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学》之二(备课资料)

时间:2022-04-14 17:31:5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谈《大学》(之二)(备课资料)

 二

谈谈《大学》(之二)(备课资料)

    “在明明德”,“明德”是光明正大的品德,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取正直的、阳刚的、健康的德行。第一个“明”是个动词,“在明明德”就是要扩大这种德行。我们中国古代讲阴阳之道,阳就是明,阴就是暗。所以说我们中国古人就把天地万物分为对立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谓的明德,就是把那些好的品德发扬光大,这即是每个人修身的时候掌握的,也是在儒学里应该学到的。这个“明德”说的是自己,儒家讲的是德,“德”是先秦,包括儒家、道家,他们所普遍提的一个哲学概念,内容是不同的,但是大家都普遍认同“德”。德是道的体现。所谓什么是道呢?我们可以简要概括一下,就是整个天地运行的时候有一个规律,天地运行是依正道运行的,正道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公道自在人心等等。不管怎么说,它是依照正道运行的,正道运行的各种表现就是德。道家认为这种德体现在天地万物的总体的规律上。儒家认为这种德还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所以说道家关注的是天地的运行,儒家关注的是人伦的运行。我们现在说人的品德好、品德不好,主要人的道德表现,更接近于儒家的意思。“在明明德”,就是发扬这种品德。这是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要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人与天的交往之中,都要按照正道来行,实现一种光明正大的这样一种道,这就是所提倡的德。

     第二个“在亲民”。所谓的亲民,就是新民的意思,这是一个通假字。新民就是说革新的意思。从商朝开始,商汤王曾经有一个盘,就是洗脸盆,在上面刻字提醒自己要日新。到了周朝的时候,国君也是提倡日新,所谓的日新就是每天都要更新。这一点,先说要有德行,又说新民,就是自己每天都不断地长进,并引导老百姓每天都不断地长进。这一点也是说我们的理想。如果说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你想我们这一个人的一生,三万多天的发展该有多迅速。如果每一个学生如此,每一个成年人也是如此,我们的社会会不断进步的。尤其是今天我们在座的很多老年人,在人生阅历、道德修养等方面都是比较成熟了,就不妨用德行去影响更多的人,影响自己的孩子、影响自己的晚辈,进而影响到周围的邻里关系,如果你感觉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比昨天做的好,这样的话我们的心胸会更加宽阔,我们志向也会更家远大,我们的发展也会更加迅速。所以我们说儒家思想的进取意识充分体现在新民之中。就是自己日新,每天都发展,而且还引导了周围很多人,影响了周围的朋友、亲朋,一样日新月异的发展,这就是新民。

“在止于至善”,我们学《大学》、学到大道的时候,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啊?达到非常善的这种境界。“至善”就是善的极致。止于至善,就是达到至善的极致。儒家讲的是善,以善作为衡量万物的一个标准,所以善这个字的解释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说是一种人伦完美的境界。这就是整个儒家经典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说儒家经典要教你怎么发扬好的品德,怎么教你去发展自己,影响别人,进而使整个社会达到一个完善的境界,要和善和睦的境界,最后大家共同来实现所有的善,达到一种极致。

三纲确定之后,怎么样来实现呢?《大学》列出了一些步骤。“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些话我们听起来像绕口令,但是每一句背后都蕴含了很深的意思。“知止而后有定”,“止”就是目标、理想和追求。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目标和追求,然后就能志向坚定。说你要有理想,光有理想还不行,还要能够志向坚定,所以说你要知道自己应该达到的境界。比如说,我们有时候邻里之间有纠纷,朋友之间有矛盾,我们要用很开阔的胸襟来以德报怨。知道自己的境界、知道自己的目标了,然后才能够志向坚定。我们很多人失败或者无法发展,在于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更多人是有目标而不能成功,正是因为志向不够坚定。“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如果你志向坚定了,然后你就能镇定不躁。在现在的社会中,大家会有很多问题,志向不定原因就是不镇静。诱惑太多,本来今年想做一件事情,但是有诱惑一来就改变了自己的志向。我们在家教孩子的时候经常问,“你长大后要做什么?”孩子常列出的都是非常伟大的理想,要当科学家、要当哲学家、要当医生,都是很伟大的一个志向。很多人都没有实现,是因为他没有把这个贯穿到自己的一生之中,不是用一生的追求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常常是志向不坚定,因为志向不坚定,所以他不能镇定,经常被别的事情吸引,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或者不能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去做。

