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过程的和谐之美(另眼看新洲)(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4:17:5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追求过程的和谐之美(另眼看新洲)(网友来稿)

  就像黄冈在中国教育中很有名气一样,我想新洲在武汉中学教育界也应是一个重量级的词语。

追求过程的和谐之美(另眼看新洲)(网友来稿)

  对新洲的关注,不是一年两年了,对新洲的模仿也一直是个进行时。但仔细观看,新洲人也不咋样:论才气也只那样,论教书水平也就一般,论经济实力还不如咱好,论教育理念还不如咱新,论“坐功”咱也未见比他们差(我区五个加强早实施了),但你说怪不怪,中考、高考咱们就是不如他?

  是什么原因呢?可谓莫衷一是。有人说新洲的孩子很吃得苦,惟书是读;也有人说新洲的家长对教育很支持,把读书当作跳出“苦海”的出路,真下在信守“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还有人说新洲的学习风气很好,社会各界尊师重教,并举了一个夸张的例子,说是像一个教育局长这样级别的官员,只要是在路上坐车遇到一名学生上学,一定会停下车来,询问一番,并将该学生送到学校后再赶路。

  这些观点莫不是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宏观方面在找原因,而很少从我们教师的角度,从教师制卷答题等微观方面找原因。这次月考,我们参考了新洲试卷,与同事聊天时也谈及新洲试卷,交谈中无不生发出“新洲试卷看起来就是爽”的感叹(不排除“哈新洲”),我也亲自对照着命了试题,而且今天还改了部分试卷,趁着监考无事可做,但可思想问题之机,我对此进行了一番仔细分析,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我以为在很多时候,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是关注了“起点之美”(盯住学生在接手时的成绩,静态地为之定位)、“终点之美(过早地用中考眼光衡量学生与教学)”,而忽视了在二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实现由“起点”到“终点”跨越的“过程”之美,尤其是忽视了“过程”的连动之美、“过程”的协调之美,“过程”的和谐之美。

  这一点,从新洲卷的“制卷”、“改卷”、“评卷”中得以清晰的呈现(虽然新洲卷七、八、九三个年级同考中考型试卷也是明证)。

  先看“制卷”。出题形式上,他们的补课测试卷,并未机械式的套用中考试卷,而是在大体兼顾中考能力点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补课所学内容中的文言文,出题形式是不拘一格地出现了解字题、翻译题、简答题,用短平快的方式高效地检测所学重点。试卷内容上,填空题考查了诗文中的观点句、名句,没有刁题怪题(江夏试卷喜欢来这一手,如填空题常搞一题不要求背的段落,非要与师生过意不去,导致有些人还争相仿效),文言文词句考查的也是一些精典实词与精典范句,没有另辟蹊径。这一制卷模式,是不是新洲人的聪明之处呢--他们知道在哪里打基础,在哪里发展能力!我私下里想着。读了他们的现代文阅读题完全让人相信是这样的了!选文《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从文体形式上偏向记叙文,给人以哲理的思考,这与《骆驼赋》《安妮日记》《热爱生命》等文体类别惊人相似。而出题上又紧扣中考能力点,方向感强,题意明确,学生有话可说,有分可得。这样的题,简单中不乏一丝理性,行进中透露出一份智慧。

  再看“改卷”与“评卷”。这些动套的过程虽然无从知晓,但从卷面上的评改痕迹与赋分来看,他们改卷是带着关爱的,如:第15题:“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此题3分。答案只要是点到了“心存感激”之类的字眼都得了全分。这样的答案要是让我们的老师去改,一定会扣上1到2分。他们认为还要加上“品学兼优”,“贫困生”等。相反,他们对文言文的评改是相当严格的,因为这是检查的重点。“评卷”是有重点的,可能文言文与阅读此次评讲的重心吧,作文没有多少痕迹,切入分较高38分以上(而不是我们的35分左右)。

  “制卷”紧盯教学内容,“改卷”在呵护中在禁区,“评卷”有方向,这三者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呼应,不是很好地形成了一种过程的连动之美、“过程”的协调之美,“过程”的和谐之美吗?试想,这样一次考试实现一个目标,一次考试实现一个夯实,一次考试得到一点收获,日积月累,怎能考败?

