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2:16:4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绿》 教案教学设计

                                 朱自清

《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梳理文章的结构,弄清作者行文思路。由寻访梅雨瀑写及梅雨亭,并以此为“观察点”,展示、描绘周围环境,进而细写梅雨潭水醉人的“绿”。首尾两段言简情深,起领、收束十分严整。

  2.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特别是比喻)表现出梅雨潭水的“绿”神奇而充满活力;单调的绿色被作者写“活”了,赖于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

  3.体会全文的基调:清朗明快,洋溢着勃勃生机。要求学生按这种基调练习朗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绿》,写于1924年。当时朱自清先生在思想上比较健朗,基本上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因而文章也写得清朗明快,优美的文字中满蓄着勃勃的生命活力。学生从内容到思想上都易于领悟,教师要少讲,讲精,带领学生从语言特色入手进行鉴赏。

  教学重点是梳理结构。千字短文,讲究字字珠玑,立意又很深刻,没有缜密的布局是不行的。完成此项任务不难,也不费时,关键是引导得法(抓文题,抓首尾段;抓有“体感”的景观,抓难以赋形的水色)。

  教学难点是为什么不入笔就描绘潭水之绿,为什么要多层次地进行比喻、比较、联想。“女儿绿”的含蕴意义以及人称代词的变换,(对同一事物)也需引导学生弄懂。

  没有联想,没有比较、衬托,一味地直写绿色很容易败笔,《绿》的艺术特色也包含成功的联想、比较与衬托,这一点在教学中不容忽视。

  讲与诵读的紧密结合,是保持文章“原味”的可靠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预习效果:通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发现学生对作品格调的体悟程度,进而调整教师“主述”的侧重点。这,也是培养教师应变能力的一种方法。在讲析过程中还要多次读原文的有关语段。总之,这节课要有琅琅的读书声。

  2.抓住文章的感情线索。这对吃透作品立意极有帮助。

  3.梳理文章结构,弄清铺垫部分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体会作品的整体美。

  4.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捕捉”景物特点来抒发情感的(即“情景交融”)。

  教学过程

  在讲授前布置以下预习内容:

  1.打一段50字以内的腹稿介绍朱自清,要包含以下内容:

  ①朱自清的“字”及生卒年。

  ②引用毛泽东对朱自清的有关评价语(提示:可查阅毛泽东著《别了,司徒雷登》一文)。

  ③从现代文学史的角度,对朱自清作出的最简约评价。

  (参考答案: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他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

  2.默读一遍课文,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对生难字词做到“三会”:会读(包括正确拼音)、会写、会释义(结合原文语境),并将其制成“词语卡片”。

  附:词语卡片样式

  卡片大小约为64开,可利用旧挂历纸制成。

  3.练习朗读,读后在课文标出你最喜爱的语句(画红色波浪线)。

  一、讲授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作品给同学们留下了深深的美好的印象。让我们一起背诵《春》结尾那几行令人感奋的名句吧: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蓄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板书课题及作者:

  绿(节选自《朱自清文集温州的踪迹》)

  朱自清

  二、检查预习效果。(实际上,至此已开始了《绿》的课上讲读活动)

  1924年,朱自清在浙江温州省立第十中学教学,工作之余写了一些散文。后来,他把这些文章编在一起,总题为《温州的踪迹》,《绿》是其中的第二篇。下面请同学们试着朗读一遍,注意字音准确,语速切不可过快;至于用什么样的语调,全凭你的理解而定。 

先由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完整读一遍,然后再请一位学生读第3自然段,再由2-3名学生读第2、3自然段中最为喜爱的语句。

  (说明:由引入谈话到反复读毕,用时掌握在20分钟以内。关于《温州的踪迹》不展开介绍,但教师应阅读其全部作品--除《绿》外,还有《白水漈》、《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航船中的文明》)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如出现字音读误,则必须及时矫正。

  三、文章结构的梳理。(兼及内容)

  1.课文题目仅一个“绿”字,简明、醒目,标示出行文的中心内容。“绿”,处处可见,这里的“绿”不是泛说而是专指--

  梅雨潭的绿(板书、要学生答出这几个字)

  省略定语、突出中心词。

  绿,离不开梅雨潭,当然要写梅雨潭的景观了。

  第2自然段集中写了梅雨潭。

  梅雨潭的特质是什么?用原文一句话回答。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板书)

  既然是瀑布潭,便由两部分构成(板书):

