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激发兴趣开始

时间:2022-04-14 13:02:2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激发兴趣开始

李建平

“语文推教”,“语文课难上”、“学生不重视语文”等。几乎被大家公认,因此,我们应该寻找产生这种情形的原因,更应该寻求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以便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爱好是成功的一半"。对刚刚升入高一的尚带很浓稚气的和盲从的学生来说,首要的是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选入教材里的文章,不乏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学生时这些作品的高妙处不易发现。即使有所发现,也不过是支离破碎的、很难在心中留下美的形象,如果老师给梳理一下,总结出一个较完整的东西讲给学生,其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如《雷雨》这篇课文,一位老教师就处理得很好,他首先介绍人及相互间的关系,然后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讲解绘声绘色。朗读声情并茂,再现了以周朴园为中心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从而“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说者融情,听老动容。至此,剧作者、讲授者、听讲人脉搏共同跳动,血液一起奔涌.这样的讲课每句话都有分量,每段讲解都有知识,听每一堂课都是享受,学生听不厌,读不烦。周朴园冷酷专横,贪婪凶残,伪善自私;鲁侍萍正直善良,刚毅团火的性格特征,使人经久不忘。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盼望上,学生高兴听。

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文学作品都有鲜明的艺术形象,这形象,是作者思想惑情的投影,是作者美学理想的造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文学作品,容易启发学生开动形象思维的机器。在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让作者的思想感情现身,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情者,文之经”。在语文教学中倘能找出文章的经络--情感,并顺藤摸瓜,语文教学一定能够开创生动活泼的局面,《荷塘月色》一曲几成绝唱.其朦胧月色。缥缈荷香,亭亭菡萏,脉脉流水.使作者产生淡淡喜悦;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我什么也没有。让游人流露出缕缕哀愁;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忆罢江南热闹群君的情景,回到妻早已睡熟的屋子,苦闷、彷惶,逃避而又不能--心情颇不宁静,作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情与景的投影,陶醉中外客,吸引八方人。学生一旦有所发现,自然不会轻易抛却。

语文教材中名胜古迹随处可见。泰山,天山,褒禅山山山峻异,水洞,石洞,金华洞洞洞神明,姚鼐踏雪攀援,领略“苍山香雪,明烛天南”之胜景;李健吾登山遇雨抒写了“有雨趣而无淋溜之苦”的感慨;杨朔泰山极顶沐浴了社会主义强劲东风,语文教材中名人佚事收不胜收。醉翁千年不醒;黄鹤展翅万古雄姿;欧阳子、孙峻卿赋秋一悲一喜;巴尔孔克写尽了人间喜剧,哥德椽笔描抹地狱天堂……文学殿堂富丽堂皇,文学长廊珠宝生辉只要人们窥视一下便会留连忘返。

语文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扣击一下文学殿堂的门扉。去漫游一项文学的长廊,语文教学便成功了一半。

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撞击学生心中文学的火花,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做起来,从高一做起。从第一节课做起,成功这一半,再去争取另一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