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3:29:0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网友来稿)

管旭好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网友来稿)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的阅读教学中出现了“过细分析”的现象,并且此现象在许多地方正日趋严重化。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语文教育界提出了“整体感知”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此教学模式并非全盘否定“局部分析”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窥探“整体感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阐述“整体感知”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阅读、整体感知、教学模式

一、“过细分析”及其消极影响

当前,我过的阅读教学重分析,强调语言形式,因此出现了阅读教学中偏重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主义”倾向。其具体体现就是“过细分析”现象的严重泛滥,即对文章进行分析时脱离全文,执着于字词的表层意义,句子的静止结构,修辞的格式属类,篇章的逻辑归纳等一系列对文章进行肢解的教学方式。这种肢解教学方式已经形成一种僵化的固定模式,上课过程可概括为:一注音,二解词,三分段,四主旨,五特色,六练习。

这种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在一篇文章中,重“字、词、段”,轻“全文”。当前由于单元知识点的确立,教学目标清楚而明确,许多教师为贯彻知识点的学习,在分析课文时,把精力放在体现知识点的几个段落上,或对某些词句进行静止的结构语法分析,这种方法是把课文作为知识点的证明和阐释,貌似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其实是肢解了课文的整体美感,削弱了学生对语言的品味、感悟。2、在一个单元中,重“讲读”,轻“自读”。大部分教师都把自读课文看作是知识迁移的训练课,是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因此多采用以讲读带自读课文:讲读课文从各个方面对重点段落进行剖析,自读课文则出几道训练题,一带而过。这只是“知识点”的巩固而非能力的培养。

语文能力不仅仅指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在深层次的意义上,它取决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没有对事物深刻的认识,不管语言如何华美,也是没有力量的。教材选编的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形象、艺术魅力,而教学中出现的这些偏差抹杀了其独立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停留于文章的部分内容、语言的把握,缺乏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深层领悟。传授的知识未能转化为能力,却造成学生语文能力某种程度上的弱化,使语文教学陷入一个矛盾的怪圈。正像刘国正同志在他专题报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指出:“当前,最突出的、影响全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的严重损害,使其陷入误区,把语文课的工具性简单化、程式化、刻板化,把生动的语文能力训练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如忽略课文生动感人的因素,解词、分段和概括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成为讲解许多课文的固定程式。特别是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却让他们一字不差地背诵现成的结论,这样做百害而无一利。”这段话不仅生动的概括了当前的“过细分析”现象,同时也说明了现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陷入这个怪圈的可怕性,意识到及早走出这个怪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整体感知”的涵义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它是由一系列的行为和过程构成的总和。”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读物作为一种客体,它负载着作者显露或隐藏的见解、意愿而去影响读者这一主体;同时主体对此信息进行解码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因此,阅读感知就是指主体利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顺应、同化或逆反客体所负载信息的过程。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感知过程中一个客观对象被当作一个整体对待。人类的感知具有整体性。一个房间可看作一个整体,一层楼、一栋楼也可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房间在一栋楼中却只能作为一个部分。在阅读中,每篇课文都以其独特的异质成为各自独立的个体,它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并且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描述和摹写,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外在显现。因此,课文是有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各方面教育效益的综合体。而这各方面的教育效益就体现在每篇文章的字、词、句、段中,字词句段都可以是不同层面的整体,同时又是整篇文章的部分。所以,“整体感知”的进行阅读就是在全篇整体的角度中对不同层面的整体进行考察与理解。

在阅读中进行“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和指导思想,但并非是在阅读教学中追求“面面俱到”,实际的教学中不可能作到“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同时,它不排斥讲授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的有重点地安排和区别对待,有时抓住点睛之笔,能起到高屋建瓴,一语胜千言的效果。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抓住了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把握住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一句话就能从整体的角度观照全文,促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涵。但是不排斥局部分析,并不是要对字词句进行过细分析,“注重单独部分而忽略全部是畸形的学习。”

