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修《民为贵》教案设计

时间:2022-03-06 14:45:4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二选修《民为贵》教案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二选修《民为贵》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高二选修《民为贵》教案设计

  高二选修《民为贵》教案设计 篇1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大多数统治者都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人,把老百姓看成是受自己统治的。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老百姓成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对象。但是在几千年,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纵观历史,凡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统治者,他的统治就会太平,如唐朝的李世民。反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即使是今天,我们读《论语》《孟子》这样的著作,仍然会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一、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稷______________  粢______________  桀______________

  圹______________  谆______________  朝觐______________

  (提示:jì、chéng、dié、kuàng、zhūn、jìn)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通什么字。

  为丛驱爵者,鸇也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提示:"鸇"通"雀")

  3、解释下列加红词语的意思。

  (1)民为贵,社稷次之______________

  (2)于传有之______________

  (3)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______________

  (4)残贼之人谓之一夫______________

  (5)所欲与之聚之______________

  (6)所恶勿施,尔也______________

  (7)其何能淑______________

  (8)谆谆然命之乎______________

  (9)暴之于民而民受之______________

  (10)使之主事而事治______________

  (提示:(1)本指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2)传记(3)残害(4)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5)为、替(6)如此、这样(7)善(8)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9)显(10)治理得好)

  4、注意古今异义词。

  (1)牺牲  今义是______________  古义是______________

  (2)中国  今义是______________  古义是______________

  (提示:(1)今义是"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古义是"祭祀所用的生畜"。(2)今义是指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是指"中原")

  5、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提示:被动句,标志词是"为"字)

  二、疏通文意,注意下列重点语句的翻译。

  1、原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翻译: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

  2、原文: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翻译: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这样的人叫独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

  3、原文: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翻译: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4、原文: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翻译: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

  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三、内容分析。

  1、孟子是如何看民、社稷、君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这种思想有什么进步意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关于其进步意义,同学们可以搜集有关资料,多角度思考。

  2、从第二则内容中,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启发?

  一个人贵为天子,并不意味着他的统治、为所欲为就是合理的。天子贼害仁义,那他只不过是独夫而已,这样的人理应被诛灭。国君危害国家,臣民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在这一则内容中,强调了只有得民心者,才具备统治天下的合理性。

  3、请同学们用原文回答舜得天下的原因。

  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4、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如何才能够赢得民心。

  民之所欲为之聚之,民之所恶不要施之。

  5、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最不想要的是什么?

  民之所欲莫过于仁,所恶莫过于不仁。

  6、结合文章的内容,体会一下《孟子》行文的特点。

  语言犀利,论述深刻,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善用比喻说理。

  四、问题探索。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诛一夫"的思想,是具有其重大进步意义的,它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里能否实现,为什么?

  阅读训练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1、对下列词语中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礼不辞小让    让:谦让

  B、道芷阳间行     间行:抄小路走

  C、会其怒,不敢献   会:正碰上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监督过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

  B、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吾属今为之虏矣

  D、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大礼不辞小让

  3、下列语句在文章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令张良留谢——于是留下张良(向项王)道歉。

  B、竖子不足与谋——不值得与项羽这小子共谋大事。

  C、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现在离去,(但)没有告辞,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D、大行不顾细谨——做大事不必顾及细枝末节。

  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刘邦为中途离席之事向陈平解释,遭到樊哙的指斥,他采纳了樊哙的意见。

  B、张良以送礼为计加深项羽与范增二人的矛盾,成功的保护了刘邦逃离鸿门。

  C、刘邦逃过鸿门宴一劫,全靠部下忠勇机智,否则方寸已乱的他必成阶下囚。

  D、范增对项羽放虎归山,十分恼怒,他已经预感到刘邦会打败项羽一纺天下的。

  5、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选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沐猴而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选修《民为贵》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2、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2、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3、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教学设想】

  本课包括五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对每则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要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因此,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此外要结合前几课,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从前面孟子关于“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导入(结合“引入话题”)

  “爱民、养民、富民、教民”的前提是什么?

