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名篇中各种问题的解答 教师随笔

时间:2022-04-14 20:56:5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散文名篇中各种问题的解答 教师随笔

 1、鲁迅是如何评价阿长的?这一评价是否准确?鲁迅在对阿长其人其事的叙述与这一评价是否相吻合?鲁迅的叙述与评价有何特点?

关于散文名篇中各种问题的解答 教师随笔

鲁迅是如何评价阿长的?认为她是个不够档次的保姆,喜欢搬弄是非、说闲话总是竖起手指指指点点“切切察察”,而且作为保姆,她的“职业技能”不强,有着职业素质的缺陷,对孩子照顾不佳,等等可以说这是对阿长一定程度否定的评价,但总的来说用词是克制的。

这一评价是否准确?首先对于事情本身来说,这确实是发生在阿长身上的,但是在作者不同年龄阶段,对于她的评价其实是不同的,童年的事件由于时间的距离会产生谐趣并且佯愚的态度掩盖了叙述的距离,可以从儿时的作者与作文时的作者态度有区别看出。

鲁迅在对阿长其人其事的叙述与这一评价是否相吻合?我认为不不太相吻合的,因为文章以幽默作为主调,具有喜剧性质的色彩,但是谈到阿长地位卑微,生活习惯简陋、思想愚昧落后且具有品质问题的时候,作者却在行文上弱化动机矛盾,看似在贬低,但是却侧重从缺点上展示阿长的真诚可爱,文章叙述到了阿长给我《山海经》的事,说明阿长对于我的爱已经不限于生活上的照顾,而是上升到了对情感愿望的满足。可见鲁迅对于阿长的感情是深深地怀念,是温暖的感谢,厚重的缅怀。这些实际上写的是阿长这样一个在苦难中成长的劳动人民,当时的社会土壤中孕育的最广泛人民的代表的生活现状,在文章的深层思想中包含着对阿长的尊敬与感激。

鲁迅的叙述与评价有何特点?叙述上以幽默为主旋律,以孩童时代的观点看阿长,但是其中却在不上心里活动上呈现出成年鲁迅的叙述角度,于是对于阿长的评价层次就丰富起来,既有看似否定性的评价,又有包含着深情感激的怀念之情,赞扬着阿长这个底层妇女真挚的母爱。文章中佯愚的态度掩盖了叙述的距离,将童年鲁迅与作文时的他的观点巧妙的结合,多重的叙述语序叙强了喜剧效果。

2、周作人在《初恋》中写到,得到自己爱恋的对象死去的消息,却觉得心里一块大石头放下了,如何理解这一心理过程?

首先,对于她的恋慕,作者从来都是是单方面的,不曾与她谈话,不敢仔细端详她的面貌与姿态,却因为她的存在感到亲近喜悦,并且愿意为她有所尽力,并且始终保持着冷静的逻辑憧憬着仍然生活在封建社会下她的未来,然而当他得知她承受着宋姨太太这样恶毒的诅咒,即使还不明白诅咒的意义(做婊子),而仅仅由于他内在的情感再加上少年的豪壮气概他萌生了幼小的看似坚定的的誓言,但从他只“心里想”,把承诺放在心里而不是庄严地宣告,又或者向别人倾诉,排除掉生活环境,时代造成的的思维限制,他不敢像如今这样热烈的表达,这当中还有他对于自己感情的不坚定,他的承担是有限度的。

爱的能力与欲望使得年幼但却开始涉世的作者产生了责任感与负担。面对觉得是心目中的女神的她,有拯救的冲动,在心里对她有了少年决心的承诺:要救她出来。流露出男子汉的担当与责任。但是他拥有的还只是朦胧中,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萌芽状态的情感,内心的责任感,关于“拯救”的这样的诺言,对于一个即将成人却为成人的的作者来说无形中是一种负担。

而贯穿全文来看,文章写的不是爱情,不是初恋,儿时成长,作者的笔调准确的把握了成长这一过程的临界点,女孩作为他的成人礼,使他从感情的朦胧冲动到内心许下誓言而最后感到了责任与承担,这就是在成长过程中最典型的心理过程。

3、《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有何特点?

