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27 13:06:1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课程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课程教学反思(15篇)

课程教学反思1

  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反思每一次家长开放日,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磨练。家长不只是关心孩子课堂上的表现,也想了解老师的教学水平。经过更为深入的备课———讲课等环节,使我对教学课堂有了一个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也使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节课我讲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节内容《图书馆》。教材通过图书馆这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也为以后的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反思整节课,感受颇深,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该放手时就放手

  教学中,我们让孩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

  在与学生共同探究28+4算法这一环节,大胆地放手我觉得比较得体,这样学生就少了一些桎梏,让学生的思维力、合作力、创新力在快乐的翱翔中得以提高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在这一环节中,当学生研究出很多算法后,让他们比较这些算法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这样做学生的求同思维得到了发展,但发散思维就忽略了一些。

  二、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评价。

  在交流算法时学生出现了算法复杂化的情况,我没有批评学生,而是让学生继续发言,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评价,你认为你的方法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对于学生正确的答案教师先是不置可否,尽量用不带倾向性的语言要求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评价的权力和机会交给所有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公正的互相评价,在争辩的过程中发现错误,使所有的人都知道错误如何避免,并提出建议,选择合理算法。

  三、枯燥习题变有趣

  练习的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练习有趣味度,并与生活息息相关。把常规的口算练习变成了摘小花儿游戏;把修改竖式变成了看谁是个最好的医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自我感觉一般。平时很积极地孩子,今天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什么原因,变了很低调,都不敢举手发言了。经过课后反思及总结,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有些问题孩子回答不上来,可能是我语速太快,表达的不是很清楚,这样我反复强调,无形中浪费了不少时间。

  2、 课题切入点不快,可以直接提问学生《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从而让学生列出算式:28+4,再引导学生得出结果。

  3、虽然课堂上有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但是前面讨论的时间过长,后面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巩固竖式进位加法中的满十进一的法则。

  所以经过反思,我以为重点会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努力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课程教学反思2

  这是20xx年最后一堂语文课,下课时学生评价——这节课上得真好。

  这是给予我上课教学的肯定,着实令我欣喜若狂,尤其是87班能够如此大方评价我,更是令我经不住喜极而泣,或许我会为同学的理解和接受而感动落泪。不得不说,我的幸福感极低,那就是学生喜欢我,喜欢我的课堂,喜欢上课的我,而这一切似乎来得太突然了,或说终于来临时又自乱手脚,不知所措。

  在这堂课上,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随学生而动。正如下课时学生围过来对我说的——老师,你浪费电,打开多媒体,却不用。是呀,着实浪费,因教学时的具体情境让我用不着电脑和课件。也就是说,原本并非如此安排,我的教案并非如此进行,这情形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让我临时变更,以适应学生心智和知识理解的需要。

  当我抛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何说下雨天真好的原因时,学生们反应极其积极,反响真大,而且都能够找到其中的原因,尽管是文中具体原因,虽与我希望找出总括句的本意不符合,但这终究没有一丝错误,于是便随学生而动,临时改变策略,先进行这些表层原因的分析。于是,44个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扰扰,你一言我一语,哄哄闹闹,将文中表现作者喜爱下雨天的原因全部说出。 在原因探究中,学生最喜欢的一处分析中,或许还是关于“雨天赏花”一节,因此节分析中学生们全员参与。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完成,以朗读促理解,这是我新近采用的方法,这更是刘校言传身教告诉我的经验之谈。在我一次次的反复实践中,此法甚是得益,有效推进问题的解决,真可谓是屡试不爽。

  此外,尊重学生的表达,容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容许不同说法的存在,让课堂形为一个百家争鸣的良好风气,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更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在这一课堂上,我自己也有一个较快的提升,不得不说,在我去年此课的教学中,还是更多依靠教参、资料和ppt课件,没有自己对教材的解析和理解融入,那此次课堂上我已融入我的主观思维和见解,而且我会旗帜鲜明地跟学生挑明,这是我个人对文本的理解,认不认同由学生自己决定。

  这节课,尽管教学内容的顺序被打乱,但似乎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清晰,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更透彻,积极性得以更好地提升。 可否说是“因祸得福”呢?!

