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考点分析 中考复习指导(九年级)

时间:2022-04-14 12:01:1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中考考点分析 中考复习指导(九年级)

 第一板块  积累与运用

初中语文中考考点分析 中考复习指导(九年级)

    综合2008-2013年中考试卷,第一板块积累与运用分值均为28分,一般包括5-7小题。考点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1.字音

字音题是河南常考知识点,考查题型均为选择题,分值均为2分。多为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及习惯性误读字为热点。

2、字形和汉字书写

   除2009年“提取信息后书写”外,2008-2013考查题型均为选择题,分值均为2分。设题形式为4项16词,从四字词语到近两年每项一个二字词语,一个三字词语,两个四字成语。

将来会在原有难易程度上增强考试的灵活性。形近字、已习惯性写错的字、成语中的易错字为考查热点内容。

3、古诗文默写

分值均为8分,主要考查名句(主旨句、哲理句、写景好句),识记型和理解型为主,运用型少见,最后一小题一般设置同一主题、同一手法等情境进行考查,古诗词考查为主,古文名句较少。考查篇目三年内不重复,理解性默写所占比例是识记型默写的三倍。

4.文学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

文学文化常识属冷点。包括课标推荐篇目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和几种文体(说、记、序、铭、表)常识要重视梳理和识记

名著阅读部分是热点。 2008-2013均考查.

分值以3-4分为主,题型以填空和选择为主,主要考查作品内容主题、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作品特色,考查越来越注重细节,阅读需要深入,预测将来新考点:与原作结合更紧密,难度加大;考查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对于“新课标”中推荐的名著要掌握: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典型事件的对应填写。

6.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成语的正确运用、近义词的正确运用、关联词的正确运用、词语的创新运用或曰语境义)

2013、2012年、2011年单独设题考查,2012和2010年词语被融进现代文阅读题中考查。中考语文试题在词语、成语方面主要涉及这样一些知识点:选择词语填空,填关联词语,词语解释、语境词义解释,成语填空、成语运用、成语解释等。考查形式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

7、句子的衔接和排序(交叉考点)

8、文图表的阅读分析探究与表达(热点)

简析:分值以3-4分为主,“读文”选材主要是说明性文字,主要考查对事物特点的把握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究概括, “读表”主要是分析发现数字变化的规律, “读图”选材主要是具有时代热点性质的徽标或漫画,考查重点不在于说明图画本身,而在于解读其内涵,予以表述或评价,表文或图文连读,读文对读表读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综述第一板块,第一个特征是:稳定。板块总分值稳定在27-28分;对字音、字形的考查相当稳定;对古诗文默写的考查绝对稳定;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基本稳定;综合材料阅读题设置及分值基本稳定。

第二个特征是:变数。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的考查;对“句子的简明、通顺、连贯”的考查;对“语段主要内容的提取概括”的考查;对“口语交际与其他语言实际运用”的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对“综合阅读材料题”的考查。

第三关键词:热点、地域、文化。从考试材料的选取上,这三个词可以基本上可以概括选材的原则。

第二模块   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所考文段类型

这几年现代文阅读分为两篇,第一篇考察对象是记叙文阅读,除2010年分值为15,其余四年都是16分。第二篇考察对象是议论文或说明文阅读,分值为12或13分。

二、记叙文热点

    1、考察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 “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这类题型

3、段落在文章的作用。

4、结合文段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5、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三、说明文阅读热点

1、有两年考到了题目的作用,有一年考到了首段的作用。

2、这几年都考到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根据对文段的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3、判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4、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四、议论文阅读热点

1、中心论点。

2、考到了论证方法及作用。

3、为文段补充事实论据。

4、简述文章的论证过程及思路。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热点

对近五年的中招卷纸进行研究后,可看出古诗文常考题型有以下几类:1、词语解释2、句子翻译3、把握内容主题4、赏析写作手法

5、探究和拓展理解题。

考察范围:重要、常见实词;虚词一般不做考查。其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都有出现。

预测:以上两种题型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应该每年都会考察,题型和分值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古诗文常考的其他题型

古诗文除了以上会考的各类题型之外,还经常考领悟思想感情题和描绘画面题。

第四部分:作文 材料与命题为热点。半命题与话题为冷点

 

丁先超

【初中语文中考考点分析 中考复习指导(九年级)】相关文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部课文字词归纳 (中考复习指导)04-14

中考自然地理重点考点复习资料03-04

上海市中考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 (中考复习指导)04-14

中考作文指导12-23

最新人文地理中考重点考点复习资料05-10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文学常识(中考复习)04-14

中考英语作文指导07-14

中考小说阅读指导04-14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12-21

初中语文课内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中考复习)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