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章析段重理思路--现代文阅读分析结构要点浅说(高三教学案例)

时间:2022-04-14 18:10:3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分章析段重理思路--现代文阅读分析结构要点浅说(人教版高三教学案例)

 

分章析段重理思路--现代文阅读分析结构要点浅说(人教版高三教学案例)

【技法浅说】

                         形与神

    狭义的形与神的关系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散文中,其最重要的论断就是“形散深不散”。引发情感的故事、道理和事实是多样性的,这是内容的“散”,它们和与之对应的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散文的“形”。情感的内涵和意境可是散文是“神”。看似内容繁杂,表达方式多样,但只要这些成分的情感内涵和已经能保持统一,文章便自然形成一个散而不乱的整体了。

而广义的形与神的关系的问题存在于记叙文这个范畴。此时,“形”就是作者所选的材料,“神”就是文章的主旨。探究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要依据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神态、外貌等方面的描写,联系具体情境进行分析,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格,进而领悟文章的主旨。                 

                             情与景

    在文学类文本中,主题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意识,而主题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的。主题是主观的,而艺术形象往往是客观的。这如同诗中的意象,即诗中之景,总是作者为表达意象创造出来的客观形象。所以,客观的景物是为了抒主观的情或营造氛围而生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以《荷塘月色》为例,人们有过对于本文是景重要、还是情重要的讨论,其实这倒无需讨论:但作者由“不宁静”到“宁静”的心理过程是文中的中心,作者对景的观察和感受实际上就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化。所以,情是主要的,但景更重要。                             

                         弄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虽然近年高考文本阅读虽然不会直接出题考查文章的思路和结构,但弄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却是读懂文章的重要标志,也是考查阅读能力的重要考点。

文章的思路,指作者在写作时的条理和思想表达的路径。它体现在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上,要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围绕一个中心,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它是思路外在的表现,包括线索与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

   如何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结构?主要是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句或上下段间的关系。掌握这些词语,有助于我们把握思路,分析结构。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等。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在横向结构的文段(章)中较多;“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在逻辑结构的文段(章)中较多;“所谓”表示有所解释,在纵向结构的文段(章)中较多;此外,对应的词语、相似的句式、语意的分合、方位的顺序等也是明显的标志。

    所以,需要重点关注文章的结构形式,如,纵向结构(推理、时间先后等),横向结构(地域、部位、组合关系等),逻辑结构(总分总),以及分析文章结构常用语:做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浑然天成等。

                          线索和文眼

   文学类文本往往都有线索。在一部文本里,事物发展的过程或作者所表述的思路,常常成为贯串始终的一条线索。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或者是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事物特点或者重要的环境因素为线索。文学类文本的线索常常出现在文本的题目,如09年全国卷Ⅱ的阅读文本《岳桦》或如或如冰心的《小桔灯》。有时非文学类文本的线索也常常出现在题目中,如09年江西卷的《木车的激情》。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词句。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艺概文概》)有时候,线索和文眼往往合而为一。文眼的位置有四种情况:

    ①、在标题。此时的文眼往往就是一篇文章的线索。

    ②、在篇首。如《荷塘月色》开篇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无论是写月下的荷塘还是荷塘上的月色,均是传情,来映衬作者内心的变化。

    ③、在篇末。如09年安徽卷的《董师傅游湖》篇尾的“他很快乐”。轻轻一笔,卒章显志,升华全文,董师傅的快乐在于他的心态。

④、在篇中。如09年宁夏卷《孕妇和牛》中“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和关爱之心。

   【选文读练】

           (一)落梦的山

            男人树

    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到山那边去的想法。开始读书后,越过了家对门的山,我惊呆了,远处厚厚的山压在我远眺的视线上,我难免有些失望,山后还有山。

  总想知道山的尽头在哪里?每天放学都凝视山的神秘,山在我的梦里,深不可测。

  春雨后的一个周末,相邀了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到了学校对门的山上,想看看山外的世界。

    湿滑的山路上,奔跑着幼小纯真的幻想。我们快乐着,兴奋着,享受着山的宁静。忽然,小青在远处对我们狂喊到:快过来,好大的蘑菇!我们集聚了过去。是的,一株嫩白的蘑菇傲立在青草从中,散发着吣人的清香,我们这才发现,在我们的脚下,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蘑菇。来,我们采些蘑菇回去,小青说。我们便在山上到处寻觅,没有装的东西,小青提议脱下衣服,袖口一拧,便成了装蘑菇的工具。我们就把衣服全部脱了下来,满山地跑,见了圆的象蘑菇的统统装进了衣服。只要哪个发现硕大嫩白的,就会像发现了新大陆,一群人都围上去,赞不绝口。

