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我意识促进儿童整体性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2-04-14 17:10:5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增强自我意识促进儿童整体性发展的建议

张正熙

 自我意识是主体意识中的核心部分。它是指个体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与其它客体并存着。以往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强调儿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性,而似乎忽视了教会儿童如何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因此,教学活动应在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坚持自尊、自信、自爱和自我要求等方面下功夫。怎样才能做到呢?本文有如下建议:

一、为儿童提供学习上获得成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儿童的主体活动是学习,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是情绪。任何儿童当他在学习上是成功后,都会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否则会降低甚至失去学习的意愿。因此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坚持以下“四性”:参与活动的广泛性,给予人人表演的机会;活动要求的差异性,尊重儿童的基础发展需要;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目标意识;练习内容的层次性,确保全体学生在不同层面上获得成功。从而使他们通过学习能从自我肯定中得到满足,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意识。

二、引导儿童能逐步正确认识自已和评价自己。任何事业的成功,均是在不断修正自身不足的过程中实现的。自我批评,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为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的心理倾向,并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儿童经常分析和检查自己,能较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对自我有一个正确认识和要求。

这样,儿童学习的创造性,独立性就会大大增强。

三、培养儿童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实践证明,一些优秀生往往从幼年起就能独立安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但一些学习差的学生则往往精神涣散,意向不定,因此,教师要培养儿童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善于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某个固定的方向,并形成持久的内驱力。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制订学期奋斗目标和每周目标;开展教师与学生说心里话,小刺猬等活动,使儿童能根据外部输入信息不断修正自己,调整学习的进程和方法,不断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四、引导儿童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中强化自我意识,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主体,要以认识他人他物当作自我认识的一面镜子。

例如,可以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排学习小组,按任务定向,组内交往、全班交流三个阶段组织教学,并广泛开展我为集体做贡献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深入集体,密切同伴关系,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当“自我”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教师便不失时机地加以诱导,使积极的自我在战胜消极的自我中得到强化,从而使儿童能从正确的自我意识出发主动校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增强自我意识促进儿童整体性发展的建议】相关文章:

培养创新能力,促进主动发展04-14

坚持激励,促进学生主动发展04-14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11-04

教育随笔:同伴对孩子发展的促进作用04-02

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04-15

关于要增强优化课堂提问意识的建议04-14

重视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04-15

给家乡发展的建议书12-28

对学校发展的建议书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