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五册常用文言词归类

时间:2022-04-14 11:22:4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第五册常用文言词归类

1. 河阳之北

2.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3. 惩山北之塞

4. 出入之迂

5. 聚室而谋

6. 毕力平险

7. 损魁父之丘

8. 始龀

9. 固不可彻

10. 无穷匮也

11. 惧其不已也

12. 无陇断焉

13. 投诸渤海之尾

14. 其妻献疑

15. 北山愚公长息曰

16. 楚人以晏子短

17.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18. 比肩继踵而在

19. 故直使楚矣

20. 谓左右曰

21. 齐之习辞者也

22. 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23. 齐人固善盗乎

24. 晏子避席对曰

25.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26. 拥大盖,策驷马

27. 素悍勇而轻齐

28. 倍日并行

29. 孙子度其行

-1-

30. 而旁多阻隘

31.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32. 乃自刭

33. 下邳圯上

34. 直堕其履圯下

35. 顾谓良曰

36. 欲殴之

37. 为其老,强忍

38. 因长跪履之

39. 后五日平明

40. 与老人期

41. 后十年,兴

42. 遂去,无他言

43. 旦日,视其书

44.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45.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46. 张袂成阴

47. 越明年

48. 予观夫巴陵胜状

49.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0. 朝晖夕阴

51.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2.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53.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4. 若夫霪雨霏霏

55. 山岳潜形,樯倾楫摧

56. 薄暮冥冥

57. 波澜不惊

58.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59. 岸芷汀兰

60. 皓月千里

61. 忧谗畏讥

62. 叶徒相似

63. 浮光跃金,静影沉碧

64.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65.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6.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67. 是进亦忧

68. 吾谁与归

69. 善藏柑,徙寒暑而不溃

70. 出之烨然

71. 人争鬻之

72. 予贸得其一

73. 将以实笾豆奉祭祀

74. 将衒外以惑愚瞽也

75. 吾业是有年矣

76. 吾赖是以食吾躯

77. 而独不足子乎

78. 吾子未之思也

79. 洸洸乎干城之具也

80. 峨大冠,拖长绅者

81. 民困而不知救

82. 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83. 昂昂乎庙堂之器

84. 法 攵而不知理

85. 坐縻廪粟而不知耻

86. 醉醇 农而饫肥鲜者

87. 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

88. 类东方生滑稽之流

89. 岂其愤世嫉邪者耶

90. 而托于柑以讽耶

91. 妾是以辞去

92. 公子是之不察

-2-

93.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

94. 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 孺子!下取履

3. 北通巫峡;南极潇之湘

(二)形容词作名词

1. 吾与汝毕力平险

2. 与其轻锐倍曰并行

3. 居庙堂之高

4. 处江湖之远

5. 醉醇 农而饫肥鲜者

(三)形容词作动词

1. 素悍勇而轻齐

2.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

3. 良因怪之

4. 良因异之

5. 南极潇湘

6. 峨大冠,拖长绅者

(四)名词作动词

1. 拥大盖,策驷马

2.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3. 乃钻火烛之

4. 有一老父衣褐

5. 父曰:“履我!”

6. 良殊大惊,随目之

7. 以缚背刀

8. 填然鼓之

9.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 吾业是有年矣

12.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五)动词作名词

1.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 山岳潜形,日星隐耀

古今异义词

1. 方七百里

2. 虽我之死

3. 而山不加增

4. 何苦而不平

5. 曰,坐盗

6.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7. 所以然者何

8. 寡人反取病焉

9. 谓左右曰

10. 士卒亡者过半矣

11. 曾不若孀妻弱子

12. 直堕其履圯下

13. 父去里所

14. 喜曰:当如是

15.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16. 属予作文以记之

17. 前人之述备矣

18. 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19. 则有去国怀乡

20. 至若春和景明

21. 微斯人,吾谁与归

22. 把酒临风

23.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通 假 字

2. 指通豫南

3. 始一反焉

4. 汝之不惠

5. 智叟亡以应

6. 一厝朔东

7. 无陇断焉

8.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9. 圣人非所与熙也

-3-

10.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11. 良鄂然,欲殴之

12.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3.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14. 属予作文以记之

15.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6. 贾十倍,人争鬻之

17. 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18. 坐縻廪粟而不知耻

19. 将衒外以惑愚瞽也

文言虚词

A.“之” a. 代词 b. 助词“的” c. 动词,到、往 d. 调节音节,助词

e. 主谓句结构助词 f. 宾语提前标志,助词 g. 表陈述语气的助词

1. 惩山北之塞

2.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 始龀,跳往助之

4. 甚矣,汝之不惠

5.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6. 先天下之忧而忧

7. 久之,蛇竟死

8. 操蛇之神闻之

9.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0. 投诸渤海之尾

11.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12. 吾欲之南海,何如

13.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千里也

14.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15. 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16. 遂成竖子之名

17. 良因怪之,跪曰:“诺”