课程教学反思3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学习理念。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热情。我在捆小棒这节课中,利用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走入情景后产生愿意学习、大胆发言的欲望,并在学生发言后利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为了充分备好一节课,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那就需要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本节课,因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很多,又很抽象,尤其是在教学“11”时,对于分清数这个比较抽象的知识,我先利用小棒、皮掏、计数器,让学生摆一摆(小棒),再说一说,怎样摆的,通过拨一拨,理解数位的概念,把动手拨变为自己的理解,然后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图象的生动性,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最后利用写一写理解数位的含义,达到巩固的目的。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在这样的四个环节中轻松解决了,通过实践也确实可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程教学反思4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及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外国语言课程已成为人们学习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对此科目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反思性教学模式的融入对其理论知识的研究与课堂效果都有良好的作用。

  一.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反思性教学作为既含有经验性又含有科学性的一种模式,其意义在于建立在实践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具体教学活动,在过程中实现问题的发现、假设与解决。也可以说反思性教学就是指利用活动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将教学与学习融合起来,达到教学实践的科学合理性。其基本特征有:

  1.从解决教学问题出发,有一定的创造性。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反思性教学中的反思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不是单一的简单回顾教学状况,而是具有重复研究性的反思;其二,反思性教学通过对科学与人文等方法对教学内容、用具及目标存在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提升教学质量,增加了参与教学者创新思考的几率。

  2.是推动实践教学科学合理的动力。在教学中加入反思模式,是为了进一步改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达到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标准及目的。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在反思性教学推动实践科学合理的同时,也成为其本身教学模式发展的动力。

  3.结合教学与学习,有助于教学的全面发展。“学会教学”成为一种新模式,是指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掌握伦理与道德知识。反思性教学在这一点上,对学生“学会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教师与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发展,锻炼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与外国语言学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反思性教学

  在外国语言学课程的教改中,反思性教学的融入使课程教学的实践问题得以解决。以课程中“语法”课的语类分析为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上利用反思性教学可以更好的将其理论内容与教学方式相融合。经过课程的改革,在语法课程中原有的语言理论、语料选择基础上增添了问题分析、结论研讨以及外语教学的有关启发。

  1.语言理论。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对“语类”知识的有关定义可在相应环境中进行讲解,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教给学生其在语类分析中的应用,也可为学生介绍或准备有关的参考资料,可以是网络链接、杂志、书籍、已出版的论文等等。

  2.语料选择。由于外国语言学课程有一定的语类差异性,为更好的研究其中的差异,在教学的课前准备中可挑选不同出版社出版书籍中的资料,如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英语》及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中的一些文章,并选择网络上的一些学术性论文等等,但主题要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学科差异的变量。

  3.问题分析。反思性教学提倡多思考多疑问,在教学中选择语料内容后,要对其进行分析,包含语言变量的主题、主语、时态语态、缩略语等,通过分析产生的问题进一步进行解决与处理。

  4.结论研讨。经过对选择好的论文的语类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语类中语言特征的差异与区别。例如,在科普类论文中开头句子中使用经过标记的主位比例只有百分之三十几,而研究类论文中利用标记主位替换语法主语的比率超过了百分之四十;前者着重探讨研究的过程,而后者着重点在于研究现象,可见不同的语类的阅读对象也是不同的;如对缩略语的'分析可得出,科普类论文比起研究类论文对技术背景资料的标准较低;对语态的分析可得出在科普论文中被动语态出现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十,而研究类论文中此语态的使用是前者的二倍之多。也就是说,科普论文与研究论文相较,其语言领域与内容的技术含量都低一些。

  5.教学启发。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分析与讨论解决,外国语言学的课程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包括不同类别外语文章的不同性质,其中所产生的语类差异,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教师要教导学生对这些差异的理解与利用。在为学生准备教学内容材料与方法的研究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选择不同的阅读资料,如科普类论文适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而对文章相关技巧知识了解较少的一般阅读者,不可作为学术论文的范文来用等等。总结来说,在教学的实践与改革过程中,恰当的利用反思性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富有意义,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教育。