郁达夫开创了一个新的审美类型,那就是平民化的审美,雅俗共赏的志趣。北平是一座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这些往往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最关注的城市动态,但作者所怀念的恰恰不是这些,从他的笔调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是他的文化修养和与众不同的个性。

文中没有熙熙攘攘的街道,没有喧嚣的尘世,没有明艳的花草,取而代之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留影,西山的虫唱,还有皇城人海中的破屋,是院子里头的一碗浓茶,槐树底下的丝丝日光,以及那最平常的蝉鸣。更可以从作者欣赏牵牛花的角度来看,他偏爱于淡雅的颜色逃避鲜艳,折射出他个人追求的淡而雅致的境界。那些最朴素常见的,在不少自以为是的知识分子眼中不屑一顾,视而不见感而不觉的种种,恰是作者挖掘品味出来的高压情趣。

从文章中的作者赞美的秋的意象来看,他不偏重于外在的色彩和形状而是侧重内在的意味,形象简练,颜色淡雅,没有大肆描摹,始终强调自己的内心情感趣味。

例如作者所追求的都市闲人的虽然“闲”,但是相比的一些沉迷麻醉的状态来说,又是清醒的理智的并且内涵丰富。一方面,他们是俗人,没有高雅的文化修养,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却又高雅的文化人的悠闲情调,喝浓茶,说话的调调都体现了这市民的生活虽然简单清远,但是朴素与高雅的审美相互照应熠熠生辉。全文中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造诣就从大俗大雅的审美中体挥洒得淋漓尽致。

4、《故者的秋》中的秋景与传统文人笔下的秋相比有何异同?

相同点就是处于客观环境下,秋是四季之中走向衰败的那个过程。冬季留给人们的已经是生命的完结,画好句点,而秋季则像是一个长镜头将这个过程一一记下,使人从画面上承受的都是繁盛的硕果一步步凋零衰败,直至冬季冰封的来临。这样一个自然客观景物在秋季的现状是谁都不能避免的,这也就构成了中国文人悲秋传统的后盾。

传统文人的悲秋,都是吧秋愁当做人生的悲苦来书写,他们都沉浸在悲秋之中,深感于生命的零落,而无法自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古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一词读下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是秋日万物无法逃避的生命轮回,更有作者触景生的悲情,那是纯粹的对于秋景的哀叹。传统文人在秋的肃杀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飘零与消逝,生发出无奈与自解。

但是细读品味郁达夫式的悲秋,感受到了区别于笔下传统的触及秋景产生的感情,那就是即使看到了秋日中生命凋亡的迹象,也从这死亡之中感受到了美好。他沉浸在其中并没有什么悲苦,而是人生的享受--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这就是人生审美中的高雅境界。槐树的落蕊,北国的特产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都是对生命衰亡情趣的体味,但是作者却不悲伤,没有颓废而是审美。作者精神上更加孤独深入看生命的迹象,没有像刘禹锡一样有陋室鸿儒的圈子。郁达夫始终生活在自己平民般的生活中,保持着精神上的独立,没有人云亦云,不把自然的死亡当做痛苦,而反植入享受这份独特的优美,倾心于这份雅致。

5、《故都的秋》中,作者反复提及“北国的秋”,但题目却又是“故都的秋”,这二者是否有所不同,为什么?

故都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北国”“北平”是地理概念,没办法强调文化底蕴的内涵。作为中国文化的心脏,“故都”一词淡化僵硬的地理感念,更多的强调历史文化的熏陶与渲染,与文章中着眼的景物,意象,更为吻合。

从文中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留影,西山的虫唱,还有皇城人海中的破屋,院子里头的一碗浓茶,槐树底下的丝丝日光,衰弱的秋蝉声还有有节奏的秋雨,以及寒暄中又是个韵味的调调,这些所有的作者关注的秋的焦点来看,都是文化沉淀的体现,都是是作者的文化修养对于秋日景象的触觉。有着生活态度的豁达淡然,有着历史的厚重多层次感,还有着大雅大俗并陈的审美感。

