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评说 (高三必修教学案例)

时间:2022-04-14 19:26:0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时文评说 (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案例)

 一、三维目标

时文评说 (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案例)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时文短评专题中第一小题一句话概括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完成现象概括,并能针对此现象准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知的知识与方法就市考中出现的相关题型进行强化训练:检错--归纳易错点--对策--练习

  (3)情感与态度

  通过错题反省归纳,提高答题质量,在学习中领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道理。

二、教学重点

  掌握时文短评专题中第一小题一句话概括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完成现象概括,并能针对此现象准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根据已知的知识与方法就市考中出现的相关题型进行强化训练:检错--归纳易错点--对策--练习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针对现象准确鲜明地提出观点。怎样评价学生的答案,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四、学情

  学生对于第一道题一句话概括的方法基本已经掌握,但是一些注意点在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出错:短语概括、非陈述句概括、概括范围偏窄等

  而第二道的准确鲜明提出观点这一点,因上节课没有强调,在答题上出现较大偏差,学生不理解何为观点,基本用我支持……我反对……这样的表明态度的句子来代替。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考试说明

  从去年开始时文短评被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具体题型我们可以参看09高考题,具体的是第一道题:一句话概括;第二道题:阐述自己的观点。2010年的福建省考试说明对于今年这一板块做出了新的调整。我们这一次的莆田市市考卷已经体现了这一变化,我们可以就09高考卷及莆田市市考卷做一番对比。

  2009年高考题:

  16.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5分)

  2010年莆田市市考卷:

  1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重庆市叫停对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跆拳道和散打等特长生的高考加分照顾。重庆市的这一做法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材料二:浙江某校因航模比赛获高考加分的学生多来自权势家庭,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人们对高校招生加分政策的公平性问题提出质疑。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加以简要阐述。(字数在150字左右,7分)

  知己知彼:

  (1)时文短评设题方式:第一小题是一句话概括基本内容。第二小题是阐述对材料中现象的看法。

  (2)变化:2009年这两道题的设分分别是2分与5分;2010年考试说明对此作出调整,两道题分别是3分与7分,并且在第二小题的字数上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150字左右。

  (3)考试说明的要求: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

  可以说时文短评是语言应用部分的重头戏,10分的分值分量颇重,而我们与它不过几面之交,所以有同学面对着自己卷子中的7-8分的分值便欣欣然有喜色,得出了一个结论“一切高考题都是纸老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同学的总结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们忘掉了伟人在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话“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它,在战术上要重视它”。那么从战术上考虑,我们这道题,必须而且完全可以拿下的是第一道题。

  (二)一句话概括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概括材料主要信息的答题思路:

  第一步: 通读材料

  第二步:分析关系(相对型、互补型)

  第三步:提炼筛选(异同点)

  第四步:整合表达   抽出新闻材料五要素(时,地,人或物,事,因,果)中的核心二要素人或物及事展开信息重组,形成“何人或物做何事”的概括模式。“重组”方式依材料则数、性质而定:单则的直接进行;两则及以上的,按材料“似”或“异” 的组合展开同或异向合并。

  概括信息应当遵循的原则:

  (1)概括要注意整体性原则,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

  (2)概括材料必须是一个句子,而且要用陈述句。

  (在第一个环节我们要做的是抓住新闻的五要素即:时、地、人、因、果)对文段进行压缩;第二个环节是分析类型:比如我们上节课说到的网络语言这一部分就是互补型的。而三明市市考卷“在校使用手机现象”就是相对型;第三个环节是提炼筛选,这一环节我们首先要抓住两则材料的中心话题,然后要根据类型进行整合,互补型的关注多则材料的共同点,相对性的关注不同点。其中相对型的题目,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形式归纳:

  “××对××××现象有不同的看法或做法”

  “××对××××现象看法或做法不一”

  “××××现象引发争议”