课程教学反思5

  有很多学校都是从高二开始学习高中生物,学习内容包含三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人教版),一年的新课学习,一年的复习,生物学科在高考中并不拖总分的后腿。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各门学科都在努力地尝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这要求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而且,中学生物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通过对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批判和推理等思维训练,使其初步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下面就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改革等级化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师道尊严,学生由于处在教师高度控制之下,心理上往往处于消极、紧张甚至恐惧的状态,思维活动受到极大的'抑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应和蔼可亲,应鼓励学生向教师发问,甚至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以课堂主人的姿态参与教学,积极开动“思维机器”,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促进思维互动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还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采取小组讨论、小组辩论、竞赛及游戏等方法有助于生生之间的活动。通过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启发,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使教学的重点更突出,难点更容易突破,同时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扎实。通过讨论,亦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和教师在传授知识上的不足得以充分暴露,获得可靠的反馈信息,使得“教”与“学”中的不足均得到有针对性的补救。多边活动既让学生各抒己见,扩大信息交流,又能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创造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多采用谈话、讨论、辩论等方法,并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通过观察生物标本、模型、课本插图、实物、实验等多种直观手段直接把问题呈现给学生。而且,在课堂上适时运用一系列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考中,这样课堂的气氛就异常活跃。

  四、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表象

  直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直观教具的使用,可增加学生的视觉效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应加强直观教学以丰富学生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包括宏观和微观结构)、生理现象、生物体之间的关系、生物实验操作等表象。这些丰富的表象有助于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思维,促进学生生物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重视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中学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动手,而且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所以实验课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实验现象,而这些现象可能是教材中没有的,教师应加以解释,以便指导学生正确的思路。

  教师应重视实验的方法,可对实验进行创造性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一般都是教师动手,学生观察。由于教师有训练的实验技能,再加上充分准备,实验结果都较理想,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但无形中会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不一致,实验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符的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实验结论产生怀疑,从而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六、注重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指导学生怎样去思考,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其他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习惯培养,前期需要教师有耐心和毅力,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时刻观察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在修正中完善学生的行为习惯。以上介绍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要付诸实施,必须将思维教学的目标与生物教学的目标综合起来考虑,构建教学目标体系,设计相应的实施方案、检测方案,形成一个教学目标系统。其次需处理好思维训练与观察、实验等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注重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探索生物思维教学的新模式。

课程教学反思6

  人们总是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学生,要想雕琢出洁净、高尚的灵魂,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人性的关怀,作为教师,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在近段的教学工作中,我感慨颇多,兹述于此,敬献给各位同仁,聊以共享。

  一、教学中,置换角色,强化自信

  我在教学中无意间提到魏书生先生的教育理念,说魏老师让学生自己上课,自己命题,没想到283班的同学反映很热烈,纷纷表示欢迎,愿意尝试。我意识到这是强化学生自信心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欣然同意。

  同学们推荐语文课代表肖文烨做小老师上课。11月14日早自习,我把课件给肖文烨看了,告诉他重点难点,教他进行电脑操作,具体细节都留给他自己设想。第一节课,肖文烨上《别了,不列颠尼亚》,上了20分钟。

  在肖文烨上课期间,我和同学们都称之为“肖老师”,而且一有疑问马上就提出来,课堂气氛似乎比往日还要热烈些,我很欣慰,同学们懂得尊重他人的尝试,学习上又积极主动。

  肖文烨作为学生来上课,当然还存在种种不足,但他上课始终面带微笑,当他发现易丹波坐姿不正,想找后面同学讲小话时,他则义正词严的批评他:“易丹波同学,你在干什么?!”我很欣慰,肖文烨的微笑和魄力实在难能可贵,他所具备的这两种素养,一定可以促成他将来的成功。

  肖文烨上完课以后,我对他勇于尝试,挑战自我的精神给予了极大的赞许。我当场奖励他四颗怡口莲糖果,肖文烨当场剥了一颗糖果吃,我看到了一向内向的他露出了自信、甜蜜的笑容。同学们也高度赞扬了他的勇气,给他以热烈的掌声。还有好多人跃跃欲试,希望这样的活动每个月搞一次,给更多同学以机会。

  当天晚上,肖丹霞同学要求下个月也给她一个机会,让她来上一节课。我对她这种见贤思齐的精神表示嘉许,欣然应允。

  我又趁热打铁,在11月15日要求同学们再次置换角色,做一做命题人,男女生各出一套期中考试试题。同学们共同推举了肖文烨和肖丹霞作为男女生代表,两天后,他们俩人就拿出了自己的试题。别说,还真有许多和我出的题不谋而合。我推荐给同学们,在后面写了一句:“吉光片羽,敬请传阅!”

