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品读四法(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2:09:4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的品读四法(网友来稿)

国良

语文教学的品读四法(网友来稿)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读法”,更易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从四方面谈谈“品读”的艺术。

  一、品得细 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一句话一句话地、多角度地反复地咀嚼品味语言材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

  我的体会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抓住那些凝聚作者情感的,闪烁作者独到感受的精华文段、重点语句、关键字词进行细细品析。这样既可以在字、词、句的咀嚼中领略作者遣词造名的功力,体会其用法的精妙;又可以更深、更全面地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作品的思想,语言的风格等,达到对文章“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认识效果。

  二、品得深 就是对课文见解深刻,经过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品读,从别人不易读或不能读的地方读出味道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幽发微、扣问弦外之音,揣摩语言外壳下蕴含的深层次含义,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可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如鲁迅先生《药》一文,对坟场有这样的描写:“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迭迭,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我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将丛冢(坟墓)比作“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而不说“宛如叠在一起的馒头”?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便明白到“穷人的丛冢”与“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构成比喻,不仅是形似,深层含义是阔人家的快乐、幸福是建立在穷人的贫困乃至死亡之上的,与作者的思想产生了共鸣。

  三、品得美 就是从“美”的角度、“好”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品味揣摩,品评欣赏文中不同凡响的表达艺术,从而产生审美激情,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品读美文时,教师要善于从“美”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美点寻踪”,无论是用词、写句、层次、结构,还是音乐、画面、形象、思想等,都可让学生用自己审美的眼光去追寻和探究,发现其美的所在。如果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能与庄子一起逍遥游,与苏轼同游赤壁,随毛泽东独立洲头,跟随李乐薇作客空中楼阁,岂不美哉!

  四、品得奇 就是角度丰富,视野开阔,通过多角度鉴赏和思辨分析,进行科学的审美判断,形成独创的见解,发别人所未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根据课文特色,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多个论题,让学生进行鉴赏评析。譬如教《祝福》,我调动学生的多向思维,讨论议定了十多个论题:①《祝福》的对话描写赏析;②祥林嫂三次肖像;③祥林嫂一生的悲剧;④祝福的人性恶;⑤《祝福》的语言特色;⑥生动的细节描写;⑦鲜明的性格刻画;⑧从《祝福》看鲁迅小说的风格;⑨爆竹声声话人情;⑩祥林嫂--时代的悲剧;紒紜矠失语人的悲哀;……这样从不同角度鉴赏,使学生按自己的个性探讨,产生独特的启迪与体验。

作者邮箱: guoliang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