  ——重民。

  二、朗读全文(在预习的基础上)

  三、整体感知(讨论、提问、明确)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四、讲读第1则

  1、“读”与“释”

  2、译文: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3、讨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王道思想还是民本思想?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

  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

  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

  综上所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从“民为贵”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是提倡“以民为本”,从“君为轻”可以看出是与王道思想完全相反的观点。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读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无论这个“君”叫做国王,叫做皇帝,叫做总统,叫做主席,都概莫能外。只不过在古代,人们尚未能设计出一套有效而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落实这个道理,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程序,以致于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兑现。但这并不说明这个道理本身不成立。实际上即使是在民主制度缺如的.社会里,上述道理有时也会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强行发生作用。只要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暴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的下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国家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必须置民众的地位于国家之上。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坚持这个原则,可以防止少数政客假借”国家”的名义,侵害民众的权力和利益。为“君”的如果真能认识到上述道理,就应当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

  (2)孟子说:“理想的政治,应确立如下原则: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

  “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

  “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

  (3)得到广大人民的任命,才有资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任命,才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任命,才可以做大夫。可见一切政治权力,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民众。

  君主如果危害到社稷,危害到国家的利益,就应该将他罢免、撤换!

  在古代,对于土地神和谷神,祭祀的物品没有欠缺,祭祀的时间也没有耽误,却仍然发生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就说明这个土地神或谷神不灵了。那就应当砸了它们的庙,毁了它们的神像和灵位,重新改造、撤换。

  同理,如果某种思想、某种主义、某种理论、某种制度,用来治理国家,认真实行之后并不见效,那也要对它进行修正、改造乃至撤换。

  五、作业

  阅读、思考第2、3则,初步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基础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提问导入

  孟子“民本思想”的基础是什么?

  二、朗读第2、3则

  三、讲读第2则

  1、“读”与”释”

  2、译文: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传言中有这样的事。”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孟子说:“杀害仁德之士的人被称作贼子,杀害义士的人被称作残,残贼一类的人,被称之为匹夫。只听过诛杀匹夫纣,没听说过这是弑杀君主一类的事情。”

  3、解读:

  这一则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一段千古名章。

  4、中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权合法有限性理论和革命性思想。

  四、讲读第3则

  1、“读”与“释”

  2、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天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人民;失去了人民,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是有办法的: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得到人民是有办法的:得到民心,就得到了人民;得到民心是有办法的:人民想要的就为他们聚集,人民讨厌的不要给他们,如此而已。人民归附于仁,就像是水向下流动,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林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武赶来百姓的,是桀和纣。如果天下的君主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都会为他赶来百姓。即使他不想称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要称王的人,就像是害了七年的病要用放置了三年的陈艾来灸治一样,如果平时不积蓄,那就一辈子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就会终身忧愁受辱,直至死亡。《诗经》上说‘那如何能办得好,不过相与落水一块儿淹死罢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3、讨论:(畅所欲言)

  怎样看待“天下——民——民心――仁政”的关系?

  例:

  (1)失去天下,首先是失去了民心,民心是什么?仅仅是要吃要穿吗?民心就是人民大众公认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公理!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违背了社会公理,人民就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而人民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就会跑到他们认为好的地方、好的国家去。

  因此,统治者想要得到民心,首先自己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理。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理,就是施行爱民政策,仁爱对待人民,平等对待人民,不搞特权,即使在生活方式上也要有所节制,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2)一个是民心问题,一个是仁政问题。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民心问题反映的是民本主义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当然,还没有上升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高度。

  仁政得民心,不仁则失民心。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坏人在无意中帮助了好人,恶成了促进历史前进的动力。这里面所蕴含的,正是善与恶的历史辩证法。

  (3)小而言之,就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商家与商家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现象。

  比如说人才“跳槽”,往往是由于原单位的领导人失去了人才的信赖之心而发生的,这等于是这个单位的领导人主动把自己的人才驱赶到另外的单位去。

  又比如说商家竞争,如果哪一个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品,抬高物价,服务态度又恶劣的话,等于是把顾客驱赶到别的商家去,无意之中帮了自己竞争对手的忙。这里的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做了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蠢事还没有意识到罢了。如此说来,倒是有必要反省反省,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做了那“为渊驱鱼”的水獭或是“为丛驱雀”的鹞鹰。当然是但愿没有的好了。