“静而后能安”,因为心情镇静不躁的话就能够心安理得。像我们现在读书,读书是非常清苦的,我们古代人叫做清苦。把大学比喻成“带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说真要静心去读书,简直就想和尚修行一样,说明读书是一件非常清苦的事情。我们想去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这样一个艰苦的过程。之所以有些人最后没有坚持下来,主要是因为不能心安理得,觉得我凭什么,我付出这么多,我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是容易改变了志向。

     “安而后能虑”,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详。比如我们学了儒家经典,老年人修身养性,通过这个德行,德化家人,德化亲朋,德化邻里。通过自己的修养、品德的锤炼,用自己德行影响到亲朋好友之中,这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如果你这样的话,遇到事情的时候就想,就能够心安理得。这种心安理得也会使你思虑非常周详,遇到不公不平的事情,能够妥善处理,不会再像年轻的时候,一听就暴跳起来,是有这样一种心安理得在。心安理得才会有所思虑,这是翻来覆去的讲,讲的是一个人心的过程。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说天上的万物万事都有自己的根本和末梢,都有轻重缓急,都有始有终。这我们要仔细讲讲,--儒家学说认为中国文化越远古的时候人心是越好的,我们现在还说人心不古,是说人心比不上古代的人。最初的时候老子说道失而后德。最初的时候天也好、地也好,包括万物也好,老百姓也好,都是照着道来运行的,道是按照天地运行的规律来运行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一些规律。但是后来道失传了,不能按照天道运行的时候就开始讲德。儒家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处好,得讲人与人之间的德。德失而后仁,社会不再讲德的时候就讲仁。所以仁就是你关心我,我也要关心你,这些一种人的关系,就是仁爱。像我们现在说这个人人心不错,热心肠,有这样一种仁爱在里面。道失而后仁,仁失而后义。大家都知道孔子讲仁者爱人,孔子讲仁的时候,讲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还可以,到了孟子时期,讲仁又不行了,开始讲义,义就是责任、义务。讲责任、讲义务,这个义就是责任感,使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是孩子就要赡养老人,这是孩子的责任;是丈夫你就要照顾妻子,是妻子就要照顾丈夫,这是一种责任,这个义就更具体了。而且孟子之后,讲责任又不行了,只能讲礼。叫义失而后礼。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有的人就不讲了。我们现在也有,孩子不赡养老人了,父母不管孩子了,夫妻之间又不能相互之间帮助对方、关心对方,也出现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怎么办?那就是义失而后礼。我靠礼来约束你,你必须得敬礼、行礼,必须按照礼治来规定。父母、君臣、上下一定要讲义、讲礼。最初的时候大家见面都行礼,就打个招呼。小孩见老年人要先让座,这都是礼,这是一种社会道德。礼后来也不行了,到了战国末期的时候,靠礼来约束别人不行了,这时候怎么办呢?礼失而后法。社会都不照礼来了,只靠法来约束。你不按照这种制度来,孩子不赡养老人,跟你讲责任不行了,这个时候就要靠法制来约束。所以说儒家经典认为社会是一代不如一代,总是向往上古时期。--实际上古时期怎么样,也不一定比我们现在好。但是在儒家经典所勾勒的一个上古时期的尧舜禹,那是多好的一个社会啊,舜不光他父亲对他不好,他弟弟对他不好,他都用自己的恩德感化了他们。我们现在想一想靠自己的恩德感化他人,有时候可以,君子之间可以讲德,君子和小人之间不讲德。儒家在孔子和孟子的时候讲的主要是仁和义。因此在孔子的时候,仁和义都是从德的里面派生出来,所以我们要发扬好的品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天下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天下是这样的一个发展趋势,我们怎么能够理解、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实现我们人生的追求?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啊,那么我们要抓住根本。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谈谈《大学》之二(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谈谈《大学》(之三)(备课资料)04-14

谈谈《大学》(之一)(备课资料)04-14

说说《荀子》(之二)(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二十备课资料03-04

《论语》全译(之二十二)(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二十三)(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二十五)(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二十六)(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二十七备课资料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