  天渐渐黑了,我们每个人都装满了一衣袋的蘑菇,可找不到了回去的路。在狂热的兴奋中,我们迷路了,抬头望去,只能见山托起的淡蓝色的天空,四周是密布的树丛,还有浓密的暮色。坐在一块空地上,我们沉默了,紧紧抱着满载的蘑菇,眼里闪烁着恐惧。

  夜很静,静得连树木的呼吸声都能听见,很久很久,一脸疲惫的小青说:放弃我们手里的蘑菇,我们找路回去吧。

  不,这可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有同学反对。

  我们不是来看山有没有尽头吗?可被蘑菇迷惑,那我们带上蘑菇,能回去吗?小青倒出了衣服的蘑菇。

  我们没有说话,用迷茫的眼光看着他。

  山外还有多久啊,真的走完了这座山,我们还能在一起吗?小青仰头盯着灰暗的天空说。

  依然是沉默,无奈的寂静。在迷雾的山中,我们学会了沉思,山外的路上,太多太长,我们都知道。

  那天我们还是走出了大山,只有小青是徒步。

  再后来我们真的走出了大山,到了很远的地方求学生活。有一次在同学的聚会上,竟然没有见到小青,在一个一起爬过山的同学口里才知道,小青中学毕业后,因为盗窃还在狱中。心里汹涌一种匪夷所思的伤痛。

生活的山中,不要随意放弃,有梦的地方,本身就是精彩。(有删节) 

跟踪问题

1、围绕“梦”,作者有那些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请找出文中能够体现这些变化的词语。

2、依据你自己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的了解,你认为文章的文体应该是小说还是散文?

3、结合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手法,简析标题“落梦的山”的深刻含义。

现场解析:1、“梦”是本文的线索。文章内容本身是简单的,但读过之后,却给了人们许多思索,可是在即将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态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阅读时抓住这些变化,就能很快领悟文章的中心。2、文体是依据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而定的。本题主要不在于考查表达方式,而在于文章的结构和先叙后议的写作方式,以及文尾的点睛之笔(文眼)。3、文章的标题含着线索,分析标题的含义,也实际上是分析文章的现实意义。

             (二)野菊花

                  李珊红

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几番秋雨秋风秋霜。山野早已敛去了辽阔的绿色,只把灰脊露在人间;紫燕和鸿雁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了牛儿和羊儿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与进取,举起了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儿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唤醒,一齐把眼睛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她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的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乐音乐《金蛇狂舞》的活泼,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她不固守现成,匍匐的枝条看似柔弱,却从不攀援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却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的翼翮,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向往,活脱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和金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挂到淮水河沿。当霜雪卷藏这幅宏篇巨构时,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而求索”的浩歌凝结在心,待时以串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要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几丛,明年一定要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聚;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这是一种怎样的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跟踪问题:

1、联系全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野菊花的野性?

2、试概括野菊花美的品质。

3、根据全文,解释“人生境界”的含义。

现场解析:这三个题目都要求联系全文作答,这同我们整个考点所强调的整体考查文章的思路和结构一致。习题1考查全篇的结构理解,习题2考查文章的主题和关键句,结尾段是文章的升华,习题3考查文章的现实意义和写作目的。

参考答案

1、“想法”“失望”“总想知道”“奔跑着……幻想”“快乐着,兴奋着,享受着”“狂热的兴奋”“沉默”“闪烁着恐惧”“迷茫”“沉思”“匪夷所思的伤痛”。

2、文章的文体应该是散文。(1)散文的主要手法是通过叙事、描写、抒情来表情达意;小说的主要手法是通过塑造任务形象来反映社会现象,揭示社会问题。(2)本文主要是通过大家一直想圆“梦”--走出大山,在为奋斗的过程中小青放弃努力、放弃理想,后来沦落的这一事件,来揭示“生活的山中,不要随意放弃”的道理。

3、(1)文章中所记叙的主要事件与“山”有关,正是因为“山”才有了我们的“梦”:(2)“山”可以象征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梦”可以象征在重重困难面前的种种希望,所以,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生动具体,又有寓意;(3)“梦”贯穿始终,标题与篇末卒章显志的升华段照应。

(二)1、(1)不禁锢自己。(2)不固守现成。

2、敢进取,拓展开放 3、发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的精神,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生活。

 

巨东涛

【分章析段重理思路--现代文阅读分析结构要点浅说(高三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课题: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网友来稿)04-14

现代文小阅读解题思路管窥(网友来稿)04-14

《论述文因结构而精彩》作文指导教学案例(高三)04-14

二重复句分析要点(网友来稿)04-14

《议论文阅读分析》之概括论点、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论证思路教学设计04-14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技巧操作(网友来稿)04-14

逐题详析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小阅读)04-14

高三复习课: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