  4、小结

  孟子这段言论,总结了殷、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掉了民心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得天下之道是得人民、得人民之道,而得民心、得民心之道是与民所欲、弃民所恶的观点;指出喜好推行仁德、仁政的君王自然会称王天下,否则会终身不得天下,乃至忧愁受辱陷于死亡。

  总之,孟子这段话,论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充分表明了孟子主张仁政的思想。其中“得天下之道、得人民之道、得民心之道”对于今人来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此文在论说方法上,层层推进,环环紧扣,间用比喻、对比,从而使论证无懈可击。

  五、作业

  阅读、思考第4、5则,理解“君权谁授”的问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述“天下——民——民心――仁政”的关系

  二、朗读第4、5则

  三、讲读第4则

  1、“读”与”释”

  2、译文:

  万章问:“尧拿天下授与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

  万章问:“那么舜得到天下,是谁授与他的呢?”

  孟子回答说:“天授与的。”

  万章问:“天授与他时,反复叮咛告诫他吗?”

  孟子说:“不,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

  万章问:“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是怎样的呢?”

  孟子回答说:“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把天下授与人;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子把诸侯之位授与这人;大夫能够向诸侯推荐人,但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之位授一这人。从前,尧向天推荐了舜,天接受了;又把舜公开介绍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

  万章说:“请问: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公开介绍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叫他主持祭祀,所有神明都来享用,这是天接受了;叫他主持政事,政事治理得很好,老百姓很满意,这就是老百姓也接受了。天授与他,老百姓授与他,所以说,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舜辅佐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这不是凭一个人的意志够做得到的,而是天意。尧去世后,舜为他服丧三年,然后便避居于南河的南边去,为的是要让尧的儿子继承天下。可是,天下诸侯朝见天子的,都不到芜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歌颂的人,也不歌颂尧的儿子,却歌颂舜。所以你这是天意。这样,舜才回到帝都,登上了天于之位。如果先前舜就占据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那就是篡夺,而不是天授与他的了。《太誓》说过:‘上天所见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见,上天所听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听。’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3、讨论

  君权谁授?………

  【提示】

  (1)按照一般传统的理解,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这也就是孟子的学生万章的看法。

  可孟子却作出了与传统看法不一样的回答,认为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而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很明显,孟子是脚跨上下两个方面,一只脚跨在上天,有“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另一只脚却跨在民间,有“民约论”的味道。而他的论述,则正好是在这两方面寻求沟通的桥粱,寻找“天意”与“民意”的结合点。

  (2)所谓“究天人之际”,研究天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探讨的核心问题,而孟子在这里的探讨,是从政治、君权的角度来进行的,也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事实上,孟子在这里的分析论述,与其说强调“天”的一方面,不如说强调“民”的一方面更为贴切。就以他所分析的舜的情况来看,舜之所以最终“之中国,践天子位”,完全是因为“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诓歌者,不诓歌尧之子而怄歌舜”。所以,与其说是“天授”,不如说是“民授”。他最后所引《太誓》上的两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不也一方面说明了“天人之际”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说明了“天意”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民意”吗?

  可见,孟子的政治学说里的确怎么也抹不掉“以民为本”的思想。

  4、小结

  君权谁授?

  从根本上来回答,是民授而不是神授、天授,当然更不是哪个个人所授,即便你是伟大如尧,也没有那样大的权力。

  三、讲读第5则

  1、“读”与”释”

  2、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令只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3、解读

  法家重政令法治,儒家重教育德治;政令法治治人,教育德治治心:治人人畏,治心心服。以儒者的眼光来看,心服才是真服。因此,法治是不得已而为之,德治才是根本所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德治。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这是法治。

  德治法治双管齐下,天下才能大治。

  这是我们今天的看法。是不是有点亦儒亦法的味道了呢?

  4、探究创新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四、作业

  熟读全文。

  预习《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高二选修《民为贵》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孟子《民为贵》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07-29

国殇(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8-17

《沂水春风》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7-29

人教版高二选修《李逵负荆》教案设计07-30

《蜀相》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7-28

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设计07-30

人教版高二选修《王何必曰利》教案设计07-30

人教版高二选修《李凭箜篌引》教案设计07-29

人教版高二选修夜归鹿门歌教案设计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