并且从牵牛花底下的秋草,槐树落蕊,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迹象来看都能感受到作者可以逃离北平的喧嚣而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来触摸这些,于是“故都”一词能够回避那些他不想面对“北平”的吵杂,体现内心的平静。

作者选择在破屋中欣赏秋景,没有打算在更舒适的新房子看秋,我想那是因为这是一座有历史沉淀的城市,文化的内涵不在表面,而在时光刻下的城市的痕迹,而这些痕迹的体现就是旧民居而不是新房子。就如同作者不把没有厚重感的地理概念“北平”一词和文化内涵深厚的“故都”相等同是一样的道理。

6、《背影》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契机是什么?为什么?

首先作者因思念而回想起父亲,觉得父亲的背影是他最为难忘怀的,父亲的形象由此展开。然后作者简单平静的回忆起起在徐州和南京的往事,但却在南京的车站送别上做了细致的描写,虽然是以自嘲的口吻,写出了一开始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认为他很罗嗦,并且因为他交代茶房照顾我而觉得他很“迂”,缺乏社会经验,对于父亲是很不耐烦的态度。

可是这样的情感却再后来发生了变化。父亲不辞辛苦地翻过栅栏的给我买橘子,给我留下一个笨拙、艰难、衰老的背影,这一幕一幕,使得从自以为聪明的我迅速地流下眼泪,对父亲的情感有了明显变化。在此之前父亲亲自送儿子到车站,照看行李、拣定座位、嘱托查房都是整个背影出现的铺垫。

虽然这过程中充斥着作者的自作聪明和不理解。可是当不可抗拒的衰老的信息,通过这样一个的背影单纯的表现出来,(区别于正面传达出更丰富的信息)在以亲情作为纽带背影这一特定的信息刺激下我的情感受到了真实的强烈的驱动,还有父亲语言平实都使得我的心灵受到的深深的震撼。

再后来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即使父子之情不好但父亲还是在信中原谅了儿子,夸大了病情希望能够儿子能够回去看看他,全文至此在儿子愧疚的泪光中再一次缓缓浮现出那个背影,进一步的展现出背影的力量,当中饱含着多年来读者对年买的父亲的思念与难以开口言明的愧疚。

7、朱自清《背影》最后一段的叙述所表达的语意是否完全与相关事实相吻合?如有不吻合之处,是哪些地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最后一段,作者表述了在与父亲东奔西走的几年里,父亲与我的关系并不好,带我渐渐不如往日而且多因琐事迁怒家人。可这些都是客观的生活环境所致,因为父亲赋闲,家境渐落家中,后来更为谋职而东奔西走,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老境颓唐的父亲触目伤怀,脾气渐长,其实后来的作者也都很理解,“情郁之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在父亲的来信中,由于膀子疼痛而认为自己的大去之期不远,这样夸大了病痛的结果,是希望儿子回去看他,体现了年迈的父亲在情感上的其实是软弱的,而作者此刻又一次流泪(全文共有4次流泪),每一次流泪,作者都是直白明确的有所强调,而此处的回忆是否真的让作者思念之情再次难以抑制而湿了眼眶呢?

8、《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有何特点?这一形象有何时代文化的意义?

《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有何特点?通过作者细致的描写我们可知父亲对于儿子的爱是非常琐慈祥的,似乎不太像一个父亲而像是母亲,因为他竟然交代茶房照顾儿子,在车站艰难的爬过栅栏去买橘子。父亲的背影是笨拙的,艰难的。

难以抑制的衰老从可传递信息量不大的背影中强烈的表现出来,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为求职奔走劳累的时候没有多余的话语。坚持送儿子上京,深沉的表达着他的爱。在给儿子的信中夸大了病痛的结果,希望儿子回去看他,这也体现了父亲在情感上的软弱,他对儿子深深地挂念透过字里行间缓缓的流露,重重的在儿子心头烙下印记。

这一形象有何时代文化的意义?五四时期产生的父亲形象多是封建消极的,作为封建家长他们把儿子儿女当做私有财产当做支配占有的对象,这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如巴金在《家春秋》中所作,封建家长们,不仅对儿女的教育方式死板苛刻,而且更多是剥夺儿女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所谓的爱,是畸形且受封建思想禁锢而变质的。