18.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9. 良殊大惊,随目之

20. 属予作文以记之

21.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2. 子将安之

23. 今子是之不察

24. 公将鼓之

25. 何陋之有

26. 无御之者

B.其 a. 人称代词 b. 指示代词(“这”、“这些”、“那些”或“其中”,“其中的”)

c. 语气助词

1. 其妻献疑曰

2. 其如土石何

3. 惧其不已也

4. 帝感其诚

5. 其贤者使使贤主

6.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7. 增其旧制

8.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9. 其喜洋洋者矣

10. 既克,公问其故

11. 殚其地之出

12. 予贸得其一

13.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

14. 退而思其言

C.焉 a.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b.疑问代词,哪里 c. 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呢”、“吗”、“呀”、“了”

1. 且焉置土石

2.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 无陇断焉

4. 又何间焉

5. 惧有伏焉

6.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7. 永之人争奔走焉

8.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9.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0. 寡人之于国,尽心焉耳矣

1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2. 时而献焉

-4-

D.为 a. 动词 b.介词 c. 名词

1.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2. 使子为使

3. 为其来也, 臣请缚一人

4. 橘生淮南则为橘

5. 明日为五万灶

6. 为其老,强忍

7. 良业为取履

8.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9. 或异二者之为

10. 甚矣哉为欺也

11. 齐号为怯

12. 一人去为市

13. 故为之说

14.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E.以 a. 介词 b. 连词 c. 动词 d. 句中助词 用“有以”、“无以”的形式出现,译时,同“有”、“无|”一起译成“有什么”、“没有什么”或“不能”。

1.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2. 河曲智叟亡以应

3. 吾欲辱之,何以也

4. 虏太子申以归

5. 父以足受

6. 以故东徙

7. 属予作文以记之

8.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9. 吾赖是以食吾躯

10. 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11. 将衒外以惑愚瞽也

12. 而托于柑以讽耶

13. 以塞忠谏之路也

14.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15.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16.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17. 以伤先帝之明

18. 必以信

19.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F.“而”作连词 a. 表并列 b. 表顺接

c.表转折 d. 表修饰 e. 表假设

1.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 聚室而谋曰

3.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4. 而山不加增

5. 退而思其言

6. 令齐军善射者夹道而伏

7.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

8.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9. 玉质而金色

10. 予怪而问之曰

11. 盗起而不知御

12. 醉醇 农而饫肥鲜者

G.乃 a. 副词“于是”、“就” b. 副词“才” c. 副词“竟” d. 判断动词“是”

1. 乃弃其步军

2.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3. 乃钻火烛之

4. 乃自刭

5. 乃重修岳阳楼

6. 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7.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 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H. 则 a. 表判断“是”“就是” b. 连词“那么”“就”“于是”“就要” c. 转折连词“可是”“却”

1.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2.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 登斯楼,则有去国怀乡

4. 然则何时而乐耶

5. 则吾斯役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6.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

7. 非死则徙尔

8. 其余,则熙熙而乐

-5-

I. 然 a. 作词尾“…的样子” b. 指示代词“这样”“那样” c. 动词“是的”“对的”“认为…是正确的” d. 转折连词

1. 处士笑而然之

2. 良鄂然

3. 杂然相许

4. 满目萧然

5. 河东凶亦然

6. 足下以为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

7. 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

8.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9. 出之烨然

10. 然则何为使子

11. 所以然者何

J. 于 a. 表行为发生的处所 b. 表时间

c. 表范围 d. 表对象 e. 表比较 f. 表被动 g. 助词,无义

1.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3. 告之于帝

4.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

5. 韩告急于齐

6. 何有于我哉

7.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

8. 苛政猛于虎也

9. 欲报之于陛下也

10.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1. 余将告于莅事者

12. 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

13. 而归重于不肖

14. 问姓名于士大夫

15. 其所市于人者

16. 置于市,贾十倍

一 字 多 义

阴:①达于汉阴

②阴风怒号

③张袂成阴

④佳木秀而繁阴

使:①使子为使

②齐命使各有所主

③不肖使使不肖主

④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

对:①晏子对曰

②贼易之,对饮酒,醉

生:①坐盗

②口技人坐屏障中

③满生宾客无不伸颈

④坐縻廪粟而不知耻也

固:①固不可彻

②齐人固善盗乎

方:①方七百里

②今方来,吾欲辱之

习:①齐之习辞者也

②学而时习之

子:①晏子使楚

②然则何为使子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④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⑤挈妻子而去之走

御:①其御之妻

②其夫为相御

将:①齐使田忌将而往

②出郭相扶将

③宫使驱将惜不得

④晏子将楚

⑤魏将庞涓闻之

⑥齐威王欲将孙膑

既:①既而归,其妻请去

②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号:①齐号为怯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③号呼而转徙

④阴风怒号

白: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②见白书

-6-

书: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②见白书

许:①遂许光帝以驱驰

②长五分许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

名:①以此名显天下

②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③名之者谁

夫:①荷担者三夫

②夫大国,难测也

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业:①良业为取履

②我业是有年矣

③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顾:①顾谓良曰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殊:①良殊大惊

