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荀子》之一(备课资料)

时间:2022-04-14 17:32:0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说说《荀子》(之一)(备课资料)

 

说说《荀子》(之一)(备课资料)

小时候读荀子的时候,那时候还在中学,当时就想荀子要做什么?因为那时候老师就说:“荀子、诸子百家都是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提出了很多学说。”当时读《荀子》的时候,觉得它是非常枯燥的。不像《老子》读起来那么顺口,也不像《论语》读起来那么隽永,也不像《孟子》读起来那么有气势,它仿佛是一篇篇论文似的。后来到了大学阶段,再看《荀子》,就在思考这个问题--“荀子想怎么办?”就是一个国家他想怎么治理?因为他是在提出一套自己的政治思想。博士二年级的时候,当时跟北大哲学系的老师楼宇烈先生一块读了半年的《荀子》,那时读《荀子》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些问题,“他为什么会这些办?”、“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想?”、“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主张和见解?”所以说我们今天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说一下。

    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前的研究者做过这样的评述。冯友兰先生说:“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在西洋历史上的地位”。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他对此前的学说的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总结,并且开启了很多的学术思想。在学习物理学,也包括逻辑学,甚至诗学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有些问题亚里士多德说对了,但有些说错了,甚至有些物理学都是在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基础上得以发展的,所以说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把荀子比喻成亚里士多德,也是说明荀子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上的承前启后地位。第二句话是郭沫若先生说的,他说“荀子是先秦诸子中的最后一位大师,不仅继承儒家,而且也是继承百家”。  汪中是清代的一个著名的理学家,他也说“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即荀子的学说是继承孔子的学说,但是更多地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这一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知道汉代的学说对前辈的继承(包括儒家学说的继承)都要靠经典的传承,而《荀子》对儒家经典的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汉代传的《五经》有很多都是通过《荀子》传下去的。这等会儿我再说。

     还有一些非常喜欢批判中国传统包括儒家思想的这些人,如康有为和谭嗣同。康有为我们知道,他作过《新学伪经考》,且认为中国传统儒家的东西很多是错误的或者说是编造出来的。谭嗣同在《仁学》中说“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说中国两千年治国,包括儒家的一些思想都是靠荀子的学说来支撑的,这类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我们先看,刚才提到的汪中的那个说法,汪中就认为荀子对儒家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接下来看一下《诗经》,先秦的时候,诗、书、礼、仪、乐、春秋合称为“六经”,因为后来《乐经》失传了,所以说又称之为“五经”,但是我们这里还写作“六经”。首先,《诗经》是经过荀子传到了浮丘伯,然后传到了申培,申培与汉代的《诗经》最重要的一家--鲁诗关系非常密切。还有个说法是说荀子直接传给了大毛公,于是就形成毛诗,我们现在见到的《诗经》大部分都是毛诗系统。在《韩诗外传》中,分为内传和外传,而内传在宋朝的时候就失传了。我们现在读的都是《韩诗外传》,在《韩诗外传》中,有44处引用荀子说诗的的论述,这说明荀子在当时的《诗经》传承中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六经”:诗、书、礼、仪、乐、春秋。《春秋》。《春秋谷梁传》也是经过荀子传给浮丘伯,然后传给申公,然后又传给江公。而《左传》从左丘明到荀子是一脉传下来的,这在《史记》里都有记载。荀子传给了张苍,张传给了贾谊,这发生在汉初的时候。《礼记》。我们知道“礼”,荀子有《礼论》,这个《礼论》和《礼记》有些篇章的思想包括一些主张、一些言辞是相同和相似的。《乐》。我们现在看到的先秦的有关于《乐》的论述,一个是《礼记》里的《乐记》,另外一个就是荀子的《乐论》,这两篇也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荀子还擅长《周易》,刘向在《汉书艺文志》中就说“荀子善为易,其义亦见于《非相》、《大略》”。《非相》、《大略》是《荀子》中的两篇,刘向认为这两篇体现了荀子的易学思想。

     从这个来看,汪中说法不是错误的,荀子确实在儒家的传承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经过他的过滤或者经过他的传授,儒家经典得到了进一步的解释。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在传承一部经典的时候,都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而这种心得体会常常成为后学发展的平台。这正如,一个老师教学生,虽然他讲的课程一样,但是学生听的方向是不同的,所以说荀子谈礼、法的思想时。他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就听了他的关于法的思想,而忽视了他所谈的礼。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着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这是《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上关于荀子的记载。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在司马迁看来,孟子和荀卿都是当时有传承关系或者说承继关系的人,但是《孟子荀卿列传》里写的不仅是孟子和荀子,当时的很多学派、很多学说思想也都放在里面。他说荀卿是赵国人,年五十到齐国游学。这个说法和有一些人的说法是不一样的,还记载他五年十五,说十五岁就到秦国游学,因此有关于荀子的年岁问题是有争议的。

在战国时期形成了三个学术中心:一个是子夏的西河(魏国的西河),当时里面出来一个人叫子夏。再一个是后来的“稷下学派”,即在齐国稷下,有一个学宫里面网罗了很多名家、阴阳家、五行家的一些学者。他们在此讨论,包括儒家、法家的思想。还有一个学派其中心在楚国,刘勰说楚国的兰台也是一个学术中心。这方面研究还是不够的。荀子到这个地方呆了一段时间以后,“稷下学派”的那些名家都已经去世,所以,此时荀子就“最为老师”。当时齐国人才缺乏,所以就让荀子做祭酒。祭酒是管理学府的负责人。后来荀卿到了楚国在春申君的帮助下做了兰陵令。春申君死了以后,荀卿就辞官了。

关于荀子的生平有很多学者曾做过考证,如梁启超、钱穆、梁启雄等人,但是关于他的生年和卒年却还是莫衷一是。所以说这里我们只能大概地写一下,他大概出生在公元前335年,逝世于公元前236-237年,而钱穆先生认为是238年。大家知道,作为一种思想它流传下来,对后世到底影响如何是很重要的,而对于其年岁我们没有必要去做过多的考证,做研究的时候却是可以。我们今天讲课的时候就不探讨那些东西了。

     现在我们说能了解荀子的思想,主要还是衣靠他的著作即《荀子》的三十二篇。这三十二篇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讲修身的。就是人应该如何修身,其包括《劝学》、《修身》、《不苟》、《荣辱》、《非相》、《非十二子》、《仲尼》、《儒效》等,《劝学》大家都非常熟悉。“不积跬步,无以至 

【说说《荀子》之一(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说说《荀子》(之五)(备课资料)04-14

说说《荀子》(之四)(备课资料)04-14

说说《荀子》(之二)(备课资料)04-14

谈谈《大学》(之一)(备课资料)04-14

谈谈《孙子兵法》(之一)(备课资料)04-14

《屈原列传》导学案(之一)(鲁人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04-14

《祝福》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备课资料)04-14

《道士塔》备课资料04-14

《泪珠与珍珠》备课资料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