

营造之一,朗诵。诗歌是最适宜朗诵的文学作品,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谁来朗诵?自己能行当然好,如果勉强的话,我以为不如借助现代媒体来朗诵。为了让学生一进入高中能意识到阅读古诗的意义,我们可以先花一点时间让学生来听古诗的朗诵。不过所选的古诗,读来一定要朗朗上口,意思又为学生所懂,如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等,如果能配音乐、配画面更好。经这样一渲染,相信学生会喜欢上古诗。

营造之二,唱歌。这里所说的唱歌,是唱一些含有古诗成份的歌,让学生知道许多流行歌曲来自古典诗词,明白古诗其实跟我们很接近。如“春风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在水一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涛声依旧》)等等。随着DV片的播放,随着学生的歌声,相信学生对古诗的喜欢又进了一层。

营造之三,引用。言传还需身教,老师在课堂上能自觉地引用一些古诗中的名句,不仅能体现老师的文化底蕴,更能让学生觉得古诗的魅力。引用的古诗名句可浅近一些,有的还是以前他们背过的,让他们产生共鸣,有成就感。不过更多的时候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读得太少,背得更少,从而诱发他们读诗的愿望。言志类,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等岂是蓬蒿人”;景色类,如“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抒怀类,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哲理类,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等等。

二、选定读本

引起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使之持续并真正喜欢上古诗,教师第二步要做的是提供一本最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古诗选本。古诗选本很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适合高中生的不多。如何去挑选本,或者如何去筛选诗歌,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基本上是教师的事,因此一个教师的学识、见识和胆识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古诗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选本之一,课本。课本,其实不是什么选本,但对古诗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既是课本,也是选本。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新大纲首次以教学大纲的形式,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其中小学要求背诵古诗词80首,初中50首,高中50首,三个学段共要求背诵180首。应该说相对于八、九十年代的语文教材,现在古诗的入选量已经得到大幅增加,并且入选的篇目,大多是素有定评、千古流传的诗词名篇;选择的范围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近代的龚自珍。可以说,中国诗歌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但是从文化积淀、人文修养的高度来看,还嫌不够。因此许多重视诗教的老师,还是会向学生推介课本之外的诗。

选本之二,古本。这里所说的古本,是指古代人选定的诗歌读本,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这些选本历来评价很高,认为是同类选本中选得最成功的。这评价没有过头,但如果我们把读者范围圈定在高中生,我以为这些选本不是好选本,或者至少不尽合适。一是这些选本从小学开始,已经有老师向学生推荐;二是这些选本里的诗词有相当部分已经选入小学、初中和高中教材;三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些选本里的诗词有一部分不够经典;四是这些选本所谓的适合面太广,小学生可以读,高中生也可以读,其实到高中时可读的已经不多了,尤其是《唐诗三百首》。

如果一个高中老师推荐的是这些选本,那么他只是推荐而已,因为他根本不可能有意识地去引导阅读。“放羊式”成了阅读这些古本的最好方式,而我们的学生往往不适合或根本适合这种“放羊式”。

选本之三,备课本。这些诗都写在老师的备课本上,基本上是随进度而向学生推荐的,或同诗人的其他诗歌,或同题材的其他诗歌,或相关诗人的相关诗歌,等等。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个“愁”字了得,可举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和李清照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三首词核心都为一个‘愁’字,而选用的意象各别,“烟草”、“风絮”、“梅雨”表示丝丝情愁,“舴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物象表达了诗人心中各不相同的“愁”思,从而把握了意念与意象间的关系。这样的诗歌阅读显得灵活而层次井然,学生容易接受,但不足也是明显的,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受到较大限制。

选本之四,自选本。教师在系统了解古诗的发展情况和高中生可达到的古诗阅读高度后,进行自选。这种选本基本上可以包含以上三种选本的优点而避开其局限,问题是一般老师和一般学校不可能做到,其实要每位老师都这样去做不可能也没必要,现代社会讲究资源共享,因此优秀的“他选本”不失为最佳的选择。我和黄玉峰老师编过一本《古诗文新读》(古诗词卷),每一首诗均有注释、译诗、鉴赏和思考题等四部分组成。我一直在学生里用,从使用的情况来看,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一是文化底蕴增加,二是作文水平进步,三是高考成绩提高。