②然审视殊无所见

③盖追先帝之殊遇

直:①直不百步耳

②直堕其履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诸:①投诸渤海之尾

②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③信钓于城下,诸母漂

道:①马陵道狭

②是非君子之道

③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④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所:①至良所

②父去里所

③优劣得所

去:①西蜀之去南海

②挈妻子而去之走

③去死肌,杀三虫

通:①政通人和

②然则北通巫峡

极:①南极潇湘

②感极而悲者矣

空:①浊浪排空

②长烟一空

一:①在洞庭一湖

②一碧万顷

③长烟一空

和:①政通人和

②春和景明

或:①而或长烟一空

②或异二者之为

③一食或尽粟一石

何:①此乐何极

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③吾欲辱之,何以也

干:①则干若败絮

②洸洸乎干城之具

若:①则干若败絮

②若所市于人者

③更若役

市:①若所市于人者

②置于市,贾十倍

③一人去为市

④市者还,得童,大骇

⑤昨日入城市

⑥愿为市鞍马

退:①退而思其言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

薄:①薄暮冥冥

②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会: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②会宾客大宴

且:①年且九十

②且焉置土石

已:①惧其不已也

②可以已大风、挛跪、瘘

若:①若所市于人者

②则干若败絮

-7-

食:①大丈夫不能自食

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③吾哀王孙而进食

是:①斯是陋室

②是进亦忧

左右:①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②当继此有进于左右

句 式 练 习

A. 省略句

a. 省略主语 b. 省略谓语

c. 省略介词 d. 省略宾语

例:(它们)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1.(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 )杂然相许

3. 帝感( )其诚

4. 父已先在,( )怒曰:

5.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 )分人

6. 小惠未遍,民弗从( )也

7. 可以( )一战

8.( )遂逐齐师

9.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10. 贫者自南海还,以( )告富者

11. 山水之乐,得之( )心而寓

之( )两也

12. ( )战于长勺

13. ( )遂去,无他言。( )不复见( )

14. 或异( )二者之为

15.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 )是蛇者乎

16.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 )此

17. 濯( )清涟而不妖

18.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 判断句

a. 用“…者…也”(或句未用“也”,

句中用“者”)

b. 不用“者”、“也”

c. 用“为”、“乃”、“则”表示

1.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 王不三除皆山也

3. 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4.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 夫战,勇气也

6. 夫大国,难测也

7.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8.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9.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0. 臣本布衣

11.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韦、允之任也

1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3.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14. 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也

15. 莲,花之君子者也

C. 介宾短语后置句

例:于大门之侧为小门

1. 韩告急于齐

2.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3. 苛政猛于虎

4.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5.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15.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6.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

D. 提宾句

a. 有由“不”、“未”、“莫”、“ ”、“无”

等否定词构成的否定句中,代词作

宾语,放在动词前。

b. 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凭借“是”、“之”

宾语提到动词前。

c.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

词或介词前

(一)例:何苦而不平?(c)愁什么挖

不平?

1. 何陋之有?

2. 唯汝是问。

3. 何有于我哉?

4. 吾欲辱之,何以也?

5. 王曰,何为者也?

6. 何以战?

7. 微斯人,吾谁与归?

8. 子将安之?

9. 王曰:“何坐?”

10. 彼不我恩也

11. 吾子来之思也

12. 时不我待

13. 公子是之不察

14. 卖炭得钱何所营?

(二)例:而城居者未知之也(“之”作

“知“的宾语)

1. 古之人不余欺也

6.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7.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8.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9.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10. 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11.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12. 欲报之于陛下也

13. 苟全性命于乱世

14. 咨臣以当世之事

-8-

2. 彼不余听也

3. 天地人鬼,皆不之畏

4. 吾不之爱

5. 再问之,三问之,皆不之应

6. 人莫之知也

7. 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E. 主谓倒装句

1. 甚矣哉为欺也

译:

2. 甚矣,汝之不惠

译:

F. 固定句式

1. 然则……

例: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而何时而乐耶?

2. 得无……耶(乎)?

例: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 若夫……

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4. 至若……

例: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5. 果能……耶?

例: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6. 孰不……乎?

例: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平可象也?

7. 孰知……乎?

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8. 又何往而不……不哉?

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9. 岂其……耶?

例:岂其愤也嫉邪者耶?

10. 岂若……哉?

例:岂若吾乡邻之旦旦不是哉?

11. 安……也(耶)?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12. 不亦……乎?

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9-

13. 孰若……耶?

例: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14. 何……之有

例:何陋之有?

15. “奈何”、“如何(何如)”“若何(何若)”相当于“为什么”、“怎么”、“怎么样”或“怎么办”

  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怎么样)

    民不畏死,奈何死惧之?

(为什么)

16.“奈……何”、“如……何”、“若……何“相当于“(把、对)……怎么样”、“(把、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陋,如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