  因为我鼓励同学们说:“不仅是语文,所有科目都可以自己命题试一试。”后来邓新桂同学又出了一些生物试题。

  语文期中考试时,肖文烨得了90分,肖丹霞得了86分,虽然不是特别高的成绩,但是他们已经有了坚定的自信,这样的.成绩并没有让他们沮丧。

  教学体验: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但这是我第一次通过置换角色来强化他们的自信心,收效很好。我会继续做下去的。

  二、生活上,发现需求,传递温暖

  11月中旬,天气一直很冷。我自己都穿得很厚了。

  11月16日,我在278班上课,发现有些同学感冒了,穿却穿得很单薄。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是月假时根本就没有带棉衣来。其实我已经几次跟学生们说,没有衣服穿的同学可以到我那里拿衣服去穿,可是一直没有人来。这一天可能是实在熬不住了,李嘉和彭洲说要向我借衣服。呵呵,我没想到是两位男生。

  我把他们领回了家,给彭洲找了一件温绮的里面有绒的夹克,给李嘉找了一件黑色的毛线衣。他们是很娇小的男生,我现在又长胖了,实在只能从旧衣服里找到这么两件凑合一下。我们又一起烤烤火,一起谈谈心,他们觉得很温暖,也很感激。

  第二天我看到他们俩穿着我的衣服坐在教室里,我也觉得很温暖。我想,曾经穿过一个女老师的衣服,将作为一种特别的记忆而长久的存留在他们的生命中。

  11月22日期中考试之后,邓久思到我家里来找我谈心。他看到我放在桌上的充电热水包,说:“老师你也有这个啊!”我说:“是啊,是给我儿子用的,他太小了,睡不热。”他又问:“那怎么没看到你儿子?”我回答说:“昨天和他爸爸回家了。”他迟疑了一下,然后说:“老师,那就把这个借给我用一用吧。”我欣然应允了。

  因为我觉得邓久思是一个很感恩,很懂事的孩子。他的数理化很好,但是语文和英语都不怎么样。我曾经批评他的字迹潦草,他虚心接受,现在他的字至少工整了。11月20日晚我批阅期中考试的作文时,发现他在作文中写到,他很感激语文老师肖老师对他的关怀,因为肖老师指出他的书写问题,单独教他写作文,考前把基础训练借给他复习。我这才知道文章是他的,我这才知道那么一些细小的事情,竟然给他带来了许多温暖。考试之后,他又及时把基础训练还给了我。我觉得他真的很懂事,他值得我更多的关怀。

  充电之后,邓久思拿着热乎乎的热水包走了,我觉得很温暖。

  我的体验: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也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作为科任老师,相对班主任来说,对学生可能没有那么了解,那就更加要细心,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需求,一件衣服,一个热水包,甚至一句话,就可以温暖一个灵魂,洁净一个灵魂,何乐而不为?况且,在向他人传递温暖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净化了自己的灵魂,何乐而不为?

  三、情感上,热心沟通,创造和谐

  在上完《小狗包弟》时,我曾布置了一篇周记:

  由人及己请问你曾经对动物或他人做过令你遗憾、自责、悔恨的事吗?今天,让我们向巴金先生学习,真诚地、勇敢地来说一说,写一写。

  在批阅周记时,我发现肖文烨写了一篇《友人邓卢》,文章大意是说,邓卢是他初中时的好友,曾经陪他度过很多美好的课余时光,曾经给过他很多生活上的帮助。但是后来他们疏远了。如今他很内疚,听说邓卢学习不是特别努力,他没能帮助他,虽然两个班教学楼相对,他却没有勇气向邓卢去表达自己的心声。

  鉴于肖文烨同学的内向,11月18日,我从278班上完课后,来到280班走廊上,找到了邓卢,把《友人邓卢》给他看了。邓卢看完以后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说“谢谢老师”。我鼓励他也可以主动找肖文烨聊聊。在场的其他同学觉得很感动,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老师,这么有爱心,这么细心。我笑一笑,我觉得很平常。

