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这样教语文------代高考小结(论坛帖)

时间:2022-04-14 11:12:3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们应该这样教语文------代2001年高考小结(论坛精华帖)

来源:论坛精华帖

我们应该这样教语文------代2001年高考小结(论坛精华帖)

地址:/vbb/showthread.php?s=86b88639dd51c4d4b68b43040e86d063&threadid=16

镇江二中语文组 唐建中 

高考已经结束,领导让做小结,这实在是不可或缺的举措。成败已是历史。成耶败耶、孰是孰非似乎并不重要,但痛定思痛、亡羊补牢是绝不可少的。本着这个宗旨,特小结如下。 

平心而论,此届高考成绩虽不理想,但无论与其他学科横向比较还是与学生进校状况纵向比较,也还差强人意-----需要反思的只是本可以更好一些的问题。 

先谈一点经验吧,心理平衡一些。1、三年来对课本的“避轻就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学生有时间在基础知识、扩展阅读方面多下功夫。2、此届复习中我终于结合网站制作完成了一直想完成的系列复习讲座,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3、高一高二阶段的周记式作文和每日练笔是个好形式,为作文拿基础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谈谈教训和展望,这才是小结的真正目的。 

1、--尽管对教材进行了“避轻就重”的取舍,但所取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够合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阴影覆盖,做了数不清的无用功。最理想的语文教育模式其实就是不要模式,只是读书-----老师先读,读得流汗流泪或手舞足蹈笑不自禁的才让学生读,不许编思考题,不许布置读后感,学生读到非写不足以泄其情时自然会写。多媒体是好东西,只是千万别用来放映隔靴搔痒的"课件“(仅指语文),只用来放装有好文章的光盘。这样读两年半,留半年讲高考模拟试题---这叫厚积而薄发.改革了几十年,改得最好的是高考试题---公式化,好对付.。只剩一个问题:我们敢吗?其实也没什么值得担心的,任何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自己的语文能力不是课堂上学来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阅读,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接触慢慢“养成”的,这叫“渐染”。不突破阅读量小、阅读面窄这个瓶颈,即使你把课文分析得再漂亮,也是徒劳。 

现在好了,由于校长的英明决策,每个教室都有了多媒体设备!我们还有必要靠分析课文来打发时光吗?所以我打算:以课文为经,以扩展阅读为纬,让真正的阅读回到阅读教学课堂,把理性的、自恋的、唯一真理的分析打进十八层地狱。举我暑假中做的“高一网络课堂”为例,在《荷塘月色》的网页式教案中,链接了朱自清散文三篇,供课堂阅读,又链接了《朱自清散文全编》,供课外阅读。《拿来主义》的教学过程中,要读鲁迅的其他杂文三篇,关于尼采哲学思想的评论两篇,今人把《拿来主义》与中国足球、影视联系发挥的文章数篇,这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是面的扩大,还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有人看了我的页面后,讥之为“教案”搬家,真是一针见血-------为照顾传统的视觉习惯,我放进了不少分析性内容,尽管我自己不会用它)总之,一读以贯之,课内精读,读然后品,品出味道再读。课外泛读,重自然感悟,有时间交流交流,不重结果只重过程。三年读下来,虽不会“满腹珠玑”,总不致一包稻草吧? 

2、--承上条所述,传统的篇章、思想内容分析不仅挤了阅读,还挤了语言赏析和基础知识积累。所以,对课文中的字词决不能忽视,岂但不能忽视,还要相机扩展:“颇不平静”的“颇”,光说读Po1、释为“很”还不够,就不能讲讲“页”旁的字都和头有关、“颇”是“偏头”(再如“偏颇”)、“颗”是小头(说你的头是“一颗”,大得了吗?)、“硕”是大头(再如“硕大”)?举凡文字学训诂学的常识提早给学生就不行?文中有个“渐渐”,你顺便提一下“渐染”,有何不可?赏析品味精妙深刻的语句更不可少。只是一不能限定答案,二不能脱离朗读,三不能支离破碎。对了,还有背诵。背诵,可是传统中的精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嘛,一学期不背个十篇八篇文质兼美的短文,怎么行?例如朱自清的《匆匆》,清新如水,自然如风,读来毛孔舒张,背来顺水行舟,一辈子受用无穷。不是课文?管那么多干嘛! 

3、--不能受模式束缚,更不能被教参左右。多年来左一个右一个“特级教师”靠左一个“法”右一个“式”名利双收,却把我们的思想搞得无所适从,于是“反璞归真”,随了教参---- 

偏偏又不肯把教参干脆发给学生!我这里也提一个“法”,算是“附庸风雅”。八个字:把握、积累、感悟、扩展。一切顺其自然,一个“读”字当头。其实学生读完一遍,自然有了整体印象:写的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大致什么情绪。教师略作提炼,就是“把握”。“积累”至关重要,甚费时力,前文已经说过,这里不再赘述。难在“感悟”,此类资料甚少,只能谈谈个人的浅见。我以为“感”、“悟”二字应当分开理解。“感”是读后的第一感觉,随个人性情、意趣、心绪而变。“悟”是感后的自觉提升,要从初级的感觉中悟出道理来。所以“感悟”纯粹是个性使然,老师只能引导。北京的曹阳老师作作文辅导,有一段很精妙的话,兹引用如下:“水有千变万化,山有奇崛险怪,树有万种风情,云有千姿百态。夜望星空,慨叹宇宙之广阔深邃,感悟"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哪怕只写流星,也会想到"不要追求短暂的闪光,而要追求永恒的光辉";静听虫鸣,惊叹世界奇妙多彩,感悟生命的无穷力量,哪怕只写蝉鸣,也会感悟"四年的黑暗劳作,才有短短一个月的欢唱";走进森林,感知物种的丰富多样,感悟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类应有的位置,哪怕只写小草,也会感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浮游大海,感受大海的宽阔胸怀,感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哪怕只写涛声,也会慨叹"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雨中行,感受一份洒脱和生活的情趣,感悟生活不能总是死死板板,还有另外一种活法;云中游,感受未曾有过的坦荡和奔放 ,感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襟怀,则"从前的大事,现在变成小事,从前的小事,现在变成无事"。啜一口溪水,感受小溪的清纯,感悟远离尘世的喧嚣,保持大自然的本真;攀一段山岩,感受大山的倔强,感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气节,不失大自然的本色。人为万物之灵长,有什么不可以摄入笔端,赋予性灵的呢?只要我们用心去和大自然沟通,就会拥抱大自然的给予,笔下涓涓,尺幅天地!”引文中斜体的是“感”,粗体的是悟。曹老师说的是写作,阅读亦是如此。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是我在今后三年的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至于“扩展”,第一条说了很多,这里打住。 

小结的字数已经超过,是结束的时候了。万一领导真的看小结呢,那就太耽搁时间,太浪费精力,太……! 

【我们应该这样教语文------代高考小结(论坛帖)】相关文章:

鄂教版语文教材详介(本站论坛帖)04-14

前车之辙,后车之路--我们怎样学语文?(论坛帖)04-14

打开语文教学之门(论坛帖)04-14

[转帖]李镇西: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论坛帖)04-14

我是这样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本站论坛帖)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从预习到自学(论坛帖)04-14

是破落还是败落(论坛帖)04-14

孩子,你能行(论坛帖)04-14

班级管理之我见(论坛帖)04-14

语文和音乐艺术(论坛精华帖)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