但是这篇文章却展示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人心中的一种失落感,那就是即使打到了父辈,可是在他们心里还有些不安与内疚,毕竟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不容抹杀的,这样一个慈爱细腻的父亲形象也是对于封建父亲形象的反抗。想必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此文一经面世,便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9、根据作品内部自身的逻辑,谈谈你对《荷塘月色》的写作动因的理解。

对于写作动因的理解首先知道不可能每个作家的每个作品都受到大时代背景的影响,就像我们当下的文章不可能每篇都有金融危机的阴影一样。所谓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文章的写作动因往往不能脱离作者的自身的心理状态,而要把握这种心理状态就应该从文章的内部自身逻辑来看。

总的来看文章,全文中写的是作者月下荷塘边漫步的过程。一开始的内心破不平静到不让家人知道,逃离平静温馨的家庭生活,一路上只有自己一人,他感到了自由心灵的释放,内心受到的思想道德上束缚渐渐在月光下松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

接下来文中一切的景语皆是情语,仿佛是月光给他指出了一条逃离日常生活家庭环境的路,于是月下之景引发了心中之思。在实际的宁静、静谧、和谐景色中,作者创造扩展出了一个艺术的空间,想象的空间。从许多比喻中我们看到了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从相似的特点上来看两个物体,这样的比喻都有着作者自己的喜好品味并且体现的是当时他的想法。

共同的,这些特性体现了女性的情致与意味,表明了作者的心趣,这时达到了作者出逃的目的,那就是欲望的发泄与释放。人都是有欲望的,但是都不同程度的收到了文明的约束压迫,然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思想高度的人来说,作者把自己的欲望通过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升华起来,提升到了一种美的高度,沉静的释放但却不沉迷于释放当中,后文中的古诗词引用产生一定的隔膜,使得欲望的发泄不那么露骨。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完成一个“不宁静”的精神历险。

10、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的乡愁都有哪几个层次的内涵?

文中的乡愁共有三个层次。

首先是地理意义上的对于中国的乡愁。在文章的一开始通过湿润的雨季与历史的概念相连接,出现了中国历史是“黑白片”这样的一个意象,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使得周围的景物都开始变得模糊,雨是产生视觉上的阻碍,历史则在空间时间上拉开对于现实的距离,黑白片与历史有共同的距离感的格调,并且不能阻断的从大陆弥天卷来的空气(寒流)产生了也温暖的变异,安慰之情,台湾与对岸的阻隔是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在此隐现,乡愁的第一层主题由此展开。

第二层是作者的个人经验与记忆意义上的中国的乡愁。在作者的叙述中,所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都成为了他的家乡,少年时代的杏花春雨已经不再,难忘的是曾经的流连,调动记忆中有关于中国的最质朴的自然元素,组成的还是他日思夜想的土地。还有对于在国际上流浪的,代表着当时中国的形象国人,纪录片镜头下的一切,统统的这些关于中国的意象的相连都是因为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的中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所构建起来的中国。相对于西方文化的完整性(古代与现代的和谐交融)来说,中国文化在五四以后,很多传承被瓦解,当代中国与古代的精神连接断裂,作者寻寻觅觅中期待能找到的就是能够寄托文化归宿感的精神家园。

第三层是作者对于现代文明的反抗。整个发展中的现代性包括着物质文明和精神层面,在星期工作制度的充斥下,人被迫的高效机械投入的运转,创造所谓的物质时代的同时,人的精神与心态日益干枯,变得没有激情毫无诗意,精神中虽然理性但始终以激起的运作节奏来生活,所以作者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上反对现代的工业文明,希望能够释放与解脱。

11、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一文为何要选择“听”作为这篇文章主要的感知方式?