  反观我们,往往是有月考,但无主题,只是“尽人事”;有制卷过程,只是随意拼盘,方向感不强;有改卷过程,只是以“是要田了还是要秧了”为理念,一路叉叉,以杀得学生“血肉模糊,信心全无”为快,不能在非重点题上给学生以善意的谎言,以奋飞的梦想;有试卷评讲课,更多的是逐题对答案,缺乏深入的分析与揭示。这样的过程是分崩离析的,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美好的蓝图,是一盘散沙,只能是吃力不讨好!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而我们在这一教学与考、讲过程上没有“团结”起来,缺乏一种过程的和谐之美。

  扪心自问,我们这次考试的主题是什么?不知道!而事实上,考试是应该有主题序列的呀,你看形式上就可形成“规范书写,卷面整洁”、“审题清楚,不留缺憾”、“表述精准,条理清晰”、“动手画读,编写提纲”等序列,从内容上也可形成“重新授知识”、“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重文言文阅读与比较”、“重现代文阅读专项能力”,“重作文内容或形式”等序列。再看这次试卷着重体现了1、2、6单元(前三课)的教学,阅读应体现对句子的理解表述,作文应珍视文体与内容上的模写等,但我们的改卷体现了这些吗,我们将进行的评卷活动仍会特别关注它吗?我也在想,接下来我们将上议论文,将讲说明文,还要讲小说,我们是否会在该类文体阅读方面指导与考试中也特别关注呢?

  在一场小小的考试面前,我们教师就已多次打破了教学过程的和谐,造成了一种潜在的高耗低效现象。如果放大来看,我们该做过多少类似的傻事啊?

  你看,在学生书写上,我们常抱怨他们字难看,书写差,我们又进行过几次书写指导,我们又组织过几次有益学生书写提高的活动?我们自己的字又写得怎么样?你在规范认真地写字吗?你在努力地苦练吗?

  你再看,我们平时印发的训练资料,无论是阅读的,还是作文的,有多少是有目的有序列的印发的呢?批改与讲解时,又有多少时候是抓住了学生的问题关键呢?作为教师,又有多少人想过一学期的阅读序列,一学年的阅读序,乃至三年的阅读序列?

  ……

  没有对“过程”进行研究的“过程”,自然不会有对“过程”精细实现的“过程”。我们教师个人是这样,反观我们的教育不也有很多是这样吗?不妨也让我走出微观世界,进而来一些杞人忧天的联想:

  我想到了我校的“用师”制度,我们没有实现老师的三年循环制度,许多老师常年“登庄”初三,从短期效果来看,能出现立竿见影的成绩。但从教师个人,学校长期发展来看,这可是破坏生态的用人过程的做法呀。(我所知道的许多名校都不是这样)

  我还想到了我区教研室的命卷:平时期中期末考试命卷,有几份试卷出自深黯本年级教学的老师之手?没有认真的研究,何来过程的美的追求?我真担心这次期中考试七、八和九年级全部仿新洲按中考题型制作,是否能突出重点,学得神似?

  我也想到了我区的教育花样:今天微格,明天分层教学,后天成功教育,大后天来个洋司经验……理论不断翻新,没有一个能长期坚持,人家新洲就学新洲,传统朴素,照样行!

  我还想到了我区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它们相互脱节,互相指责埋怨,甚至在同校的各年级之间也缺乏整体推时,互不往来,各自为阵的现象司空见惯。

  ……

  你看,我们教师、教育有了这多的失误,我们能不输给人家新洲人吗?

  我们都知道“过程比结果重要”,但“连动、协调、和谐的过程比盲动的过程更重要”!

  作者邮箱:chenglulaotu@163.com

【追求过程的和谐之美(另眼看新洲)(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宽容之美(网友来稿)04-14

《摆渡》之美(网友来稿)04-14

山水之美(网友来稿)04-14

追求文与言的和谐(网友来稿)04-14

体味语文之美(网友来稿)04-14

冷眼看社会(网友来稿)04-14

另解刘兰芝(网友来稿)04-14

冬天之美 (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5

冬天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