  (以下讲述便可利用上面板书的构架,其它板书文字尽量缀附其上)

  2.第2自然段主要写的是瀑流

  位置--梅雨瀑在仙岩三瀑布中居“最低”处。

  声响--“花花花花”(刚到山边便听得见)。

  形、色--“白而发亮的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

  以上悉用“简笔”。为了细写,作者交代了一个观察点(当然也是一处景观)--

  梅雨亭

  虽然对“亭”的形状、气势也有描写,但目的还是写“瀑流”:

  人(作者)与潭流的位置更明确了(让学生找原文语句--“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以看见它的全体了”)。

  当时的季节、天气也顺笔写出十分自然

  再次写瀑流的声响、动态的状貌(让学生读有关文字)

  由宏观写瀑流转入细腻描绘飞溅的水花

  --于结构上看,是描写的推进

  --于内容上看,交代了梅雨潭的名称原由

  --于技法上看,自然插入作者的评议感触,景中见情,用笔散淡,散文的特色轻巧巧地表现出来了。

  3.儿星入怀的水花,撩拨了作者的情致,他在亭中坐不住了--

  第3自然段起句承上连下,十分巧妙: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这里显然是写瀑流下的“潭水”了--全文开始“出绿”(“出绿”是摄影术语,指充满生机的基调色在作品中出现)。

  怎样写“绿”,我们暂且不谈,但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句句不离梅雨潭的绿,越写越迷人,越写越富于情致,则是一读就感受到的。因此,这一段是全文的主体。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第3段的行文内容

  A 梅雨潭神奇的绿色使人心醉。

  B 作者对“绿”有特殊的感情。

  C 作者着意写梅雨潭醉人的“绿”。

  D 梅雨潭的绿是无与伦比的。

  (显然B、D两项都不准确,都没有反映出第3段的“主要信息”;A、C相较,C更妥切,既表明了描绘对象又表明了行文重心)

  上项提问可以用“投影幻灯”辅助进行。

  4.再看首尾两段在谋篇布局上的作用

  先说第4自然段,与首段紧密呼应,用字几近一致,仅仅多出“不禁”二字,既是感情的必然发展,也是行文水到渠成的归宿,极稳重地收束了全篇,把奔放的感情“蓄”在“惊诧”二字中,交由读者品味、想象。

  第1自然段不仅以交代揽胜的时间、地点、人物作为记游的领起,“惊诧”一词还标明了全文的抒情线索。并非罕见的“绿”怎么会使大作家“惊诧”呢?悬念顿生,引起读者的兴趣,这样的一句话,作为起首段无论从结构上或艺术效果上看都是极为适合的。

  (上面的内容,应由学生“凑集”出来,然后再由教师作准确的小结)

  以上教学活动,应在20分钟以内完成

  四、布置作业。

  1.写一段话,表述《绿》的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

  《绿》结构小巧,布局精美得体。全文不足千字,由四个自然段组成,首尾两段都是一句话,点明创作主旨。第2段写梅雨潭整体景观为第3段细写梅雨潭水神奇的绿色作了扎实的铺垫,美中见美,中心突出。

  2.将老师在课堂上书写的“提纲式”板书加以完善,既能表明文章结构又能反映主要内容(此题为选作,收集一些“佳作”在教室内展示,供同学们比较、参考--可交科代表协助老师完成此项工作)。

  3.将事先印好的思考题发给学生,在下一课时中进行征答、讨论。

  附:思考题

  1.辨析加点词语的内容

  2.文学作品中常出现与事理相悖的语言(有人称其为“非逻辑语言”)但它却能表达真实的感情,如:

  “他永远离开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但他又走进这个世界中每个追求真理的人的心中。”

  请你从《绿》文中找出这类语句,并讲讲它的作用。

  3.“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朱自清先生在《绿》中成功地运用了比较法,使人感受到只有梅雨潭的绿,浓淡适度,明暗相宜,妙不可言。请找出有关文字加以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体会课文中精彩语句的艺术效果,初步了解一点鉴赏知识及方法。

  2.进一步熟悉课文,弄懂作品立意,正确把握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检查上次课布置的“写话”(概述《绿》的结构特点)。

  拟检查2-3人,如学生答不完整,则由教师补充。

  (教师所作的参考答案,可用幻灯映示)

  2.集体诵读《绿》第3自然段。

  二、新授内容。

  1.对第2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让学生讨论:

  ①若不写这一段,全文的艺术效果会受到什么影响?

  ②作者为什么要写梅雨亭?

