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途径a href=/friend/li

时间:2022-04-14 18:27:4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途径a href=/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个旧市第二中学 冯萌

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途径a href=/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各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采取的一项共同的战略措施。当前,在教师总量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教师队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培养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一所学校没有一支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也难以真正开展素质教育。为此,学校应致力于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育思想上要由“应试型”转向“育人型”;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要由“单一型”转向“综合型”;在工作方式上要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十分重要的策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走向。我们将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校本研训有机融为一体,以务实创新的研训机制,以润物无声的人文管理,建立起一条唤起主体、求真务实的校本研训之路,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途径。那么,怎样以校本研训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呢?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一、课程改革,跟上时代步伐

在总结取得课改初步成果的基础上,我校立足校本培训,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较以前更为浓厚了,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1、早做打算,在转变教师教学教育观念这个关键问题上,早下功夫。课改工作头绪较多,我们首先明确观念,学习课改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在理论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工作才会有方向,组织或自学课改理论,如《现代教育思想精髓》、《走进研究性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的学习,给老师们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关注课改,向往课改。

2、提高认识,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有了课改理念、课改认识,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一个指导性的机构,这就是“课改领导小组”。为带领教师走进新课程,保证课改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由教研组长、教科室成员、骨干教师组成的课改指导小组,研究课改问题,确定课改方向,部署课改工作,加强课改管理。

3、结合课改实践,撰写课改论文;用课改理念指导课改实践,在课改中升华课改理念。教师们结合课改实践写了数十篇教学论文,白绍福老师写的《浅谈数学中几何推量的教学》、陈凝老师写的《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诵和背诵》、付永梅写的《九年级英语复习浅谈》、金国明老师写的《初中化学课本知识质疑》、李劲松写的《新课改下教师的四个转位》等等。这些论文是从课改实践而来,因而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对后期的课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学校教师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及时将这些论文结集成册,编为第43期培训工程《简报》。

4、为把课改工作做得更为扎实有效,学校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到上海、成都、宣威等地考察学习,组织学校干部到上海建平中学培训学习,学习结束回校组织教师再培训。建塑“建平模式”,组织教师到开远、建水、石屏、泸西及个旧进行“建平模式”分类别分科目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对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感性认识到理信认识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5、结合课改,教师们积极开设分科目分系列的“校本课程”。“建平模式”最为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国家课程精品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结合课改,做好“建平模式”的建塑工作,教师们提交开设的选修课近百节。杨静萍老师开设的《诗中有画 画在有诗--王维诗歌欣赏》,马明老师开设的《应试作文摭拾》,王雅、许红莉老师开设的《英语短文写作》,师维老师开设的《民族文化浅谈》等等,这些校本课程的开设势必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实践。

6、教研活动是新课改成功的有力保证之一。通过教研,以及备课组的活动,教师之间才能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集思广益,全面提高。因此,要加强对教研组学习与研究的领导,纠正了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师们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和参与,教学观念得到根本的转变和更新,他们摒弃了陈腐的观念,形成了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科观。

7、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教学反思。有研究显示,无论是在学习风气浓厚还是较差的学校,教师新的教学观念的来源占第一位的都是从其他教师那里学来的。我们认为课改工作、校本培训不能空对空,应将理论学习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让培训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我们发现,新的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个人教学观念,要贯彻在课堂上的每个环节,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要缩短这个过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具体的教学课例分析。我们选取新课程理念体现较好的教师出示一节课,以这节课为载体,组织全体教师共同来评议。哪些课堂设计,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哪些地方还是老做法等等,这样的课例分析深受教师们欢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触动最大。这些课改公开课成了大家共同商讨新课堂、新理念、研究新教法的一个载体,不仅出课的老师课堂教学行为得到一次洗礼性的改进,在设计课、听课、评课过程中,全组的老师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8、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课改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成为我们全校工作的重点、焦点。要求不仅仅是初一教师,初二、初三教师也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异彩纷呈。不少教师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显著。如青年教师王雪姣教师在红河州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白龙宴、付永梅、李劲松、陈凝、沐莲艳等教师在2007年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9、我校课改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深入到课堂中,跟踪研究。学校成立听课评课小组,每周随机抽取一至两名教师的课进行听课、评课。对在课堂上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多组织探究、合作、体验式的学习活动给予肯定,对教学环节中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指出,授课教师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体会、感悟多多,同时也极有效地减少了课改中有的教师上课“有‘人’听课一个样,无‘人’听课是原样”的讲课陋习。

二、搭建教师学习平台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因此校本教研基础在学校,但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思想、行动等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对此,我们探索了多种多样的教研模式。我们认真制定计划、并组织学习培训,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对校本培训的方式进行认真的总结。

1、与“建平”携手,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红河州与上海方略集团共同开展中小学教师“建平模式”校本培训学习,旨在提高全州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是此次借鉴“建平模式”,打造特色学校的试点单位之一。为使培训工作顺利展开,我们与上海方略集团先期在我校开展了培训的调研工作,学校下发“中、高级教师情况调查表”“培训需求调查表”,通过调研掌握全校教师的具体情况,配合方略集团为后面的培训工作打好基础,让后面的培训能有的放矢的开展。

