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27 12:18:1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米、分米、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教学厘米与毫米间的进率,我先出示直观教学挂图,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图中铅笔芯的长是几厘米,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根铅笔芯长6厘米,如果改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当学生说出答案后,我又追问:你是怎样想的?教学中,碰到个别学生有困难,我是这样启发:1厘米是多少毫米?

  6厘米是几个10毫米。教学分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先让学生读题,让学生弄清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填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因为10厘米是1分米,80里面有8个10,所以80厘米=8分米。

  学完例题后,让学生比较两题单位换算的不同,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发现,把厘米换算成毫米时,思考几个十是多少,而把厘米换算成分米时,思考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再让学生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要求把测量的结果在图中标出来,再把测量的结果用改写成用毫米作单位。并结合图形和测量的结果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引得过多、过细,就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这样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果教师一味地放手,不加引导,又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偏离方向,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功感,学习效率难以得到保证。我们教师要处理好“引”与“放”的关系。根据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才能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2

  关于长度单位,在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同时知道了1米=100 厘米,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的另外两个成员分米和毫米。这一课主要是结合实际物体的测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由于有了第一课时的基础,这一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并不算难,但如何表述换算的过程对一些小朋友来说并非轻而易举。基于这些预设,我在进行的设计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疑引题,设置悬念。

  在课的导入部分,我没有开门见山的.引出例题,而是利用多媒体演示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分别留下一条线段。小兔说:“我跳了9分米”,小猫说:“我跳了80厘米”。两个小动物争论不休,都认为自己跳得比较远。

  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学生自由说)

  师:到底谁跳得远,小朋友们谁说得正确呢?学了今天的“简单的单位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一个悬念吸引着孩子们急于知道到底谁跳得远,而判断的关键就是要知道分米和毫米的换算规则,有了这一铺垫,引出今天的教学就显得很重要了。

  二、注重过程,训练有素。

  由于上一节课的铺垫,对于6厘米=60毫米,绝大多数小朋友都能说出来,但问为什么,有些小朋友就说出了。基于此,我没有急于要答案,而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小朋友知道自己想法的根据,增强自信。讨论过后,知道的小朋友明显增多,说的过程也比较完整。

  三、动手操作有效,精彩生成。

  “想想做做第5题”有两条线段,先让小朋友去估一估,然后去测量自己估的对不对。在巡视环节,我看到霈妍在拿手掌比划,于是,我过去问她怎么估的。她说:“刚才老师让我们量了自己手掌的宽,我的手掌大约宽6厘米,我看还多出多少,我估计了一下第一条线段大约是10厘米。”我听了很惊喜,这就是知识的迁移,有了这一根据,估计的也就比较接近事实了。

  当然,课后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以下几点存在不足:

  一、题目要求没有充分强调。

  在做“想想做做第1题”时,题目要求是这样的“先分别量出下面图形中每条边的长是多少厘米,再说说用毫米做单位是多少厘米”。解决这题时,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测量,去记录,但在学生动笔做之前,我忽略了让学生去认真研读题目要求,要先量出每天边是多少厘米,没有了这一要求,有些小朋友在写的时候就有可能去记录多少毫米。

  二、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遗忘规律。

  在“想想做做第2题”图中是说一个手掌宽8厘米,要求换算成多少毫米,为了使孩子们印象深刻,我增了一个环节是“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宽”。因为在上学期的实践活动课上,有一个让小朋友自己量手掌宽的环节,所以在今天这节课时我就没有教什么叫手掌的宽,结果有些小朋友就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量法。这一点提醒我以后要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的给予指导,达到课堂的进一步高效。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3

  总的来说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不是很难,在学生已经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基础上来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的换算,课本通过两个例题分别演示了如何从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从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而本课最主要强调的还是学生在转化时的想法,基于本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数学课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现在的学生学习很被动,只是作表面文章。一道题目他会知道怎么解答,但真正让他们说说每一道题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呢?他又说不清,或又辞不达意;又或者有同学能有条理地说清楚了,但大部分学生不能谦虚地倾听,而是觉得只要知道结果就行了。我觉得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完整简洁的.语言描述能力,这样既搞清楚做题的思路,又能够加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一举两得。所以像今天这节课,我先作个简单的引导帮助学生说,然后由他们自己有条理地进行表述。比如 :在教学“6厘米以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这样一道题目,我先让学生说说答案,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我这时适时给出一个想法的概框“因为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是___个___毫米,就是___毫米。”让学生自己练说。

  二、 数学要联系生活实际

  本单元练习时会出现一些要小朋友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平时不太注意生活中的事物,再加上刚刚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因此这样的题目是一个很大的薄弱环节,有的小朋友甚至会直接拿尺子去测量图中所给出的实物图,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就要求老师时时提醒小朋友到生活中找一找,哪些东西可以让我们来进行估测,不至于错得太离谱。适时给予一些小小的练习补充,以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反思04-19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通用10篇)04-16

《体积单位》教学反思03-24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05-25

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02-09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0-09

简单教学反思11-30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民币的换算》(精选16篇)05-11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12-03