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定法贵在创新(必修)

时间:2022-04-14 16:43:4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无定法贵在创新(必修)

 文 无 定 法   贵 在 创 新

追 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清代诗人赵翼有诗句:“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这句简短的诗道出了文学创作必须要“创新”的主张,这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笔者认为作文创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命题要新。

文题要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要能够不落俗套,避俗趋新。如半命题作文《___的爱》让学生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字词。本来这上面可填的内容很多,范围也很广。可以直接填一些表示称呼的词语,如“父亲”、“母亲”、“老师”等,也可以填上一些形容词,如“伟大”,“真诚”等等,但这些不是显得普通,就是有些空洞,缺少新意。如果思想敏锐,善于联想和想象的话,就能命出像《无悔的爱》、《永不消逝的爱》、《纯朴的爱》以及《来自远方的爱》、《大难中的爱》等新颖别致、含蓄隽永的题目来。再如这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涌现出来的一些高分作文,如《赤兔之死》、《天使的眼泪》、《都是月亮惹的祸》、《天平与七弦琴》等等也都是比较生动、新颖的题目。

二、 立意要新。

“文以载道”,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作文成功的契机。一篇七八百字的文章,如果尽是老生常谈,势必败人口味。所谓立意要新,就是要把自己思考的真知灼见表达出来,把自己在某些方面独到的发现传达给读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新颖的立意是在深刻感受生活的基础上精心提炼而成的。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去思维,要会翻新,敢言人之未言,悟人之未悟,尤其是要重视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同传统的、一般人的思维相反,提出独具一格的见解,从而使文章出新见奇。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反弹琵琶”,如人家写“不要班门弄斧”,我们可以写“就是要班门弄斧”;别人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可以写“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人家写“开卷有益”,而我写“开卷未必有益”等等,这唱的“反调”其实是对“正调”的突破,也就是创新。

三、 结构要新。

人们常说:“文似看山喜不平。”孟子也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作为一篇文章,即使是题材再好,如果没有好的形式来表现,也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所以在作文中,要学会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整体的精心构思,学会出新意。在构思方面要学会能够平地生波澜的能力。如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借献宝刀杀董卓一节,就非常出色: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在小阁中。”操径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于侧,卓曰:“孟德来何迟?”操曰:“马羸行迟耳。”卓顾谓布曰:“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曰:“此贼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你看,就是在这一件小小的事件的叙述中,作者也能构思出几个起落,时刻吸引着读者,收到了扣人心弦的效果。这样的文章就显得有回味,就显得有新意。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尺水兴波,无风起浪。

    人们还形象地比喻说好的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能够简洁明了,新颖别致,能起到先入为主的效果。中间部分要言之有物,不说空话套话并且能体现个人的写作个性。结尾干净利落,别开生面,让人回味无穷。这些都是说构思上的独到之处。值得认真学习和体会。

四、笔调要新。

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除了选材与角度的与众不同外,独特的笔调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描写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用委婉细腻的笔调,就会显得波澜起伏;对一个孩子的言行进行描述,用活泼自然的笔调,就会把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写得活灵活现。托物言志的文章立写得蕴藉含蓄,达到言近旨远的效果;直抒胸臆的文章,笔调或豪放或婉约或凝重或轻盈,做到收放自如。此外,像清新流畅、平易质朴风趣诙谐、庄重典雅、客观冷静、精练简洁等笔调都是不错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表达,形成自己独特的笔调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篇作文要有所创新,一定要打破常规才行。当然要做到这些,首先,平时要加强综合素质的锻炼,学会创新,学会求异,提高敏锐地发现人物、事物独特个性的能力。决不随大流,决不人云亦云。即使是同一题目,不同的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写作感受也不一样。

如:朱自清与俞平伯,是两位相交甚深的友人。1923年8月,两人伴游南京秦淮河,并相约为文,由此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两篇异采纷呈、题目共同的名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俞平伯眼里的秦淮河“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他猜想着这是被青溪的姊妹们薰染,还是匀得她们脸上的残脂?“密匝匝的绣恨逐老去的年华,已都如蜜饧似的融在流波的心窝里、连呜咽也将嫌它多事,更哪里论到哀嘶”。

朱自清看到的秦淮河水碧阴阴厚而不腻,仿佛六朝金粉所凝。于是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想着《桃花扇》及《板桥杂记》,仿佛看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情景,船成了历史的重载,“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俞平伯的文章是香艳柔靡的,朱自清的文章是温婉悲悯的,但都见出不凡功力,文中有画,画中有文,而秦淮河漾漾柔波已荡然于胸了。某知名作家撰文说,朱自清、俞平伯不但把秦淮河作尽了;也把同题散文作尽了;把写景散文也作尽了,把作文才气也作尽了;把同题作文也作尽了。

四、语言要新。

文章的内容总是借助语言这一载体来传达给读者的,靠语言来打动人心,没有好的语言就算不上好文章。唐代大诗人韩愈提出“词必己出”、“务去陈言”;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张,他们对语言的执着追求就可用一个“新”字来概括。但对于中学生,限于其阅历和知识水平,要求在语言上达到“一字不易”的境界是不现实的,但也要尽可能行文更流畅,语言更生动、新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可以在课外多读名家的名著名作,丰富自己的词汇量,积累对写作有用的东西。比如:主旨的鲜明、深刻、新颖、集中,材料的丰富、恰当,语言的优美、灵动等,这些都是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具备的特征。如何能够做到这些呢?从模仿开始。无论是课本中的经典篇目,还是同龄人的优秀习作,我们都应该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相信学生一定能写出满意的文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没有文采的文章是不会受人欢迎的。而要写出文采飞扬的好文章,除了多读书,多积累,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似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许多学生爱在技巧上下功夫,而忽略了读书积累,特别是好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思想积累,模式积累等。博采众家之长,丰富自己;融会贯通,发展自己;灵活化用,完善自己。正如古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毕竟我们学生的直接经验不足,要想写好作文,必须拥有“源头活水”,同时还要读生活这本大书,多观察,勤思考,而且活学活用。

作文是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更是一个作家情感倾向的外化。所以,我们主张写真情,说真话,崇尚“真”“善”“美”,反对“假”“大”“空”,主张“文以载道”,“披文以入情”。 

  总之,文无定法,但贵在得法。学生要写好作文,一定要掌握独特的写作方法,注意命题的新颖、立意的巧妙,结构的创新,笔调的独特,语言的锤练,知识的积累,真情的抒写,惟有如此,作文才会有质的飞跃和发展。

 

【文无定法贵在创新(必修)】相关文章:

文无定法,议论文除外--新高考材料作文结构例谈04-14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梳理04-14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必修3)04-14

人教版必修1-5文化常识汇编04-1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复习03-04

班风 ,贵在自律04-14

写好作文贵在积累04-14

贵族学校贵在哪04-14

《藤野先生》一文习题创新设计(网友来稿)04-14

成功贵在坚持议论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