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两难处境(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2:35:4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作文教学的两难处境(网友来稿)

新疆巴楚县第二中学语文组 李成林

作文教学的两难处境(网友来稿)

记得上大学时,教我们《写作教程》的教授第一节课曾风趣地说:“写作没有捷径,别对我的期望值过高。假如趴在你耳朵边嘀咕几句,你就能成为著名作家,我早就离开讲台,去开著名作家培训中心了。”教授的言外之意是,写作即创造,不能投机取巧,不能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不能异想天开痴心妄想名师或大家随便指点几下,就能一举成名。,要靠坐冷板凳勤学苦练才能有所建树。当然这不是就一般写作而言的,而是指达到文学上的某种境界。

我受教授的影响很深,刚走上讲台那阵,我天真地认为,只要学生多读多练,写个考场作文应该可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于是乎,我教学生作文不因材施教,不加分析地沿用了教授的理念。我一再给学生强调,我手写我心,好文章就是抒发自己的真性情。课余多阅读勤练笔,考场才能文思如涌,妙笔生花。在作文辅导课上,我很少涉及写作方法,更不谈作文规律。学生的习作完全是开放式的。我不提任何要求,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学生的认识和内心感受,原原本本反映在作文中就行了。我自以为这是最先进的作文教学方法。因为学生在理念上没有受我的“污染”,在方法上没有受我的限制,写出的文章应该像出水芙蓉,一尘不染吧。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学生作文的个性有了,新意有了,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习作中记流水账的少了,敷衍了事的少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可问题也接踵而至,学生在考场应试时,有的字数达不到要求,有的文题不符,有的思想偏激……也许平时随心所欲习惯了,学生根本没把考试的规则放在心上。结果文风新了,却不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得不上高分。学生进入高三后,见考场作文总得不了高分,渐渐对我讲授的作文方法失去了信心,提出了质疑,一致要求我在作文课上给他们讲些写作技巧。有的学生很干脆,直截了当地说,只要教会他们写好应试作文就行了,毕业以后又不搞文学创作,谁在乎什么文学功底呢?更何况,多读多练,那是多么慢的功夫,高三的复习这么紧张,总不能为了写作,把时间都搭进去吧。

学生持有异议,我不敢大意了,觉得以前的教法确实不妥。于是我改变以往那种自以为培养大家的作法,决定教学生一个作文速成法,尽量按照考场作文的规则周密系统地指导,尽量贴近考场作文的要求。

为了积累话题材料,我要求学生做到一背二抄。一背二抄就是背话题材料,作摘抄或剪报,每天让学生在黑板上抄一条成语一句名言警句。为了做到形式新颖,不惜让学生在文体上下功夫。什么小说、戏剧、散文、杂文齐上阵,甚至应用文的形式,诸如诉讼状、证明题也粉墨登场。为了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我讲解考场满分作文时,常常将文中的引用材料用红笔划出,让学生依样葫芦画瓢,人家怎样引怎样用,我们学着怎样引怎样用。引用材料涉及史学、哲学、儒学、文学、宗教,让整篇文章充满文化气息。为了提高学生语言水平,我还要教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怎样综合运用各类表达方式。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我对学生作文小到字数卷面整洁,大到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有严格的规定,决不允许他们越雷池半步。同时,我从应试的角度,跟学生一起揣摩阅卷老师的心理,研究怎样作文才能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

一年下来,学生高考完毕,个个兴高采烈。他们在语文科目的估分上,作文普遍估了四十二分以上。高考成绩下来以后,却出乎意料地准确。

学生喜气洋洋,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心里明白,他们的作文基本上是新时代的八股文,千篇一律,不会有什么创意。即使语言华丽一点,也只不过堆砌了些名言警句吓唬人而已。

要培养学生的创作个性,当然是开放式的作文辅导比较好,可是这样做,学生在考场上得不上高分,有误人子弟之嫌。严格按照考试规则来辅导作文吧,实在不是我的本意。可这是追求短期效益的最有效的捷径,只要学生考试能管用,就能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十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上何去何从,我一直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

作者邮箱: xjbclcl@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