首先,“看”是大多数人采用的感知方式,它是非常明确的,不仅有外在的轮廓感,明确的色彩,有立体得使人有触感冲动,但这都是产生于依赖外在客体的前提下,当视觉被限制的时候重要的获得信息的渠道就会产生转变。

雨,是通透流动而至无形的,并且遮挡住了视觉的重要来源,限制了视觉能力,限制了行动能力,使得能获得外界信息的通道锐减,于是想象力和心灵的感官开启,这时把“听”作为主要的感知方式,通过想象将听觉信息转换,是在作者把雨声转化为音乐的意象后展开的。这样的转换正是体现了想象力这一重要的心里直觉对“听”分析是多么重要,从听觉上获得信息,往往需要更多的思维对其进行分析梳理。细腻的心灵感受当然是不可忽视的,古典文化的审美趣味就是个人文化的沉淀在现实景观中的心灵的和想象交织出的审美层次。

作者听到了雨的凄凉,凄清,凄楚,凄迷,想到了少年红烛昏沉、中年江阔云低、白头僧庐下的画面,可知文章不重在描写雨,而是重在写雨潜入内心这样一个过程,而由此引发的思绪,更为内向的听觉,更能体现想象力和心灵的融合。

12、杨绛在《“小趋”记情》一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认为小趋若是死去更好。在那样的一个集权的时代,人对权力,以及权力背后的信条,政治纲领是很暧昧的关系,表面上的顺从无法掩盖内心的不满与挣扎,通过人对另一个生命动物“小趋”的同情表现出来的。

即使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即使收效甚微,但是人还是在坚持的给与小趋一份人性的温暖。在这样的关怀中,不仅看到了狗的习性特点,看到了人内心不愿被磨灭的人性的挣扎,看到了人与狗的生存环境折射出的时代对于人性的抹杀,更多是展示了人与狗感情交织,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狗对人的情感表达比较主动,渐渐地,人对狗的依恋程度也在提高,人对狗的关系也超出了人的需要,表现在够越来越像家人且寄托了人心。

于是在文中最后作者希望小趋死掉更好,这样一条充满着人性的狗倘若为了生存苟且的活在物质的阴影下,在集权的压力下妥协而换求生存的权利,这是作者所不能接受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总有一个生命奇迹般的保留温情与人性的做人的尊严,小趋就是他们所有人的尊严的储存器。为他人保留着尊严,提醒着他们应该这样活,是人性在小趋身上得到保留,并成为人的精神支柱和寄托,所以作者宁可小趋怀着人性的光辉而死去,也不愿意他为生存而动物地活着。

13、谈谈你对散文之“散”的理解

字典中,散文的解释不讲究韵律的文章,除了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等。散文的主要优势与长处就是“散”,除了在文体特征上区别于诗歌、戏剧、小说外散文对比他们来说最大的特色便在于文字组成的灵动的意境与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

散文的取材广泛不受时间,空间的控制,在平素的生活日常的见闻中,有所触动后,信手拈来,生发开去,文字中有叙述的淡然,有情感的宣泄,有联想、想象畅游,还有有针砭时弊的指点。

我读的散文不多,更不敢在此拿出大家们作品进行分析,只是从个人理解的角度看到了散文中所包含的这些。

其二就是散文表达的效果非集中性,可以零碎的,如生活般的自由,组织材料构成作品也很心情化,平淡中看似零碎叙述却是包含着作者独特的社会或人生见解的。而将这些贯穿起来是散文的“神”,相对于散文散。“神”是作者情趣的集中体现,也许散文运笔如帆连主题都是散的,但作者的情趣,对于生活的感慨,与“散”(在不同的文章中可以)形成隐性的照应或者鲜明的对比。在情趣的指引下散文既能放得开,谈细致入微的感受,又能收得回到情趣精髓中。

 

宇小芋

【散文名篇中各种问题的解答 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朱自清散文赏析(教师随笔)04-14

如何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 教师随笔04-15

名句名篇复习中的名堂(网友来稿)04-14

《散文阅读理解技巧》 教师随笔(人教版)04-14

散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教师随笔04-14

2006年高招热点问题解答(教师中心稿)04-14

如何阅读散文(高一必修教师随笔)04-14

我们在阅读中成长 教师随笔04-15

行走在消逝中 (教师随笔)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