  教师分析、小结:

  作者要写的是梅雨潭的绿,先总写梅雨潭的景观是为写“绿”作必要的铺垫。如果起笔就在“绿”上做文章,不仅使读者觉得突兀,在行文上也会很困难。梅雨潭的绿使作者“惊诧”有两层原因:其一,梅雨潭的景色极为诱人,飞瀑形色俱佳动人心魄;潭水汪汪一碧引人遐想。动静结合,本身就富有审美价值。试想,只给读者展示一潭凝滞的死水,文章会多么呆板,作者要极力表现的意旨--派勃发的生机-- 

也必然会受到限制。其二,飞瀑流泉的美姿,苍鹰、白云、青山、绿草的和谐色彩,可以说得上赏心悦目了,但毕竟不抵“梅雨潭闪闪的绿色”“离合的神光”更“招引”游人。天外有天,美中有美,文章蓄势饱满,待到第3自然段专笔写绿时,自然是一发不可收了。

  这一段文字,笔头甩得开又不枝不蔓,领人进入佳境,在读者带着悬念与作者一道去追捉神奇之绿的途中已经有了一番美的享受。

  写梅雨亭不属于节外生枝,它是作者审视整体景色的驻足点。写亭是为写瀑布服务的。当然,梅雨亭也是梅雨潭整幅风景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作者就顺势描写了亭的位置、气势以及亭上之人的感受。散文的自如性在这里得以表现。梅雨亭是临潭赏瀑的最好去处,作者在亭中居高临下,潭上美景尽收眼底,写景的文字也自然层次清楚,条理明晰了。

  2.先扬后抑,以甲衬乙的写法,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艺术效果。

  讲这个观点(这也是一个鉴赏点)时,以上课最后布置的《思考题》第2题为引发。

  教师:作者最终还是要写“绿”的,第3自然段哪两句写出了他对潭水之“绿”的偏爱?(提示:这两句话好似不合事理,但很入情理)

  答案:“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估计这个知识点会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因此可以让他们多说说,各抒己见。目的是理解这种手法的作用。这样,学生更会加深理解作者在文中安排第2自然段的用意了。

  上面提到的原文中的两句话,尽管没有直接写“绿”,但它却是全段的主旨句。要体会第2句的作用:这一句使第1句中的“不合逻辑”变得耐人寻味,合于情理了。另外,这一句统领了下文对“绿”的细腻描写,意味作者要以情入景,以景抒情。

  (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收集类似的语句加以体会)

  3.在将“绿”人格化的基础上,作者多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绿”的灵性、质感。

  让学生边读边体会边归纳。

  应出现以下板书:

  4.作者并不满意这些比喻,又调动了其它手法来写“绿”(通过提问来实施,引入上课《思考题》第3题的答案)。

  板书:

  (上表中画横线的两个短语,启发学生提出来)

  这一处比较,很有特色,冲破了一般的模式--用具有明显差异的同类两事物作比较。作者选的都是名胜佳处,白璧觅瑕,既“苛刻”又有意趣。几句话构成一组,文字美,结构也漂亮。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阅历很丰富,平时观察很细致;材料成竹在胸,一旦用时,信手拈来。这几句写得精彩,还在于作者变换了手法,由描绘改为评说,抒情色彩也十分浓重。

  5.展开丰富的联想,凸现作品的立意。

  《绿》是写景散文,但不单为记景也不拘泥个人的审美情趣,它的立意是很高的,仔细品味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对梅雨潭奇异绿色的描绘来歌颂青春活力、咏叹生命之绿常在。全文明朗的格调,活泼的节奏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更有说服力的还是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的联想。

  引导学生体会有关语句(“大约潭是很深的……她必明眸善睐了”),师生共同分析。

  板书:

  总之,在对“绿”的歌咏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文章充满了高尚的情趣,流溢着活力。

  三、对上一课时留的《思考题》第1题进行讲评,重点是解决“人称转换”的作用(“她”是梅雨潭之绿的喻体--“小姑娘”,这样写更加亲切,拟人效果更真实,作者忘情于绿,物我同化,景语、情语浑成一体)。

  四、布置作业。

  1.表情朗读全文,可自己录音,择时互相交流。

  2.写一篇短文:《“女儿绿”解》(见解不求同一,言之成理即可。全文在400字以内)

  3.在自习课上重读《绿》(默读),并把你欣赏的词,短语圈点出来加以品味。

  (注:第一课时前预习第1题--写朱自清介绍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