三、在阅读教学中提倡整体感知的理论依据

在阅读教学中提倡“整体感知”教学模式不是现今才有,也不是我国才有,溯踪探源,我们或许能窥探到这一教学模式得到提倡与实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 认识论中的“整体论”

在我过哲学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在对待事物的认识上,强调对事物整体的直接体验和感受。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以人口为例说明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再到理性的,即从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感性)--分析的理性所作的一些简单的规定(知性)--经过许多规定的综合而达到多样性的统一(理性)。

人们在视觉过程的最初阶段,视觉信息的检测是一个从局部到大范围的整体过程,还是反过来先检测大范围的视觉特征,然后才有局部特征的知觉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罗春荣等以汉字为材料进行了科学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视觉信息检测是一个从大范围的整体到局部的过程,即存在整体优先性。”很显然,这里作为实验材料的汉字不仅仅指一个单独汉字,还包括一大段汉字,甚或一个篇章。

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刘守立先生指出:“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去,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

可见,人们在阅读时应遵循这种认识规律,结合整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整篇文章的背景下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和把握。

可是,当前的“过细分析”式的“分解型阅读教学模式”是把人的认识过程“感性-知性-理性”斩去头尾的知性分析方法,其特点是强调部分间的区别而忽视联系,强调理智而忽视情感,强调事物的普遍性、统一性而忽视特殊性和多样性,以知性分析的方法处理课文往往就把生动的课文肢解为知识的拼盘,零碎敲打,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2000年语文教学新大纲突出体现了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这种致力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做法是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

2、 完形心理学中的整体性把握理论

完形心理学是20世纪上半叶在西方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中文译为“完形”,意指一种自主体的知觉活动组织成的整体。

完形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命题认为,一个格式塔就是一个心理经验上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整体重于部分,整体有一种急来自各部分又超越各部分的独立的新质,这个新质就称为格式塔质。

后来,逐渐形成了当代科学广泛运用的系统--整体法。它应用到语文学习中,便形成了“格式塔的学习理论”。它认为,人类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作出反应,而是一种整体性的把握,因为任何个别都离不开整体,个别是整体的一部分,失去了整体,个别便没有存在的价值,最通俗的解释就好像某人称赞我的手很灵活,很灵巧,可是这仅仅是因为手依附在我是身上,如果这双手离开我的身体,它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也就无所谓灵活不灵活,灵巧不灵巧了。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阅读者内在的心理认知角度考虑,还是从外在的学习角度而言,进行阅读时都应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整篇背景下作局部分析和把握。

四、“整体感知”的教学模式

在这些整体论的基础上,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便出现了“全语文”或是“全语言”教学法。它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是完整、全篇的意思,全是与部分相对而言的;所谓语文,是人类沟通所用的一种表达符号,口说是语,手写的是文,“全语文”的特点是:部分不能体现全部,但部分也是全体的一部分。因此如果说“全语文”无所不包的话,每一种的语文教学,均又以部分的形式呈现在它的面前。它可以是包容各种语文学习,也适用于各种语文学习的概念。它要求学生学习语文是由整体到部分,即它打破以往的零碎语文学习模式,从语文的整体意义出发。

“全语文”教学法在汉语阅读教学中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与应用,这也与汉语文的特点和规律有关。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决定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形式。与西方民族相比,汉民族的思维具有整体性。因为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语意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境的制约。在语言表达上,汉语趋于从整体到局部的综合感知,这反应在汉语和汉语文上就是以大观小,所以在阅读时,古人把字、词、句、章作为文章范畴:“既于大段中看篇法,又于大段中分小段看章法,又于章法中看句法,句法中看字法,则作者之心不能逃矣。”可见,“全语文”教学法结合汉语文的特点和规律要求在汉语阅读中,就一篇具体的课文而言,应由全篇文章的意义开始,字词等项目的学习必须在有意义的整体脉络下进行。