三、沉潜诵读

古诗阅读重在欣赏,重在沉潜诵读、把玩品味,但由于考试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盛行,曾有一段时间,理性的分析在诗歌阅读上大行其道,于是一首精美的诗歌被拆卸、肢解成几个零件,令人望而生厌。现在新课标的实施,应该说惊醒了一部分老师,但情况仍不容乐观。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元人赵文说:“诗之为教必悠扬讽咏而得之,非如他经可徒以训诂为也。”诗通过诵读,体味到一种情,一种意,一种韵味,一种意境,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体会到了苏轼那恢宏的气势;读“杨柳岸,晓风残月”,感受到了柳永那婉约的诗风;读“念天地之悠悠”,读“西出阳关无古人”,品味到的是不尽而永恒的孤独感;读“天生我材必有用”,读“千金散尽还复来”,领略到的是大丈夫的满腔豪情。通过读诗,充实了诗歌的意境,加深了诗歌本体的理解。

诗歌阅读不仅在于理解,还在于共鸣,贵在入乎其内,因此阅读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一种生命体验,而这种体验常采用涵咏玩味的方式。朱熹说:读诗“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看诗不须得著意去里面训解,但只平平地涵咏自好。”通过反复涵咏咀嚼,既理解了诗歌本体的意义,也丰富了自身的情感体验。如“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所写既是日暮春愁,又不仅仅是日暮春愁,而更重要的是流露了诗人对国是日非的殷忧和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写既是诗人对庐山的感受,又不仅仅是对庐山的感受,而包孕着诗人对生活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甚至更多。

诵读不仅在于读和品味古诗,诵读更在于熟背于心。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认为:读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陈钟梁先生在多个场合说,古诗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记性,大量的背诵、积累;初中阶段,可以开始引导学生去理解,去品味,唤起灵性;而真正悟性的获得,可能要到高中阶段,不过这也仅仅是悟性的启蒙阶段,因为真要获得诗的鉴赏力,需要不断有新知识、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的积淀。因此高中阶段仍是诵读古诗的黄金时段,诵读切不可轻易降低要求,更不可放弃。教材中所列的古诗要背,自己搞的选本中经典的诗也要背。通过大量的背诵,培养语感,品味诗意,提高阅读能力,增加人文底蕴,真正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四、点拨点评

古诗阅读最重诵读,最重体验感悟,而最忌条分缕析理性肢解,张炎在《词源》中讥吴文英的词为“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说的是同样的道理。但古诗阅读毕竟不能全靠诵读,因为古诗不但是用古汉语写的,而且还是精炼含蓄、跳跃性较大的“诗家语”,它所反映的又是古代的社会生活和古人的思想感情,因此理解古诗既要有相关的古汉语知识、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有老师适当的点拨和点评。不过这个点拨和点评是建立在对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尊重的基础上的,而不是越俎代庖,更不是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点拨在语言。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虽然有“碧草”“春色”,有“黄鹂”“好音”等丽词,但一个“自”字,一个“空”字,就写出了春色虽好但无人欣赏的孤寂环境,抒发的是对诸葛亮身后遭遇的深切悲悯之情,也是对当代英雄的企盼和呼唤。点拨语言,不仅在于让学生读懂诗歌,更在于让学生体悟到诗歌用字之妙,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点拨在语法。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学生潜咏细玩,可能会体悟得到这首诗独特的形式和所蕴含的诗意,但适当的提示与点拨会让学生理解得更快更深。如把省略的部分补上去,完整的表达是这样:昨夜雨疏风骤,(女主人)浓睡不消残酒。(女主人)试问卷帘人(今天景色如何),(侍女)却道“海棠依旧”。(女主人纠正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拨在诗意。领会诗意,这方面学问最大。中国的诗词,尤其是那些比兴诗,都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语),学生学识见识尚浅,自然需要老师的点拨。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乍看,是一首写新嫁娘情怀的诗;其实是作者进京应考时,呈给张籍投石问路的诗。作者把张籍比作新郎,主考官比作姑舅(公公、婆婆),自己比儿新娘。张籍领会了朱庆余的意图,并对他的才华作了肯定的回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点拨要注重实效,要讲究方法,不宜操之过急,不宜大包大揽。点拨不是鉴赏,更不是有理有据的逻辑分析,点拨只是诗歌诵读的辅助,只是学生有疑难时的引导。通过点拨,诗歌的句意清晰了,形象丰富了,意涵深刻了,学生的感受和体悟也更真切了。在这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写些赏析性的文章,或从语言,或从形象,或从技巧,或从内容,不求面面俱到,慎防泛泛而谈,这样,古诗阅读又自然地上了一个层次,并最有效地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作者邮箱: mjdlz@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