  让我很有成就感的是:邓卢在期中考试的作文里写到了这件事。20日晚批阅作文时发现这样一段:“前几天我读到一位老友写给我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对我很愧疚,其实我没做什么,那都是小事,应该愧疚的是我,我没有他那么努力,我很是佩服他做事的毅力,他的勤奋……”我便知道是邓卢写的。我很激动。

  不管肖文烨和邓卢还能不能成为以前那样的好朋友,我认为,至少他们关于《友人邓卢》的记忆是美好的。

  教学体验:关怀学生的情感,作文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学生们在情感交流与沟通方面可能还有种种不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热心一点,多做点什么。我真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带来这么多反响。帮助同学们进行沟通,创造和谐的同学关系,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我还会继续努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学习上,生活上,情感上多多的给学生以人性的关怀,来温暖他们,来强化他们的自信心,来创造和谐的同学关系,如此,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要达到那种境界,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课程教学反思7

  《我的衣服》是一节以涂色为主的美术活动。在绘画工具的选择上,我使用的是幼儿前两天用过的蜡笔。因为小班的幼儿刚刚来到幼儿园,他们对于课堂的纪律、生活的常规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不能对他们有更细致的要求,只能让他们慢慢形成上课的习惯……

  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直接用图片《我的衣服》导入,让孩子们观察两幅图片的区别,从而了解用两种颜色来绘画。接着,我通过示范,让孩子们巩固了昨天教给他们的从左边到右边的涂色方法,另外,也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先画面积小的领子,再画衣服的其他部位。

  孩子们对于我提的'要求,基本上都能掌握。但是在绘画的时候,可能是我过于强调两种颜色,所以有个别孩子是一手拿一只蜡笔,两只手一齐上阵!所以,我后来又补充道:“先用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把领子涂完,再用另一种颜色把衣服的其他部分涂完。”有不少孩子都可以根据我的要求先画领子,再画衣服的其他部分,颜色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但是,仍有个别幼儿用的是一种颜色,而且是领子和衣服一起涂,更有个别幼儿用了好几种颜色……但是,总的来说,幼儿的作品比以往的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们涂颜色都是越来越仔细了。

  在图片的选择上,我用的图片面积太大,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画起来很累,有不少孩子到后来都说画不动了,到最后,活动时间到了,可是很少有孩子能够拿出作品。而且,我在出示示范图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高度,我把图片贴得太高了,孩子们需要抬着头来看这些图片,很累。

课程教学反思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下简称《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它在中国发展史的不同历史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在校园中却看到了不应该看到的镜头:

  1、在日常升旗仪式中,唱《国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很多学生都不能把《国歌》唱好。

  2、每当听到《国歌》奏响时,同学们把《国歌》当成背景音乐,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丝毫没有尊重的意识。有的甚至还在追逐打闹。

  3、在“唱响《国歌》”的调查活动中,能完整而准确地演唱《国歌》的不到调查人数的25%。

  4、有些学生甚至还不能完整地记住《国歌》的歌词。

  事实证明,《国歌》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心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让他们重新学习《国歌》对他们尊重《国歌》,热爱祖国,维护国家荣誉,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教授这一课时,本人先让学生欣赏建国六十周年国庆时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们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国歌,使学生明白作为一个中国的公民,每当听到我们的《国歌》奏响时,我们都应该第一时间站立起来向我们的.《国歌》敬礼,而且态度要庄严、肃穆。接着引出了《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以及歌词的介绍,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和演唱,掌握歌曲雄壮、有力的情绪,并去理解、体会、表现。在歌曲对比上,本人通过示范各种不同情绪的演唱,进而启发学生想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雄壮的乐曲声中,正以无比坚定的步伐阔步前进。通过一堂音乐课,学生们不仅受到音乐的熏陶,而且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的教育。

  《国歌》对于四、五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歌曲,基本都会唱。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并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歌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从“歌词”和“旋律”入手,引导学生体验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情感。用想像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很好地掌握了 “重音”、“渐强”记号,从而帮助学生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效果也很好。还通过引导学生学会看指挥,从而达到整齐划一的演唱《国歌》的效果。

课程教学反思9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通过参加20xx国培学习,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1、教师语言之大忌

  一忌病语。教师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遗害无穷。

  二忌冷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什么“小聪明”、“大美人”等。这样会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