既然“整体感知”在阅读过程中能发挥如此大的积极作用,那么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要如何进行“整体感知”的教学方式呢?我们都知道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字、词、句、段围绕一个共同的主旨--中心思想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从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心理特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引导学生先对文章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再对各部分作具体分析,最后再回到整体上进行综合归纳,从而达到对整篇文章内容的准确感知和深入理解。

(一)、总揽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总有想先一睹为快的心理,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要顺应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先通读全文,这也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读全文不是无目的地读,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可以按照不同的教学目的而设:

1、 了解大意

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先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感知,有助于学生能迅速进入状况,融入文章,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也就能更迅速,更准确。此方法适用于各类课文。比如,可在通读前问学生:“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如上《茶馆》这一课时,请学生找出文中都写了哪些主要情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就很快可以得出答案:巡警为打仗来向店主下达摊派任务,借机勒索;唐铁嘴想租房遭到王利发的拒绝;常、松二人前来祝贺茶馆开张;老牌特务宋、吴以检查公寓为名借机勒索;康顺子携义子来找工作;刘与两逃兵谈“买卖”;宋、吴对逃兵进行勒索得逞后,指刘为逃兵,使之送命。这么一理,文章大致情节基本就清楚了。

2、 整理线索

初读课文时凭直觉思维对文章的线索有个大概的了解,是总揽全文的进一步要求。通过整理线索,对文章的情节发展过程就有了总体上的把握,这就为下一步作进一步的细致的局部分析作了充分准备,使我们进行局部分析时,就不会脱离全文,导致单纯的“细节分析”。小说文体的课文常可用这种方法。如上《药》这课时,问:“此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它们是如何展开的?双线得以连接、交织的人和物分别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去整理,全文的思路就基本上得到了宏观性的把握:

「 明: 老栓买“药” → 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华大妈上坟

│       ↓             ↓             ↓             ↓

药     刑场(开端)    茶馆(发展)  茶馆(高潮)   坟场(结局)

│       ↑             ↑             ↑             ↑

└ 暗: 夏瑜就义  →  夏瑜血被吃 →  茶客谈夏瑜  → 夏四奶奶上坟

双线连接、交织的人物:康大叔

  双线连接、交织的事物:人血馒头

3、 发掘主旨

许多文章主旨鲜明,因此像此类文章我们就可以以主旨作突破口,导入课文。这可使我们学此类文章时,能迅速把握文章主旨,从而对作者围绕主旨展开论述的内容更易于理解。同时在对展开论述的各部分内容进行理解后能更深一层次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像许多以题目作论点,或开篇就开门见山亮出自己观点的议论文,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此外有些散文也可以通过找“文眼”导入课文。如朱自清的《绿》,在上课前,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读:“读过这篇文章后,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马上就上来了,迫不及待的读完后,很明显地找出了本文的“文眼”:“这次到仙岩,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通过初步通读全文,学生对全文有了整体的印象,解决了“写了什么?”的问题,深一步的理解也就有了基础。

(二)、局部分析,深入理解

经过初步的整体把握后,再通过对部分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即通过分析局部字、词、句、段与全文整体的联系,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与中心,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这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1、 形象分析

这是通过分析文章中人物的形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如课文《林黛玉进贾府》,通过对文中主要人物如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人形象的分析,就能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人物背后的整个封建王朝腐败的这会制度,以及两玉之间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2、 逻辑分析

抓住课文结构特点,借助逻辑思维或围绕整体分析部分,或由部分突破回到整体,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严谨且有明显特点的课文,像大多数的议论文、说明文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如《景泰蓝的制作》,抓住制作过程,顺藤摸瓜,就理清了制作有几道工序,及各道工序的制作过程。

3、 重点词句的分析

抓住文中某个重点词、句就能很快掌握文章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这种方法在一些说明文及游记散文中比较常用。如朱自清的《绿》,抓住一个“绿”字,通过与各种景物“绿”的比较使学生能迅速、准确的掌握梅雨潭水绿的特点。

