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做真事

时间:2022-04-14 15:58:3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做真事

 

【作者】:  wl2000 - wl2000 

【发表日期】:   2001-03-29 18:10

200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的写作部分新增了一条“感情真挚”的要求。前几年为什么不提这一条?是忽视了,还是认为这条写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不需要特别指出?我不知道。 

今年强调“感情真挚”的要求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近年来,考场作文中胡编乱造、虚情假意、矫揉造作之风愈演愈烈,严重背离了作文的基本原则:真实。事实上,这种恶劣的文风由来已久,只是由于近几年的开放式命题客观上给考生提供了用“武”之地,进而又助长了这种风气。 

对外界刺激而产生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谓之感情。比如说对某事物产生喜欢或愤怒之情,对某人产生爱慕或厌恶之情,其他如激动、冷漠、愉悦、悲伤、崇敬、恐惧等等,都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为人处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情感状态。从发生学意义上讲,作为一种刺激反应的感情总是真实的,但人们在表达这种感情时,却会出现虚假矫饰的情况。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如实地表达出来呢?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我们的传统文化不鼓励这样做,而禀承了这种传统文化的语文和写作教学以及整个中小学基础教育直至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压抑了孩子的个性。 

我们常常用成人社会的标准--这个标准本身就带有虚构的性质,来要求孩子。比如说,要做一个好孩子,要听话,要谦恭,不要张狂,不要瞎说,不要激动,不要调皮,不许哭,不许闹……写作文要写有意义的人和事,思想要健康,主题要鲜明,中心要突出,结构要合理,语言要规范等等,这一套标准成了悬在孩子们头上的达摩克斯利剑,使他们不敢正视自己的真实感情,摈弃了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他们不能独立思考,不敢积极体验,不愿主动交流,不会大胆表达……最终,表现在做人上是虚伪,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表现在作文上是虚假,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具体到议论性文字中是空话、套话、大话、装腔作势,记叙性文字中则是胡编乱造、矫情夸饰、无病呻吟。不仅如此,青少年一代的天性被抹杀了,精神被阉割了,心灵被戕害了,人格被扭曲了。他们长大以后成了家长、教师和长官,又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强势群体,并开始煞有介事地构筑他们的一套价值理念,来对付下一代。 

一个人不可能享有绝对的自由,一个社会也不会让它的成员完全率性而为,但过分地压抑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个代价不只是个性的丧失和创造力的萎缩,还有疯狂,正像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样。 

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无不充斥着一股浮躁之气和虚假之风的大背景下,突然要求学生在考场里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来,岂不是天方夜谭?当然,今年的考试说明对作文特别提到“感情真挚”的要求,是想利用高考的杠杆作用对中学作文教学进行纠偏补弊,其初衷是好的,也的确是很有必要的,但结果恐怕是一厢情愿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我在《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提到,中小学语文教学要彻底松绑,特别是中学阶段要不遗余力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交流、自由论辩、自由写作,大力提倡并致力于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做真事,正是试图寻找一个突破口,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而改变整个青少年一代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老一代教育家的心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回荡在校园的上空?回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 

http://ywtd.home.sohu.com 

---------------------------------------- 

 

 

回应这篇 

  RE: 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做真事 

 

【作者】:  阿w - nyyzta (浏览次数: 268 次)

【发表日期】:   2001-03-29 18:52

“我在《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提到,中小学语文教学要彻底松绑,特别是中学阶段要不遗余力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交流、自由论辩、自由写作,大力提倡并致力于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做真事,正是试图寻找一个突破口,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而改变整个青少年一代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 ”--这是我们所共同希望的。愿我们为此而努力! 

---------------------------------------- 

 

 

回应这篇 

  回应 

 

【作者】:  yj1856 - yj1856 (浏览次数: 268 次)

【发表日期】:   2001-03-29 21:23

社会上假、大、空太多,唯独叫青少年说真话,不公平。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只要可能出现的事情,就是真士的。 

---------------------------------------- 

 

 

回应这篇 

  RE: 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做真事 

 

【作者】:  安姐 - wangtr (浏览次数: 258 次)

【发表日期】:   2001-03-29 22:25

写不出真情实感,是因为没有真实的生活。 

---------------------------------------- 

安姐 

mailto:wangtr@k12.com.cn 

惟存教育 being.k12.net.cn 

大眼睛科技教育网 www.eyecn.com

 

 

回应这篇 

  RE: 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做真事 

 

【作者】:  wl2000 - wl2000 (浏览次数: 113 次)

【发表日期】:   2001-03-31 10:13

我最喜欢这样一句话:“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好像是明代文学家张岱说的。所谓“癖”“痴”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性情中人的意思吧。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势利,越来越精明,只注重实际和物质,而忽视了理想和精神。然而,人类不光需要敏捷的头脑,还需要善感的心灵。我觉得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真性情方面应该有 很多事情可以做。  

 

【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做真事】相关文章:

《说真话诉真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说真话、抒真情作文训练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说真话,抒真情》作文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教育随笔:让孩子说真话12-13

说真话,抒真情写作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4-14

写真事,诉真情--《阿长与〈山海经〉》导读(网友来稿)04-14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永远不要把说真话的老师看成庸俗04-14

动真情,写自己--寄语中学作文教学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