  三忌脏语。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有缺点或缺欠的同学,对他们使用鄙视、侮辱性的语言,什么“丑小丫”、“笨猪猡”、“榆木疙瘩”等。这样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种子,给学生造成相当严重的心理负担。

  四忌咒语。有的老师会对班里的个别学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如“天生的坏”、“从小就熊”、“神经病”、“傻子”、“没出息”、“没救”等。这类语言会在学生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有的学生会千方百计报复老师、报复同学、报复社会;有的则会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语。有的教师对学生喜欢用浮夸、吹嘘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这会使学生爱虚荣、爱吹擂,不能踏踏实实地为人、学习、做事。

  六忌烦语。个别教师说话讲课总是啰嗦重复,唠唠叨叨;或东山一犁,西沟一耙,废话连篇,离题太远。这样会使学生滋生厌烦情绪、逆反心理。

  2、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语言?

  对学生所听:

  1 、孩子们对这些问题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2、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3、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4、“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对学生所言:

  1 、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很佩服你的勇气。

  2、 你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帮帮他,再补充。

  对学生所读 :

  1 、“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

  3、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

  对学生所问:

  1 、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2、有一个问题,是我要请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

  对学生所写:

  1 、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整洁,书写也端正。我为你们高兴。

  2、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3、“没有老底子,就没有新文章”,有积累才能够表达。我们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

  4、××同学从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

课程教学反思10

  1、在以往的课堂中我有一个毛病,总喜欢喋喋不休地讲,尤其是在介绍人物背景时。其实有很多与课文相关的人物离孩子们都已经久远了,孩子们本来就不熟悉这些人物或事件,光靠老师的讲述可能不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这篇课文里的聂耳是一个需要学生了解的人物。我把对他背景的介绍当作了预习作业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这使他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人物。在第二天上课前,我惊喜地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找到了聂耳的资料,还有些学生甚至找到更多安娥的资料。我想他们在认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已经把人物背景深深印在脑海里了。在上课时,我没有自己介绍,而是把机会留给了学生,他们都争先恐后地想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一旦别人找到自己没找到的信息,他们就赶快牢牢地记下来。这样的结果显然比我在课堂上喋喋不休要好得多。

  2、在对此课的操作中,我的.思路不够清晰。在聂耳为小毛头写歌的过程中,我划分的板块太细,聂耳如何认识小毛头的这个环节有点多余。因为在后面让学生自己找最感动的地方时,很多学生又回过头提到了聂耳认识小毛头这一情节。我应该把前面的环节去掉,就在后面一起讲解,这样课文的线索更为清晰,也节约了时间,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谈谈他们从课文中所受到的感动。

  3、在这堂课中我最遗憾的是没有充分利用辅助工具进行教学。开课时,我应该放一放《卖报歌》,学生的情绪在歌声中更容易调动起来。由歌曲引出卖报的话题,我觉得效果可能会比直接询问学生卖报的经历要好。在结尾的拓展延伸中,我采取的是以讲述的方式介绍旧社会儿童的悲惨生活。毕竟那个年代离我和我的学生都已经久远了,我对那样的生活没有体会,可能讲出来的效果不够感人,不足以震撼学生。课后,我想到了我还是应运用多媒体展示当时的一些图片,再放上比较哀伤的音乐,这样就可以营造出悲伤的氛围。这样我一定会更投入,学生也一定会受到更大的震撼。那么这堂课最后的情感升华肯定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课程教学反思11

  选取这样的主题进行情感教学活动设计,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我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次有力提升,同时也是课题研究一笔宝贵财富的积累。我收获很多,尤其是课程结束时的那首小诗,也是我心灵融入课程,融入学生心灵的一个小体现,有感而发的。

  首先来说这节课的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这节课的内容面广、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虽说有联系,但是要将一个凌驾与学生生活之上的知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是一个难点,值得思索与探讨。最终以学生比较常见的交流会的形式拉开本节课的序幕,但是交流会上教师的适时掌控,随机问题的处理,能否将学生的兴趣和兴奋点提升,这都是考验一个教者的课堂驾驭和基本功的能力。扫地机器人实物的展示是让学生发现,原来机器人科技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是有联系的;航空航天,嫦娥三号动画模拟出现,调动学生探索航空航天科技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各种方式资料的交流与展示,不由自主的、自然而然感知到他们在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资料中的快乐。作为一个倾听者你可以从孩子们发言语音的抑扬顿挫、资料展示的手势中感知到他们为拥有这样的科技而高兴、而自豪而欣喜。这就是情感目标的一个突破。同时也是对学生获取知识信息途径能力的一个考察。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拥有这种自己动手,依靠不同的渠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信息,但是网络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老师要在学生中倡导安全用网、文明用网、健康用网。