4、 重点段落的分析

有些文章篇幅很长,像一些小说和报告文学等,对此类文章我们无法也无须对每一段都详加分析,此时只要抓住最能体现中心的段落进行重点分析,再辐射其他段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分析、概括,连缀起来,同样可以很好地把握与理解文章的主旨与中心。如《智取生辰纲》一文,可以抓住小说高潮部分“半瓢酒”进行具体分析,接着运用逆向思维向学生问出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好汉要在这半瓢酒里下药?为什么杨志一行人一定要喝这桶酒?杨志他们为什么会在黄泥岗休息?几个问题讨论下来,学生就弄清楚了梁山好汉们是利用天时(天气炎热),地利(山冈松林),矛盾(押送队内部不和)和最终的计谋半瓢酒等因素智取生辰纲的。在这其中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这样不仅紧凑了课程安排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三)、综合归纳,回归整体

通过具体分析,再回归整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文章的了解才是圆满的、完整的,而不是零零碎碎的。这里可通过几种方法,进行整理、归纳:

1、 结合板书,理清文章思路

具体分析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部分的、不完整的,结合板书可以把对各部分的理解贯穿起来,形成整体上的理解。如上面提到的《药》一文,借助板书对全文的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2、 结合中心,归纳写作特点

学习课文也是为了学生的写作服务。我们对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展开描述的各部分内容已做了细致的分析,最后就可把各部分的行文方法汇集,归纳出全文的写作特点。如《守财奴》一文,通过体现守财奴贪婪、吝啬各方面表现的讨论,归纳出此文的写作特点即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描写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

3、 总结新知,纳入旧知系统

每篇课文都不是孤立的,它与一个单元、一册书、甚至整套教材都有一定的联系,课文中知识点都是前后连接,在前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深入发展的,像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每篇侧重介绍不同的几种,联合起来才是完整的说明方法的种类。像每篇小说侧重于分析小说中不同的要素,有些侧重人物分析如《林黛玉进贾府》,有些侧重情节线索与社会环境的分析如《祝福》。因此,在学完 一篇文章后,要引导学生总结新学到的知识,进行纵向比较,并将之纳入已学过的知识系统,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扎实的,稳固的,全面的。比如学了《陈奂生上城》一文后,可就揭示人物心理的手法方面与前面所学课文《项链》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西方在揭示人物心理手法上是不同的:前文借助人物言行和环境描写等揭示人物心理,显得委婉含蓄;后者则让作者站出来直接介绍人物的心理活动,显得直接细腻。

通过上面对“整体感知”教学模式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模式符合从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心理特点,它提倡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所以学生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能力也是完整的,而不仅仅是凤毛麟爪。“整体感知”教学模式是对以往的“过细分析”现象的一种批判,也是对以后阅读教学模式所走方向的一种探讨与尝试。

在阅读中进行“整体感知”的教学,其作用之明显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重视,但对“整体感知”的阅读教学方式的正确认识和广泛的推广还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不再束缚于应试教育而产生的畸形产品--过细分析,而能自觉的学习和运用“整体感知”的阅读方式。

┉┉┉┉┉┉┉┉┉┉┉┉┉

参考书目:

蔡起福:《语文教学心理学》,语文出版社,1994年版

朱曼殊:《心理语言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

沈韬:当代阅读认知理论出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年底4、5期

高学成:整体阅读三步法浅探,《安徽教育》,1996年第4期

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邮箱: GOOD77738.SINA.COM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整体感知](网友来稿)04-14

谈阅读教学中的切入问题(网友来稿)04-14

整体阅读要素之我见(网友来稿)04-14

新课程改革中阅读教学的尝试(网友来稿)04-14

整体感知 局部突破--与高一学生谈现代文阅读(网友来稿)04-14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网友来稿)04-14

对话式阅读教学(网友来稿)04-14

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网友来稿)04-14

怎样才能整体感悟文章(网友来稿)04-14

训练学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