学校以打造“建平模式”为契机,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引导教师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学习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和生活态度。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假期“借鉴建平模式,建设特色学校”的培训学习。

2007年6月第一批赴上海学习的人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学习,但学习

人员深有感触,学校利用《简报》(第42期)和校园网络,把所学和所想缨习与交流,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加快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水平;进一步强化实践意识,积极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促进教师树立主动发展的观念,让科研反哺教育教学;进一步强化效益意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成果,为学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奠定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为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争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

建平中学以“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合格+特长”、“规范+选择”为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具有“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和领袖气质”的新型人才,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的课程改革,构建了具有开放、民主、和谐、进取的精神内核的现代学校文化,构建了一个包括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在内的学校文化系统。

学校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渠道之一。 我们认为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要提高课堂的质量,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要提高课堂的质量,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我负责我的课堂;我研究我的课堂;我改善我的课堂;我享受我的课堂。

“建平”的课堂理念启发了我们,我们和“建平”携手,是要让我们学习“建平”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进行模仿、创新,以期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方略集团的运筹下,我们于本学期内开展了选修课开设的调研工作,组织各教研组展开讨论,组织选修课开设,制定了选修课开设方案。

2、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每年一次的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学习新知识,认识新理念的平台。教科

室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每年一次的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本次学习我校以《课程重建》作为学习的内容,先后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并对全校教师做出了平时成绩的测定,除高级教师以外的教师参加了由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考试,全校教师成绩合格达标。

我校有“骨干教师”有13人,他们是学校教学的带头人,是教育质量提高的领导者,他们的学习更显重要,我们要求“骨干教师”应是自觉学习,自我完善的积极者。2007年10月,我们根据上级要求,成立了我校“骨干教师”复评小组,从教书育人、教育科研、工作量完成、传帮带情况、近三年来各种考试成绩等方面对我校“骨干教师”进行了复评考核。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为提高“骨干教师”的水平,我们提出“入门--骨干--带头人”三个层次的要求。入门,要求骨干教师具有初步的教科研能力和一定的理论水平,有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基本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骨干,要求骨干教师具有教改能力和理论水平,能独立进行教科研活动;带头人,要求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改经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教科研的能力,能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3、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

时代的飞速发展,学习成为每个人终身的事业,我们愿意为每个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以期通过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育教学的水平。个旧市教育局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学习,目的是使他们懂得如何促进探究型学习,能够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现有课程密切结合,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成效。学校派出教师王宴兵、魏静、张鹏、张玮参加此次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

组织我校教师王艾、付永梅、毛婷参加国际英语师资TKT培训学习,以期使我校的英语教学办出特色。

针对年青教师刚刚走上工作的岗位,教学的学习对于他们而言更显重要,只要能有机会,我们都把年青教师送出去,开阔眼界,增长教学的新知识。10月红河州秋季初中各科教材培训在石屏举行,学校派出刘吉平等4位老师参加学习。以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让年青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更好地运用教材,使他们尽快成长。

三、课题研究为基础,开展教科研工作

科教兴校,课题是龙头,课题是先导,本学年学校加强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有重点地开展教科研工作。学校从课题立项、目标制订、步骤安排、方法采用、课题研究总结等各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加强与课题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的联系,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学校力求通过细致务实的工作,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解读教育理念,开展教学实践,总结教育经验的平台,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在推动教学改革,加强校本建设,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作用。

根据《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和《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指南》的要求,以及《红河州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指南》的通知,学校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认真学习相关材料,动员各教研组长积极参与课题申报工作,并要求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参与课题申报工作。

先后有电教组申报《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此课题于2007年3月获得云南省电教馆“十一.五”同意立项的批准,课题负责人:赵艳梅、王汝成。

四、“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摇篮

带教双赢,是一项奠基工程。师德共育,人格共建,业务相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奠基工程的基地是学校,它是新教师从初级教师到成熟教师乃至专家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摇篮。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发展工作的根本,不仅关系教师自身的成长,更是关系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我校的青年教师占教师全体的绝大部分,学校根据课程安排,有目的有计划的继续开展师资建设这一项工作,为新教师牵线搭桥找师傅,签订师徒带教协议,落实结对活动。

1、延续“青蓝”,培养新生力量

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校内教坛新秀的示范带头作用,今年,我们继续组织第三批“青蓝工程”师徒结队活动,有杨敬--陈凝、张莉--刘吉平、张瑜--杨宗靖、王宴兵--张朝阳、向健--黄旖娴、尹学军--张青珊、杨敬--梁晓波、王艾--陈凝等7对教师结成对子,双方签订了“带教协议书”。 (附照片)

学校关注结对工作,对拜师结对工作进行指导,并组织教师对自己在拜师结对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和应做的工作进行自评和互评,使教师在拜师结对活动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的优秀教师群体。

“青蓝工程”的实施,目的是使青年教师在系统掌握教育教学理论、课改理念及所任学科教材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新理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和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以期达到“一年上路、二年成长、三年合格、六年后步入骨干教师行列、九年成名优教师”的总体目标。