  其次学生资料的搜集,与课堂上资料的交流尤其是现代科技资料调查表,这包罗万象,要想在众多的资料中完成表格的填写,也需要学生对资料有一个再学习与加工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资料搜集与整合能力的一个提升与锻炼。这也是对课程目标学生能力的达成。畅想科技梦,这是打开学生话匣子的一个重要契机,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科技梦的树立,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这一情感目标的达成。

  最后我觉得驾驭课堂的能力,做到收放自如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评价的及时与有效性也要进一步的加强。

课程教学反思12

  《小松树》可分成两段音乐。因此,在第一段音乐中,我从其速度、节奏、情绪等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段音乐速度稍快,富有弹性的节奏让人感到明快、活泼的气氛,旋律上下起伏,让学生感受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启发:"你们想到了哪些钟的声音呀?"他们联想到了"有小钟,大钟,还有布谷钟,他们正在进行唱歌比赛。"于是我让学生直接参与音乐表演中,让他们来表演: "用你的.手指当分针和时针走路,注意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 如:有的用手指划圈;有的左手上举不动,右手划圈;有的几个小朋友一起围成圈,中间两个小朋友扮分针和秒针走动??。伴随着"滴答滴答"的钟表声,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接下来在第二段音乐的欣赏中进行与第一段的比较得出这段音乐比较安静,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你们听那是老爷爷在为小闹钟看病呢?"让学生不仅可以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形象,也可以用口头来表达所听到的内容。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对于小学一二年级低龄儿童来说,更要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采用各种灵活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获得乐曲所表现的情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形象。

课程教学反思13

  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

  第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

  第二、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文本,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

课程教学反思14

  我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给予的故事》,整节课我与学生们一起沉浸在文本氛围中,也让我感受到了生本课堂带给我的快乐,主要体现在:本节课让学生们得到了释放,解放老师,老师教的少,学生学得多。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前置作业:“认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为什么说旅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划出相关的语句,并结合这些语句在空白处写出你的理解,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读一读。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这样一来,孩子的思维能够在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内得以充分的发展。对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并给孩子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孩子的思维处在亢奋状态,不去打扰孩子。这是本节课得以顺畅的基础。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于是,我放弃自己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在今天我的课堂中恰恰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班

  的张红彤、李敬博同学的变化就很明显,原来的时候他们俩在课堂上属于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那类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自从我们开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之后,他们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课下还动不动就问我问题,看到他们的变化,尤其是今天的表现尤为出色,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甚至都不敢相信。通过看他们两个的变化使我更加坚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个孩子解放每个老师。 但是静下心来思考,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课程教学反思15

  《狐假虎威》是一则流传了千余年的寓言故事。在课堂上,它被无数次地演绎成这样一个结论: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揭示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借助强权哄骗恫吓人们的现象,勾画了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却仗着小聪明借势欺人者的狡猾嘴脸。于是,在文本中,狐狸成了狡猾的象征,成了仗势欺人现象的形象代言人,多少年来没有人提出异议。然而,狐狸为什么要借老虎的威风?它借老虎的威风干什么?是为了吓跑百兽而满足它的虚荣心?还是别有其他的.意图?文本中有这么一段叙述:“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请注意“寻找食物”这四个字。这个极其普通的文本信息后面隐藏着什么?显而易见,狐狸作为一种食物被老虎捕获,它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大难临头,狐狸该怎么做?坐以待毙,还是自我拯救?狐狸面临着无可选择的选择——假虎威以自救!这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闪烁着狐狸生存智慧的光辉!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对主人公形象的价值判断,均来自于文本。文本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提供给教师,其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复原文本情感思想进行道德教育,还是为学生构建思维发展的平台?教师也面临着一种选择。新课程告诉我,请把选择权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