  第四步为整合表达,在这当中我们要注意几个点:一句话,一般为主谓句:“谁做了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了”不能以短语来概括。比如三明卷不能概括为“社会各界对在校使用手机的不同看法”,第二点是陈述句,即不能是感叹句、疑问句、议论性的句子。第三点:完成之后要检查是否出现病句。)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常言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市考就是一次很好的练兵,这节课,希望我们能够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1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重庆市叫停对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跆拳道和散打等特长生的高考加分照顾。重庆市的这一做法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材料二:浙江某校因航模比赛获高考加分的学生多来自权势家庭,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人们对高校招生加分政策的公平性问题提出质疑。

  (3)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4)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加以简要阐述。(字数在150字左右,7分)

  刚才我们回顾了第一题信息概括题的答题步骤以及应当遵循的原则,现在我们不妨来检查一下同学自己的答题状况如何,给以后的答题提个醒。

  1、重庆市叫停高考加分与浙江某校高考加分多来自权势家庭事件引起人们的讨论。

  2、是否应取消高考招生的加分政策

  3、高考加分政策所引出的讨论

  4、人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不同意见

  5、人们对高校招生加分的质疑和反对

  6、人们对高考加分的公平性提出质疑

  7、人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议论纷纷

  8、高考加分方式不同受到社会的强烈反响

  问题诊断:

  第一位同学的答案对两则材料只是稍加合并,没能做到概括。

  第二位同学的答案明显违背了我们的第二个原则,概括时只能用陈述句的形式。

  第三、四、五位同学的答案违背了一句话原则,都以短语形式出现。

  第六位同学的答案是形式上市一句话,也进行旅客概括,但是内容过窄。

  第七、八位同学的答案出现了明显的病句

  小结:通过以上的纠错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于时文的中心话题把握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在概括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疏忽而导致了出现了概括不全面、句式不符合要求、短语概括以及病句等等问题。在完成这一道题时一定要牢记两大原则:

  (1)概括要注意整体性原则,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

  (2)概括材料必须是一个句子,而且要用陈述句。

  (三)准确鲜明地提出观点

  在这节课刚开始时我们就比较了去年及今年这道题的分值变化,时文的第二道题由原来的5分上升至7分,事实上也即在这一部分对我们的答题提高了要求。

  2010年福建省考试说明要求:

  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阐述。

  市考时文短评题得分情况:

  平均分一句话概括论点阐述论点阐述得满分人数

  7班2.14.94位

  8班2.35.15位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文短评的答题步骤:

  (1)亮观点(旗帜鲜明)

  (2)讲道理(两点为宜)

  (3)总述(或重申观点或提出建议)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次市考我们可以看到观点的准确鲜明在7分中占据2分。说及观点,到底怎样的才是观点,才算是旗帜鲜明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我们同学的答案:

  (1)我支持这一政策

  (2)我反对高考加分政策

  (3)高考加分政策助长了社会上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4)高考加分政策是对高招单一制度的有效补充。

  (5)高考加分政策应遵循公平原则。

  (6)高考加分是损害社会公平性的举措,应该取消。

  对比以上的句子我们可以发现(1)(2)过于笼统了,我们绝大多数的同

  学都只笼统答同意或不同意,支不支持,没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在准确鲜明提出观点这一块的分数就没办法拿到。

  完成这一道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关键话题--“高考加分政策”,然后再此基础上做出评价。

  可以归纳为:关键话题+评价性语言(怎么样)     或    人们应该……对待+关键话题

  第一份综合卷中有时文评说部分,大家可以比较以下三个句子:

  诗词混搭--不好/有不利影响/是对古典诗词的亵渎。

 

林彦

【时文评说 (高三必修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联想与想象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学会想象与联想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二必修五)04-14

当代文坛评说04-14

教学反思案例03-01

肖培东:一波四折教雨果的《报复》 教学案例(高三教学案例)04-14

《论述文因结构而精彩》作文指导教学案例(高三)04-14

必修二教学总结12-02

专家评说教育凭券供应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语文必修教学计划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