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高二选修)

时间:2022-04-14 13:19:1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年级:高二 编写: 谢一彰 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 编制时间:2012--12

班次: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分组自学讨论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重点难点预测】: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基础过关(A级)

(一)导入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酒醉竹林,其意也融融。几枝劲竹,势冲霄汉,傲立风霜,似恬隐君子、逍遥书生。一丛竹,婀娜多姿,清丽映日,也像风雨丽人、江南才女。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风雨沧桑,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有对联:“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竹也被画家画得生气勃勃。柯九思就有《题文与可画竹》:“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二)解题:

文与可(1018-1079),即文同,北宋画家,字与可,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 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筼筜谷,山谷名,在洋州(今陕西洋县)西北,盛产一种叫“筼筜”( 筼筜: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的竹子。偃竹:仰斜的竹子。

(二)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少纵即逝矣

(一)重点掌握词语(见课后练习二)以下为补充解释

1、初不自贵重                             2、废卷而哭失声                           

3、吾将以为袜                             4、发函得诗                             

5、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6、与可厌之                               

(四)虚词

为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3、余为徐州                               4、而予以为有道者

5、吾将以为袜

1、乃见其所欲画者                         2、岂独得其意

3、而予亦悔其随之                         4、以追其所见

5、其所以然                               6、岂独得其意

然 

1、自视了然                               2、予不能然也

3、然二百五十匹绢             

以 

1、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2、与可以书遗予曰

3、吾将以为袜

之 

1、竹之始生                                2、一寸之萌耳

3、生而有之也                              4、临事忽丧之

5、士大夫传之                              6、而读书者与之

(五)指出下列句子文言句式并翻译。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吾将以为袜

3、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4、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5、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6、轮扁,斫轮者也                  

7、岂复有竹乎?

8、世岂有万尺竹哉?

二、 初步感知,把握主旨(B级)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散文(杂文)。

2、听录音诵读,并概括每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

第二段:叙述作者与文与可交往中的趣事。

第三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C级)

(一)整体探究

1、研习第一段,这一段包含哪几个层次?

这一段又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起:竹子的节和叶是与生俱来的,从只有一寸长的笋芽到数丈高的巨竹一直如此。他认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即先在头脑中形成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要善于抓住创作的灵感,而不可让它轻易逝去。这种画论是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苏轼批评了在绘画创作中那种脱离现实,背离自然规律的现象,“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并且表明了自己的主张,苏轼赞成“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做法。

第二层,写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苏轼认为自己只是明白了文与可所讲的道理,却不能完全做到。他感到自己心里所想和手里所做的达不到真正的统一,“乃不学之过也”。这里很自然地流露出了对表兄的钦敬之情。作者又把绘画的体验加以引申、扩展,联系到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里说的是作者自己的宦途经历,是对人生的一种自省与领悟。

第三层,记弟苏辙所作《墨竹赋》里的话,苏辙说:表兄文与可画墨竹就像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一样,是依托绘画技艺传达出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作者看来,弟弟不会画画,所以只是领会了文与可的绘画意义而已。至于自己,则是不单领会了他画竹的用意,懂得了他的绘画理论,同时也学到了他画墨竹的艺术技巧。 

2、研习第二段  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哪几件趣事?

第一件事,写文与可并不想倚仗绘画传世,以博得声名。所以他很厌烦人们拿着丝绸前来求画,他把缣素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这件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点。

第二件事,记熙宁十年(1077)文与可离开了洋州,回到京师,而苏轼则自密州改任徐州知州。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在信尾附诗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于是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作者回忆说“筼筜谷偃竹图”就是那里赠给他的,并且文与可还说自己画的竹虽只数尺,却有万尺之势。在这里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三件事,追述文与可在洋州时曾经让他作《洋州三十咏》诗相和,他的“筼筜谷”一首曾引得文与可夫妇为之喷饭。所谓“清贫馋太守”则幽默地称赞了文与可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这两句诗本来是歌颂文与可的品格,赞扬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但由于恰好是在文与可吃笋的时候收到,故巧合造成了幽默。

3、研习第三段 第三段写了什么?文章本有悼念的性质,可是为什么偏偏要记叙一些趣事呢?

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作者在湖州晾晒书画,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将近半年。他见到“偃竹图”,不禁失声痛哭,回想起二人之间与画竹相关的许多往事,写成了这篇文章。

文章本有悼念的性质,可是为什么偏偏要记叙一些趣事呢?苏轼引经据典地解释说:曹操的祭文中也曾有“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自己也记载下往日的幽默、戏笑之谈,正是为了说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无间。

(二)、具体问题探究

1、作者记叙了哪些事情?引用了哪些诗文和典故?体会叙述、引用和议论之间的关系。

先记叙文与可的画竹理论--成竹在胸:又记文与可画竹有名,求画者多,文与可要将画布做袜子穿的趣事;再记苏轼与文与可之间的通信,写互相打趣;后写苏轼作诗相戏令文与可喷饭。

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典故,随手拈来,自然贴切,绝无矫揉造作之感。他引用的诗文有苏辙的《墨竹赋》、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苏轼《洋州三十咏》其一《筼筜谷》、曹孟德祭桥公文。引用的典故有: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渭川千亩竹”曹操祭桥公。

文章开头议论赞颂文与可画技画论,中间记叙两人的戏言,结尾补叙作记原因。引用了丰富的记叙,议论提升人物境界。

2、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它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着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释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3、苏轼的文章放得开,“横说竖说”,都能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一篇回忆、悼念亲友的文章,写了许多戏笑的内容,却更能见作者与文与可生前之情和失去友人的悲痛。试对照以下两小节文字,说说它的艺术效果。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设题意图】表达悲痛的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种,本文与众不同,将自己深沉的悼念之情融在诙谐、轻松的叙述中,却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本题意在引导沉重从字里行间体会这份动人的感情。

【明确】苏轼总是能用极精练的几个字就形象鲜明地描绘出人的外部动作或内心情感。如写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而在文章的最后,写苏轼在湖州晾晒书画时,一见到了文与可的《偃竹图》,便“废卷而哭失声”。只废卷而失声痛哭两个动作,不用言语就充分地传达出了苏轼与文与可的真挚、深厚的情谊。尽情地写往昔两个人从真挚的友情中得到的快乐,正是为了极写现在失去挚友的悲痛。“乐”与“悲”形成的感情反差更强化了那“乐”得醉人,“悲”得痛心。

四、课后反思

1同学们,这这节课我们掌握了一些什么知识?

2还有哪些地方比较难懂或者没有学懂?是什么原因?

3还希望老师做到哪些呢?

 

谢一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管仲列传》导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

《屈原列传》导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

《方山子传》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庖丁解牛》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论语》十则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黄山记》导学案04-14

《旅夜书怀》《扬州慢》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两度羊肠坂、汉家寨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应用文计划 导学案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