2、“青蓝”小荷已露尖尖角

我校实施师徒结队已经进入第三年,先后有三批十多位年青教师通过带教活动不断成长,有两批“青蓝工程”带教工作已经完成。为了让带教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鼓励先进,表彰在结队活动中有成效的师徒,鼓励教师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第2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对在“青蓝工程”实施中成绩显著的师徒顾乡--张勇、者旭--陈瑞、李艳萍--师维、白龙晏--王山、张科--何宗赛进行表彰奖

经过两年的培养,一批年青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青年教师陈瑞在“云南省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青年教师杨红莉在“红河州高中数学说课竞赛”中获一等奖;王宴兵在第一轮高考中成绩优秀;张勇的教学,也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在期中、期末考试中为年级单科第一名的好成绩。

五.完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学校的发展、质量的提高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为了加强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步入秩序化、规范化轨道,使各项教学工作抓好、抓细、抓实,从而促进我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同时为学校领导实事求是地评价各位教师的常规工作质量,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设立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1、教研组和备课组,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

为明确教研组的职责和激发各教研组教研、教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进一步完善和制定了《教研组长工作手册》,激发与奖励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具人本化、科学性、操作性。

我们认真执行《教研组长考核细则》,加强对有关材料的上交管理,促进教科研活动的规范化。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实质就是抓住了学校管理的中心,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研组、备课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工作的成败。

因此,我们努力地促进教研组和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目的是要让集体备课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成为一种资源共享的平台。以往我校教研组和备课组做了大量工作,但台帐资料较少,甚至有些教研组无台帐资料,从而不能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行的一些评比、不能为学校的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料积累,因此我们平时注意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

2、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夯实教师的专业技能

2008年学校加大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对待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认真制订教学计划;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认真上好每堂课;认真做好课后对学生的关注工作。

在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听课、评课的工作,并不断完善听课、评课制度,让听课真正成为提高课堂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3、完善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工作

《教师成长记录袋》自去年完成后,我们认为它可以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师评价机制;它可以记录教师发展的历程,培养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它可以展示教师的成绩,记录教师的确进步;它可以作为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它可以作为教师交流经验,完善自我;它可以为学校发展提供依据。每学期结束后,我们均向教导处索取资料充实成长袋。经过不断完善、不断补充,《教师成长记录袋》成了教师教学轨迹的一份真实、全面的记录。

4、以课后反思为纽带,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学校进一步完善和制定了《教师工作手册》,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不断反思,把教育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通过“教师工作手册”记录下来。教无止境,我们要求教师认真深入观察学生生活中的行为和反应,大家互相切磋,共同商讨。

六.教研、教学竞赛,为教师成材提供帮助

老师们在教学这块园地不但要勤于探索,而且还要善于总结,随着各级教育部门对教科研工作的重视和加强,各级教科论文评选工作也日渐频繁。作为教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教科论文评选也必须严格要求,提高质量。我们积极地组织老师们参加各种级别的论文竞赛活动,总结经验,结合实际,提升教学水平。

本年度,继续做好论文的上交评比工作,凡上级部门举办的论文评比我们都要求相关教师参加,努力使我校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的数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增加。

我校教师张勇参加由“教育现代化杂志社”组织的“园丁杯”基础教育论文大赛,其论文《新课改下兴趣教学之我见》一文获大赛一等奖。教师者旭的《浅谈住校生的安全管理》一文获云南报社主办的论文竞赛二等奖,同时获云南省教育论坛丛书编委会主办的论文竞赛一等奖。晏堃老师的《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一点认识》获州级二等奖,杨红莉老师的《“班内分层教学”初探》获州级二等奖,朱小兰的《小事不小,习惯于是大》获州级二等奖。

七、协办“科联体”年会,展示校本培训成果

校本教研就是以新课程、基础教育改革为导向,以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教研组为教研工作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重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为全面实施课改奠定基础。

由我校协办的红河州“科联体”第11次年会07年5月在我校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学校为此次会议,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准备工作,编辑出版了简报第40期(以“青蓝工程”为主题,分别收集了“青蓝工程”起步篇、“青蓝工程”收获篇、“青蓝工程”成长篇的相关内容),简报第41期(以外出考察学习为主题,分别收集了“江堰考察学习篇”、“成都考察学习篇”、“泸西考察学习篇”“宣威考察学习篇”。“科联体”年会上,学校成功地组织了高中“文综”和“理综”两个组的集体备课展示活动。两个展示活动,得到与会者的热情赞扬和积极肯定。

几年来,通过以上我们所做的校本研训,使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质的飞跃,对我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等方面。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相信,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教师专业化的建设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途径a href=/friend/li】相关文章:

学校校本研训项目工作总结07-22

关于校本研训工作计划四篇09-22

幼儿园校本研训项目工作总结04-29

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中心稿)04-14

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中心稿)04-14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11-04

加强校本教学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网友来稿)04-14

课堂教学促进功能实现途径浅探(网友来稿)04-14

提高教师语言素养,促进课堂教学发展(网友来稿)04-14

优秀教师有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中心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